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縣域經濟發展三年大會戰的決定,打好我縣農業產業化升級戰,著力夯實農業產業化基礎,大力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效益,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市第三次黨代會和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農業產業化”這個主題,堅持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按照“丘陵散養麻雞、旱地擴種煙葉、荒山開發茶果、水田輪作蔬菜、水面精養魚鴨”的產業發展思路,做好農產品精深加工文章,大力發展農業產業高新加工技術,促進重點產業升級換代,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使我縣農業生產、農民收入及農村經濟發展規模和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二、目標任務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縣農業產業化升級戰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縣委常委、縣委統戰部部長、縣政府副縣長任副組長,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縣委農工部、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開發辦、縣農業局、縣林業局、縣水利局、縣畜牧水產局、縣農機局、縣扶貧辦、縣煙草局、縣國土局等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制定促進農業產業化升級的政策措施,指導鄉(鎮)確定符合本地實際的發展思路,定期研究解決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督促、協調、推進有關決策和工作任務的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委農工部,具體負責日常的考核評比和督促檢查工作。各鄉(鎮)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主要領導為第一負責人,統抓農業產業化升級戰工作。
(二)強化升級舉措
1、進一步做大做強麻雞產業。建立完善麻雞良種繁育體系,大力扶持國品麻雞公司、麻雞原種場等
一、二級良種繁育場的發展,通過科技創新,加強良種選育工作,不斷提高產品的生產性能和品質,逐步增強企業良種供應能力,使優質型麻雞養殖上規模。鼓勵引導天地緣、國品、躍鳴等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省、市級龍頭企業開發綠色麻雞蛋等麻雞加工新產品,豐富麻雞加工品種,進一步提升麻雞產品附加值。充分調動發揮麻雞專業合作社和基層農村服務人員的優勢,拓寬銷售渠道,加強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普及。大力推廣應用“麻雞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推行標準化養殖模式。嚴格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凈化養殖戶生產環境,筑牢縣、鄉、村三級防疫網絡,嚴防死守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2、大力促進糧食產量穩步增長。繼續貫徹落實好中央、省、市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提高農民群眾種糧的積極性。大規模開展糧田基本建設和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措施,增加糧食種植面積,提高糧食單產水平,力爭實現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加快優良品種推廣進度,繼續實施良種推介進村入戶,引導農民選用優良品種,擴大雜交稻種植積,加快品種更新,提高良種覆蓋率。切實提高病蟲害綜防能力,進一步完善病蟲防治長效機制,做好病蟲災害監測預警和防治指導公共服務工作。加快推進技術推廣步伐,繼續實施“多用一斤種,增收百斤糧”示范工程,加強以超級稻品種為核心的水稻綜合配套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抓好規模經營服務,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開展好“一五一”掛牌服務活動,促進大戶規模經營,重點抓好1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加大對糧食加工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使之做大做強。
3、快速推進蔬菜標準化生產。通過進一步增加投入,加大對蔬菜生產設施的支持力度,加快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穩定和擴大蔬菜種植面積,調動和保護菜農的種菜積極性,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增強蔬菜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蔬菜產品質量,建設生態環境優良,穩產高產優質的標準化蔬菜產業基地。要努力推進我縣蔬菜生產向特色化、規?;l展,加快實現由比較注重數量向更加注重質量、保證衛生和安全上轉變,真正讓城市居民吃上“放心菜”,全面推進我縣蔬菜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4、完善運作機制,進一步推進樹莓產業化進程。加大引進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企業,從事樹莓保鮮、貯藏、加工、銷售等活動。鼓勵農民成立專業協會或合作組織,形成“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協會(中介組織)+農戶”的比較完備的樹莓產業發展格局。加快樹莓生產基地建設,樹立生產典型,在生產比較密集的地區,依照農民意愿建立精品示范園,選擇管理精細、生產效益好樹莓精品園內建立種苗繁育供應基地。加大對樹莓精深加工及保健、藥用研究項目支持力度,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能力。
5、全面推進煙葉種植迅猛發展。進一步加大煙葉生產力度,在今年五個鄉鎮試種成功的基礎上,從2024年開始,在全縣十五個鄉鎮全面推廣煙葉種植。按照“市場引導、計劃種植、優化布局、突出特色、科技興煙、主攻質量、提升水平、做優做強”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我縣自然生態優勢,突出旱地優質煙葉質量特色風格,實現農民增收、財政增長。不斷完善生產服務體系,建立風險保障機制,提高種煙效益。穩步擴大基本煙農隊伍,重點發展專業煙農,培養種煙大戶。樹立科學發展觀,規劃保護基本煙田,完善煙區基礎設施,建立以煙為主的耕作制度,促進煙葉生產發展。認真研究煙葉生產組織形式、管理方法,積極探索適應煙葉生產新形勢的組織管理方式,從土地流轉和生產組織方式變革入手,搞好煙農互助合作,建立煙葉生產合作社的試點,使煙葉生產供銷一體化,形成一個煙農、煙技員、煙草企業三方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接機制,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煙農的種煙效益。
6、瞄準高產目標力促油茶產業新發展。遵循現代林業發展理念,以“興油富民”為宗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導龍頭企業帶動油茶造林,采取“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做大我縣油茶生產規模,促進我縣油茶生產向品種優良化、經營集約化、基地規?;?、產品市場化轉變,使我縣建立起以企業為龍頭,專業合作社為紐帶,農戶為基礎的油茶產業發展體系。通過新造高產林,改造低產林兩手出擊,促成我縣油茶產業快速升級。
7、科學立體開發,提升水面養殖效益。充分利用我縣豐富的水利資源優勢,提高水面利用率,形成水面養鴨、水中養魚的立體養殖模式。因地制宜,把精養魚鴨納入當地農業開發計劃,制定好實施方案,統一部署、統籌安排。通過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扶持和爭取信貸部門支持及招商引資等措施引導農戶加大投入,自籌資金進行開發。重點扶持養殖大戶,協助大戶搞好規劃,充分調動,激發大戶立體開發的熱情,并在大戶的帶動下促進全縣水面養殖全面推開,真正達到水面養殖增效增收。
做好農產品加工文章。營造寬松發展環境,把農產品主產區和加工確定為經濟工作的重點。培植種養基地,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建設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的生產基地。壯大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利益分配上的重要作用,實現農民增收、企業盈利、產業發展。打造優勢品牌,根據企業產品特點、市場需求進行品牌定位,提高產品的知名度。發揮名牌效應,提高經濟效益。
(三)優化發展環境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縣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財政資金,用于支持縣農業產業化升級工作。各金融機構安排一定數額的專項貸款資金用于扶助農業產業化龍頭骨干企業的發展。已經取消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不得收取或變相收取,如有違反的,由紀檢監察部門堅決查處。認真做好土地管理工作,成立鄉鎮土地流轉服務便民中心,對農業產業化升級戰所涉及的農村土地,要認真做好流轉服務工作。加強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規范鄉(鎮)“一站二中心”(農業技術推廣綜合站、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便民服務中心)行為,不得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加快鄉(鎮)辦事效率,在規定工作日內必須辦理完成。
(四)嚴格考核制度
實行縣四套班子領導掛點鄉(鎮)制度和重大項目協調推進制度??h每年組織一次農業產業化升級大檢查??h四套班子領導、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領導,巡回各鄉(鎮)進行實地檢查??h督查室要定期、不定期地對縣域經濟發展進行專項督查。
四、考評方法
堅持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并重、突出重點與關注全局并舉,本著“考出實績、評出先進、獎出士氣”的思想,采取縱比“增幅”、橫比“份額”、內比“人均”、外比“排位”、綜比“質量”的“五比”方法,對15個鄉鎮農業產業化升級戰成效進行實地考察,由縣委農工部牽頭進行量化考評。
上一篇:銷售部門工作計劃范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