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媒體和傳統文化中所說的“結婚的幻想”,讓妻子們逃不脫由對丈夫的信任而產生的“浪漫的愛情——甜蜜的婚姻——幸福的生活”之幻想套路。雖然結了婚,她們也都知道這只不過是幻想而已,但深陷幻覺中的女性們仍然相信,自己想要的那一天總會到來。然而,這種“結婚的幻想”不僅不能為妻子們帶來幸福的婚姻,反而只會給妻子們帶來更多的痛苦和傷心,結果使婚姻更加不幸。
有脾氣的丈夫
一位妻子在自己的個人主頁上這樣傾訴自己的煩惱:
“我老公從來都是如此:為什么我覺得本來沒什么大不了的事兒,他卻對我大發雷霆,臉色鐵青……”每當我問他:“那么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值得你生氣嗎?”丈夫就會一臉無辜地回答說:“我什么時候生氣了!”我真是無語了。
我要是把話說得稍微急了點兒,他的臉色馬上就變了,并且動輒就沖我大聲吼叫。他發火的樣子真讓我心痛。在和他一起生活的這些年,他每發一次火,我的心就被傷害一次,我的心就會鎖上一把鎖,迄今為止,我的心頭已經掛了無數把鎖了,而這樣的生活已經過了20年。
等我從陰影中走出來,丈夫的那種行為就越來越讓我心累。丈夫每出現一次這樣的行為,我就會一連幾天都不想見他。雖然現在我也能稍微理解了點兒:這和他幼年時的心理創傷有關。但讓我把他當作一個只知道玩耍的孩子看待,還是有點難度的。最讓我生氣的是當我問他“那時為什么生氣”時,他卻連5分鐘前自己做了什么都想不起來了。
頑固起來,死也不聽老婆的話,這是有脾氣的丈夫的共同點。有脾氣的丈夫分3種。
第一種是“牛脾氣”。對自己的妻子和兒女不必說肯定是首當其沖;即使對養育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或者岳父母也會發火。也就是說,不管對象是誰,只要不合自己的胃口就會發火,受到傷害最嚴重的就是離他最近的家人。這類人還常以自己的性格外向、光明坦蕩而自豪。當然也有優點,那就是他們做起事來一般都很麻利。這類人的面部血液循環很暢通,臉龐經常呈紅色,但在內部、在心臟或者血壓方面,卻分明存在疾病。
第二種是“狗脾氣”。對內是一個爆脾氣,對外卻溫柔得像一只綿羊。這種人雖然在外人那里贏得了愛戴和名聲,但是跟他一起生活的妻兒卻是遭受折磨。
第三種是“沒脾氣”。這一類丈夫不僅對老婆沒脾氣,對任何人都沒有脾氣。他們總是一副很消極的態度,活動半徑也很小,而且從不表現自己,比較懶惰。但是,這種人發起火來卻是最危險的:一旦發起火來,不排除采取極端行為的可能,會對自身或者他人造成致命性傷害。
這三種脾氣類型的丈夫中,如果非要排出一個順序的話還真有點兒困難。尤其是第三種丈夫,有可能就是隱藏在你身邊的一枚定時炸彈——這足以讓初聞者瞠目結舌。正是這種男人才更加危險,因為沉默是足以殺死人兩次的語言。
我和我的妻子在新婚期就爆發過戰爭。因為我們兩人分別屬于“狗脾氣”和“沒脾氣”,沖突發生時,我就是“狗脾氣”,妻子就是“沒脾氣”。但是“狗脾氣”受到的傷害更大,因為“沒脾氣”的人總是保持沉默。
然而妻子在沉默中也不忘做早餐,打掃房間,洗衣服,還有照顧孩子。家務事一件也不落,但就是不同我說話。我郁悶至極,心想還是盡快想辦法解決我們之間的戰爭才好。所以,我就聽從了幾位長輩的忠告,試圖和妻子展開對話,但每次都是在妻子那張叫做“沉默”的防御網上撞個頭破血流。那段時間,因妻子而產生的憤怒,是我有生以來最高級別的。
然而,不管我是被什么原因激怒的,我都會報復,還會因為自己差勁兒的人格,變成一個控制不住怒火的懦夫。
妻子作為我發泄怒火的對象,因此受了很大傷害。但實際上,我也受了傷害。不過由于妻子采用的是“被動型攻擊”這一進攻武器,所以最嚴重的受害者還是妻子。
“被動型攻擊”的殺傷力更大,原因如下:夫妻間的戰爭也像真實的戰爭一樣,如果稱明來明去的戰爭叫“肉搏戰”,狙擊手采取的被動式還擊就是“游擊戰”。狙擊手的恐懼性:即使只用一發子彈,也可以絲毫不差地穿透你的心臟,那沉默做成的子彈沒有一發不是準準確確地擊中了我的心臟。
經歷了幾年的磕磕碰碰,我們夫妻一個“狗脾氣”、一個“沒脾氣”終于找到了合適的解決矛盾的方法。所以說,如果夫妻之間產生了糾紛,當務之急就是找到化解夫妻感情紛爭的方法。
如果配偶傷了自己的心,那么就把自己此時此刻的想法原原本本地打出來,不要加任何的修飾成分,也不要過濾什么,就按照自己當時的心情寫。敲鍵盤的時候你感覺身旁電閃雷鳴,自己仿佛置身于狂風暴雨之中……但是,當躲在烏云后面的太陽出來時,你就試著彼此談談吧。
大多數有脾氣的丈夫都覺得自己很不錯。所以,他們對自己的妻子總是那么理直氣壯:“你找一個比我好的丈夫出來看看。”妻子要是要求他檢點自己的行為或者抱怨他不體諒自己時,他就會發火。有脾氣的男人之所以這么有脾氣,是因為他們認為“關系太親密了反而不好”,于是他們最終選擇逃避。
不管是稍有不順就來火的“牛脾氣”丈夫,還是根據情況決定發不發火的“狗脾氣”丈夫,或是不會發火的“沒脾氣”丈夫,不論哪一種,對于一個女人來說,都是噩夢。
自己沒有錯,都是我的錯
“幸福的家庭是沒有紛爭的”這一命題正確嗎?答案是否定的。一起過日子哪有勺子不碰鍋沿兒的!只是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而已。情況相反的家庭則不敢面對家庭矛盾,或者干脆被矛盾困擾而導致離婚。而理想的家庭遇到問題時則會虛心地接受,即使產生矛盾,也能通過交流化干戈為玉帛,從而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這樣的家庭一般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人越成熟越了解自己。能夠了解自身的一些缺點,心理學領域稱之為“洞察力”,或者“自我意識”,這種能力直接關系問題的解決。當你能把對問題的認識上升到“問題是問題,人是人”的高度時,就不會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了。
“不是你造成的嗎?”——這也是防御機制中很沒有水平的一種,即“嫁禍于人”,也就是把造成問題發生的原因嫁禍給他人,從而使自己得到解脫。
“老婆,看見你跟我在一起這么累,不管怎么想,肯定都有我自身方面的原因。”——這種男人是多么成熟啊!這種男人通常會很快地解決問題。自我意識能力若能達到這種程度,那么夫妻矛盾的解決和情感的深化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你自己改變就行,問題不在我這兒。”對于這句話,你應該把它理解為“我就是個問題成堆之人。而且還死不承認錯誤,所以才讓你越來越累、越來越郁悶”。
那么,為什么男人如此固執、消極、暴躁呢?這是因為他害怕妻子和變化。女性在“編織”水平關系網方面有突出優勢,即使同時“編織”若干條也不會有一點兒問題。反而水平關系網越發達,女性感到越幸福。
所以,丈夫是絕對不會把妻子的建議——“咱們之間有矛盾,咱們到夫婦問題研討中心去尋找解決方法、重獲幸福吧”,當作一種平等的勸告或者親切的建議。因為在垂直關系中,這只能被理解為是下級對上級的觸犯。尤其是在家長文化圈中,因為男性比女性地位優越的集體無意識作祟,即使像“妻子勸告丈夫”這么天經地義的“真理”,丈夫也不能接受。不僅不能接受,往往還會不由分說就大發雷霆,斷然拒絕。
不管什么男人,在一定程度上對自己都是有所了解的。就我參加的男性俱樂部的情況而言,很多人非常清楚自己存在的問題。他們會把自己內心的“苦衷”告訴其他的同性朋友,但是卻不愿在妻子面前表現自己的“軟弱”。
只因為男人們的心底存在著恐懼心理,這樣的男人實際上被妻子輕輕一拉就不“尥蹶子”了。實際上,他們就是“紙老虎”,發脾氣也就是做一做樣子,你稍微堅持一下,他就妥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