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推六二五】(慣)本是一句珠算口訣“一退六二五”,“退”諧“推”。 指把責任推卸得干干凈凈。 也作“一退六二五”。
【第2句】:【三明治】“三明治”是“進口”貨,它來自英國,意思是“夾肉面包”,它是以人命名的食品。 “三明治”原來是大不列顛王國侯爵的封號,三明治侯爵的第四代約翰·蒙泰古是一個喜愛玩紙牌的貴族老爺,他一天到晚沉湎于紙牌之中,玩得廢寢忘食。有一天,已到了吃飯時間,他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好牌,就吩咐仆人把餐桌上的肉、香腸和面包片拿來,隨手將肉和香腸夾在兩片面包之間,一邊吃一邊玩紙牌。以后,這種用兩片面包夾肉或香腸的吃法就流傳開了,并以這位爵爺的封號來命名它。
【第3句】:【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各走各的路,互不相 干。成語:分道揚鑣。類似的:你騎你的千里馬,我騎我的 老黃牛/你上你的天堂,我下我的地獄。浩然《艷陽天》:“我 的困難解決不了,解決不了我就單干,你走你的陽關道,我 走我的獨木橋。”
【第4句】:駿馬是英雄的翅膀,群眾是領袖的眼睛。
【第5句】:【鐵嘴鋼牙,柏木舌頭】形容嘴厲害,會說話。類似的:鐵嘴 鋼牙,橡皮腮幫子。成語:伶牙俐齒。袁靜孔厥《新兒女英 雄傳》:“你小子好啊!鐵嘴鋼牙,柏木舌頭;到了我手里,看 你還厲害不厲害!”
【第6句】:我在外婆家玩,口渴了,就拿外公的茶杯喝水,然后,將茶杯蓋子放在了桌子上,外公發現了就吵外婆。我在一旁偷偷地笑。外婆說:“這真是賴死旁人笑死賊。”(安徽·潛山)
【第7句】:鞭子敲耳朵——打聽
【第8句】:【不倒翁】現有玩具叫“不倒翁”。這一俗語常用來比喻善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含貶義,可引起處世圓滑、官運亨通等聯想。“不倒翁”源自春秋時期。史載,春秋時,楚國的卞和在荊山中獲得一塊璞玉。此物外表平凡,與一般石頭無異,然而卻是一塊真正的美玉,卞和兩次將此寶獻給楚王,但楚王總把它看成頑石,便以欺君之罪先后砍斷卞和的雙足。卞和見無人識寶,便懷抱璞玉,在荊山腳下號哭三天三夜,眼淚流干了,隨后哭出血來。及至楚文王即位得知此事后,便派人去問他緣由。卞和答道:“我并不是因為被砍斷了腿而悲哀,悲哀的是把寶玉當成石頭,把正直的人當成欺君的騙子,這是我悲哀的緣故啊!”文王便命玉工將石剖開,果然獲得一塊寶玉,文王樂不自勝,命制成玉璧,名之日“和氏璧”(戰國時“完璧歸趙”就是此璧,價值十五城)。卞和這種不惜受刑,堅持真理的精神,使楚文王大為感動,于是稱贊卞和說:“和氏真是個扳不倒之翁也!”后世據此有“不倒翁”一詞,但由褒義演化為貶義。另有一說,“不倒翁原為玩具名。形狀像老人,上輕下重,扳倒后能自動豎起來,也叫‘扳不倒”’。趙翼《陔余叢考》卷三十三:“兒童嬉戲有不倒翁,糊紙作醉漢狀,虛其中而實其底,雖按捺旋轉不倒也……”
【第9句】:【賣卜賣卦,轉回說話】(諺)卜:占卜。卦:算卦。指用占卜、算卦給人相面算命的人,是從算命人的嘴里套出的話又說給算命人聽,完全是騙人的,絕不可信。
【第10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諺)屠刀:殺人刀。只要能放下殺人刀,改惡從善,馬上就是佛一樣的善人。原為佛教勸人向善語,后指人只要能改惡,就大有作為。 也作“放下屠刀,立證菩提”。菩提:梵語,即佛道。
【第11句】:【生瘡不曉得化膿,放屁不曉得臉紅】(慣)斥責人不知羞恥或不懂道理。
【第12句】:麻雀的內臟——小心肝
【第13句】:鏡花水月——虛像
【第14句】:【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諺)兵:指軍隊。軍隊可以長期不打仗,但一天也不能放松備戰。
【第15句】:【下馬威】“下馬威”是指古代官吏初到任時對下屬展示自己的威風,起震懾作用,以圖站穩腳跟。“下馬威”來源于“下車威”。《漢書·敘傳上》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班伯這個人志氣很高,有勇有謀,勇于任事。當時定襄郡(治所在今內蒙古和爾格林縣西北土城子)局面十分混亂。班伯有出使匈奴的經歷,且年輕力壯,自請擔任定襄郡太守,扭轉社會治安糟糕的狀況。定襄的豪門大戶和動亂分子都聽說過班伯厲害的名聲,“畏其下車作威”,囂張氣焰有所收斂。而班伯也確實來了個“下車威”,他到任之后,立即將所屬官吏集合起來,嚴厲打擊地方惡霸勢力,懲處制造動亂的不法之徒,社會秩序很快好轉,班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充分顯示了他的“下車威”。這樣的“下車威”值得叫好。 “下車威”后來怎么變成“下馬威”了呢?原來,這與古代官員的乘坐工具有關。春秋戰國時期,官員就按照級別乘車。到后來,馬的位置逐漸代替了車子,官員們出行改為騎馬,由過去的下車到任變成了走馬上任,一F車威”的官習沿襲下來,由“下車威”變成了“下馬威”。現在,新官乍到,對壞人和不良風氣進行大刀闊斧地整治,當然是好,這個“下馬威”使得。如果對百姓耍威風,講派頭,擺官架子,這樣的“下馬威”(有的官員改坐“寶馬”豪車了)要不得。
【第16句】:地里的蘿卜一上青下不青(上清下不清)
【第17句】:【鍋也砸了,碗也摔了】釋義:比喻徹底完蛋。例句:蕭長春在這個節骨眼兒把個親生兒子沒了,哪還有心緒打麥子,麥子垛一捂一爛,得,甜頭、苦頭全完了,一年白鬧騰,鍋也砸了,碗也摔了,貧農、中農一塊兒挨餓吧!
【第18句】:【去了咳嗽添了喘】解決了一個問題,又引發了一個問題。 電視劇《轆轤·女人和井》:“為了不守寡,嫁了個銅鎖,去了 咳嗽添了喘。”
【第19句】:【別人求我夏天雨,我求別人六月霜】求人難,要看人家臉 色。明代《警世通言》:“吃飯已畢,并不提起昔日交往,亦不 問及家常之事。施還忍不住了,只得微露其意。桂遷低眉 搖手,嘿然不答。正是:別人求我夏天雨,我求別人六月 霜。”
【第20句】:【挑字眼兒】(慣)指挑人措詞用字上的小毛病。
【第21句】:山貍貓上樹——手腳利索
【第22句】:【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非常清楚,清白無暇。袁靜孔厥 《新兒女英雄傳》:“我兩個一塊兒工作這么些年真是小蔥拌 豆腐,一清二白;別說親嘴,就連個手也沒有拉過呀!”
【第23句】:【米粉越磨越細,手藝越做越精】(諺)米粉是磨出來的,磨的次數越多,米粉也就越細;技術是練出來的,練的次數越多,手藝也就越精。 指技藝的提高,貴在熟能生巧。
【第24句】:【裝龍似龍,裝虎似虎】裝什么人像什么人,或干什么像什 么。張賢亮《河的子孫》:“你呀,裝龍是龍,裝虎是虎,裝個 獅子能舞,嘴皮子就是活,要不怎么能當干部呢?”
【第25句】:【和尚拖木頭,做出了寺拖】木頭造寺。寺、事諧音,謂出 事,出了問題。明代《西游記》:“這是玉旨來拿你,不當小 可。我父子只為受了一炷香,險些兒和尚拖木頭,做出了 寺!”
【第26句】:【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諺)只喝酒不吃菜肴就容易醉倒。
【第27句】:【 打破悶葫蘆】葫蘆不破,不知道內容,謂揭穿秘密。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他這樣的才氣,這樣的閱歷,一定會打 破這個悶葫蘆吧!”
【第28句】:【 怕跌跤,先躺倒】形容沒有信心,預先認輸。或說:怕打 倒,先臥倒。秦兆陽《說媒》:“不如干脆把樹花嫁給本村一 個窮癟了的老實光棍漢,鬧平分時他可以當防空洞,平分以 后他可以幫助她家干活,女兒也有了終身依靠,正是一舉三 得。這正像俗話說的:怕摔跤先躺倒。”
【第29句】:【棉花里裹著針——軟里硬】(歇)本指軟里帶硬,轉喻表面和善而內心兇狠。 也作“棉花里面包圪針——柔中帶刺”。圪針:方言,指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兒。
【第30句】:狐貍掉進污水池——又臊又臭
【第31句】:【打啞謎】(慣)指不直接把意思說明白,故意讓對方猜。
【第32句】:【拿著螞蚱喂老虎】(慣)比喻東西太少,滿足不了需求。
【第33句】:【一棒打著兩個人】(慣)比喻一句話傷了兩個人。
【第34句】:二郎神的兵器——兩面三刀
【第35句】:絲綢包狗屎——臭氣在外
【第36句】:【大手抓草,小手抓寶】(諺)指人只肯動手、不肯動腦,也就只能長得大手大腳,從事粗笨的體力勞動;勤學習善用腦的人,手腳靈巧,能創造價值大的物質財富。
【第37句】:【擋住千人手,捂不住百人口】無法禁止人講話。類似的: 簸箕大的手,掩不住眾人口。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 “擋得住千人手,捂不住百人口,誰愛說啥讓他說去。我就 不信,舌頭嚼爛了能當肉吃!”
【第38句】:【老鼠沒有不偷油的】釋義:比喻人沒有不貪便宜的。例句:等到當家的回來,生米已經煮成了熟粥,看他還能怎樣,老鼠還有不偷油的?貓還有不貪腥的?人還有不愛財愛物的?
【第39句】:三歲小孩貼對聯——不知上下
【第40句】:【茅廁跌倒——屁也沒得放】(歇)指沒有什么話可說。
【第41句】:【面善心不善】(慣)指人外表看上去和善,內心卻狠毒。
【第42句】:【空花不結實,空話不成事】(諺)空花結不出果實,空話辦不成實事。指說話必須實在,才有助于事情的成功。
【第43句】:【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酷熱難熬的日子。那么,三伏天這個名稱是怎么來的呢?三伏天得名較早,早在漢代以前就已創立。顏師古注解《漢書·郊祀志》時曾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于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 這段話告訴我們“伏日”得名是因為當時陰冷之氣潛伏,還沒有進入冷天,所以叫“伏日”。伏日有三個,所以叫“三伏天”。這每一伏各占十天。即:初伏(頭伏),夏至后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中伏(二伏),夏至后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末伏(三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有的年份中伏二十天。“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干支紀日法”確定的。
【第44句】:【驢糞球,外面光】指外表還可以,內里很糟。浩然《艷陽 天》:“人家主人專意要這樣。人家不圖驢糞球子外面光,圖 的是缸里點燈里頭亮。蕎麥面的肉包子,別看皮黑,一兜 肉!”
【第45句】:【頂著石臼做戲——費力沒討好】見“背了石臼做戲——吃力不討好”。
【第46句】:【打悶棍】(慣)1指乘人不備,突然打一棍。2比喻對于毫無思想準備的人突然進行批評或打擊。
【第47句】:【 鑼鼓聽聲,說話聽音】捉摸說話人的用意。類似的:看人 看心,聽話聽音。成語:弦外之音。電影《沙家浜》:“鑼鼓聽 聲,說話聽音。照你這么說,人是我放走的了。”
【第48句】:【扣在篩子底下的麻雀——只是撲楞沒有法子】(歇)撲楞:張開翅膀用力抖動。形容陷入絕境,再掙扎也無法脫身。 也作“扣在篩子下邊的麻雀——干撲棱沒辦法”。
【第49句】:【千賣萬賣,折本不賣】(諺)折本:虧本。指做買賣的宗旨是要賺錢,虧本買賣誰也不會做。
【第50句】:【 飛不上天,鉆不進地】逃不走。或說:不怕他飛上天去。 浩然《艷陽天》:“放了他,飛不上天,鉆不進地,隨時可以再 捉起來,不會有什么不好。”
【第51句】:【美人燈兒——風吹吹就壞了】(歇)美人燈兒:舊時有錢人家小姐等用的燈籠,外觀小巧精致。本指美人燈禁不住風吹,轉以形容身體弱不禁風。
【第52句】:【水從源流樹從根】(諺)水流總有它的源頭,樹木總有它的根柢,世上不會有無源之水,無根之樹。比喻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起因。
【第53句】:惡狼裝羊——居心不良
【第54句】:【狗熊耍把戲——混充人形兒】(歇)譏諷或責罵惡人偽裝成好人,或下流的人偽裝成體面的人。
【第55句】:【慷慨捐生易,從容就死難】(諺)捐生:獻出生命。一時毫不猶豫地選擇為正義獻出生命容易,在長時間考驗下仍從容自若地面對死亡而不改節就比較難。指“從容就死”比“慷慨捐生”需要更大的決心和更堅定的信念。 也作慷慨殺身易,從容就死難。 慷慨成仁易,從容就義難。
【第56句】:【開口告人難上難】(諺)告人:求人。指張嘴求人是非常為難的事。 也作“開口求人難”。
【第57句】:【不瞎不聾,做不得阿翁】釋義:做事要睜只眼閉只眼,不可太認真。例句:“……常言說得好:‘不瞎不聾,做不得阿翁。’這件事,皇兒你的度量和明智,真還不及皇貴妃喲!”
【第58句】:【錯公穿了錯婆鞋——錯上加錯】(歇)指原有的錯誤尚未改正,又犯了新錯誤。
【第59句】:【攙上八兩水,不信漲不出半斤分量來】(諺)八兩:舊制秤一斤是十六兩,八兩正好是半斤。在面里摻進半斤水,自然會增加半斤分量。 比喻付出多少,就必定能收獲多少。
【第60句】:【抱元寶跳井——舍命不舍財】(歇)元寶:舊時較大的金銀錠,銀的一般重五十兩,金的重五兩或十兩。指愛財勝過愛性命。譏諷人極其吝嗇。 也作“揣著元寶跳井——舍命不舍財”。
【第61句】:【六國販駱駝】釋義:比喻到處鉆營取利。例句:“這個娼婦,專管是個‘六國販駱駝’的,聽了這話,他有個不奉承去的!”
【第62句】:沙鍋里煮驢頭——腦袋瓜早軟了,嘴巴骨還挺硬
【第63句】:【吃人家碗半,被人家使喚】(諺)哪怕是吃了人家半碗飯,也必須服從人家的指使。指得了人家的一點好處,就得為人效力。 也作吃人一碗,聽人使喚。 吃誰家的飯,歸誰家管。 吃人茶飯,與人擔擔。
【第64句】:【一園瓜,就一個熟的】只有一個成熟、出眾。成語:出類拔 萃。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你咋知道我沒照顧?就 你有情,別人都沒意?一園瓜,就你一個熟透了!”
【第65句】:【荷葉包鱔魚,一下子就溜跑了】釋義:鱔魚:體形像蛇而無鱗,有黏液,很滑。比喻悄悄地走開。例句:爸爸曉得有理說不清,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荷葉包鱔魚,一下子就溜跑了。
【第66句】:【千里投名,萬里投主】(慣)指不顧路途遙遠,投奔有名望的人。
【第67句】:罐子里養個王八——沒出息;出息不大
【第68句】:【打不掉蜂窩,反被咬了手】做事有風險,容易受到傷害。 《解放區短篇小說選》:“這天夜里,女人睡醒一覺了,劉老三 才回來,往炕梢一倒,對女人說:‘明兒早點吃飯,要開大 會。’女人冷冷地說:‘看打不掉蜂窩,反被咬了手。
【第69句】:將帥無謀,累死三軍。
【第70句】:【駿馬卻馱癡漢走,巧妻常伴拙夫眠】釋義:比喻能干的女人嫁給無能的丈夫。例句:王婆道:“便是這般苦事!自古道:‘駿馬卻馱癡漢走,巧妻常伴拙夫眠。’月下老偏生要是這般配合!”
【第71句】:【鯉魚跳龍門】(慣)比喻脫離了原來的環境,提高了地位。
【第72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原為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一句話, 今多指另有用意,別有企圖。茅盾《虹》:“但是來聽講的,只 有幾個學生,而且他們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還不是借此出 來看看夜市罷了。”
【第73句】:爸爸平時經常幫助鄉鄰,和許多人交上了朋友。爺爺常對我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堵墻。你可得好好向你爸爸學習啊!”(浙江·紹興)
【第74句】:【有上不去的天,沒過不去的關】(諺)比喻人間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沒有闖不過去的難關。
【第75句】:【無中生有】“無中生有”指把沒有的說成有的,憑空捏造,栽贓陷害他人。這個詞源自道家學說,原是一種哲學思想,并無貶義。道家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從“無”開始的。從“無”生出“有”,又從“有”發展成萬物。《莊子·齊物論》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個開始,在開始之前有一個未曾開始的開始。宇宙之初的形態是“有”,在“有”之前是“無”,還有連“有”和“無”都沒有的“無”。莊子這話聽起來有點玄。不過老子早就說過:“玄而又玄,眾妙之門。” 道家認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經》也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無窮。但是事物一開始,首先是“無中生有”。后來“無中生有”雖是貶義,但用到兵法當中卻是克敵制勝的法寶,“無中生有”是三十六計當中的重要一計,常能收到出人意料之戰績。《三國演義》中“蔣干中計”就是運用的“反間計”,也是“無中生有”之計。“增灶計”、“減灶計”都是“無中生有”之計。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無中生有”編造事實,中傷朋友或同志。
【第76句】:外練身、法、步,內練精、氣、神。
【第77句】:【越說腳小越扶墻】把恭維話當真,以為自己真不錯。類 似的:越扶越醉。賈平凹《廢都》:“得了得了,說你腳小,別 扶了墻走。”
【第78句】:【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釋義:比喻各處的壞人本性都一樣。例句:爹仰天嘆息道:“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哪!”這辛酸憤懣的聲音至今還留在長嶺的耳邊!
【第79句】:雞穿大褂狗戴帽——衣冠禽獸
【第80句】:【屬爆竹的——點火就響】(歇)人像是有爆竹的屬性,一點火就爆炸。形容人性子急躁,遇事容易發火。 也作“屬炮仗的——一點就響”。
【第81句】:【能吃飛禽一口,不吃走獸半斤】(諺)飛禽:空中飛的鳥類。走獸:地上跑的獸類。寧可吃上一口飛禽肉,也不吃半斤走獸肉。指走獸的肉遠不如飛禽的肉鮮嫩有營養。 也作“寧吃天上二兩,不吃地上一斤”。天上:指天上飛的鳥類。 地上:指地上跑的獸類。
【第82句】:【糠了的蘿卜——沒大辣氣】(歇)糠:蘿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 本指蘿卜變得不辣了,轉喻人變得不那么厲害了。
【第83句】:【補漏趁天睛,練功趁年輕】(諺)屋頂漏雨,要趁天晴時修補;練習功夫,要趁年輕時花力氣。指凡做事貴在抓緊時機早辦,錯過時機就難以補救。
【第84句】:李芳欠張大伯的錢,很久了還沒還。張大伯就對別人說:“我看睡著了能當死?”(河南·南召)
【第85句】:【不怕明處槍和棍,只怕陰陽兩面刀】(諺)指面對面的較量并不可怕,只要在明處就好招架;最怕的是陰一套陽一套,搞陰謀詭計,使人難以防范。
【第86句】:【 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技藝要經常練習。不堅持練習,感 到手生,容易荒廢。類似的: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清代《紅樓夢》:“我在揚州,也聽得講究過,也曾學過,只是 不弄了,就沒有了,這果真是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第87句】:三叔看到村里一些人靠投機取巧發了財,心里也癢癢的。爸爸勸他說:“莫怨自己窮,窮要窮得干凈;莫羨他人富,富要富得磊落。”(河南·扶溝)
【第88句】:【倆山字兒摞一塊兒——請出】見“兩個山字落在一塊兒——請出”。
【第89句】:飛機離跑道——沒轍
【第90句】:【咬人的狗不露齒】指不動聲色,或壞人陰險。或說:惡狗 咬人不露牙。張賢亮《土牢情話》:“看不出你,還有這么一 手。咬人的狗不叫喚,暗地里來啊!”
【第91句】:【—根筷,兩半截】折成兩半,對半平分。菡子《糾紛》:“財 產分配劉二有沒有份,大家議定:一根筷,兩半節。”
【第92句】:【黑名單】“黑名單”指反動勢力為進行政治迫害而開列的革命者和進步人士的名單;也指有關部門對不合格產品或違反規約、不守信用的企業、個人采取相關措施而開出的名單,或內部掌握或向社會公布。 “黑名單”是個外來詞,它源于世界著名的英國牛津和劍橋等大學。在中世紀時,這些學校規定對于行為不端的學生,將其名單、行為列案記錄在黑皮書上,誰的名字上了黑皮書,即使不是一輩子被人唾棄,也是從此在社會上抬不起頭來,會使人在相當時間內名譽掃地,做很多事情都會受到限制。學生們對學校的這一規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謹慎,唯恐自己的名字上了這樣的黑皮書。沒想到本來是學校懲罰學生的做法,卻被當時一位英國商人引申到商業活動中,用黑皮書來懲戒那些時常賒賬不還、不守合同、不講信用的顧客。英國商人把這類顧客的名字開列在黑皮書上,后來又將一些破產者或即將破產的人的名字也排在黑皮書上。事情傳開以后,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先是商人們爭相仿效,繼而,各行各業都興起了黑皮書。從此以后,黑名單的做法在各行各業中使用。當然,在特務活動中使用最頻繁后果最嚴重。從而黑名單多被社會詬病。目前,中國也有了“黑名單”,主要集中在金融領域對不守信用的客戶采取相應措施。
【第93句】:【抓著葫蘆當瓢打】釋義:比喻不弄清是非曲直,責罰錯了對象。例句:人家周王村霍家寨的人都在那里,怎么是我帶頭起哄?冤有頭,債有主,我抓著葫蘆當瓢打,昧了良心瞎了眼!
【第94句】:【芝麻掉到針鼻兒里——趕巧】(歇)針鼻兒:針頭上的小孔。指湊巧、巧合。
【第95句】:【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謂渴望得到滿足。明代《金瓶 梅》:“西門慶就在月娘房中歇了。兩個是久旱逢甘雨,他鄉 遇故知。歡愛之情,多不必說。”
【第96句】:【看人要看心,聽話要聽音】(諺)看人要看到他的內心,聽話要聽出他的話外之音。指看人或聽話不要停留在表面現象上。 也作“看人看心,聽話聽音”。
【第97句】:跛腳青蛙碰上瞎田雞——難兄難弟
【第98句】:【餓咽糟糠甜似蜜,飽飫烹宰也無香】(諺)飫(yu):飽時進食。烹宰:經過烹調的肉食佳肴。人在饑餓時,吃糠咽菜也香甜;在肚飽時,美食佳肴也不香。指飯菜香不香,關鍵在于人是饑是飽。 也作餓了糠如蜜,不餓蜜不甜。 饑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也不甜。
【第99句】:【騎馬一世,驢背上失腳】(慣)騎了一輩子馬,卻在騎驢時出了岔。 比喻經驗豐富的老手,在不該出錯的地方失手出錯。
上一篇:半身裙的文案(半身裙文案朋友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