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環境教育教案
活動目標:
【第1句】:培養幼兒的責任感,使幼兒知道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每個人都應該為保護環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2句】:在制作宣傳牌的過程中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重點和難點:
讓幼兒了解保護環境的意義及如何保護環境,逐步養成自覺保護周圍環境的習慣。
活動準備:
【第1句】:帶領幼兒欣賞幼兒園的美麗景象。
【第2句】:教師和幼兒一起搜集各種圖片(河流被污染、森林被砍伐、土地沙化等等大自然被破壞的圖片;祖國各地自然風光的圖片)。
【第3句】:木牌、彩色卡紙若干張、剪刀、膠水、彩筆、白紙。
【第4句】:布置一個植樹的主題墻飾:在延伸活動中中讓幼兒在活動區畫、剪、折、粘一些花草樹木和圖上的孩子一起綠化環境。
活動過程:
【第1句】:布置參觀環保圖片展
【第1句】:“小朋友們從家里帶來了好多的圖片,讓我們一起辦一個圖片展吧?!苯處熀陀變阂黄鸢旬嬞N在班里的墻上。
【第2句】:一邊布置一邊讓幼兒相互交流、討論,讓幼兒自己介紹圖片上有什么?這些地方美嗎?為什么?為什么會這樣?引導幼兒熱愛美麗的大自然,增強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第2句】:討論
【第1句】:“小朋友我們的幼兒園多么漂亮,我們應該怎么保護幼兒園的環境?讓它變的更美麗?”引導幼兒說出保護環境的辦法。
【第2句】:怎么做是不對的?是破壞環境的行為?如果碰到別人做破壞環境的事,你應該怎么辦?通過討論使幼兒知道保護環境是大家的責任,不光自己要做到,還要提醒周圍的人。
【第3句】:怎么能讓別人注意保護環境呢?引導幼兒說出各種宣傳辦法:觀看環保畫展、做宣傳牌、提醒別人、把自己知道的知識告訴別人等等。
【第4句】:師生小結。
【第3句】:分小組制作宣傳牌(共同討論,自由分工)
【第1句】:自己設計宣傳畫。
【第2句】:自編宣傳標語。
【第3句】:裝飾宣傳牌。
【第4句】:教師和幼兒一起到戶外安放宣傳牌。
【第5句】:小結:
今天小朋友懂得了保護環境是我們的責任,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不僅自己要做環保小衛士,還要提醒周圍的人,讓大家都做環保衛士。
【第6句】:活動的延伸
【第1句】:為班級和幼兒園打掃衛生。“我們的環保小衛士,讓我們從現在做起,想想為了使我們周圍的環境更美麗整潔我們能做些什么?”幼兒討論分工。
【第2句】:請家長和其他班的幼兒到我們班參觀環保畫展,由幼兒當講解員。
環境教育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環境教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的:
【第1句】: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
【第2句】:通過寫垃圾處理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3句】: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活動準備:
【第1句】:讓學生觀察周圍環境,文案環境的變化,并了解當今社會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第2句】:教師收集有關的圖片、數據、文字資料和錄象帶。
課前準備:
【第1句】:教師用的展板一塊,照片、文字材料
【第2句】:地球圖片、文字、雙面膠帶、鋼筆。
【第3句】:學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傳稿。
活動過程:
【第1句】:計算導入:算一算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課。在上課前,老師想出道題目考考大家,怎么樣?
【第1句】:出示題目:
某市約有180000戶家庭,如果每戶家庭每天產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內,這個市會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計算,每個月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計算,這個市每年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第2句】:學生計算,教師板書。
日180000千克180噸
月5400000千克5400噸
年65700000千克65700噸
【第3句】:“看了上面的數據,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第4句】:出示地球圖片,講述全球垃圾現狀,貼上垃圾覆蓋的效果?!敖裉欤蠋熅鸵痛蠹乙黄饋硌芯坑嘘P垃圾的問題。這個問題可是個世界級的難題,你們有沒有信心挑戰這個難題?”
【第2句】:說一說
“我們就從自己熟悉的某市來開展研究。接下來,就讓我們從錄象中去看看某市產生的垃圾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第1句】:學生觀看錄象。
【第2句】:“看了剛才的錄象,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第3句】:“某市正在爭創省級文明城市,難道我們能任由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響某市的形象嗎?你們能不能為環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幫他們想想如何處理這些已經產生的垃圾?能接受嗎?”
【第3句】:研究方案:
【第1句】:學生研究,教師巡回指導。
【第2句】:全班交流,教師提要求。
交流建議:
(1)、其他小組在匯報方案時,所有的同學都要做個文明的小聽眾。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或同一小組的成員要補充的話,請等這位同學匯報完再發言。
(2)、如果你們組的方案和前面小組的方案相同或類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復。
【第3句】:隨機補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垃圾分成三類:
有機垃圾:又稱濕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廢棄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變質食品、剩飯菜等。
無機垃圾:又稱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廢棄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廢織物(布料)等。
【第4句】:有害垃圾:
又稱危險廢棄物。包括:廢電池、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等。
中國國家環??偩纸障蛏鐣剂颂幚沓鞘欣膰倚袆臃桨?。這個方案規定:今后中國的城市垃圾將進行填埋處理,并把垃圾填埋產生的氣體收集起來發電。
【第5句】:聯系實際:
“讓我們為同學們這些創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國際上還沒有采用的話,你還可以申請專利!除了為環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這些處理垃圾的辦法外,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該注意些什么呢?”
【第1句】:學生文案自己的想法。
【第2句】:教師評價。
【第6句】:活動延伸:
“剛才我們的同學都表明了自己的決心。但是光靠我們班的同學,畢竟力量有限。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辦法能使全校的同學,全社會的公民都參與到保護環境、減少垃圾的行動中去?(宣傳)你們想怎么宣傳?(指名說)接下來,老師請大家發揮集體的智慧,把想宣傳的內容寫下來,好嗎?”
大班環境教育論文
環境教育是近年來越來越火的方向,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大班環境教育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大班環境教育論文一
摘要:環保作為一個全球性的課題,正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孩子是未來的主人,加強對他們的環保教育,意義重大而深遠,它將直接關系到我們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擁有真正的綠色家園。
關鍵詞:環保教育幼兒啟蒙教育活動家庭
幼兒園是幼兒環保啟蒙教育的重要場所,教師應以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為依據,充分利用特有的環境資源和條件,不失時機地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大自然對我們人類一無所求,而人類只有大自然的蔭蔽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然而本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今社會,環保教育意義深遠。當今的幼兒是21世紀的主人,是未來世界的締造者。因此,如何喚起這些幼小心靈的環保意識,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作為教師,是對幼兒實施環保教育的最直接的人,更要盡自己的心去把幼兒溶入保護環境的大家庭里,讓幼兒親自去接觸自然環境中的森羅萬象,并擅用人類天生的探索性、歸納性,將所經歷的經驗做學問式的整理,最后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活用。
【第1句】:寓環保教育于幼兒一日生活之中,萌發幼兒環保意識,增加幼兒環保知識
一是根據幼兒園教育的總目標和計劃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在主題教育活動和各科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如在“6?15世界環境日”之際,開展“保護我們的家園”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帶幼兒外出觀察,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感受大自然中色、形、聲的美妙,產生對美好環境的情感。同時,通過講故事、觀看錄像、欣賞圖片、談話討論等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相應的環保知識教育。針對【第4句】:五月份沙塵暴天氣,讓幼兒在切身感受的基礎上,展開討論“環境被破壞后,我們的生存條件會變得怎樣?”并通過對比,知道良好的環境對我們生命的重要,從而,教育幼兒減少廢物垃圾,保持環境整潔。如教給幼兒正確的洗手及節約用水的方法,培養幼兒用水后關緊水龍頭的習慣。針對“地球上的水可以用完嗎?”等問題,組織幼兒在觀看錄像“寶貴的水資源”后,找出地球儀和地圖上有水的地帶,知道海水和淡水,知道水來之不易,如果不節約用水的話,后果將不堪設想。幼兒園還可在各科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也注意將環保教育滲透其中,如故事《窗外的垃圾》教育幼兒環境美好,人人有責,歌曲《小手娟》,教幼兒愛清潔,講衛生。
二是環保教育應滲透到一日生活的各環節中,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環境行為。將環保教育與生活習慣的培訓緊密結合,是幼兒環保教育的特點之一。我們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加強對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如教育幼兒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雜物;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說話、走路輕要輕;愛護圖書,愛護玩具;養成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節約紙張的好習慣。平時,多組織孩子收集廢紙,易拉罐,玻璃瓶,果凍盒等廢棄物品,把它們再生利用,做成各種新穎、有趣、立體、直觀的玩教具,既可以節省材料,又可以減少污染。這些既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又是環保的基本要求。另外,我們還十分注意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氛圍。首先,創設舒適、整潔的生活環境,如桌椅、玩具擺放整齊,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同時,對活動室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布置,一邊是題為“綠色世界”的植物園墻飾,一邊又是“我為環保出份力”的主題墻畫,窗臺上,設置了養殖園、種植角,讓小朋友親自養殖各種動植物,觀察它們的生長過程,在感受了付出時的艱辛,長大后的喜悅時,孩子們會更加自覺地去關心身邊的動植物,從而喚起了他們保護環境的迫切愿望。
三是把培養幼兒環保意識同幼兒觀察、實踐和行動結合起來。為了激發幼兒環保意識,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人和自然的關系,我們帶領幼兒去實地調查,讓幼兒聽馬路上的喧嘩聲、市場上的叫賣聲和朗朗的兒歌聲、優美的音樂聲,通過比較、感受,明白好聽的聲音叫樂聲,不好聽的聲音叫噪音,從而了解噪音污染對人們情緒及聽覺的影響。另外,通過觀察,增進幼兒對環境的了解。到馬路邊觀看車水馬龍的情景,讓幼兒知道廢氣的來源,親身感受到廢氣對空氣的污染和人體的危害。同時,注意引導幼兒把環保意識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組織幼兒拾落葉、掃垃圾、為花草樹木澆水、整理圖書、玩具等,這也正是他們保護環境的行動體現。四是充分利用戶外豐富的環境資源開展教育。孩子一出生,就處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之中,他們喜歡大自然,眷戀大自然,自然界中鮮艷的花朵、飄動的云彩、飛舞的蝴蝶以及高大的樹木、碧綠的小草等都會使孩子樂不開支,流連忘返。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心情自然是興奮的和愉快的,保護環境的情感便會自然萌生。
【第2句】:增強教師的環保意識,提高自身的環保素質
教師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教師具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和豐富的環保知識時,才能影響并帶動幼兒開展各種環?;顒?。教師一方面要努力學習,不斷豐富自身的環保知識,關心周圍的環保狀況,了解國內外環保動態;另一方面,還應注意自己的行為,從一點一滴做起,用自己美的言行去影響、教育孩子。如注意自己的著裝整潔、手臉干凈,物品擺放有序;看見廢物主動撿、看見破壞環境的行為主動管。這樣,孩子在耳熏目染之中逐步養成良好的環保。
【第3句】:發動家長參與、提高教育實效
在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時,應注意發揮家長的教育作用。讓家長為孩子做出榜樣,如在公共場所不吸煙,不亂扔瓜皮果殼;在家里,聽音樂、看電視注意控制音量,不制造噪音影響他人的生活。幼兒園適時向家長發放環境教育意見征求信,虛心接受家長的環保建議,并結合植樹節等節日、紀念日組織幼兒和家長一起植樹種草,到大自然中游玩,讓孩子了解大自然的奧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隨時清掃廢物,以此,帶動所有的人都愛護環境,保護家園。
大班環境教育論文二
生態環境教育,近年來逐漸成為幼兒園教育中的一個熱門話題。這和人們對于當今世界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的關注不無關系。有識之士提出,生態環境教育作為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出路,必須從娃娃抓起。但幼兒園究竟如何開展生態環境教育,尚存不少理論和實踐問題有待解決。就我和幼兒園的接觸而言,感到以下兩個問題尤為突出:
問題之一:幼兒園有無必要承擔成人的責任?
有的教師對生態環境教育的內容的理解過于褊狹,將其等同于環境污染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中,向幼兒園介紹很多環境污染的事實。盡管我們承認,目前對于地球環境污染的任何夸張都不是言過其實,但對于幼兒園來說,這些意味著什么呢?尤其在當前對成人的生態環境教育還很不力的情況下,就像幼兒園灌輸這些知識,這個話題是否顯得過于沉重了些?眾所周知,幼兒園處于世界觀、自然觀正在萌發的時期,激發幼兒對于世界、對于自然的熱愛之情也是每個教育者心中的理想。然而,我們是否也應該考慮,用什么來激發幼兒的這種情感:是用一些美好的事物呢,還是用那些不太美的東西?有一位哲人說過:“兒童在充滿愛的情感中學會去愛,再充滿恨的情感中學會去恨?!边@更加促使我們去思考,幼兒園生態環境教育的根本意義何在,是萌發他們對自然的情感呢,還是讓他們承擔那些本來應該是成人的責任?
問題之二:什么是幼兒園真正能夠理解的生態知識?
和上一個問題有聯系,而且在本質上相同的問題是,有些教師在選擇教育內容時,不是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而是遠離幼兒的生活經驗。不是從兒童的理解能力出發,而是從成人的良好愿望出發,結果造成很多知識的深度超出幼兒能力之所及。很多生態環境的問題都是從宏觀的角度出發的,以幼兒的生活經驗很難理解。有的教師從傳授知識的任務出發,用了很多的方法,試圖讓幼兒理解,比如用“分桔子”的辦法讓幼兒體驗人口的增長給環境帶來的壓力,但要幼兒理解人口問題談何容易!還有的教師向幼兒介紹酸雨的形成,幼兒竟問:“酸雨是不是和醋一樣酸呀?”
我認為,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應該全面的、整體地把握生態學的基本思想和主張,以此作為生態環境教育的理論依據,同時,結合幼兒的發展特點,從意義、目標、內容和方法幾方面對幼兒生態環境教育進行重新思考。
思考之一:幼兒生態環境教育的根本意義,在于萌發幼兒的世界觀、自然觀。
當代生態學家Woodbury(1954)曾說,生態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哲學。我認為很有道理。與其說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關系的科學,不如說它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或思維方式。如生態學中所揭示的物種的多樣性原理以及同質異形原理實際上反映了一個觀點:世界是多樣性的統一。又如生態學中揭示了很多的`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以及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的原理,都反映了世界的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這一基本哲學觀點。因此,我提出,幼兒的生態環境教育,應該是這些基本的觀點或自然觀的教育。兒童具備了一些基本的觀點甚至是觀點的萌芽,對他將來思考更重要、更復雜的問題是有益的。
思考之二:幼兒生態環境教育的目標中,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萌芽和行為習慣的培養,而不是認識。
幼兒期是一個更多地依賴情感而不是依賴理智生活的時期。幼兒對世界的認識要受到他的經驗的局限,然而他的情感卻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他的行為習慣也是最容易養成的。我們應該利用幼兒的特點,使其在很小的時候就真正地、發自內心地去愛這個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動(如保持生活環境的清潔、愛護小生命等)去實現自己的思想。這些比起那些似懂非懂的認識來,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對于他將來以一個正確的態度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也更為重要。
思考之三:幼兒生態環境教育的畢業論文網內容,應該廣泛地反映我們的生活環境,以及各種生態關系。
不能狹隘地將生態環境教育僅理解為環境污染的教育。幫助兒童認識周圍的環境,以及環境和人、動植物的關系,這是比認識環境污染更基本、也更廣泛的內容。我們并不完全反對向幼兒介紹一些他們熟悉的環境污染問題,但同時也要指出,我們更有責任向幼兒展示這個大千世界的繽紛復雜和奇妙。大自然中存在著各種生態關系,以生物為例,就有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關系,生物和環境的關系,生物和季節變化的關系,生物和生物的關系,生物和人類的關系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生態環境教育的內容。
思考之四:幼兒生態環境教育的方法,應該是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幼兒的情感體驗出發。
所謂環境,就是存在的家園,它就在我們的周圍。幼兒的生態環境教育,更不必舍近求遠,而應該從他們的生活經驗出發。其實我們身邊的很多事物,就可以從生態的角度來認識。比如小草就是幼兒熟悉并喜愛的。幼兒在對小草的探索中,發現它不僅可以給人類提供休息場地,也是一些小動物的嬉戲之處,不僅是牛羊的食料,還可以造紙、做草藥,還可以清潔空氣……從這些和生活經驗緊密聯系的活動中,幼兒對生態關系有了最粗淺的理解。
幼兒生態環境教育的方法,不僅要考慮如何讓幼兒獲得認識,同時也要考慮讓幼兒獲得情感的體驗。因此,除了開展探索活動的方法,還應該利用多種方法途徑,尤其是藝術的手段,如童話、故事、戲劇、木偶表演等,對兒童進行生動的教育。這是激發兒童興趣,培養情感的有效手段。
環境教育主題活動教案
環境既包括以大氣、水、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為內容的物質因素,也包括以觀念、制度、行為準則等為內容的非物質因素。小編收集整理的環境教育主題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教學目標
【第1句】:了解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及特點,明確人口、資源、環境之問的關系,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第2句】: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含義,提高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之問關系的能力。
【第3句】:體會人口、資源、環境之問的關系,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我國的資源國情是本課重點。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是本課難點。
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我國資源國情資料,思考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帶來的危害。
學生:查閱資料。
教學設計
【第1句】:設置疑問,導入新課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親;她是保護這些生命得以成長的本源;她蘊藏著一切現代文明;她象征著我們最本質的財富。地球一一她是我們永遠不變的希望,是我們世代延續的生機,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小結:要善待地球,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第2句】:教育活動
活動一:“世界地球日”的來歷
板書: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1句】:我們共同的家園
你知道“世界地球日”的來歷嗎?你了解現在地球的處境嗎?
思考舉例:
(1)人們迫于生存毀林開荒,亂采濫伐,破壞植被等;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繁榮。
(2)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實行計劃生育;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
(4)根據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運應該無外乎兩種:一種是人類的覺醒,愛護地球,共同創造美好家園;一種是任現狀惡化下去,最終使人類失去生存的空間。
原因: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十分嚴重。
板書:
【第2句】: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既不能做它的奴隸,無所作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對大自然隨心所欲地發號施令。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相處。
活動二:開動腦筋,描繪明天
人類的明天將是什么樣子呢?悲觀主義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響了警鐘。人們承認面臨著嚴重危機,但是可以通過共同的努力戰勝它,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板書:【第2句】: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第1句】:人口、環境、資源問題
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其實質都是發展問題。在今天,人口的劇增、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生態的危機已經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為人們的共識。
板書:【第2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
出示材料: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和國家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我國社會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所提出的目標和任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請你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為這次討論會寫出主題發言要點。
小結:
(1)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2)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3)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狀況不容樂觀,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制約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4)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為實現人與自然相處和諧,就必須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而不能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來換得經濟的一時發展。只有實施可持續發展,才能做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那么,請同學們課后認真思考一下,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板書設計〕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1句】:我們共同的家園
【第1句】:我國的資源國情
【第2句】: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第2句】: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第1句】:人口、環境、資源問題
【第2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
上一篇:不讓坐電梯的標語合集3篇
下一篇:金融掃黑除惡報標語合集20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