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春節(jié)心得體會10篇春節(jié)心得體會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guī)范。根據(jù)多年的文秘寫作經(jīng)驗,參考優(yōu)秀的春節(jié)心得體會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最新春節(jié)心得體會10篇,供你選擇借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jié)心得體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篇: 春節(jié)心得體會
洋溢著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發(fā)著勃勃文采精華的氣息,閃爍著古國文明的燦爛輝煌……它是節(jié)日,它陪伴著小小的你我快樂成長……
每當提及節(jié)日,我的心中免不了會有些激動。節(jié)日的背后,該有著怎樣的美麗而神奇的傳說,有著怎樣豐厚深邃的文化底蘊,有著怎樣美好甜蜜的向往與期盼。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伴隨著一聲聲爆竹的炸響,又迎來了一個新春。春節(jié)是歡樂祥和的象征,每一個春節(jié)都向我們呈現(xiàn)出一個嶄新的面容;每一個春節(jié)過去,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春節(jié)到來了,便是我們人生的又一個新陳代謝,又一次除舊布新。生命在成長,世界在變遷,年的遠去又重來,就像接力似的又開始了下一段賽程。所以,在春節(jié)時節(jié),人們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不管錢多錢少,不管順境逆境,感受春節(jié),感悟那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的激情!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jié)是一個感情豐富的節(jié)日,人們懷著傷感懷著思念為故者上墳,虔誠地祈愿逝者在天國能夠過得快樂,也祈盼他們在天有靈,給活著的人以精神的庇蔭。感受清明,緬懷那些駐留天國的靈魂!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jié),只為屈原的那縱身一躍,只為那位圣賢的瞬間壯舉,便有了這個壯烈的節(jié)日,“波濤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為不忍見大好河山斷送在_佞之手,卻又無力回天,何不一死了之,換個眼不見為凈?“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滿腔憂國憂民的熱血無處濺灑的悲愴!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大人說七夕便是年青情侶約會的時間,并且告訴我們,在七夕那天夜晚,靜靜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你要真聽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間愛情的甜蜜。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月圓人團圓,深深勾起客游異地他鄉(xiāng)的人們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一個漫漫長夜,蘇東坡長嘆一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唉,故國啊,親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國,牽掛親人的情思。
“逝者如斯”,年年歲歲去去來來,每一次的感受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如詩如畫。感受節(jié)日的文化,感受節(jié)日的溫馨,感受節(jié)日的美好,但愿人生天天如節(jié)日,歲歲如今天,每一個人都懷揣著同樣一個美好甜蜜的夢,在感受中得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實現(xiàn)!
第二篇: 春節(jié)心得體會
人們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而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春節(jié)。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jié),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蕩漾,春節(jié)熱鬧了中國,春節(jié)也正走向世界。
春節(jié)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jié),也是世界的春節(jié)。
春節(jié)首先是個親人的節(jié)日、家庭的節(jié)日,而人特別是中國人最看重家庭和親情。中國有句老話:“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意思是說一年忙到頭的人們,四處漂流的人們,過春節(jié)時一般都要回家,父子兩代,祖孫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個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賢,人們在鞭炮聲中,在鑼鼓聲中,在歡笑聲中,享受著人間溫暖。這種溫暖同金錢無關,同權力無關,同勢利無關,是骨肉情,闔家歡。同時,春節(jié)還是加深人與人之間感情、溝通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節(jié)日,是團結的節(jié)日。不但在親人之間,即使在互不相識“外人”之間,包括在有些隔閡、有些矛盾的人們之間,春節(jié)見面時也會客氣一點,會有笑容和寬容。有點理解和關心,一句“恭喜發(fā)財”,一句“新春愉快”,誰聽了誰高興。總之,春節(jié)是使人和陸相處、歡樂愉快的盛大節(jié)日。
春節(jié)是集中展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節(jié)日。過春節(jié),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閱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jié)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愛,深入人心。如今,春節(jié)不但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地區(qū),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jié)。除了原來的幾千萬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今天還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走出國門,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人的進進出出,勢必促進文化的進進出出,有“西學東漸”,也有“東學西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東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華,取長補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歡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節(jié)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jié),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第三篇: 春節(jié)心得體會
今年春節(jié),爸爸想讓我們體驗一下老家鹽城的過年氛圍。于是,18日一早我們開車返回鹽城。
經(jīng)過三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到了目的地。爺爺奶奶正在廚房忙著準備年夜飯。一會兒,二叔二嬸帶著我的堂妹也到了。晚上,我們一家圍坐一桌,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團圓飯。鹽城宴席里有幾道非常出名的菜,俗稱“鹽城八大碗”。鹽城人吃菜喜歡半湯半菜,八大碗是用先熬好的雞湯或肉湯加上肉皮、肉丸、雞蛋糕、淡菜、蘿卜等等材料燒出的八種湯菜。
吃完晚飯后,我們開始放煙花爆竹。我拿起一個棍式煙花并點了火,雖然我站得很穩(wěn),但還是被強大的后坐力震動了。另一邊,爺爺正在點斗香。過年燒斗香是鹽城的一個習俗,通常是三十晚上開始燒,以示合家平安,萬事如意!我看這個斗香好像一座塔,一層疊著一層,下面大,上面小,高度和我個子差不多。我對著它吹了幾口氣,就進屋和奶奶包餃子去了。
第二天我們開始走親訪友去拜年。我們拜了一家又一家,每次收到紅包時我都會說“新年快樂”祝福他們。這次過年,我收入頗豐,我覺得這樣熱熱鬧鬧地過年真好!爺爺說,以前過年更有年味兒,在爸爸像我這么大的時候,初一一早,天還沒亮時,小朋友們就已經(jīng)起床,挨家挨戶地拜年討糖吃。每次爺爺都要準備好幾大包糖,一上午的時間就分完了。
第四篇: 春節(jié)心得體會
20__年就這么悄然離我們而去,20__年踏著沉重的步伐向我們靠近。
時間過的真快啊,又一年過去了,這時候那些形容時間的句子一股腦的涌上心頭,什么時光如流水、時光飛逝轉瞬即失,讓人感嘆不自覺中的成長。記得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的慢,總喜歡新年來的快一些,童稚單純的心里只有玩樂,只希望自己快快長大,每一年的過去都是自己走向“大人”的一步,僅管走的有些搖擺,卻在一年年壓歲錢的歡笑中,感受著時光流逝的快樂。
現(xiàn)在長成“大人”的我們,對時光的流逝更多的是留戀與眷顧,回顧過去的時光,總覺得時間過的是那么快,就象小品不差錢中小沈陽說的,“眼睛一睜一閉一天過去了”,留給自己的是滿臉的滄桑和生活中零星的記憶,總覺得有太多的事情還沒有去做,有太多的事情還沒有做完。想想平時工作生活中那些被空虛和無聊占用的時間,和做事時“有的是時間,不差這一會,等一會再去做”等這些推托言詞,時間真是不等人的。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是我們在新年到來時常說的一句話,也是經(jīng)常在一些年度總結或年度報告會上聽到的一句話,每次聽到或想起這句話,思想便會被這句蘊含深意的詞句蕩起涌動的漣漪。
新年為我們翻開了人生中新的一頁。一個新的起端,將不再拘泥于過去的成敗。一個新的目標將由一顆承重的心和一番不懈的努力去成就。過去的經(jīng)歷為我們沉積了豐富的經(jīng)驗,在踏上新的征程前,我們梳理出經(jīng)歷中的經(jīng)驗,描繪出成長的、發(fā)展的規(guī)劃,不讓時光虛度。爾后,踏上征程沿著描繪的規(guī)跡,去感受充實,收獲成功的未來。
第五篇: 春節(jié)心得體會
在外漂泊多年,每到長假,特別是春節(jié),我總是毫不猶豫地回家。
今年也不例外,我再次不能免俗地加入了龐大的春運人潮。按理說,今年我可以不安排回去過年的,因為今年我回家的次數(shù)最多,國慶長假和母親七十壽辰我都回去過。這樣做有時會引起身邊的人的責問和質疑,畢竟自己已經(jīng)成家,總是舍小家顧大家,二者難以平衡,于是我這幾天也在反思,是什么讓我對家鄉(xiāng)流連忘返?
春節(jié)是很重要的節(jié)日。對中國人來說,不論身處多遠,不論貧寒富貴,都會選擇回家團圓,老婆孩子熱炕頭,享受天倫之樂是多數(shù)人的想法,當然也有人會利用難得的假期外出遠足,遠離塵世,縱情山水。而對我而言,仿佛總是做不到如此的超脫,子曰:"父母在,不遠游",已經(jīng)不是一種教條,而是源自內心的自律。從內心深處來說,我實在不忍心看到年過七旬的父母在辭舊迎新之際有絲毫冷清寂寞之感,這恐怕是我最放不下的地方,常回家看看,幫他們打理家務,陪父母過年于是成了我不二的選擇。回到二老身邊,分享他們一年勞作豐收的果實,還有那鑊氣十足,可口的飯菜,可謂是賞心悅目的之事。
我的家鄉(xiāng)在的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腳下,家鄉(xiāng)在名山大川,這讓我頗有自豪感,家鄉(xiāng)的美景更讓我陶醉。從衡山的峰祝融峰北面往下望,如果天晴視線好,可以看到我家祖屋。同樣,從家鄉(xiāng)小路上或者田埂上,人們一抬頭,有時可以望見高聳入云的祝融峰,當然多數(shù)時候那里是云遮霧罩,煙霧繞繞。身處凡塵,利欲熏身,人們總是浮燥不安,尤其是我們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物欲橫流,烏煙瘴氣,不堪忍受。但每次我回到家鄉(xiāng),放下行李,總是感覺全身心的放松,家鄉(xiāng)的山好、水好、空氣好,就像媽媽說的:咱家沖洗手間都是山泉水。回到家鄉(xiāng),伴隨著家門口小溪潺潺的聲音入睡,我總是睡得特別踏實香甜。
假期回家,如果天氣好,清晨我都會陪媽媽去散步,散步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去龍鳳。我家鄉(xiāng)的村名叫登山村,顧名思義就是登上南岳山從我們村開始。我們村往上就是龍鳳,龍鳳已經(jīng)屬于南岳風景區(qū)了。我和母親每次都要散步到龍鳳村的村口,那里有塊石碑,上面有提示:你已經(jīng)進入南岳風景區(qū),注意山火。龍鳳再往上就是廣濟禪寺,廣濟禪寺再往上爬就是南岳的南天門了。回家吃好睡好不動不行,我總是充分利用大家齊聚的好時候,帶父母、兄弟姊妹出去遠足,美其名曰:拉練。有一次和父母一口氣爬上了潤泥塘水庫,家鄉(xiāng)下游的河水全部發(fā)源于這里,往返二十多里路,中途我?guī)状我O聛硇菹ⅲ墒钱敃r已是年近七旬的父母卻健步如飛,媽媽一回到家就可以給我們準備中餐,父母身體之好,真是令我自愧不如,也令我暗地里高興。還有一次我們帶著四歲的侄女和老母親爬上了廣濟寺,媽媽指著那里大塊的茶園說,春天她和鄰居來過這里采茶,四歲的侄女竟然也能爬上了山,當然中間多數(shù)由我們抱著,雖然辛苦,但卻帶給我們很多快樂。還有幾次去過水口,那里也能上山的,還去過紅旗水庫等附近地方,每次拉練回來,大家都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家鄉(xiāng)有我一輩子不改的鄉(xiāng)音,家鄉(xiāng)有我無數(shù)美好的童年記憶,家鄉(xiāng)有我深愛的土地和親人。"吟詩憶故土,把酒話桑麻",國人的家國情懷幾千年來從未更改,故鄉(xiāng)可能早已成為我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