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原文及譯文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穿井得一人》原文及譯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穿井得一人》原文: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穿井得一人》譯文:
宋國的一戶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水井,需要出門打水澆田,派家里的.一個人去打水,常常有一個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時候,丁氏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個人。”聽了的人就去傳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個人。”國都的人都在談論這件事,使宋國的國君知道這件事。宋國國君派人向丁氏問明情況,丁氏答道:“多得到一個人的勞力,并不是從井中挖出來一個人啊。”聽到這樣的傳聞,還不如不聽。
《穿井得一人》注釋:
1、宋: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在今河南商丘一帶。
2、而:于是,就。
3、溉汲:打水澆田。
4、溉:澆灌;灌溉。汲:從井里取水。
5、居:停留。
6、于:被。
7、及:待,等到。
8、國人:指居住在國都中的人。
9、道:講述。
10、聞之于宋君:使宋國的國君知道這件事。聞,知道;聽說,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11、對:應答,回答。
12、得一人之使:多得到一個人使喚,指多得到一個人的勞力。
作者簡介: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余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于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后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復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誅殺,于是飲鴆自盡。
上一篇:五柳先生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