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方特端午節的總結
端午節活動總結報告42范文一:為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節日理念,努力發展健康向上的節慶文化。
根據省、市文明辦的要求,涵江區在端午節期間,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精心部署,認真組織,全區各鎮街管委會、部門和學校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題文化活動。
一、 精心安排,認真部署為使活動既能取得廣大群眾的響應,又能突出主題獲得成效,5月10日,區委文明辦制定下發了《關于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通知》,對全區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提出了幾點要求,關鍵在于弘揚愛國主義教育、挖掘文化內涵,同時要注意突出群眾性以及豐富活動形式。
區文明委有關成員單位和各鎮街管委會、區直各部門、各學校根據安排部署,結合各自實際,分別制定了切合實際又各具特色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方案。
二、活動精彩,內容紛呈
【第1句】:注重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愛國主義教育。
區文明辦、團區委與教育部門密切配合,著重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實驗中學舉辦“實驗之春”歌詠比賽,在活躍節日氛圍的同時,促進了校園文化的發展。
實驗小學、白塘中心小學等校組織開展了“培養愛國情感,樹立報國之志”主題團隊會,設置“話端午”專題廣播,宣傳愛國詩人屈原等中華民族優秀代表人物的事跡和愛國主義精神。
此外,各中小學校還組織開展了“讀經典、唱紅歌、講故事”活動比賽,通過征文、朗誦、演講等方式,傳承民俗文化、唱響愛國主義歌曲,抒發愛國情懷。
【第2句】:注重加強關愛慰問志愿服務活動。
在端午節期間,涵江區深入開展關愛困難家庭、關愛老人、關愛殘疾人主題志愿服務活動。
區總工會、民政局及區婦聯組織社區黨員志愿者與巾幗志愿者帶著粽子和咸鴨蛋,來到延寧社區、江口社區孤寡老人家中,幫助他們打掃衛生、整理家務,與他們聊天談心,讓他們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區計生局組織文明單位,深入15戶失獨家庭,關心他們的生活情況,為失獨老人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愛和祝福。
結合第二十四個全國助殘日,區殘聯發動全區開展助殘、助困、助醫、助就業等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為40余名貧困截癱或重度肢殘者贈送輪椅,發放近20多萬醫療救助金,活動以關愛弱勢群體、志愿熱心助殘為主題,彰顯著積極向上、樂于助人的社會正能量。
【第3句】:注重豐富節日文體娛樂形式。
端午節期間,全區廣泛組織廣大群眾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精彩紛呈的端午活動吸引了居民踴躍參與。
區文廣局在荔州廣場舉辦慶端午節廣場舞展示活動,現場進行健身操、功夫扇、太極拳等節目的展演,還舉行了羽毛球、跳繩、踢毽子等比賽,深受社區居民的喜愛;國歡鎮結合“鄰里節”活動,開展了包粽子、端午知識猜謎、健身操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大洋鄉結合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廣泛開展宣傳端午知識活動;區教育局與卓坡社區共同舉辦“濃情端午粽葉飄香”主題活動,邀請兒童父母一起參與,通過“包粽子”、“送香囊”、“作圖畫”讓孩子們更真實地感受到這個中國特有的節日的氣氛,感受端午節傳統文化。
據統計,端午節期間,全區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和文化宣傳活動近20場,參與群眾6000余人。
【第4句】:注重清潔社區環境衛生。
節日期間,涵江區結合全省文明城區考評和市城市綜合管理考評兩項工作,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愛國衛生運動,積極發動社區群眾打掃揚塵,清除衛生死角,使群眾居住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并在全區營造了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城區各鎮街組織社區黨員干部、城管隊員和青年志愿者積極發動群眾對亂貼亂畫、亂堆亂放等不良行為進行整治,使社區居住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三、注重總結,務實求效本次端午節活動,涵江區堅持貼近群眾,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文化內涵,精心設計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活動項目,把廣大干部群眾吸引到活動中來,以增強“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同時、發揮重點陣地作用,各個中小學、各個街道、鄉鎮均有典型活動,發揮輻射作用端午節活動總結報告端午節活動總結報告。
這次活動中我們還注重材料收集,將活動開展的方案、資料、圖片等信息收集歸檔,方便為今后的活動提供參考,使我區組織相關活動的水平不斷提高。
范文二:為切實貫徹落實“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通知精神,我校在端午節期間,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精心部署,認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題文化活動,普及端午節的節日知識,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承載端午節所蘊含愛國主義的道德內核,增進全體師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進一步了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為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校領導組高度重視,及時召開會議對端午節活動進行總體部署,并制定了活動方案,在活動中注重傳承中華端午傳統文化,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等具體要求,發揮活動育人的功能。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學校大隊部利用宣傳欄、國旗下講話、黑板報等多種方式對端午節相關知識進行了廣泛宣傳,并開展“溯中華文化 頌端午情懷”系列活動。
讓全體師生了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不斷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三、具體活動情況(一)開展“端午粽子我來包”實踐活動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學校從三—六年級每班選出3名班級小能手以及部分老師在學校食堂親手動手實踐,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到包粽子的技藝,感受端午的樂趣,進一步了解端午傳統節日的風俗文化。
(二)組織“端午節目大家看”活動由學校電教組專人負責下載《我們的節日. 端午------中華長歌行》,組織全體學生在階梯教室觀看中央電視臺直播節目,感受傳統節日舉國同慶的氛圍,讓學生受到文化與藝術的熏陶。
(三)“我眼中的端午節”繪畫、書法展示活動利用周內鄉村少年宮各活動小組活動時間,由輔導老師指導書法組、繪畫組學生進行以紀念端午節、懷念屈原等為題材的繪畫、硬筆或毛筆書法,通過“畫一畫”、“寫一寫”,讓學生的藝術展現中,加深對端午節的認識,深化愛國情感。
(四) “文化.端午.情懷”大聯歡活動給全校師生一臺文藝演出,精彩的節目表演,有趣的端午知識互動環節,給農民工子#from 端午節活動總結報告來自學優網 end#女進行慰問,贈送了端午節禮品。
通過聯歡活動,陶冶了全體師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自豪感,同時也讓全體學生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愛。
在本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對全體師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掀起了倡導文明、學會感恩的熱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髓,揚民族傳統底蘊,為我縣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端午節慰問一線職工標語橫幅
【第1句】:粽情過,香飄五月五。
【第2句】:粽午,xx獻禮。
3“粽”你就來!
【第4句】:憶一段歷史佳話,顆風味美棕。
【第5句】:一家“粽”總動員。
【第6句】:五月端午節,xx包粽賽。
【第7句】:五?五端午,“粽”情重義。
【第8句】:我愛中國節,端午名粽香。
【第9句】:萬水千山“粽”是情。
【第10句】:融融端午情,團圓家萬興。
【第11句】:千里聞艾香,端午禮尤多。
【第12句】:品味端午傳統佳節,體驗多彩品質生活。
【第13句】:品位出棕,與眾不同。
【第14句】:端午相聚,享受xxx。
求中國近代名著txt
巴金的作品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書店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書局 《霧》(“愛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年,新中國書局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書局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書店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書局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書局 《雨》(“愛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 良友圖書公司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書局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云堂書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店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書局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書局 《巴金自傳》(傳記),1934,第一出版社 《電》(“愛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 良友圖書公司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書店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書店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印書館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印書館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合集)1936, 良友圖書公司 《憶》(回憶錄),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短簡》(散文集),1937, 良友圖書公司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書店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書店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O,開明書店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火》(共三部,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書店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無題》(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 良友圖書公司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書店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書店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生活書局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民文學出版社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談契河夫》(理論),1955,平明出版社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國青年出版社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學出版社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出版社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出版社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藝出版社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巴金近作》(第
【第1句】: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學出版社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書店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民文學出版社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出版社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出版社 《巴金散文選》1983,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書店 《童年的回憶。
(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藝出版社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出版社 《心里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出版社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出版社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學出版社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出版社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出版社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書店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出版社 《隨想錄》(散文集), 1987 ,三聯書店 《巴金散文精編》,1991 ,浙江文藝出版社 《巴金書信集》, 1991 ,人民文學出版社 《域外小說》,1992 ,上海文藝出版社 《憶》(回憶錄),1994 ,中國華僑出版社 《短簡》,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再思錄》(散文集),1995 ,上海遠東出版公司 《巴金自傳》,1995 ,江蘇文藝出版社 《十年一夢》,1995 ,人民日報出版社 《中華散文珍藏本叢書·巴金卷》,2001,人民文學出版社 《中國國外獲獎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云南人民出版社 譯文集: 《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阿里斯著,1927,民鐘社 《面包略取》(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書店;又名《面包與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獄中與逃獄》(回憶錄),俄國克魯泡特金著,與李石曾合譯,1927,廣州革新書局 《薇娜》(短篇小說、劇本合集),波蘭廖·抗夫著,與李石曾合譯,1928,開明書店 《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上下編,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書店 《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短篇小說集),俄國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個賣魚者的生涯》(傳記),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蒲魯東的人生哲學》(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前夜》(劇本),波蘭廖·抗夫著,1930,上海啟智書局 《丹東之死》(劇本),蘇聯A·托爾斯泰著,1930,開明書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說集),蘇聯高爾基著,1931,上海馬來亞書店 《秋天里的春天》(長篇小說),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開明書店 《過客之花》(劇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開明書店 《自傳》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書店 《獄中記》(傳記),美國柏克曼著,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俄國虛無運動史話》(史話),俄國斯特普尼亞克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門檻》(短篇小說集),俄國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夜未央》(劇本),波蘭廖·抗夫著,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告青年》(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37,美國舊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個家庭的戲劇》(傳記,又名《家庭的戲劇》),俄國赫爾岑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詩集),俄國普式庚等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父與子》(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遲開的薔薇》(短篇小說集),德國斯托姆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處女地》(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散文詩》(散文詩集),俄國屠格涅夫著,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 《快樂王子集》(童話、散文詩合集),英國王爾德著,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回憶托爾斯泰》(回憶錄),蘇聯高爾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回憶屠格涅夫》(回憶錄),俄國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草原集》(短篇小說集),蘇聯高爾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說集》俄國屠格涅夫著(與肖珊合譯),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巴金譯文全集》,1997,人民文學出版社 魯迅的作品 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 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 散文詩集:《野草》 論文集:門外文談 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華蓋集續編的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花邊文學》《偽自由書》《附集》《準風月談》《集外集》《且介亭雜文集》《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8部。
魯迅文集選 《而已集》文選 《魯迅傳略》; 《偽自由書》文選 《野草》 《朝花夕拾》《吶喊》;文集《且介亭雜文》《二心集》;雜文集 《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節》 《風波》《故鄉》《孔乙己》。
1918年5月發表首次用筆名“魯迅”的中國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后來又發表了《明天》《社戲》《頭發的故事》《兔和貓》《一件小事》《鴨的喜劇》《藥》《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樓上》《傷逝》《離婚》《孤獨者》《高老夫子》《示眾》《長明燈》《肥皂》《幸福的家庭》《墳》文集《題記》《我之節烈觀》《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娜拉走后怎樣》 《未有天才之前》《論雷峰塔的倒掉》《再論雷峰塔的倒掉》《說胡須》《論照相之類》《看鏡有感》《燈下漫筆》《春末閑談》《論“他媽的
”》《雜憶》《從胡須說到牙齒》《寡婦主義》《堅壁清野主義》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寫在‘墳’后面》《藤野先生》《父親的病》《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反駁文《中國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嗎》《墓碣文》《“友邦驚詫”論》,魯迅的自撰文《魯迅自傳》。
老舍的作品 《文學概論講義》(理論)1931,齊魯大學文學院 《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1934,生活 《貓城記》(長篇小說)1933,現代 《離婚》(長篇小說)19
【第33句】:良友 《老舍幽默詩文集》1934,的代 《趕集》(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櫻海集》(短篇小說集)19Z9,人間 《蛤藻集》(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老牛破車》(創作經驗)1937,人間 《三團一》(曲藝集)1938,重慶獨立出版公司 《駱駝祥子》(長篇小說)1939,人間;修改本,1955,人文 《火車集》(短篇小說集)1939,上雜 《殘霧》(話劇)1940,商務 《文博士》(長篇小說,又名《選民》)1940,香港作者書社 《張自忠》(話劇)1941,華中圖書公司 《大地龍蛇》(話劇)1941,國民圖書出版社 《劍北篇》(詩集)1942,文藝獎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 《歸去來兮》(話劇)1943,作家書屋 《國家至上》(話劇)與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書館 《誰先到了重慶》(話劇)1943,重慶聯友出版社 《桃李春風》(話劇,又名《金聲玉報》)與趙清閣合著,l943,中西書局 《貧血集》(短篇小說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長篇小說)1944,晨光 《惶惑》(長篇小說,是《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長篇小說,是《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1946,新豐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說集)1947,晨光 《月牙兒集》(短篇小說集)l948,晨光 《方珍珠》(話劇)1950:晨光 《龍須溝》(話劇)1951,大眾 《老舍選集》1951,開明 《春華秋實》(話劇)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說》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館》(話劇)1958,戲劇 《上任》(短篇小說)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長篇小說,又名《惶惑》、《偷生》、《饑荒》三部曲)上下冊,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遺著,未完) 《我這一輩子》(中篇小說) 《老舍小說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藝評論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選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戲劇全集》(1一4卷)1982,戲劇 《老舍新詩》1983,花山 《四世同堂補篇》(長篇小說)1983,百花 《老舍散文》1984,百花 《老舍經典作品選》2002,當代世界
感恩的古詩
【第1句】:《游子吟·孟郊慈母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意恐遲遲歸。
誰草心,報得三春暉。
【第2句】:《別老母》清·黃仲則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第3句】:《十五》宋·王安石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第4句】:《歲末到家》清·蔣士銓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第5句】:《母別子》唐·白居易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上一篇:八年級開學典禮口號匯編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