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開始兼學地書散文
所謂地書,就是以地當紙的書法,即是在地面寫字。我為什么77歲還要學寫字?兒時的一個小小愿望,后來未能實現。我在當地私塾讀了兩學書,從填紅、蒙格、跳格到脫格。每天寫一篇大字,大約20來個,并在大字行間寫小字,進步較快。
然而,從9歲失學后,鋤把取代了筆桿,也就無緣書法了。直到1956年秋天,我20歲上考取畢節師范學校初師,但是,那些年,連寫字課都被取消了,何談書法?寫標語、口號用藝術字,那是用鉛筆尺子畫出來的。連毛筆都沒有用過就畢業了!教書時,學校里也沒設寫字課。文革中寫過大字報、大標語,那也是只為了完成政治任務,不講書法的。后來愛上寫作,更不用毛筆了!
退休旅居深圳后,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公園里的光滑地面上練習書法,又引起我學書法的欲望。但因寫作較忙,也就顧不上習字了。最近在大沙河公園邂逅書法家鄧桂柏老師。他少年喪父,自學成才。我們有很多共同語言,也有不少相似經歷:他出生于廣西山區農家,剛跨進初中門檻就失學,而后通過刻苦自學,考取代課教師,繼而考取民校教師、轉為公校教師;從小學調到中學,最后在校長助理崗位上退休,退休后才學書法。他便讓我試寫、鼓勵我學習。鄧桂柏老師送我一只他自制的.如椽大筆。那是用一次性的醫用輸液管與礦泉水瓶配套供水,造成的自來水筆。使用它,可以免去蘸水之麻煩,書寫也不因蘸水而斷氣,一氣呵成!我用此筆在歐陸經典小區一試,自制此筆的創意受到圍觀者一致稱贊。有個教書法的老先生也來一試,感到很好。他說他也買過一只這種筆,但是,沒有自來水,現蘸水來寫,很不方便。
我雖然現在還不能全力學書法,但是,我知道書法是一種體腦運動相結合的藝術活動,可以健身。我想,在鄧老師的帶動和鼓勵下,我會將她作為充實我晚年生活的一項內容,隨時寫一寫。借以彌補我以前的不足。
我開始討厭自己-散文
我開始越來越討厭自己了,
我覺得我把我在你心中的形象全毀了。
我一開始總問你,
是因為你總逃避,
但是等我發現她的存在后,我吃醋,嫉妒。
一開始只想知道你為什么對我不理不睬,后來就有想知道你到底愛誰,或者說你更愛誰。
你總說不愛她,可是我又總覺得愛。爭吵,煩惱……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之間的相處變得這么難?這么地讓人覺得心累。
也許本就不適合。
認識你,最幸福的時候就是你一起做飯時,等你回來時,感覺很像家。
我渴望有一個屬于我們倆的家,只是沒勇氣去結婚,這很矛盾。
在你跟前的我是最放縱的我,因為你從來都不勉強我,也喜歡我從不管你。
我們彼此都很自由,讓人覺得很舒服。
可是,那時我并沒有多愛你,
當我逐漸愛你時,我會忍不住地想管你,想讓你過的好。
可是結果呢?
你從來都只是認為我對你好,并不愛我,只是因為我對你好。
這幾天我對你的態度,都是因為你騙了我,也是因為吃醋,我也認為你愛她卻不承認。
讓我感到奇怪的是,你為什么做了錯事,從不道歉?
我在你嘴里從來沒有聽過“”對不起”這三個字。
其實,我很想對你說,跟一個女孩子講原則是注定被剩的`,愛情里愛的深的都會放棄原則。
你從不低頭,即使你騙了我,也不道歉,這讓我很氣氛。
我想我這次真的下定決心了,對你,只關注不打擾。
文:醉魚草
陽光昔在今在散文
一張舊照片,一段回憶,半是溫馨半滄桑。故人今何處?白云空悠悠。
那時候的陽光,不如現今明朗了嗎?照片如此發黃。那時候的天空,沒有蔚藍色了嗎?背景黑白黯淡。然而,陽光昔在今在,白云昔在今在,他們永不改變,滄桑的只是歲月的故事。
舔著掌心里的山泉,她從過去涌到現在,一心一意要奔向大海,無奈這溫熱的掌心,成了她的歸宿。
望向郁郁蔥蔥的山坡,山坡上跋涉著一個艱辛的外來漢子,肩上挑著擔子,挑著一個家。走過的路撒滿汗水,開滿了希望的小花朵。
遠處古老瓦屋門口,夕陽沐浴著一對母子。女人低頭刺繡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清澈的雙眸,寫著蒼茫的`記憶。回望故土回想過去,是否憂郁?過去有什么好?僅僅因為走過的路,刻下你深深淺淺的腳印。現在又有什么好?僅僅因為眼前的青山綠水藍天白云,以及遠處的漢子身邊的孩子。
若有五維世界,你是否愿意穿越到過去?來重新選擇“現在”?
夢回昔日的閣樓,仰望那扇塵封多年的窗戶,似乎看到父母的音容笑貌,也看到自己的青澀影子。那時候的陽光藍天白云,跟現在的一模一樣,那時候的喜怒哀樂,跟現在的完全不一樣。那時候的她,似乎不食人間煙火,居高臨下悠然閑看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那時候的她“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是人到中年人在旅途腳步匆匆了……
故鄉古橋下的湍流嘩啦啦唱響著千年不變的旋律,只是心靈的天空,幾經風云變幻幾度翻云覆雨,早已經褪去了昔日的斑斕……
少時的理想風干在樹梢,豆蔻的純情,依然卷縮在小巷深處,早已在黑暗中發霉。浪漫總被風吹雨打去了,夢幻總要煙消云散。現實的炎炎烈日,蒸發了云霧一般的夢。
回望過去,如煙如夢;展望未來,亦如煙如夢。你可曾知道?眼前就是昔日的那個“未來”,但它早已經脫去夢的衣裳,沒了浪漫情懷。只剩下柴米油鹽醬醋茶。
活在當下,腳踏實地;珍惜頭上的藍天白云,珍惜滿眼的青山綠水。瓦屋破舊,卻有炊煙裊裊。
生活不是電視劇,尚未開始就迫不及待要看大結局。
那夢,本屬于夜,屬于銀色溫柔的月;屬于神秘深邃的星。
那夢,一見日光就會溶化。溶為水,溶為煙,溶為一聲聲嘆息。
遠處漂渺的歌聲,不想挽留時光匆匆的腳步,也不想尋尋覓覓著未知的將來,只愿意縈繞在這崇山峻嶺深處,回響不絕纏綿悠悠。
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就是此時此刻,也會很快變成昨天;就是此情此景,也會很快變成過去。如同朝陽,一眨眼之間就變成夕陽。
“你甘甜奇妙的愛,測量我的一生年代……”此歌20年前就唱過,唱得淚流滿面。
放下針線,掏出手機,咔咔咔拍下照片。讓這即將成為過去的現在,永遠定格在心中。
藍天白云下,青山綠水中,還有那漢子那孩子那女子,這背井離鄉的一家子……
此情此景可待成追憶。
今又七夕散文
年年七夕,今又七夕。
不管在那,總要泛起往事,家鄉,耍伴,童年……仿佛又回到孩童時代。
七夕是永遠抹不去的夢。
家鄉是山村,比較閉塞,村民勤勞,民風淳樸。七夕是小麥收獲后的節日,秋忙還不到,較空閑。炎夏剛過,冷天沒到,利于生活改善。
七夕是家鄉唯一油炸節。都要預先準備,用好面,地瓜面,摻上豆面,舍得用花生油炸面魚,炸巧餅。
巧餅是從作物和蔬菜中提取顏料:葉里擠綠,高粱烏穗里找黑,莧菜中提紅……分別揉在面團中,做成五顏六色花鳥魚和福祿壽等食品。不僅鮮艷好看,還含有各種味道。節日里互相贈送,交流,花樣不同,顏色也不一樣,還有油烙和干烘的,見了便食欲大增。每次都撐得肚子老大。
吃不了便用麻繩串著,掛在夠不到的房頂風干。彩色的美味是懸在眼前的欲望,也是對我的制約。當生病時,會不自主地觀望,曾祖母一眼便看透我心事,拍著我的后腦勺,嗔怪說:“小饞貓,你根本沒病,饞蟲上來了!”老人會毫不猶豫地夠下一塊,遞我手中。雖硬得像石塊,要用斧頭砸碎吃,卻是香餑餑。不僅解饞,還是治拉肚子的良藥。那時沒什么吃,盼望有病。有病可以啃到七夕的味道,嘗到暖暖的親情,勾起美美的記憶。
七夕是喜鵲搭橋,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這千古流傳仙女嫁凡人的故事,給人無限遐想。人人企盼愛情,農民更渴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希望有個甜美的家。據說那天連喜鵲都去搭橋了。
七夕之夜,姑娘們燃起香燭,將西瓜香瓜切成鋸齒狀,擺上巧餅,壽桃……敬奉姐姐(七仙女)。男孩子祭祀圣人。一般走走形式,很少有人陪著。女孩子則不同,特地換上新衣服,湊一起虔誠地守著,唱著。這是自己的節日,一人唱開頭,大家緊跟上,唱了一首又一首。把心里的歌統統哼唱一遍,再重復唱。邊唱,邊笑。心兒隨著歌聲飛,推著夢想的翅膀,飛得更高更遠,編織著斑駁陸離的憧憬。
七夕也是男孩子放肆胡鬧的時光。家鄉稱為‘鬧姐姐’。他們用粗野的舉動勾引女孩,用荒唐的行為吸引關注。我早就用竹管準備好水槍。當夜抽滿水,悄悄走近女孩窗戶,舔開窗紙,趁她們興致勃勃時,猛射一通。把女孩淋濕,在一陣陣驚叫聲中,落荒而逃。
這樣的惡作劇年年都有,打破平時男女間一本正經的僵局,在嬉戲中贏得快樂。女孩當場罵:“你混蛋,我要告你!”
雖怕老師和家長責罵。但女孩一會便安靜下來。她們只嚇唬,不較真。過了便裝沒事,誰也不提。
七夕是男女懵懂稀奇時的嬉鬧懷想天堂!
七夕在歡樂中剛度過,腦海中又籌劃起明年的新花樣。
一幌,甲子輪回。孩子變成老人。都經歷過風雨浪潮,尋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兒孫繞膝,一大群了。當年的耍伴,有的遠離,有的在家,有的'杳無音信,也有的早早離世,陰陽兩隔。
愛情,有人幸福甜蜜,有人湊合干熬,有的分道揚鑣。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如今這些滿臉皺紋,白發蒼蒼的老人,七夕的企盼具已淡泊。但小時一起上學,拾草,挖野菜,慰問軍屬的樣子,都不會忘記。昔日七夕的情景仍會歷歷在目。留下無限思念和感慨!
當有聯系的提起這些往事,忍不住唏噓。真盼昔日場景再現,能從頭再來!
七夕是永遠抹不去的記憶。時光不會逆轉,只好永遠沉在心底。讓每年七夕激起漣漪,好像又回到過去,又嗅到親人的味道。往事只有自己知道,只好獨自去暗暗品味和感受。
時光如梭,日月無情,人生苦短。自然規律誰也不能違背。唯一的就是好好活著,在有限的生命中,很好地珍惜和利用,讓每天都過得健康開心,更有意義價值。
上一篇:撫州市旅游口號揭曉聚集5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