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說實話,我并不是一個非常喜歡看小說的人,甚至于不算一個讀書愛好者。
但是,對于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我卻感到有千言萬語想表達。
我想大多數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應該有同樣的感受。
但由于語言貧乏而退卻或者沒有與讀者分享自己感想的強烈愿望而沒有在此留下自己的語言。
不管怎樣,我們應該慶幸的是我們曾經讀過這本書
也許我真的應該慶幸。
如果不是我姐姐從廣東打電話給在湖北讀書的我,給我介紹《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如果不是親戚家里恰好有這本書,我想我也許會失去人生當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的確,我是這么認為的,平凡的世界最適合高中讀。
我也是高一時開始閱讀這本書的。
《平凡的世界》對我的影響也許我現在還無法預測,有一點時肯定的,它給予我一種來自靈魂的震撼。
它改變了青春時期的我。
我的思想,我的行為,我的態度。
真的事無法言語,只記得那段時間自己好像很麻木,就像回到了那個時代,內心充滿著各種幻想。
我開始變得多愁善感了,我感覺世界事多么的美好。
一切都和以前看到的不同了。
前幾天在學校宣傳板上看到這樣一段話:“人生有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說明,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我認為我的境界應該是上升了已成的。
是以往的我,充滿怒分。
看完這本書,我平靜了下來,我開始用心去感悟這個世界。
每當我騎著自行車去學校的路上,我吸收著新鮮的空氣,眺望著遠方的天空,真是心曠神怡。
路旁的野草似乎有了生命,天上我飛鳥似乎能夠與我交流。
夕陽聽見我的歌唱也愈發紅火。
什么是幸福,我想這就是一種吧。
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提高的確是個很好的口號。
可是當前這個社會明顯是偏重與物質文明的。
到大學讀書四年了,我感覺我的確變了很多。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現實生活中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實在是太難了。
我們有太多的束縛,如宿友都找到了女朋友而你沒有時,同學都去聚會而你缺席時,別人都在狂歡而你卻一個人靜坐時,你還能從容的享受精神生活嗎
盡管你不喜歡聚會,不喜歡唱歌,但是你別無選擇。
無奈,的確。
這就是生活,有得有失。
當少平得知小霞死亡的消息時他能接受嗎
當少安收到潤葉給他的那封告白時,他的痛苦你能理解嗎
生活真如歌德所說的那樣,我們每個人都在推著石頭到達山頂,然后石頭滾下來,我們接著把它推上去,周而復始。
孫少平是幸福的,因為有田曉霞的出現。
即使他們最終不能到一起,他們都是幸福的。
這也是孫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點,他遇到了田曉霞。
然而,現實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愛呢
對于很多人來說,孫少平的愛情是讓人羨慕的。
少安是平凡世界里面寫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這么認為的。
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畫到了極致。
我甚至感覺少安就是身邊的某一位人。
他小時候因為無錢讀書而退學,他與潤葉的愛情是那么的讓人惋惜。
是的,沒有浪漫。
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
對于家他沒有一點點的自私。
為了家里能夠維持下去,他放棄了潤葉。
盡管書中說他對潤葉是一種兄妹之情,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他接到潤葉給他告白信時他的那種喜悅,甚至抓狂。
潤葉這么好的人,少安沒有理由不喜歡。
只是我們的少安責任心太強,他在潛意識李認為自己給不了愛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談愛情。
他只有婚姻,沒有愛情。
他的老婆必須是能夠與他一起撐起這個家的。
再說到少安的事業,可以這么說,少安是一個很精明很勤勞并且思想很先進的人。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能夠發家致富并不超出我們的意料,他的經歷卻是幾經坎坷,幾度起伏。
多么的現實啊,付出才會收獲。
有得當然有失,事業上如日中天時他的妻子卻病入膏肓。
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絕筆。
少平與少安相比,少平無疑是作者付出筆墨更多的一個。
我們也往往因此而忽視了少安。
對于他們兩個,我更喜歡少安。
少安生活的曲折并不比少平平坦。
只是由于少平的經歷更加的富有激情而讓我們的目光投向了他。
事實上作者也有意的把他們兩人做了比較。
他們最大的區別在于:他們二者之間思想的區別,注意,這本書具有時代轉折性。
他們的青春處于不同的時代,少安的青春是一個十分混亂,完全的計劃經濟體制,政治斗爭激烈的時代中。
而少平的青春時期,改革開放開始萌芽到徹底實施,這注定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時代,少平注定了要走出去。
時代的不同決定的他們是想的局限性不同。
少平最成功之處是突破了時代局限性,他的思想更加開放,也更加的有點“自私”吧(因為我們的經濟也有公轉私了嘛)。
至于蘭香與金秀這一代,應該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他們開放,富有激情,敢作敢當。
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談年愛了,穿牛仔褲,染頭發成為了他們的時代特色。
80年代與70年代根本沒有可比性,差距太大了。
關于少平,我認為他們的愛情有點不平凡,有點牽強。
如果說他們有緣分,那么他們談戀愛也說得過去。
但是感覺總有點別扭,對于少安來說,他也必須舍棄點什么。
之前,少平說他的理想是到一個沒人的地方苦役,當曉霞來到礦井找到他后少平對曉霞說:他要報考局里辦的煤炭技術學校,準備重新學習數理化,以便參加考試。
他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迫切的說出他的計劃。
我想他在潛意識里也為他們之間的這種關系感到擔憂,他迫切的想縮短他們之間的距離。
為此,他不得不對他的理想做出妥協。
到最后,曉霞犧牲后,他還是去重拾他的理想了。
是的,也許路遙也不知如何處理他們之間的這種關系,讓他們之間一人離去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任何書中主人翁是不能死的,所以我們的曉霞注定成為了犧牲品,為成全主人翁的完美而犧牲的。
從而也鍛造了一部凄美愛情。
向來凄美的愛情更能打動人心,所以曉霞啊,可惜了。
書中還有一人,跟少安一樣,我非常的喜愛,那就是我們可愛的潤葉。
為什么我會喜歡她呢
因為他的善良,還有他的堅強。
潤葉與少安不能在一起不是他們的錯,是這個時代的錯誤。
潤葉相對來說更加的積極,她是主動示愛的,可是結果讓他措手不及。
她難以接受,潤葉對感情是極為專一的,這也決定了她注定要承受痛苦。
她很平凡,在少安結婚后她失去了最后一道防線,在長輩們的壓力下,她沖動的屈服了一次。
可是之后她再也沒有屈服過,她并沒有接受他的丈夫。
直到李向前失去雙腿,她的大愛無私終于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真正的大愛無私啊
令人欽佩。
如果在一個好一點的時代,他與少安就是天生一對,他們將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生活沒有如果,他們的命運告訴了我們。
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于這個時代。
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著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是怎樣讓我們更幸福。
有遠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這只是我們追求幸福的一種途徑。
哲學上講的社會最終發展形態也并不讓人有多少期待,因為它太遠了,遠到我們窮盡一生都不可達到時也就沒必要追求了,我情愿不做偉大的人,不做英雄,也不可丟下我當前所追求的幸福。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書,因為他的人物以及情節都刻畫的很真實。
直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時代,體驗著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
看后讓人很受啟發,回味無窮。
這是一本值得每一個人閱讀的書,至于一些作家對這本書的批判,我想這位作家一定是沒有真才實學的作家。
因為他沒有意識到這本書真正意義上的高明之處。
這本書不單單從文學上能夠詮釋的了的。
紅樓夢開始為什么不走紅,因為他的真正價值沒有得到發覺。
《平凡的世界》在以后的某段歷史也許會成為像紅樓夢那樣被很多專家研究的書。
它的價值在于它給了我們一代人的啟發,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書。
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書
不是那些讀了以后毫無感覺的書。
你們是否認同呢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經典句子
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話: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
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平凡的世界》經典語句 生活總是美好的 生命在其間又是如此短促 既然活著 就應該好好的活 思念早逝的親人 應該更珍惜自己生命的每個時刻 精神上的消沉無異于自殺 生活總是不如人意 但往往是在無數痛苦中在重重矛盾和艱難中 才能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 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并不都是快樂沒有愛情 人的生活將不堪設想 愛情啊 它使荒蕪變成繁榮 平庸變得偉大 使死去的復活 活著的閃閃發光 即使愛情是不盡的煎熬不盡的折磨 象冰霜般嚴厲烈火般烤灼 但愛情對心和身體健康的男女是那樣的自然 同時又永遠讓我們們感到新奇神秘和不可思議……偉大的生命 不論以何種的形式 都將會在宇宙間永存 我們這個小小星球上的人類 也將繁衍和發展 知道遙遠的未來 可是生命對于我們來說又是那么短暫 不論是誰 總有一天都將會走向自己人生的終點 死亡-這是偉大和平凡的人的最終歸宿 熱情的詩人高唱生命的戀歌 而冷靜的哲學家卻說死亡是自然法則的勝利 是的 如果一個人按自然法則壽終正寢 就生命而言 他沒有什么遺憾 活著的人也不必過分的傷痛 最令人痛心和難以接受的是當生命的花朵正蓬勃怒放的時候 卻猝然間凋謝了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旨才能成就某種事業現在正當年輕氣盛,他為什么不無實現他的夢想呢
哪怕他闖蕩一回,碰的頭血流再回到雙水村,他也可以對自己的人生聊以自慰了。
你知道,幸福不僅僅是吃飽穿暖,而是勇敢地情趣戰勝困難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受用不盡因為你痛苦,就說明你對生活還抱有希望經過一次一次生活的風暴的沖擊,這個家變得這樣親密無間青年,青年
無論怎樣的挫折和打擊,都要咬著牙關挺住,因為我們完全有機會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喪氣,每一次挫折就不過是通往新的境界的一塊普通的絆腳石,而絕不會致人于死命。
人啊
忍、韌、仁(武惠良)我們過去太窮了,我們需要錢,越多越好。
可是我們又不能讓錢把人拿住了,否則我們仍然可能活的痛苦。
我們既要活的富裕,又應該活得有意義。
賺錢既是目的,也是充實我們生活的一種途徑。
如果這樣看待金錢,就不會成為金錢的奴仆。
歸根結底,最值錢的是我們活的要有意義…….不過,錢可不要亂扔。
(孫少平)不婉惜,不呼喚,我也不啼哭……..金黃的落葉堆滿我心間,我已經再不是青春少年……(葉賽寧)太陽,太陽,在任何地方都美好的照耀著我們
這就是生命
沒有什么力量能扼殺生命。
生命是這樣頑強,它對抗的是整整一個嚴寒的冬天。
冬天退卻了,生命之花卻蓬勃地怒放。
你,為了這瞬間的輝煌,忍耐了多少暗淡無光的日月
你會死亡,但你也會證明生命有多么強大。
死亡的只是軀殼,生命將涅 ,生生不息,并會以另一種形式永存。
只要春天不死,生命就不死,就會有迎春花的花朵年年開放。
(孫少平)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
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
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
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后悔。
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后悔的地方上。
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
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當你知道迷惑時,并不可憐, 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
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
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么
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么都不順。
當你學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順。
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
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
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
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
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
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啊
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舍的。
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
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
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么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同樣的瓶子,你為什么要裝毒藥呢
同樣的心理,你為什么要充滿著煩惱呢
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
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
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么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后,那一樣是你的。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眾生又有多少
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
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不論在任何時代,只有年輕的血液才會如此沸騰和激蕩。
每一個人都不同程度有過自己的少年意氣,有過自己青春的夢想和沖動。
人的感情有時候真是不可思議,他也許對人是冷漠的,但可以對一個動物懷著永遠的眷戀。
不過,細想過來,每個人的生活同樣也是一個世界。
即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斗。
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因此,大多數普通人不會象飄飄欲仙的老莊,時常把自己看作是一粒塵埃——盡管地球在浩渺的宇宙中也只不過是一粒塵埃罷了。
痛苦啊,往往是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課程。
是的,許多原來含糊不清的東西,今夜他似乎豁然開朗
生活包含著更廣闊的意義,而不在于我們實際得到了什么;關鍵是我們的心靈是否充實。
對于生活理想,應該象宗教徒對待宗教一樣充滿虔誠與熱情
人處在幸福與不幸交織的矛盾之中,反而使內心有一種更為深刻的痛苦,看來近在眼前的幸福而實際上又遠得相當渺茫,海市蜃樓。
放不得抓不住。
一腔難言的滋味。
人哪
有時候還不如生活在純粹的清苦與孤獨之中。
我們活在人世間,最為珍視的應該是什么
金錢
權力
榮譽
是的,有這些東西也并不壞。
但是,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得上溫暖的人情更為珍貴——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過于這一點了。
人生啊,是不可預測的。
沒有永恒的痛苦,沒有永恒的幸福。
生活象流水一般,有時是那么平展,有時又是那么曲折。
是的,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
人和社會,一切斗爭的總結局也許都是中庸而已。
與其認真,不如隨便,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錢就尋一醉,無錢就尋一睡;與過無爭,隨遇而安…… 幸福,或者說生存的價值,并不在于我們從事什么樣的工作。
在無數艱難困苦之中,又何嘗不包含人生的幸福
幸福不僅僅是吃飽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戰勝困難…… 人的痛苦只能在生活和勞動中慢慢消磨掉。
勞動,在某些時候不僅僅是生活的要求,而是自身的需要。
沒有什么靈丹妙藥比得上勞動更能醫治人的精神創傷。
淹沒
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時時都會感到被生活的狂濤巨浪所淹沒…… 你會被淹沒嗎
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淪
……人哪,活著是這么的苦
一旦從幸福的彼岸被拋到苦難的此岸,真是處處走頭無路;而此時才知道,在天堂與地獄之間原來也只有一步之遙
命運總是不如愿。
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并不都是歡樂。
生活在繼續著。
可是,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卻在不斷地失去自己最珍貴的東西。
生活永遠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卻時時在發生…… 溫暖的女人的懷抱,對男人來說,永遠就象港灣對于遠航的船、襁褓對于嬰兒一般的重要。
這懷抱象大地一樣寬闊而深厚,撫慰著男兒們創傷的心靈,給他溫暖,快樂和重新投入風暴的力量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后感]早就有人給我介紹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和陳忠實的《白鹿原》是現代小說中描寫中國農村生活的不可逾越的兩座豐碑,建議我看一下,但是一看其篇幅,我就打了退堂鼓,我即對本來就沒讀過多少書的我有沒有毅力讀完如此大部頭的小說表示懷疑,同時也考慮到在學校作為一個工科生基本沒那么多時間來如此巨作所以就一直沒讀,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參加工作以來比較清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好好的讀一讀書了,于是在上個月讀了《白鹿原》感慨蠻多,其中一點就是想起朋友的建議所以一定要去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里去探探究竟。
于是本月我從單位圖書館借出了華夏出版社94年版的《平凡的世界》花了一個星期終于讀完了這部我目前為止讀過的最長的一部小說。
小說以平凡農村里孫,田,金三姓人的生活變遷為主線,全景式的展示了陜北黃原地區(市)原西縣石圪節公社(鄉)雙水村從75年到85年這十年間的變遷。
鮮活的刻畫了以孫玉厚,孫少安,孫少平三父子為代表的中國三代農民,一輩子扎根于土地,沒有文化只愿辛勤勞作,唯有在土地里才能找到自我的質樸的農民父親孫玉厚;略微受過點教育,在改革浪潮中敢于嘗試土地以外的領域,但是又掙脫小農意識束縛的農民哥哥孫少平;面對高中畢業沒有機會考上大學,只能回歸農村做一個普通農的民現實,自己受萬卷書洗理的靈魂開始變得不安分,并在新的社會變革中把這種不安分轉變為行動去奔向那夢中的世界,但最終也只能無奈的接受現實的新生代農民孫少平,讀后感《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同時也通過各種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中從黎民百姓到中央官員一系列鮮活的人物形象。
浪漫的愛情與無情的生活,美好的夢想與殘酷的現實,傳統的思想與社會的變革相互沖突,紛繁的交織在一起深刻的展示了那個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們在那個大時代的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既然相繼讀來《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就不得不對于的說一下這兩部巨作。
自從九月那個陰雨綿綿的中秋的午后,因為百無聊賴而從室友哪里借來路遙要的合集,看了他的短篇小說代表作《人生》及其他一些短篇作品后,就深深的被他對農村生活那嫻熟的描寫所吸引了。
然而十月讀來《白鹿原》就覺得《人生》里面對于農村的生活描述與其實在算不了什么,甚至現在讀了《平凡的世界》我依然覺得路遙對于農村的表現不及陳忠實,雖然他對雙水村大隊在文革最后兩年的描寫讓我看到在那個暗淡年代里農村生活的波瀾畫卷。
但是就城鄉生活的整體表現水平及社會各層次人物的刻畫上我又不得不說路遠遠超過陳,《白鹿原》中后面幾十章中對于鹿兆鵬,白孝文等白鹿兩家二代為各自的信仰而走出白鹿村以后的描寫讀起來就比前面寫兩家上一代在村中的明爭暗斗的章節要乏味得多,也就是說陳對于城市生活的表現力上明顯不足。
同時他所刻畫的人物也就只到清末舉人朱先生及縣委書記這一階級為止。
但是《平凡的世界》卻以田福軍的升遷為線索完美的再現了村,鄉,縣,市,省各級紛繁的社會及政治生活,其精彩程度不亞于我看過的官場小說,同時從人物刻畫上來說路遙幾乎刻畫看在那個平凡的世界里生活的各個階級,下到質樸的農民孫玉厚,往上就是不算出場較少的高老,也有省委書記喬伯年,能夠如此細膩的刻畫社會各階層人物實為難得。
所以從以上這方面說如果非要給中國的現代小說作品拍個序的話,我投《平凡的世界》在《白鹿原》前面一個贊成票。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后感〕隨文贈言:
【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
求路遙《平凡的世界》內容概括1000字,不要網上的。
小說以陜北黃土高原雙水村孫、田、金三家的命運為中心,反映了從“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廣闊的社會面貌。
第一部寫1975年初農民子弟孫少平到原西縣高中讀書,他貧困,自尊;學習和勞動都好,與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紅梅互相愛憐,后來郝紅梅卻與家境優越的顧養民戀愛,少平高中畢業,回鄉生產。
但他并沒有消沉, 與縣革委副主任田福軍女兒田曉霞建立了友情,在曉霞幫助下關注著外部世界。
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勞動,與村支書田福堂女兒,縣城教師潤葉是青梅竹馬,卻遭到田福堂反對。
經過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與勤勞善良的秀蓮相親并結了婚,潤葉也只得含淚與向前結婚。
這時農村生活混亂,旱災又火上加油,田福堂為加強自己威信,組織偷挖河壩與上游搶水,不料出了人命,為了“學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
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變不可的地步。
第二部寫 1979年春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百廢待興又矛盾重重,田福堂連夜召開支部會抵制責任制,孫少安卻領導生產隊率先實行接著也就在全村推廣了責任制。
頭腦靈活的少安又進城拉磚,用賺的錢建窯燒磚,成了公社的“冒尖戶”。
少平青春的夢想和追求也激勵著他到外面去“闖蕩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獲得 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他的女友曉霞從師專畢業后到省報當了記者,他們相約兩年后再相會。
潤葉遠離她不愛的丈夫到團地委工作,引起鐘情癡心的丈夫酒后開車致殘,潤葉受到內疚回到丈夫身邊,開始幸福生活。
她的弟弟潤生也已長大成人,他在異鄉與命運坎坷的郝紅梅邂逅,終于兩人結為夫妻。
往昔主宰全村命運的強人田福堂,不僅對新時期的變革抵觸,同時也為女兒、兒子的婚事窩火,加上病魔纏身,弄得焦頭爛額。
第三部寫1982年孫少平到了煤礦,盡心盡力干活,成了一 名優秀工人。
少安的磚窯也有了很大發展,他決定貸款擴建機器制磚,不料因技師根本不懂技術,磚窯蒙受很大損失,后來 在朋友和縣長的幫助下再度奮起。
潤葉也生活幸福,生了個胖兒子,潤生和郝紅梅的婚事也終于得到了父母的承認,并添了可愛的女兒。
但是禍不單行,少安的妻子秀蓮,在歡慶由他家出資兩萬元擴建的小學會上口吐鮮血,確診肺癌。
曉霞在抗洪采訪中為搶救災民光榮獻身。
少平在一次事故中為救護徒弟也受了重傷。
但他們并沒有被不幸壓垮,少平從醫院出來,又充滿信心地回到了礦山,迎接他的又將是怎樣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