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若人無定心,即無清凈智,不能斷諸漏,是故應勤修。《大寶積經》卷五十七,佛說入胎藏會
【第2句】:雖然沒有人知道遠方究竟有多遠,但是打開心靈之窗,讓快樂的陽光和月光涌進來,寧靜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滅的快樂之歌。
【第3句】:人生首先要是望遠鏡,看遠,再就是顯微鏡,看細,接下來是放大鏡,看透,其次是太陽鏡,看淡,最后是哈哈鏡,笑看生活!
【第4句】:【呂祖勸世歌】一毫之善,與人方便,一毫之惡,勸人莫作。衣食隨緣,自然快樂。算什么命,問什么卜。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網恢恢,報應甚速,力行此言,神欽鬼伏。
【第5句】:【心靈禪語】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無法讓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樣。所以不要苛求別人,也不要埋怨自己。
【第6句】:【禪心佛語】獨自一人生,一人死,一人意識的環游,不必追隨一切,依然如故的我。昨天去天葬臺的感受。
【第7句】:我們的心,是一座小城,沒有雜亂,沒有喧嚷,只有一團薄霧,一陣微風,裝著童年的純真。我們看不懂這個世界,不是因為無知,而是因為不夠單純。
【第8句】:【禪心佛語】普賢心如虛空,普賢愿如法界。普賢智如太陽,普賢慧如光明。普賢慈如大地,普賢悲如海洋。
【第9句】:【禪心佛語】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第10句】:【禪心佛語】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第11句】:【禪心佛語】當你靜下心來的時候,你的慈悲和智慧油然而生,你的愛就像飽滿的稻穗,你只想給予,你的喜悅,就像騰飛的鴿子,溢滿虛空。
【第12句】:你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就以怎樣的態度對待你,如果你對親友善盡義務和責任,你也將得到親友真正的熱愛。
【第13句】:【禪心佛語】人生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貧窮和愛;你想隱瞞,卻欲蓋禰彰。
【第14句】:【佛心禪語】把無心之過放下吧,不要對它耿耿于懷,不要讓它成為心靈的負擔,不但受害者要放下,犯錯的人也要放下。
【第15句】:【禪語人生】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理順了,目標確定了,我們才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活在當下,才會真正地得到幸福和自在。
【第16句】:【禪心佛語】每一件缺憾都有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善于思考善于發現的人,總能找到可行的辦法。他們所用的法寶,便是智慧。
【第17句】:【禪心佛語】人活著應該順其自然,一切隨緣。來也自然,去也自然,一切自然。
【第18句】:【佛心禪語】不能用圣水洗凈人的罪業,也不能用手去掉人的身心之苦,我的悟心也無法直接移植給別人,只能用真理進行教化,使人們自脫。
【第19句】:【經典佛語】“渙然冰將釋”,是個“現在進行時”。真“士”的氣象,“其氣融和,使可親愛”。春天到了,天氣正在變暖和,冰山積雪遇暖漸融,變作清流普潤大地。
【第20句】:【禪心佛語】佛者覺也,所謂覺察身心,勿令起惡;念者憶也,所謂憶持戒行不忘,精進勤了。
【第21句】:【經典佛語】“道”實際上就隱藏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之中,關鍵在于我們愿不愿意去思考,去領悟。
【第22句】:常規思維是人人都有的思維狀態。當周圍的一切不曾產生變化時有它的便利性。但面對新事物時,如仍受其約束,就會適得其反。打破心理枷鎖才能適應新環境。
【第23句】:【圣經文案】347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第24句】:【禪心佛語】刷牙是一件悲喜交加的事情,因為一手拿著杯具,一手拿著洗具。
【第25句】:人的一生,真正在做事的時間極有限。一天二十四小時——睡眠八小時,三餐飲食約二小時;一年十二個月,就睡了四個月、吃掉七百二十小時。
【第26句】:【禪心佛語】其實,有些藏在心底的話,并不是故意要去隱瞞,只是,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可以吶喊。
【第27句】:【禪心佛語】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陰影,別怕,那是因為你的背后有陽光。
【第28句】:【禪語人生】我們天天在追求成功,得到的卻是別人看到的成功;我們天天在追求幸福,得到的還是別人看到的幸福;能惠及他人才是真正的成功;內心的寧靜才是真正的幸福。
【第29句】:打禪一開始便風雨大作,一結束卻風平浪靜媽媽體驗到真正的佛與魔的兵法。
【第30句】:【禪語人生】一個成功的男人就是能夠掙到比妻子花的錢更多的錢,一個成功的女人就是能夠找到這樣一個男人。
【第31句】:【人生四賤】可笑貧而無志;可悲無知無學;可惡賤而無能;可嘆老而虛生。
【第32句】: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第33句】:【禪心佛語】人就是這樣,越是擁有,越想索求,越是索求,就越墮落。
【第34句】:【禪心佛語】什么事情都要學會自己一個人承擔,因為沒有人會幫你。什么事情都要學會自己一個人堅強,因為凡事都靠自己。
【第35句】:伐樹不伐根,雖伐猶復生,伐愛不盡本,數數復生苦。猶如自造箭,還自傷其身,肉箭亦如是,愛箭傷眾生。《出曜經》卷上
【第36句】:【禪心佛語】從今天開始,別再等待別人的認可。這里告訴你8個為什么。
【第37句】:【佛心禪語】不開心睡一覺,就讓它過去吧。傷心還好,傷胃就不好了。——《麥兜》
【第38句】:【禪心佛語】水的清澈,并非因為它不含雜質,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
【第39句】:【禪語人生】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第40句】:【禪心佛語】沉默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要的是對自己的苛刻約束,要的是對自己意志的嚴峻考驗,要的是不卑不亢的堅持和忍耐。
【第41句】:【禪心佛語】清明至,祭先祖。攜家人,去掃墓。緬懷意,深情訴。人生路,莫停步。勤梳理,多回顧。平常心,把握住。柳色新,春莫負。多保重,情如故。
【第42句】:你因而也無須擔心失去什么!你無法失去,即使是你的生命也是如此!因為,它與你同在。
【第43句】:吃了黃連才知道甘蔗更甜,受了風霜才覺得陽光更暖,經歷了貧寒才感到生活更美好,遭遇挫折才感到人生更充實!
【第44句】:精明也要十分,只須藏在深厚里作用。古今得禍精明人十居九,未有深厚而得禍者。今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為愚。
【第45句】:【禪心佛語】失敗之人,不外乎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成功之人,大多能與人為善、從善如流。
【第46句】:命欲日夜盡,及時可勤力,世間諦非常,莫惑墮冥中。當學燃意燈,自煉求智慧,離垢勿染污,執燭觀道地。《法句經》卷上,老耆品
【第47句】:有時候,沒有下一次,沒有機會重來,沒有暫停繼續。有時候,錯過了現在,就永遠永遠的沒機會了。
【第48句】:禪宗認為,一個人只有把一切受環境影響的東西都放掉,萬緣放下,才能夠逍遙自在,才能萬里行游而心中不留一念。
【第49句】:現今世界戰禍連連,動亂不安,因為人不知護生,缺乏慈悲心。只要大家不殺生,愛護生靈,則天下自然太平安樂,永無戰亂。
【第50句】:一切苦的主要原因,源于自我珍愛的心,它的解藥就是珍愛別人。——海濤法師
【第51句】:別人遷就我,雖說幸福,但那是幼稚的;不如我造福人家,才是成熟的幸福。有勇氣,有擔當。
【第52句】:【佛心禪語】最有效的資本是我們的信譽,它24小時不停為我們工作。
【第53句】:【佛心禪語】『是僧團不讓我作執事了,所以,我才沒辦法。』三藏法師急忙掩飾。
【第54句】:【禪心佛語】談錢不亂心,以職為重;見錢不貪婪,以德為先;賺錢不越軌,以道取之,有錢不奢侈,以儉為本。
【第55句】:欲深無底,貪無止盡。有求的意向,即有必得的心理:有求、有得的心理,就會有失的痛苦。
【第56句】:【佛心禪語】“以誠待人,以德服人”是做人的根本,在現階段,它又賦予了新的意義,是我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石和標志。
【第57句】:【禪心佛語】看到了陰暗,那是因為背對太陽。站在光明里,看什么都暢亮。
【第58句】:所以,人有兩種生活形態,一是為生活而工作,這種人是不得不工作;另一種是為工作而生活,這種人是為了替人群付出良能而生活,這是人生真善美的正確目標。
【第59句】:【禪語人生】一念得,一念失,一念苦,一念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平安,一念喜樂,一念之間,成就一個吉祥幸福的人生。
【第60句】:【佛心禪語】《地藏經》里所講的“孝”,是人最本能的一種情感。現在的人都缺這一課,大人小孩都缺這個“孝”。地藏菩薩的功德力能滅眾生的無明之火,火焰化紅蓮。
【第61句】:【禪語人生】學佛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成佛,這一點是佛教與其它宗教不同的地方。
【第62句】:【禪語人生】一切的因緣條件,不論是心理、生理或外在的條件,都是無自性的,它們的本質,就是—變化。
【第63句】:【佛心禪語】不是我們的根器不夠,而是我們把太多精力放在追求俗務上了。人生精力有限,生命有限,應該趁有限還有的時候,盡快證悟無限的覺性。
【第64句】:【禪語人生】我們不能選擇什么果報,但是可以選擇種什么因緣;我們無法改變結果,但是我們可以創造一切善因善緣。
【第65句】:【禪心佛語】人人都有弱點,不能成大事者總是固守自己的弱點,一生都不會發生重大轉變。能成大事者總是善于從自己的弱點上開刀,去把自己變成一個能力超強的人。
【第66句】:【禪語人生】我們的命運雖然有既定的因素,但通過現生的努力,還是可以改變的。
【第67句】:【君子標準】善良;隨和;誠信;恭敬;寬厚;勤敏;慈惠;盡孝;博學;高潔;仁義;含蓄;坦蕩;明智;謙讓;淡泊;遷善;中正。
【第68句】:給自己一個美好的心態,學會駐足欣賞生命驛站的每一處風景,看花雨紛飛,看遠山含笑,淺舞時光,緊握安然,讓一季明媚的笑顏永駐。
【第69句】:時時都念茲在茲來修行佛法,不是修行佛法時,正在拜佛,一回頭就罵;或者一回頭就拿把刀殺人,那不是精進,那還是在那兒盡做一些假的。——耕云先生
【第70句】: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所以,每一天都應該輕裝上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和愜意。
【第71句】:你,我、他就像三個水分子,是全同,是不二的。若說有差別、若說是異化,那只不過是假象罷了。——耕云先生
【第72句】:【佛心禪語】不是因為有了市場才去開拓,而是因為去開拓才有了市場。
【第73句】:事情總是這樣,對一部分人很重要,對另一部分人不重要。如果將這件事放到歲月里,它實際上發生還是不發生都沒有什么關系。
【第74句】:內不隨念轉,念起即覺覺即智;外不隨境遷,境顯即幻幻即空。智空雙運,是真正的佛教禪定。
【第75句】:修行是很普通的事情,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把全身心都專注在工作的每一個當下,思想集中了就能產生智慧的火花。
【第76句】:【佛心禪語】不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大自然的規律,開心輕松,過好每一天。
【第77句】:學云:“未審和尚還修行也無?”師云:“著衣吃飯’。學云:“著衣吃飯尋常事,未審修行也無?”師云:“你且道,我每日做什么?”——《趙州真際禪師文案》
【第78句】:【禪心佛語】束縛于人的有限的覺知里面去探討這個真理,這樣永遠無法探討究竟,永遠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
【第79句】:【禪心佛語】堅持正行;以三學為修學的總綱,以四攝為利他的方便,以六度為修學的正行,以老實做人為修學的起點,以輕安明凈為修學的驗證。
【第80句】:【佛心禪語】這時候,同路的行人覺得納悶,就上前問道:“你不是口渴嗎?為什么找到了水,反而不喝呢?”
【第81句】:【禪心佛語】所謂禪修與見法,是要看見我們自己的念頭,而不是看到光、色彩、或鬼神。
【第82句】:【佛心禪語】。學會放下,坦然面對世事,世事不過一盤棋;知曉從容,瀟灑漫步人生,人生百年夢幻間。
【第83句】: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濃,則苦得喝不下。世間的情愛也是如此。
【第84句】:【禪語人生】有的人生病不能找出生病的真正原因,反而疑神疑鬼,以為是神明的懲罰,就到處求神明拜廟,畫符、念咒、吃香灰,結果病情反而加重,這就是“邪因緣”。
【第85句】:【禪心佛語】六、利和敬,謂均衡財物及法益等利養而和敬,亦云“利和同均”。
【第86句】:【佛心禪語】禪門講究“直下承擔”,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都是佛祖。
【第87句】:【禪心佛語】人生活來不容易,那么就把這一場人生活成一場歡喜。莫被固執誤一生,簡單,簡潔,簡約。
【第88句】:【禪語人生】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89句】:無義不誠信,欺妄好斗爭,當知遠離此,近愚與罪多。仁賢言誠信,多聞戒行具,當知親附此,近智誠善多。《法句經》卷下,道利品
【第90句】:如諸眾生及草木,一切生長咸依地,世及出世諸善根,皆依最勝尸羅地。“四十華嚴”卷十七
【第91句】:【禪心佛語】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夸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第92句】:【禪心佛語】夫父子、夫婦、兄弟、家室、知識、奴婢有五因緣。何謂為五?一曰怨家,二曰債主,三曰償債,四曰本愿,五曰真友。
【第93句】:機輪未轉,大地黑漫漫;古鏡當軒,沙界凈裸裸。坐卻意根無動轉處,塞卻咽喉無吐氣處,卻是個真實的人。提得即天上人間,撥著便冰消瓦解。——《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94句】:【禪心佛語】大法師大名氣,沒有用的,要有真正大智慧大實力的人---這個才有用。
【第95句】: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作為肉身的人,并無高低貴賤之分,但由于內心世界的巨大差異,人才有了高貴和平庸之分。
【第96句】:有大快樂的人,必有大哀痛;有大成功的人,必有大孤獨;這就是情感的節奏。
【第97句】:【禪心佛語】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為微細難湊處。
【第98句】:【禪心佛語】世間萬物自有其自然的規律、內在的節奏,過快和太慢都會使事物失去本來的面目。
【第99句】:【名人佛學經典文案】死亡不可避免,與其恐懼,不如正視怎樣面對生老病死的苦惱?佛日:一切皆當歸遷滅,世間無有常住者。-《付法藏因緣經》
上一篇:句句珠璣,人生感悟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