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佛子魂堅持愛國愛教、依戒為師、三業清凈;堅持人本佛教、立足人間、服務社會、追求解脫;堅持素食獨身僧裝、奉行五戒十善、廣修四攝六度。
【第2句】:【禪心佛語】佛法說萬法皆空,萬事萬物本無永恒,一切終將消散,教人們不要執迷于萬事萬物之中,使身心不得自在。
【第3句】: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四十二章經》
【第4句】:【禪語人生】贊美是對一個人的潛意識的認可,同時也是給別人面對人生的最大鼓勵,別忘了多對你周圍的人說:真漂亮、真棒。
【第5句】:很多人常把慈悲掛在口上,但要如何發揮慈悲的功能呢?在“慈”字的前面多加一個“用”字;“悲”字前面多加一個“施”字,所以是“用慈施悲”。
【第6句】:【圣經文案】366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夸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后12:9)
【第7句】:僧云:“正當與幺時,如何?”師云:“夜禪孤月冷,晨朝片云高。”——《舒州法華山舉和尚語要》
【第8句】:如是比丘以戒為頭,若頭斷已,失諸善法,于此佛法,謂之為死。(古印度)優波底沙《解脫道論》卷一
【第9句】:【禪語人生】修行法門在于戒、定、慧,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中,以覺知與平等的心去面對一切。
【第10句】:【禪心佛語】吃素不是修行本身,而是修行的助緣,也是方便。智慧與慈悲才是修行的重點與核心。
【第11句】:【禪語人生】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則萬緣休罷廓同太虛了然無寄。
【第12句】:【禪心佛語】強迫自己去相信與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更非睿智。
【第13句】:業由心造,業隨心轉罪業因緣,自身所造,非父母為,非從天墮。人行善惡,受苦樂報,如響應聲。貪現前利,心行邪諂,不知后世累劫受殃。《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上
【第14句】:【禪心佛語】為了賺錢而工作就變成金錢的奴隸了,應該是為了成長而工作才會有幸福感,人生才有現實意義。
【第15句】:【禪語人生】無論下多大雨,最后都會有彩虹,無論你有多悲傷,要相信幸福在前面等候。
【第16句】:【禪心佛語】禪宗的“心性本凈,佛性本有”思想就是要求我們充滿信心,以積極與豁達的心態迎接世事萬物。
【第17句】:【禪心佛語】佛法講因緣,認為事物的產生都是“當然”的,是由因而后才得的果。
【第18句】:我們這個時代有太多的人需要精神扶貧、靈魂扶貧。我承認,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國家應該設立一個專門的扶貧機構,幫助需要的人們精神脫貧、靈魂脫貧。
【第19句】:【禪心佛語】人要有骨氣,尤其是男人,凍死迎風站,餓死不低頭,要堅持你所堅持的,總有人認為你是對的。
【第20句】:【禪語人生】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極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你的心靈、擾亂你的生活。
【第21句】:【佛心禪語】不要讓生活的煩惱拖延成內心的累贅,既適應告別,又學會面對,自己的內心創造者自己的生命格局,佛門有句話,叫做:命自我立。
【第22句】:【關于清心的禪語】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凈,不變不動,無減無增,各各當人日用應緣處。頭頭上明,物物上顯,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蕩蕩無礙,了了空虛。
【第23句】:【禪語人生】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沒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脫。
【第24句】:【禪語人生】一切禪修皆離不開止觀,一切禪定功夫皆來自止觀,世出世法皆離不開止觀,止是修定、觀是修慧,功德福報皆來自止觀雙修雙運的結果。
【第25句】: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不是為了吃飯。
【第26句】:【禪心佛語】都是背了太多的心愿,流星會跌的那么重;都是藏了太多的謊言,我們分手才會那么傷。
【第27句】:往事是塵封在記憶中的夢,而你是我唯一鮮明的記憶,那綠葉上的水珠,是思念的淚滴。
【第28句】:迷乃是自己迷,不因境迷,不因物迷,亦非佛使其迷,又非天地鬼祥、冤親眷屬使其迷也。——《天目中峰和尚廣錄》
【第29句】:【禪心佛語】佛前,你靜立一旁,我黯然神傷。佛微微一笑:緣已散,可還執迷。
【第30句】:【禪心佛語】沒有比欲愛更烈的火焰,沒有比憤怒更不吉祥的骰子。被欲愛驅使的人,就如同陷阱中的兔子般,怎么跑也脫不了身。
【第31句】:不為無法更改的過去徒然悔恨,時光寶貴,為過去多后悔一秒,就少了一秒創造未來的時間。與其為不可更改的事原地嗟嘆,不如振奮精神,為了可以改變的未來行動起來。
【第32句】:【禪心佛語】夫婦倆立即將她帶到白隱禪師那里向他道歉,請他原諒,并將孩子帶回。
【第33句】:【佛心禪語】愛情是兩個人的存在,容不下第三個人。別怪自己男朋友小心眼兒,也別怪自己女朋友小題大做。愛情是專一的,請記好。
【第34句】:人生無常,人命只在呼吸間,一秒間過不了關,生命就結束了。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
【第35句】:【禪心佛語】那些最不受誹謗中傷的人,通常都是那些最不逃避它的人。
【第36句】:【禪心佛語】世間上找不到任何永恒不變的東西。生滅變易是萬物的本質,這即是“無常”。
【第37句】:【禪語人生】修行就是要自己身口意的惡的行為要改善為善的行為。這就叫做修行。
【第38句】: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華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39句】:【禪心佛語】對朋友不能太挑剔,清泉雖高,養不了大魚,包容才能做大。
【第40句】:【佛心禪語】與人摩擦,應感恩對方愿意磨練自己,使我們的心靈光亮。
【第41句】:菩薩共他嫌恨,他如法求悔,菩薩惡心不受,為惱他者,犯重垢罪。若無瞋心不受他悔,犯輕垢罪。《優婆塞五戒威儀經》
【第42句】:我們不一定是某個領域內的專家,但這并不能阻礙我們對那個領域的感受。我們可能誤讀某些事物及其細節,但感受依然真實。
【第43句】:【禪心佛語】得放寬時且放寬,積些陰德我心安,眼前地步順知退,好景須留日后看。
【第44句】:【禪心佛語】頭頂上是自己的天,烏云罩不住心頭,烏云更遮不住太陽的笑臉。
【第45句】:【佛心禪語】愛惜生命甚至比熱愛事業更為重要;視生命為兒戲,那是極端和絕望的作為。
【第46句】:超越生老痛苦三原則: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超越死亡三原則:不要尋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當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47句】:【佛心禪語】在我們已經為自己所說的話,后悔過一千遍的時候,是否曾經因保持沉默,而后悔過一次?
【第48句】:涅槃一切行無常,生者當有死,不生不復滅,此滅最第一。《增一阿含經》卷十八,四意斷品
【第49句】:【禪心佛語】懺悔的作用即是在于改變業感的因緣,使種子不成熟或得到一種相對性的變化,而達成果報改變的目的。
【第50句】:積財從小起,如蜂采眾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第51句】:【佛心禪語】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第52句】:【禪語人生】修行,必須時時將心地的垢穢清除、掃除煩惱,正所謂修于內心,行之在外。
【第53句】:【禪心佛語】你在祈禱的時候,不要期盼著一個奇跡的降臨;在人前交談的時候,寧可保持沉默像傻子,也不要自作聰明炫耀什么。
【第54句】:【佛家禪語】智慧與煩惱如天平——煩惱多一點,智慧就少一點;煩惱少一點,就增一分智慧。
【第55句】:【禪心佛語】成功得意之時,朋友認識了你;遭貶落難之時,你認識了朋友。
【第56句】:【禪心佛語】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的痛癢;當少壯時,須念衰老的辛酸。
【第57句】:【禪語人生】真有行持的人,十字街頭,酒肆淫坊,都是辦道處所,但情不附物,物豈礙人。如明鏡照萬象,不迎不拒,就與道相應。
【第58句】:阿彌陀佛是真理,是道路,是生命。握有名號的人,便握有真理,念佛人豈可小看?
【第59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沒有苦,就無法體悟樂的真諦,重要的是如何轉苦為樂。
【第60句】:吉祥月:農歷七月是佛教中的“吉祥月”,也是佛的“歡喜月”,更是眾生的“報恩月”。
【第61句】:【佛語摘抄精選】夫謬之于空談,不如證之于事實;聞之仿像,不如決之于耳目。故信不如學,言不如行。(《法苑珠林》)
【第62句】:我們一定要用智慧,隨時去觀照自己的心念,是不是對色身起執著?是不是固執己見?如此慢慢擺脫對自己身心錯誤的妄執和貪戀,能夠超越自我的身心,你就漸漸走上覺悟。
【第63句】:【禪心佛語】當你知道迷惑時,并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第64句】:【禪語人生】也都沒什么韻致可言。環境可以亂,心靈不能亂;做事可以趕,心不可以急。
【第65句】:猶如青蓮花,紅、赤、白蓮花,水生水長,出水上,不著水,如是,如來世間生、世間長,出世間行,不著世間法。《中阿含經》卷二十三,《青白蓮花喻經》
【第66句】:【禪心佛語】局部的失敗是肯定的,但要相信今后會獲得更大的成功,不因一次小小的失誤而低頭,而意志消沉。
【第67句】:【禪心佛語】人生向前,活的是意志的堅定,智慧的綻放,如是,沙漠花開。
【第68句】:做人要像做水一樣,水無色無形無味。它因器而變,遇圓則圓,逢方則方,直如刻線,曲可盤龍。水因機而動,因動而活,因活而進,故有無限生機。
【第69句】:愛情是兩顆心的相互碰撞,單靠一方的努力,另外一方無所回應,愛情的火苗不會持續長久,愛情的花朵也不可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第70句】:處世要讓,讓到無可讓地存,存心重新再讓;居家要忍,忍至不能妨時耐,耐性仍舊還忍。
【第71句】:【敬、禮、幫、防四心禪】歷史經驗證明,每個成功人士都具有敬重貴人之心、禮待小人之心、幫助好人之心、防備壞人之心。
【第72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快樂的;并不是別人給你帶來快樂,而是你給別人帶來快樂。
【第73句】:【禪語人生】一切法因緣生,因緣生就無自性,無自性就是因緣生,因為無自性才能接受因緣。
【第74句】:【禪語人生】一切的因緣條件,不論是心理、生理或外在的條件,都是無自性的,它們的本質,就是—變化。
【第75句】:【禪心佛語】失意,治之以忍;快意,治之以淡。常令心無增減,是名入道之人。
【第76句】:【佛語摘抄精選】鴛鴦繡出世無雙,好手原來更有強。(《禪宗頌古聯珠通集》)
【第77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無非是把想不通的事想通,把必須要邁的坎邁過,把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放下。世態炎涼,無需迎合;人情冷暖,勿去在意。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外。
【第78句】:【佛心禪語】一個人大喜大悲時,要學會淡定,否則,激動心情下所做的一切,事后很容易讓自己后悔。弘一大師很喜歡一句格言:“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
【第79句】:【禪心佛語】佛說:見到美色,唯恐心受到誘惑、連忙把眼睛挖出來是愚蠢的行為。因為心才是受誘惑的主角,邪惡之心如能斬斷,作為配角的眼睛就不會輸入邪惡了。
【第80句】:【毋我】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孔子說要杜絕四種弊病:不主觀臆斷,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唯我獨尊。
【第81句】:若有比丘犯禁戒已,僑慢心故,覆藏不悔,當知是人名真破戒。菩薩摩訶薩為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何以故?以無僑慢,發露悔故。《大般涅槃經》卷六,如來性品
【第82句】:【禪語人生】問:心是什么?答:心是無形無相的我,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可以周遍宇宙。
【第83句】:【禪心佛語】你自己就是一顆明珠,自己即是如來,要接納自己,欣賞自己,肯定自己,那樣才會有圓滿的人生。
【第84句】:【禪心佛語】深信因果的人心里決定清凈,清凈心念佛才談得上出離六道,由于你老老實實念這聲佛號,才有可能句句住真實慧。
【第85句】:【禪語人生】學會從痛苦中學會珍愛生命,因為生命只有一次,為什么要等快要離開這個世界時才感到人生短暫呢。
【第86句】:【禪語人生】無德禪師道:禪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務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第87句】:凈土法門最好弘揚——讓對方聽到“阿彌陀佛”,成功60%;假如讓他口念一聲阿彌陀佛,成功90%,以后念多念少,信深信淺,直到往生成佛。
【第88句】:【禪心佛語】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第89句】:【禪語人生每日一禪】閉目靜想,自己是否因心浮氣燥搞砸過很多事?是否常被環境、被人影響?是否常為小事生氣?懂得以智慧、慈悲來處理問題,心就不會經常打結。
【第90句】:【圣經文案】185為什么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太7:3)
【第91句】:若煩惱中見菩提者,是名如見,若離煩惱見菩提者,即是倒見。《大集經》卷十二
【第92句】:【禪語人生】心理的活動就像能致人于死的眼鏡蛇。假如我們不去打擾一只眼鏡蛇,牠自然會離去;一個聰明的人,將會以這種態度來對待在他心中升起的種種情緒。
【第93句】:【禪語人生】智以卓為貴,福以同為貴,禮以先為貴,進以新為貴,物以用為貴。
【第94句】:【禪心佛語】三七、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第95句】:【禪心佛語】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第96句】:逢師不學去后悔,遇賢不交別后悔,事親不孝喪后悔,對主不忠退后悔,見義不為過后悔,有財不施失后悔,因果不信報后悔,佛道不修死后悔。《禪門日誦》
【第97句】:【禪心佛語】什么叫做明心見性?不高傲也不自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但不是無恥。
【第98句】:猶如火上草愈多,則彼火力愈熾盛。如是菩薩惑愈多,則彼慧火愈增盛。《慧海請問經》
【第99句】:佛家禪語:劇場里,蠢人開玩笑大喊:著火了。結果上千人擁向門口,擠成一團,很多人被踩死。禪師感嘆說:蠢話貽害無窮。
上一篇:搜狐網最火的座右銘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