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中務實的哲理名言
【第1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第2句】: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君子以說的多.做得少為恥。
【第3句】: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讀書人雖然有學問,但是親身實踐才是根本。
【第4句】: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路程雖近,不走就達不到目的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古語中務實的哲理名言)
【第5句】: 善言古者必有節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證于人。——《荀子•性惡》
【第6句】: 謹于言而慎于行。——《禮記•緇衣》
【第7句】: 君子強學而力行。——楊雄《法言•修身》
【第8句】: 實事求是。——《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第9句】: 百聞不如一見。——《漢書•趙沖國傳》
【第10句】: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第11句】: 事莫明于有效,論莫定于有證。——王充《論衡•薄葬》
【第12句】: 名必有實,事必有功。——荀悅《申鑒•俗嫌》(青樹林文案館www.qingshulin.com)
【第13句】: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第14句】: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