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忘卻與記憶的名言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勵志名言大全:忘卻與記憶的名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1句】:幾乎沒有人會記得他所絲毫不感興趣的事情。——麥克唐納
【第2句】:以愉快的心情學得的,會永遠記著。——馬什
【第3句】:忘記了它而微笑,遠勝于記住它而愁苦。——羅西塔
【第4句】:原諒是容易的,忘卻則是困難的。——普拉頓
【第5句】:有著污染的記憶是一種永遠的毒藥。——夏綠蒂·勃朗特
【第6句】:記憶是知識的唯一管庫人。——錫德尼
【第7句】:記憶中記得最牢的事情,就是一心要忘卻的事情。——蒙臺涅尼
【第8句】:只回憶過去是差勁的記憶。——卡羅爾
【第9句】:每個人的記憶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學。——赫克斯科
【第10句】:感激是心靈的記憶。——billbeattie
【第11句】:讓我們不要用過去的哀悉拖累我們的.記憶。——莎士比亞
【第12句】:有一種健忘是高貴的,就是不記舊惡。——賽蒙茲
【第13句】:記憶力并不是智慧;但沒有記憶力還成什么智慧呢?——哈柏
【第14句】:鍛煉記憶力的良好方法是鍛煉自己的注意力。——愛德華茲
【第15句】:記憶差的的好處是對一些美好的事物,仿佛初次遇見一樣,可以享受多次。——尼采
忘卻與不語美文
胡適晚年曾說過一段話:“有些人真聰明,可惜把聰明用得不得當,他們能夠記得二三十年前朋友談天的一句話,或是某人罵某人的一句話。我總覺得他們的聰明太無聊了。人家罵我的話,我統統都記不起了,并且要把它忘記得更快更好!”
一個人如果總是將人家罵過自己的話銘記在心,并伺機報復,須知這樣的`人必得花腦力、精力、時間記著這事兒。我想,胡適一生之所以能夠給后人留下蔚為大觀的著述,是因為他遵循著這樣的準則——“忘卻”。不妨設想,倘若他一味對人家“罵”他的話都較真,他還能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來從事學術研究和著書立說嗎?
1920年,林語堂獲得官費到美國哈佛大學做研究生的機會。不料他到美國后,官費卻遲遲不至,頓時使他陷入了困境。他遂打電報向國內告急。很快,他收到了2000美金,得以在異國順利完成學業。為此,十分感恩的林語堂一回到北平,就去向北大校長蔣夢麟面謝為自己及時匯款一事。然而,讓林語堂大感意外的是,蔣先生對他收到2000美金匯款一事,竟是一臉的茫然。
后來終于弄清楚了,原來解林語堂燃眉之急的那2000美金,是當時任北大文學院院長的胡適所寄。而且那筆在當時一如天文數字的錢,還是胡適從自己腰包里掏出來的。
頗有意味的是,胡適幫助了他人不語,幫助不了他人卻偏偏有話要說。胡適有位很熟悉的學生想請他把自己介紹到某物產保險公司工作。胡適對此的態度是,“我現在的地位不能隨便寫信(為別人)介紹工作的”。因為“我寫一封信給人家,等于壓人家,將使人家感到不方便”。
我相信胡適信奉的是與其誤用聰明,不如守拙自好。這就是當鳴則鳴,該沉默時則沉默。由上觀之,忘卻和不語,實在是一種境界。這樣的境界,值得我們記取。
你,遺忘的記憶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你,遺忘的記憶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你還記得嗎?我們邂逅在那個溫暖的午后,記得那時你輕輕撞了我一下,跟我說:對不起。那時我們倆都紅著臉,彼此沒有一句話,只記得,那時的陽光很溫暖,那時的鳥鳴很動聽。
我們再次相遇是在一個下大雨的午后,我清楚記得,那時剛放學,天下著雨,我沒帶傘,就沖進了雨中,伴隨著雨滴的節奏,我被淋成了落湯雞。不知什么時候,你一站在我身后,手里舉著一把傘,你用關切的目光責備我為什么不帶傘,幾乎忘記了那時的感覺,只記得那時的雨下得不再那么大,那時的風不再那么大……那是我們都擁有一顆純潔的心,可是在純潔的心也有變渾濁的一天,我知道,世界上沒有永恒的幸福。
記得那時是個冬天,天下著大雪,你帶血淋淋的身體出現在我面前,我嚇壞了,問你是怎么回事,可你卻不告訴我,只用沾滿鮮血的雙手撫摸這我的臉說:你喜歡我,在遇見我的那一刻,你就喜歡上了我,再也放不下了。我流著淚聽完了你的話,我伸出手撫摸你嘴角的血,感覺那最后的溫度。你說:答應我,一定要幸福。我點點頭,你含著笑躺在我懷里永遠的睡著了。我知道,你累了,放心吧,我會幸福的。只因為有你的眷戀。
一年后的冬天,也下著大雪。我抬頭望著天上的雪,想象它們的宿命,不知為何,我突然想到了你,當你的名字吧嗒吧嗒的`跑過我的腦海時,那個頻率震落了我手中的圓珠筆,當我撿筆的那一刻,我差點讓眼淚掉下來。原來我還在乎你……
記得有種花叫彼岸花,它的花開一千年,葉子就枯死一千年。它的花凋謝一千年,葉子就茂盛一千年。他的花語是——悲傷的回憶。
用我思念你的心在你的記憶里中種上一株彼岸花,只愿你我都記得,我們邂逅在溫暖的午后。
不該遺忘的記憶作文
在我們的記憶里面,有些記憶是絕對不可以遺忘的。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不該遺忘的記憶作文,歡迎參考。
不該遺忘的記憶作文(一)
記憶,是浩瀚的海洋,承載了我們太多太多不能忘卻的過去;記憶,是我們對美好事情的一個保留,讓我們永記在心底;記憶,則是一面打不破的鏡子,只有你站在它的面前,你才能真真切切的領悟透徹。
每個人的心底或許都有那么一段難以忘懷的過去,無論是友情,事業,還是學業,都有它的珍貴之處。
有的人,心底里以系上了一個永遠都打不開的結,他不想面對過去,只想封鎖記憶,但,最終的結果也只是為難了你自己,看累了其他人,這種結果,后續人人都不要想‘擁有’吧!封鎖的記憶深處其實是你那段最美好,最值得擁有的珍貴記憶,只是你自我不想面對他罷了。
記憶,是燦爛的,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珍惜的東西,面對記憶,面對現實,才能真正的面對你自己。
不該遺忘的記憶,則是最寶貴的!
不該遺忘的記憶作文(二)
翻開語文書的79頁,一幅黑白照片映入我的眼簾,照片用血與火記錄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時間定格在1937年8月28日,這天是個不能忘卻的日子!
熱鬧的上海火車南站的站臺上突然想起了凄厲的防空警報,站臺上頓時一片混亂,幾架日本轟炸機呼嘯著從遠方飛來,飛到火車站上空,對著站臺上的人們和火車狂轟濫炸,又用機槍向手無寸鐵的人們掃射,車站成了一片火海,人們哭叫著,但無處躲藏,機車成了一堆廢鐵,鐵軌扭成了麻花,站房成了廢墟,許多人倒在血泊里。
一個兩歲的男孩成了孤兒,他的父母在日機轟炸中不幸身亡。孩子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著。也許他們是剛從別的地方來到上海,剛下火車就遭到了天大的不幸;也許是準備乘火車離開上海,到別處去避難。有許多人和小孩子的父母一樣,在這次空襲中遇難,這是日本侵略者欠下的又一筆血債!
一名愛國記者,冒著生命危險,拍下了這幅照片。我望著這張照片,成了我不該遺忘記憶!我要好好學習,發奮圖強,振興中華,不忘國恥!
不該遺忘的記憶作文(三)
活。但在他的腦海里,一直保存一段難以忘卻的記憶,留存著一份難以割舍的`傷痛之情。
歷史應該翻到60年前的一頁。那是1945年的1月,當時抗日戰爭到了最后時期,日本侵略者也已經是強弩之末,在作最后的掙扎。一天,一路自閔行過來的日軍燒、殺、搶、掠,一直來到了爺爺居住的南橋老家??韓村莊。那時,爺爺還未出生,父親外出,只有母親和三位年紀不大的姐姐在家。一聽到日本鬼子打到了家門口,全村的人都慌了,鄉親們連忙拖兒帶女地往外逃。爺爺的媽媽顧不上收拾任何東西,一手抱著才1歲的小女兒,一手拉著6歲的大女兒加入了逃亡的隊伍。匆忙之中,也是無奈之下,留下了3歲大,跑不快的二女兒。
毫無人性的日本鬼子來到韓村莊后,見人殺人,見東西搶東西,見房子燒房子,真是無惡不作。等到日本鬼子發泄完畢離開后,爺爺的媽媽趕緊回家尋找二女兒的下落。可是,她看到的卻是一片廢墟,房子被燒毀了,女兒也不見了,痛不欲生的她把這個仇恨牢牢地記在心里。
1945年5月7日,我的爺爺出生了,作為家族里唯一的一個男丁,他給爺爺的媽媽帶來了許多快樂和安慰。三個月后,日本鬼子終于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場由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終于以中國人民的勝利而結束了。
雖然抗日戰爭是勝利了,我們國家也已經強大了,但是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使我們決不能忘記。因為列寧曾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那些為正義奉獻了熱血和生命的戰士,緬懷那些在戰爭中死去的無數無辜生靈。我們要弘揚和平,然后用負責的態度建設未來。
我的爺爺是幸運的,他沒有親眼目睹到日本鬼子的罪行,但他從小就體會到了戰爭的無情與殘酷。他時常被媽媽思念姐姐的淚水驚醒,每次家人團圓時也總會想到那個未曾謀面的姐姐,這已成為我爺爺他們心中的一段不該遺忘的記憶。
不該遺忘的記憶作文(四)
翻開日歷,異常普通的12月13日,這一天卻應該是每個中國人不該忘記的歷史,這一天是血的事實,這一天的中國人在機槍的掃射下,在刺刀的刀口下,倒在血泊之中。空氣中滿是彌漫著炮火味和血腥味,廢墟上沾滿了碎肉片和血跡。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只有一個共有的名字:日本鬼子。
這件慘絕人寰的事至今已過去73年,早已成為歷史,但這段歷史不該被人遺忘,更不該被敢做卻不敢承擔的人所篡改,歷史不容有一點污垢,不容本身便雙手沾滿善良人血液的骯臟之人所篡改。
這一天,日本鬼子們對手無寸鐵的中國進行了長達6周之久慘不忍睹的大屠殺。“鬼子”,呵,應該用屠夫,用禽獸來稱呼吧。這些禽獸用鉛絲將難民及其俘虜捆綁,驅至下關草鞋峽,先用機槍掃射,復用刺刀亂戳,最后澆以煤油,縱火焚燒,殘余骸骨投入長江。令人發指者,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進行“殺人比賽”。他們分別殺了106和105名中國人后,“比賽又在進行”。
在他們進入南京的短暫一個月內,城內發起2萬多起強奸,輪奸之類的事件,無論婦女,老婦還是少女都無法逃脫被玷污的局面。為了掩蓋自己搶劫和強奸的罪惡,許多女子在被強奸后又遭槍殺、毀尸,慘不忍睹,并且他們見道房屋便點火焚燒。似乎,這些對于他們而言是一件有趣且理所當然的事。
事后的南京一片凄涼。
一列列的數字,震撼著太多的人,一個簡簡單單的數字背后都是一條無辜生命。
這場震驚中外的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永遠的傷痛。但是日本武藤章卻似服了興奮劑般迫不及待地打電話給時任關東軍參謀部第二課課長的河邊大佐說:“愉快的事情發生了!”
時至今日,日本任無悔意,連一句簡簡單單的對不起都沒有,甚至試圖通過歷史教科書美化侵略戰爭的罪行。僅憑個人情感和信念曲解事實,掩蓋丑陋的真相,甚至還聲稱南京大屠殺是“偽造的謊言。”即使是謊言,也是真實的謊言。
人該忘記過去,但不該忘記歷史。紀念歷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讓每個中國人都能夠清楚的了解曾經的中國,并且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不再重演。
73年來,中國人的仇恨沒有增長,時間可以消逝,但記憶不會風化,恥辱更是不容漫長的沉痛所塵封。
1937年的12月13日,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而言,是一個不該忘卻的日子,這段記憶不能遺忘,這是一個讓人的心會流血的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