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害羞的七個有效方法美文摘抄
格蕾絲已經43歲了,但她還像一個小孩子一樣生活在對陌生人的恐懼中,無論是和丈夫一起參加晚會,還是出席孩子就讀學校的典禮。“在這些場合里,”她說,“我盡可能保持沉默,不看任何人的眼睛,焦急地等待回家的時刻。我知道別人也看出了我有多么不自在。”
今天,在掌握了一些技巧后,格蕾絲已經學會了克服害羞。她現在有自己的朋友圈,參加孩子學校的各種活動也不會再感到不自在。她現在知道,不僅是她一個人曾經受這種困擾。
人們常常錯誤地認為,害羞只存在于孩提時代,成年后就不會再有這種“毛病”,但事實并非這樣,害羞普遍存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曾對一萬多人進行調查,結果令他大吃一驚:約有40%的人認為自己是害羞的人。津巴多認為另外有15%的人屬于“情境型害羞”,即在某些有壓力的環境下會膽怯,比如在公眾面前發言。
也許沒有根治害羞的辦法,但是專家經過研究已經發現一些方法可以幫助害羞的人克服自己的問題。以下是專家認為最切實可行的七個方法:
從書面記錄中找害羞的原因
心理治療師克里斯托弗·麥卡羅說:“書面記錄是一位既不用花錢也有效的臨床醫學家。我們對自己的了解其實比我們認為了解的要多,因此當我們記下自己的想法和恐懼時,顯現的結果往往令人吃驚。”
麥卡羅曾有個病人是位三十多歲的單身女性,非常害怕約會。麥卡羅建議她把約會時發生的一切都寫下來:接電話,安排出門,約會時說了什么,談到未來的計劃時說了什么,以及當這一切進行時她自己在想什么。這位女士按照麥卡羅的建議去做,再約會時她的壓力就小多了。
盡管這位女士屬于“情境型害羞”,她的問題只出現在“約會”這方面,但寫日記同樣也是解決“性格型害羞”的有效途徑。心理學家喬納森·奇克認為,在害羞的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能確認生活中導致他們羞怯的具體事件。“一旦找到了原因,”奇克說,“你就可以用積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假定自己是劇中的一個角色
菲利普·津巴多講述了一位50歲女士的故事。這位女士發現角色扮演可以有效地克服害羞。她對津巴多說:“我發現,當我假定自己是劇中的.一個角色時,我的尷尬消失了。舞臺上的不是我,而是一個角色。”
辛西婭·芬奇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曾幫助一個羞怯的學生告訴他的父親,他準備離開學校的預備軍官訓練團。芬奇說:“他為自己害怕的即將到來的談話寫了一份稿子,包括他自己要說什么,父親可能說什么,以及如何回答。”后來,這個年輕人要和父親談其他重要事情時就不那么吞吞吐吐了。
寫稿子可以和角色扮演結合排練生活中的任何場景,不論是要求老板加薪還是去見孩子的老師。你在排練這些會面時就準備好了要說的話,這樣在實際交談時就會比較自信。
“害羞的人經常太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反映了真實的自我,”菲利普·津巴多說,“你必須像一個演員,學會消除所謂真實的你和扮演的角色之間的界限。隨著你的行動說話,角色最終會為你說話。”
事前做足準備工作
心理學家伯納德·卡爾杜奇把這一技巧叫做“社會偵察”。他建議:“如果你準備去參加一個派對,先弄清楚誰會出席,他們的職業、興趣如何。如果你要向未見過面的人作業務陳述,就搜集一些他們的背景資料。這樣,到了真正會談的時侯,你就會覺得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
另外的一種準備工作是:尋找有共同愛好的群體。加利福尼亞州恐怖焦慮癥治療中心的主任馬喬里·科本曾幫助過一位43歲的怕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婦女,她的名字叫當娜。通過溝通,她得知當娜一直想學縫制被子。于是,她建議當娜報名參加一個縫制被子的學習班。在學習班里,當娜開始和別人談論一些感興趣的事情,盡管周圍也是陌生人。課堂上的交談給她帶來了友誼和課堂外的交往。這樣,當娜慢慢開始喜歡和別人在一起,從此在其他的場合也不再那么害羞了。
改變你的肢體語言
著有《克服害羞指南》一書的心理學家阿瑟·瓦斯默說:“害羞的人對周圍的人發出冷淡或退縮的信號,并且往往自己意識不到。他們發送的信息通常是這樣:‘我感到害怕,我被嚇倒了。’不幸的是,別人卻接收不到這些信息。他們把這些肢體語言理解為冷淡或傲慢,因而遠離你,讓害羞的人更沒有安全感。”
“在所有的技巧中,”瓦斯默說,“簡單地改變肢體語言最能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病人曾對我說,‘按照你的建議去做之后,我上周和別人的交談比去年一年還多!’”
瓦斯默用一個單詞來代表所有可以表達熱情和可愛的身體語言信號:SOFTEN(柔化)。S代表smile(微笑),O代表openposture(開放式的姿勢,即雙腿和雙臂不交叉),F代表forwardlean(身體微向前傾,這說明你對他說的話題很感興趣),T代表touch(觸摸或友好的身體接觸,例如握手),E代表eyecontact(眼睛的接觸,這是傳遞非語言信息的最有效渠道),N代表nod(點頭,表示你在傾聽和同意對方的說法)。“通過向周圍傳遞一個溫柔、親切的形象,你會獲得友誼和積極的回應,如此,你就不會感到陌生人給你脅迫感了。”瓦斯默說道。
必要時坦露你的秘密
克里斯托弗·麥卡羅曾經做過一個人的顧問,他喜歡自己的工作,但非常懼怕每月必須參加的例會。他害怕自己會在會上說愚蠢的話或者恐慌得奪門而逃,從而會失去工作。最后,他把自己這個內心的秘密向老板坦言。老板對他說,如果他認為必要就可以離開會議室,他不會因此而炒他的魷魚。這樣,他平靜了下來,能夠開完會,并參與會議。
害羞的人常常抱怨他們的家人、朋友甚至醫生不認真看待他們的問題。馬喬里·科本建議害羞的人去尋找“可靠的人”。這些“可靠的人”能接受他們的羞怯,而不是要求他們別再羞怯。“你需要一個只聆聽傾訴而不作評論的人。”她強調。
想象最糟糕的情況
保羅·博恩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社交行為焦慮診所的醫生,他要求病人們在害羞的同伴面前討論自己最害怕的事情。例如,如果有人害怕發表演說,人們會問他下面的問題:你害怕的原因是什么?“當我是孩子的時候人們嘲笑我。”反對它的理由又是什么?“多年來沒有人再嘲笑我了。”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情況是什么?“他們會嘲笑我!”然后又會發生什么?“或者和他們一起笑,或者再也不在公眾面前講話了。”你看,即使最糟糕的情況也沒他們想象的那么糟。
害羞的人在產生恐懼的情況下,通常會出現冒汗、聲音顫抖、臉紅這些癥狀。然而研究表明,這些癥狀并沒有像他們所害怕的那樣受到其他人的注意。
一步一步改變
馬喬里·科本使用這一技巧幫助了一位35歲的會計。這位會計想獲得一個會計學學位,但她害怕去上課。“她害怕老師讓她當堂發言,”科本說,“于是我們鼓勵她逐步向目標靠近。”
開始,她只是逛了一圈大學校園。然后,她報名參加了一個研討會,但她坐在后排,也不和任何人講話。但下一次研討會上,她開始和旁邊的人說話了。最后,她報名參加了一個會計學習班。因為所學的課程是她的特長,所以被提問時她總能輕松回答。
最終,這位婦女注冊了會計學課程。因為她學得很出色,老師邀請她輔導其他學生。當她擔任教師這一角色時,她的羞怯消失了。
如果害羞的人去克服害羞,大多數人能夠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一項工作,也是一場能贏的戰斗。你可能內心一直很害羞,但無論如何你會向前邁進,和其他人接觸。這樣,你就不會站在社會與生活的邊緣。這是真正的勝利。
克服害羞的七個有效方法美文
格蕾絲已經43歲了,但她還像一個小孩子一樣生活在對陌生人的恐懼中,無論是和丈夫一起參加晚會,還是出席孩子就讀學校的典禮。“在這些場合里,”她說,“我盡可能保持沉默,不看任何人的眼睛,焦急地等待回家的時刻。我知道別人也看出了我有多么不自在。”
今天,在掌握了一些技巧后,格蕾絲已經學會了克服害羞。她現在有自己的朋友圈,參加孩子學校的各種活動也不會再感到不自在。她現在知道,不僅是她一個人曾經受這種困擾。
人們常常錯誤地認為,害羞只存在于孩提時代,成年后就不會再有這種“毛病”,但事實并非這樣,害羞普遍存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曾對一萬多人進行調查,結果令他大吃一驚:約有40%的人認為自己是害羞的人。津巴多認為另外有15%的人屬于“情境型害羞”,即在某些有壓力的環境下會膽怯,比如在公眾面前發言。
也許沒有根治害羞的辦法,但是專家經過研究已經發現一些方法可以幫助害羞的人克服自己的問題。以下是專家認為最切實可行的七個方法:
從書面記錄中找害羞的原因
心理治療師克里斯托弗·麥卡羅說:“書面記錄是一位既不用花錢也有效的臨床醫學家。我們對自己的了解其實比我們認為了解的要多,因此當我們記下自己的想法和恐懼時,顯現的結果往往令人吃驚。”
麥卡羅曾有個病人是位三十多歲的單身女性,非常害怕約會。麥卡羅建議她把約會時發生的一切都寫下來:接電話,安排出門,約會時說了什么,談到未來的計劃時說了什么,以及當這一切進行時她自己在想什么。這位女士按照麥卡羅的建議去做,再約會時她的壓力就小多了。
盡管這位女士屬于“情境型害羞”,她的問題只出現在“約會”這方面,但寫日記同樣也是解決“性格型害羞”的有效途徑。心理學家喬納森·奇克認為,在害羞的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能確認生活中導致他們羞怯的具體事件。“一旦找到了原因,”奇克說,“你就可以用積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假定自己是劇中的一個角色
菲利普·津巴多講述了一位50歲女士的故事。這位女士發現角色扮演可以有效地克服害羞。她對津巴多說:“我發現,當我假定自己是劇中的一個角色時,我的尷尬消失了。舞臺上的不是我,而是一個角色。”
辛西婭·芬奇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曾幫助一個羞怯的學生告訴他的父親,他準備離開學校的預備軍官訓練團。芬奇說:“他為自己害怕的即將到來的談話寫了一份稿子,包括他自己要說什么,父親可能說什么,以及如何回答。”后來,這個年輕人要和父親談其他重要事情時就不那么吞吞吐吐了。
寫稿子可以和角色扮演結合排練生活中的任何場景,不論是要求老板加薪還是去見孩子的老師。你在排練這些會面時就準備好了要說的話,這樣在實際交談時就會比較自信。
“害羞的人經常太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反映了真實的自我,”菲利普·津巴多說,“你必須像一個演員,學會消除所謂真實的你和扮演的角色之間的界限。隨著你的行動說話,角色最終會為你說話。”
事前做足準備工作
心理學家伯納德·卡爾杜奇把這一技巧叫做“社會偵察”。他建議:“如果你準備去參加一個派對,先弄清楚誰會出席,他們的職業、興趣如何。如果你要向未見過面的人作業務陳述,就搜集一些他們的背景資料。這樣,到了真正會談的時侯,你就會覺得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
另外的一種準備工作是:尋找有共同愛好的群體。加利福尼亞州恐怖焦慮癥治療中心的主任馬喬里·科本曾幫助過一位43歲的`怕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婦女,她的名字叫當娜。通過溝通,她得知當娜一直想學縫制被子。于是,她建議當娜報名參加一個縫制被子的學習班。在學習班里,當娜開始和別人談論一些感興趣的事情,盡管周圍也是陌生人。課堂上的交談給她帶來了友誼和課堂外的交往。這樣,當娜慢慢開始喜歡和別人在一起,從此在其他的場合也不再那么害羞了。
改變你的肢體語言
著有《克服害羞指南》一書的心理學家阿瑟·瓦斯默說:“害羞的人對周圍的人發出冷淡或退縮的信號,并且往往自己意識不到。他們發送的信息通常是這樣:‘我感到害怕,我被嚇倒了。’不幸的是,別人卻接收不到這些信息。他們把這些肢體語言理解為冷淡或傲慢,因而遠離你,讓害羞的人更沒有安全感。”
“在所有的技巧中,”瓦斯默說,“簡單地改變肢體語言最能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病人曾對我說,‘按照你的建議去做之后,我上周和別人的交談比去年一年還多!’”
瓦斯默用一個單詞來代表所有可以表達熱情和可愛的身體語言信號:SOFTEN(柔化)。S代表smile(微笑),O代表openposture(開放式的姿勢,即雙腿和雙臂不交叉),F代表forwardlean(身體微向前傾,這說明你對他說的話題很感興趣),T代表touch(觸摸或友好的身體接觸,例如握手),E代表eyecontact(眼睛的接觸,這是傳遞非語言信息的最有效渠道),N代表nod(點頭,表示你在傾聽和同意對方的說法)。“通過向周圍傳遞一個溫柔、親切的形象,你會獲得友誼和積極的回應,如此,你就不會感到陌生人給你脅迫感了。”瓦斯默說道。
必要時坦露你的秘密
克里斯托弗·麥卡羅曾經做過一個人的顧問,他喜歡自己的工作,但非常懼怕每月必須參加的例會。他害怕自己會在會上說愚蠢的話或者恐慌得奪門而逃,從而會失去工作。最后,他把自己這個內心的秘密向老板坦言。老板對他說,如果他認為必要就可以離開會議室,他不會因此而炒他的魷魚。這樣,他平靜了下來,能夠開完會,并參與會議。
害羞的人常常抱怨他們的家人、朋友甚至醫生不認真看待他們的問題。馬喬里·科本建議害羞的人去尋找“可靠的人”。這些“可靠的人”能接受他們的羞怯,而不是要求他們別再羞怯。“你需要一個只聆聽傾訴而不作評論的人。”她強調。
想象最糟糕的情況
保羅·博恩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社交行為焦慮診所的醫生,他要求病人們在害羞的同伴面前討論自己最害怕的事情。例如,如果有人害怕發表演說,人們會問他下面的問題:你害怕的原因是什么?“當我是孩子的時候人們嘲笑我。”反對它的理由又是什么?“多年來沒有人再嘲笑我了。”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情況是什么?“他們會嘲笑我!”然后又會發生什么?“或者和他們一起笑,或者再也不在公眾面前講話了。”你看,即使最糟糕的情況也沒他們想象的那么糟。
害羞的人在產生恐懼的情況下,通常會出現冒汗、聲音顫抖、臉紅這些癥狀。然而研究表明,這些癥狀并沒有像他們所害怕的那樣受到其他人的注意。
一步一步改變
馬喬里·科本使用這一技巧幫助了一位35歲的會計。這位會計想獲得一個會計學學位,但她害怕去上課。“她害怕老師讓她當堂發言,”科本說,“于是我們鼓勵她逐步向目標靠近。”
開始,她只是逛了一圈大學校園。然后,她報名參加了一個研討會,但她坐在后排,也不和任何人講話。但下一次研討會上,她開始和旁邊的人說話了。最后,她報名參加了一個會計學習班。因為所學的課程是她的特長,所以被提問時她總能輕松回答。
最終,這位婦女注冊了會計學課程。因為她學得很出色,老師邀請她輔導其他學生。當她擔任教師這一角色時,她的羞怯消失了。
如果害羞的人去克服害羞,大多數人能夠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一項工作,也是一場能贏的戰斗。你可能內心一直很害羞,但無論如何你會向前邁進,和其他人接觸。這樣,你就不會站在社會與生活的邊緣。這是真正的勝利。
克服嫉妒的7個有效方法美文
嫉妒就是盤點同伴而不是自己的好運氣的一種消極心理,常常出于對自己的能力和能夠取得的成就缺乏信心,是每個人都可能有的一種心理。有的人抵制,有的人深受其害,有的人束手無策。你若發現自己開始嫉妒他人,這里是克服這種情緒的7個方法。
1。把嫉妒換成祝福。嫉妒他人不是個好事兒,你可能因此失去自我控制,苦了自己還一無所獲,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莫不如為自己嫉妒的人感到高興,分享他的喜悅,見心見性,心有所想眼有所見,這樣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心態。把嫉妒換成祝福,你就有機會擺脫這種痛苦心理的折磨。要理解沉浸自己成就喜悅里的人們,否則嫉妒就會毀掉朋友圈子的健康友好關系,把自己變成大家都不喜歡的另類。
2。想想自己的成功。不要熱衷于把自己的成就和他人的.橫過來豎過去地比較不休,并因此經常苛求自己,俗話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不切實際的比較只能使你心情郁悶、妒火中燒、備受煎熬,他人還莫名其妙。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知足者常樂,而無端攀比會把人變得貪得無厭,奪走你的率性和快樂。這就是為什么,要想得到心靈的平靜有所作為,先要珍惜自己已經的擁有。還要注意的是嫉妒常常針對的是自己熟悉和與己有關的人,沒有人會嫉妒不相識或與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人,與鄰為壑的心態更是要不得。
3。生活并不公平,更多的是要適應它。生活是美好的,但不幸的事也是不公平的,你必須接受這一點。盡自己的最大努力達到目標實現夢想,而不再擔心改變不了的,這樣就會快樂許多。人有追求快樂幸福的本性,同時也有貪得無厭的丑陋本能,而且二者之間沒有明顯界限,這種模糊性成了嫉妒產生的溫床和理由,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真理和謬誤之間總是只有一步之遙,快樂和痛苦常常只在于一念之差,英語里嫉妒和羨慕是同一個單詞,如果不想自尋煩惱,那就少關注前者多想想后者吧。
4。人家的成功也可能是努力的結果。我們經常看到的是他人的擁有而忘記他們曾經付出的不懈追求甚至以命相求,其中有的人歷經水火嘗盡百般艱辛才有了當前的財富和成就,有的人仍然債臺高筑苦苦掙扎,但誰又能知道是否會有出頭之日。所以不要眼紅他人的風光,而要意識到每個人都值得自己付出的努力和艱辛,好好研究他人成功的歷史拼搏的足跡,向他們學習比嫉妒他們更切合實際更能使自己從中受益,而緊靠嫉妒決不可能把他人的任何擁有變成自己的。
5。不要讓嫉妒毀掉你的內心世界。稍不留神嫉妒就會把你吃掉,這種可怕的情感很容易把一個人摧毀,因為嫉妒生病甚至死去是不是很可悲,不會得到任何人的同情。雖然克服嫉妒心需要時間和實踐,但只要注意不再嫉妒就會感到生活變得更加快樂。激勵自己向著心中的目標努力吧,不要再因為無端嫉妒他人的成就空耗了自己的心思。《圣經》上說你為什么看到他人眼中有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有梁呢,因為嫉妒自取其咎的例子從古到今時有所聞。
6。你也有出頭之日。風水輪流轉瓦片也有翻身日,只要不放棄追求夢想坦然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風風雨雨,好運就會降臨到你的頭上。對于任何人來說,好運都絕對不會是常態,命運之神不會輕易眷顧任何人。看到他人慶祝成功的時候,記住你的也會到來,那時他人也會羨慕不已。有人說任何人都只有兩種活法:嫉妒他人和被人嫉妒,我們一定會選擇后者。
7。想點其他事情。你如果感覺嫉妒心就是揮之不去,那就轉移注意力做點其他事情吧,忙于多樣行為有助于把注意力從紛繁冗雜的情緒中解放出來,為什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喜歡的愛好?這有助于你克服嫉妒把時間用在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上。要主動選擇與比自己更優秀的人為伍,為了成長,你有必要向勝自己一籌的人學習,周圍優秀的人多了,沒有了特定的嫉妒對象,嫉妒心理就會自動減輕甚至消失。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所以要專注自己的事情不要嫉妒,那樣只會浪費你的寶貴精力和時間。希望上面的7個竅門能有助于你戰勝嫉妒,你還知道其他方法嗎?如果有,請和大家分享。
克服沮喪的12種方法美文摘抄
不論是誰,偶爾都會有無助沮喪的時候。若這種低潮情緒蔓延,就會進而影響工作與生活。不管我們多么想控制自己的情緒,但終究還是會被惡劣的心情擊倒。日常生活中的小挫折每天都在不斷發生,必須想辦法克服它。所以,不妨來試試下面這12種方法,也許能迅速達到穩定情緒的功效。
【第1句】:放松身體
當憤怒時,并不只是感覺憤怒,還會想象憤怒——身體會不自覺地擺出戰斗的架勢:兩手握拳,咬緊下顎,肌肉緊繃……這時,需要適時撤去身體因憤怒而呈現的緊張狀態,如盡量伸展拳頭、松垂肩膀、深呼吸、放松下顎等。這樣做,逐漸地,你的情緒會配合身體緩和下來。
【第2句】:回到現實
向室內四處觀看,大聲說出你所看見的.每一樣東西。當你大聲念出它的名字時,你已完全回到現實中來。
【第3句】:多往壞處想
假如,某天,摩托車的后輪蓋被撞歪了,我們總會懊惱生氣。但不妨這樣想,車子可能差一點兒就被整個撞毀了,你的腿骨折了,還撞傷了行人、吊銷了駕照,而你此時身上一分錢也沒有……然而,這一切可能發生的意外都沒有發生,只是摩托車的后輪蓋撞歪了,不是很值得慶幸嗎?
【第4句】:做做運動
任何運動都能促進新陳代謝。先踏穩步子慢慢快步走。等到感覺四肢協調了、有勁了,然后開始跑……總之,做做運動可以轉移注意力,這是擺脫情緒障礙的一種好方法。
【第5句】:尋找心靈依托
推開一扇窗,眺望窗外的街景、遠山、浮云;捧一本你喜歡的散文、詩集、小說、雜志,在吟誦中陶冶性情;還可以走出去,到陽光明媚的地方逛一逛……只要是你平常喜愛的消遣,都可以去做一做,人處在沮喪中正是需要休息放松的時刻。
【第6句】:聽聽音樂
設法消除心中的雜念,放一段鋼琴曲或民謠,聽聽流行的抒情歌曲……任何你喜歡的音樂形式,都能使你暫忘眼前的煩惱憂愁。
【第7句】:盡量往好的方面想
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珍惜的,別讓眼前的一點兒不如意抹殺它們。當你下班回家,身心疲累,想到白天被領導責備,一肚子惱恨隱隱上騰。這時,讓自己回到現實并運用聯想。比如,你看到墻角擺著的磅秤,馬上會想到三個月前自己的癡肥樣子,而現在減肥成功,身材已經苗條多了;看到書桌上陶制花瓶里的黃玫瑰,聯想到美麗的玫瑰花園;當時你羨慕不已的白色梳妝臺,如今已經擁有它了……這時,你會發現自己已實現不少愿望,眼前一點兒小挫折怎能和過去的成就相比?
【第8句】:找人說話
打電話找朋友聊天,走出家門和鄰居閑語幾句都可以,這也是切斷沮喪的好辦法。但要注意,別把自己的憤懣全傾倒在別人身上;否則,你的苦惱會加重。
【第9句】:想想別人的糗事
世界上不只是你一個人會做錯事,犯錯不會要了命,但因犯錯而引來的愁緒卻會使你一蹶不振。既然知道別人犯過錯還能昂首自在、毫不在意,你又何必自怨自艾?
【第10句】:對著鏡子扮鬼臉
有一對夫婦,每天晚餐時,都要彼此述說自己白天遭遇的各種不愉快的事情,把自己白天從別人那里招惹來的怨氣傾倒在對方身上,結果弄得家庭氣氛更沉重,兩人都更不愉快。后來,兩人開始互扮鬼臉。每次扮鬼臉時兩人都忍不住大笑起來,而之前的煩惱也煙消云散了。
【第11句】:小睡一會兒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實在失望透頂,全身乏力,毫無斗志。這種情形常常是因為我們的確太過疲倦而造成心理反應。這時,痛痛快快地睡一覺,醒來必然會因身體舒暢使得對自己的看法也迥然改觀了。
【第12句】:禱告
對許多人來說,禱告是“卸下重擔得享安息”的好辦法。雖然我們只是平凡的人,但卻是上帝所寬恕、所愛的人。我們犯了許多過錯,上帝都赦免了我們,我們又何必耿耿于懷呢?
結語:適度的自責雖然對自己有益,但若將太多責任扛在身上,非但對健康不利,對事情的解決更無功益。上述12種方法,只能幫助我們暫時解脫痛苦。在舒緩情緒之后,應該正視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才是克服沮喪的最終王道。
上一篇:關于咖啡與酒的名言-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