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的經典名言
1生命有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火花。——伽利略
2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得來。---伽利略
3真理就是具備這樣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擊它,你的'攻擊就愈加充實了和證明了它。——伽利略
4追求科學,需要有特殊的勇敢,思考是人類最大的快樂——伽利略
5生命猶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火花——伽利略
6你無法教別人任何東西,你只能幫助別人發現一些東西——伽利略
7科學不是一個人的事業——伽利略
8真理不在蒙滿灰塵的權威著作中,而是在宇宙、自然界這部偉大的無字書中——伽利略
9世界是一本以數學語言寫成的書——伽利略
讀《伽利略》心得
讀《伽利略》有感
打懂事以來,我讀過不少課外書,可在我腦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第一本課外書,書名叫《伽利略》。
這本書主要介紹伽利略在成長的大道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伽利略出生在意大利一個部落貴族家里,但是,他的父母卻沒有因為貧窮而不疼愛伽利略,他的父親卻對伽利略寄予厚望,一心想讓伽利略成為一位杰出的醫學家。但伽利略卻沒有聽從父親的安排,他不想發財,也不想光宗耀祖。他對醫學事業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卻對數學情有獨鐘。伽利略在數學家里奇的啟迪下,一步一步走上了荊棘,甚至有生命危險的道路上。這本書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伽利略對于里士多德的理論,一個物體與一個比它重10倍的物體同時落地,一定是重的'先落地。伽利略卻不認為,他要用自己的實驗來證明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是錯誤的。于是,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薩斜塔上當著世人的面做了一個實驗:一個一斤和一個10斤的鐵球同時放下,結果是同時落地。我很敬佩伽利略崇尚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
伽利略一生都為科學事業奮斗,他不信權威,不迷信教條,一切都以客觀現實為依據。他從崇拜亞里士多德到懷疑亞里士多德。從懷疑哥白尼到信服哥白尼,一切都是因為尊重客觀原因的結果。科學發展一日千里,伽利略的很多發現在現代看來,可能會變得微不足道了。但是伽利略的精神,伽利略的勇氣卻永遠激勵著我們攀登科學的高峰。
是第一本課外書引領我走進書的海洋,讓我在書海里遨游。從書中我不光了解了外國科學家伽利略、哥白尼,還了解了中國的科學家祖沖之、華羅庚、李四光等感人故事。
是書讓我知道了讀書的樂趣,我以后一定會更加發奮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伽利略的實驗散文
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他們的名聲是那么振聾發聵,以至于讓人不敢挑戰他們的權威。但他們的某些結論也不一定是真理、是金科玉律,當我們發現其中的錯誤時,你是否有勇氣去提出、去證實
伽利略凡事不但喜歡多想一想,還要去試一試。他在比薩母校任數學教授時,并不像其他人那樣照宣亞里士多德的教條,而是大力提倡觀察和實驗。這在當時看來,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1590年,25歲的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一個經典理論如果把兩件東西從空中扔下,必定是重的先落地,輕的后落地提出了懷疑。伽利略認為不管是輕的還是重的,他們從高空落下時,都同時落地。當時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被奉為金科玉律,自然沒有人相信伽利略的.話,于是伽利略決心搞一次實驗,讓人們親眼看看。
這天,年輕的伽利略宣布要在比薩斜塔上進行一次試驗,一些教授大為不滿,便一起到校長面前告狀。校長聽了也很生氣,但轉念一想,這樣也好,讓他當眾出出丑,也好殺殺他的傲氣。當伽利略左手拿一個鐵球,右手拿重十倍的另一個鐵球爬上斜塔七層的陽臺時,塔下已是人頭攢動,比薩大學的校長、教授、學生,還有許許多多看熱鬧的市民。就在這時,還是沒有一個人相信伽利略是對的。
伽利略將身子從陽臺上探出,當他兩手同時撒開時,只見兩只球從空中落下,齊頭并進,眨眼之間,咣當一聲,同時落地。塔下的人,一下子都懵了。先是寂靜了片刻,接著便嗡嗡地嚷作一團。
這時,伽利略從塔上走下來。校長和幾個老教授立即將他圍住說:你一定是施了什么魔術,讓兩個球同時落地,亞里士多德是絕對不會錯的。伽利略說:不信,我還可以上去重做一遍,這回你們可要注意看著。校長說:不必做了,亞里士多德是靠道理服人的。重東西當然比輕東西落得快。這是公認的道理。就算你的實驗是真的,但它不符合道理,也是不能承認的。伽利略說:好吧,既然你們不相信事實,一定要講道理,我也可以來講一講。就算重物下落比輕物快吧,我現在把兩個球綁在一起,從空中扔下,按照亞里士多德的道理,你們文案看,它落下時比重球快呢還是比重球慢?
校長不屑一答地說道:當然比重球要快!因為它是重球加輕球,自然更重了。這時一個老教授忙將校長的衣袖扯了一下,擠上前來說:當然比重球要慢。它是重球加輕球,輕球會拖拉它,所以下落速度應是兩球的平均值,介乎重球和輕球之間。伽利略不慌不忙地說道:可是世上只有一個亞里士多德啊,按照他的理論,怎么會得出兩個不同的結果呢?
校長和教授們面面相覷,半天說不出話來。一會兒才突然醒悟到,他們本是一起來對付伽利略的,怎么能在伽利略面前互相對立起來呢?校長的臉一下紅到脖根,氣急敗壞地喊道:你這是強辯,放肆!這時圍觀的學生轟的一聲大笑起來。伽利略還是不動火,慢條斯理地說:看來還是亞里士多德錯了!物體從空中自由落下時不管輕重,都是同時落地。聽了伽利略的這幾句話,校長和那些教授再也想不出一句反駁的話來,于是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就這樣輕易地被這個初生牛犢推翻了。
你知道嗎: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并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為了證實和傳播N.哥白尼的日心說,伽利略獻出了畢生精力。由此,他晚年受到教會迫害,并被終身監禁。他以系統的實驗和觀察推翻了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純屬思辨的傳統的自然觀,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并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因此,他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他的工作,為I.牛頓的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哲言哲語: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對于前輩,我們應該尊重,但是決不能盲目迷信。他們或許是由于當時的條件所限,不一定能看到事物的真相和全部,他們的結論也許只是為后人指引了方向或是提供了思路,我們惟有去實踐,才能知道前輩的結論對不對、合理不合理。當我們發現有錯誤時,應該不為權威所屈服,不為世俗所羈絆,用實驗、觀察等有說服力的方式來證明自己。
伽利略的讀后感
大家好,這里是名人名言讀后感欄目,你觀看的是有證據才是真理——讀《伽利略》有感,本站還有(三國演義讀后感2000,三國演義讀后感2000,三國演義讀后感2000,三國演義讀后感2000),最后謝謝大家支持本站,希望該文章對你有用!我們(www.mingren5【第20句】:cn)會用最好的文章回報給大家!
有證據才是真理——讀《伽利略》有感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
他自幼勤奮好學,聰慧過人。父親把他送入比薩大學學醫術。但是它真正的愛好是數學與物理學。退學后,他經常發明一些儀器,撰寫高質量論文。之后,先后被比薩大學和帕多瓦大學聘為教授。后來又成為宮廷首席科學家。
在任教時,他說:“只要是密度相同的兩個物體,下落速度都一樣。”這與古希臘大科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恰恰相反。開始,學校的學生根本不相信。但在比薩斜塔上,他說服了不少的學生、教授,成了家喻戶曉的`新聞。
在天文學上,伽利略的貢獻也很大。他制造了放大20倍的折射式望遠鏡,取得大量成果。他觀察到月亮上有山谷,木星有4顆衛星,太陽上有黑子,金星有盈虧現象……這些重大發現,使他成為歐洲名聲大振,被稱為“天空的哥倫布”。
伽利略的發現是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與教會發生沖突。1633年,因出版《對話》一書,受到教廷審判,遭到嚴刑,被迫在“懺悔書”上簽名。簽完后還喃喃地說:“不論怎么說,地球確實在運動啊!”
在囚徒生活時,他雖然已經是花甲之年,但還是在進行實驗,并寫出了《關于兩種新科學的論述和證明》,在荷蘭秘密出版。73歲時連雙眼都失明了,還在進行科學研究,直到逝世為止。
在他的話中,令我做深刻的是這一句——真理必須有證據,而且沒有誤差。愛因斯坦評論道:“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運用的科學推理的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上一篇:【推薦】勵志座右銘摘錄67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