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的9句經典名言
【第1句】: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第2句】: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第3句】: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于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于自己。
【第4句】: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欲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第5句】: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第6句】:如要鍛煉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第7句】: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于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第8句】:我是一位老人,凈說些老話。對于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么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并不重要。
【第9句】: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楊絳人生的“第一秩序”
楊絳(jiàng),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
楊絳人生的“第一秩序”
7月17日是楊絳先生102歲壽辰。她是專家學者,是作家翻譯家,是女兒,是姐妹,是妻子,是母親。她守候著人類最小的社會單元,為人生創造了美麗的“第一秩序”——家。她有一個被時代熟知的稱號“錢鐘書夫人”,她是一個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卻有著一個世紀令人感動的平民情懷。
楊絳曾說,我最珍惜和感念的是與家人的親近。
家在楊絳心中是人生的核心。自從嫁給錢鐘書后,楊絳一直不辭辛勞地操持家務。以至于心疼女兒的父親不免心有不平地說:“錢家倒很奢侈,我花這么多心血培養的女兒就給你們錢家當不要工錢的老媽子!”錢鐘書的嬸嬸夸楊絳:“季康(楊絳本名楊季康)啊,你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宣哥(錢鐘書)是癡人有癡福。”
生活中笨手笨腳的錢鐘書常常碰到墨水瓶弄翻了污染了桌布,臺燈、門軸壞了等等瑣事,楊絳一說“不要緊”,問題就解決了。在牛津大學學習時,因錢鐘書不喜歡古文書學加上粗心竟考了不及格,這大概是他一生中在文科領域考的唯一的不及格。楊絳用一只耳挖子的尖頭,一個一個點著幫助錢鐘書認識英國古人到今天書寫是如何變化的,錢鐘書看清楚了就很容易的過關了。
錢鐘書有今天的著作面世,既是楊絳擔負了大多數家庭瑣事,更直接的還是因楊絳拼命保存了錢鐘書許多重要手稿。從20世紀40年代在上海孤島時期,楊絳在日軍傳喚她時,拼命地把錢鐘書《談藝錄》手稿藏好。錢鐘書《圍城》創作也正是在楊絳創作的啟發下動的念頭。為此楊絳節衣縮食,辭退保姆,自任“灶下婢”,讓錢鐘書減少教課時間全心創作。
錢鐘書的短篇小說集《人·獸·鬼》能保存出版是因為“此稿本曾由楊絳女士在兵火倉皇中錄副,分藏兩處”,書出版后錢鐘書用英文寫下了一句耐人尋味的名言:“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錢鐘書。”對此,楊絳認為:“三者應該是統一的。夫妻該是終身的朋友,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系,即使不是知心朋友,至少也該是能做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情人而非朋友的關系是不能持久的。夫妻而不夠朋友,只好分手。”錢鐘書先生和女兒錢瑗去世后,楊絳整理出版了卷帙浩繁的錢鐘書英文和中文手稿。特別是錢鐘書英文手稿,還蘊含著錢鐘書先生想寫而未能完成的英文《管錐編》。楊絳寫出了一家人感人至深的散文集《我們仨》,這個書題原來是女兒錢瑗準備寫而未能完成的。楊絳把這個稱之為:我們仨失散了,留下我獨自打掃現場,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如果說專家們總是把人生的主要時間花在專業上,那么楊絳的專業應該是守望家園的園丁,而且無怨無悔。即便如此,百歲楊絳回憶中有女兒童年因為看著媽媽要批改眾多學生作業而不能陪她玩,含著眼淚掄起小拳頭作勢要砸作業本的情景;有因告訴錢鐘書女兒離世消息后錢鐘書傷心而難以承受的后悔。楊絳的“家”承載著百年悲歡和深切動人的人生溫情,閃爍著理想的光輝。
上一篇:形容母愛的名言警句-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