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苦與樂的數量取決于他的遭遇,苦與樂的品質取決于他的靈魂。歡樂與歡樂不同,痛苦與痛苦不同,內心世界的豐富、敏感和活躍與否決定了一個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在某種意義上,幸福是一種能力。
【第2句】: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選準適合自己扮演的社會角色。一個人不怕沒有地位,而是怕沒有能力讓自己站起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都能開拓出自己獨有的人生道路。
【第3句】:【禪心佛語】講話要含蓄,切忌太露;態度要委婉,切忌太直;處事要圓融,切忌太真;做人要深厚,切忌太苛。
【第4句】:佛教以不生不死為了脫生死,為什么高僧大德、成就者們都要示現涅槃?乃至佛陀也在世壽八十歲時示現涅槃?涅槃的意義在哪里?
【第5句】:我們常常會自說自話,因為每個人都天生有說話的欲望,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你心甘情愿的聽眾。自說自話者往往被人視為精神疾病患者,其實他們大多不是,他們更接近靈魂的流浪者。
【第6句】:【禪心佛語】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安樂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中,了悟這一本性就會“生亦安詳,死亦安詳。”了。
【第7句】:【禪心佛語】外表上我們可能很簡單,我們可能只有很少幾件衣服,一日一餐就滿足了,然而這并不是樸素。如果你的心能容納無限的經驗,雖然飽經世故,卻又能保持單純,這才是樸素。
【第8句】:追花諑密的放蜂人是天下最辛苦的一群,他們常年生活在野外,居無定所,奔波不定是他們的生活常態;蛇侵蟲擾,日曬雨淋是他們無法回避的命運;侍蜂割蜜,勞心勞力是他們無法言說的酸痛。
【第9句】:【禪心佛語】如果修法時昏沉掉舉稍微少一點,就沾沾自喜;昏沉掉舉一旦熾盛,就又開始心生煩惱。這充分說明你可能還沒有掌握善巧方便,這樣的修行恐怕很難有成功的時刻。
【第10句】:【禪心佛語】當我們被流言中傷的時候,首選必須先冷靜下來,反觀自己,如果它具有真實性,那么我們就應該摒除恩怨、閉門思過,并且鼓起勇氣重新做人。
【第11句】:【禪心佛語】生活本沒有什么對錯、好壞之分,只是選擇不同,認識不同罷了。不言苦,只因挺直的脊梁;不言累,只因心中的夢想;不言痛,只因我心如此堅強。
【第12句】:如果失去是苦,你怕不怕付出;如果迷亂是苦,你會不會選擇結束;如果追求是苦,你會不會選擇執迷不悟。好多事情都是后來才看清楚,好多事情當時一點也不覺得苦,然而我們已找不到來時的路。
【第13句】:【禪心佛語】為事之道固然不可執著于一事一物,才能凌駕于萬物之上,有此心境者必可獨超事外,千法而對一題,萬事可悟得自解。
【第14句】:【禪心佛語】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生命都是很短暫的,彼此之間都是過路客,隨時隨刻大家都要各奔東西的。在這短暫的時間里,要能夠彼此珍惜緣分。
【第15句】:當我們總抱怨世界陰暗時,恰恰是自己內心蒙了很厚的灰塵。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活在別人的嘴里,也不活在別人的眼里。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起妄緣,無心無為,自由自在,動靜自如,冷暖自知,當下就是修行。
【第16句】:【禪語人生】想要一個積極快樂的人生,首先要把我們的心打開。心如果僅有一個水杯大,一粒灰塵掉進去都會搖動不止;心如果像天空一樣沒有邊際,那還有什么能成為你的障礙呢?日月星辰能成為虛空的障礙嗎?不能。
【第17句】: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落水要命,上岸要錢。慢藏誨盜,冶容誨淫。忙者不會,會者不忙。貓急上樹,狗急跳墻。美婦悅目,賢婦愉心。美人少子,艷花無實。門無俗客,室有藏書。迷途知返,千金不換。
【第18句】:是清凈的、真誠的、是無限量的,當我們時常面對內心,反觀內省,掃塵除垢,我們會發現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無塵無垢的小孩,它單純、透明、澄清,它不喜歡鉤心斗角,它討厭追名逐利。
【第19句】:不要小看一個微笑的力量,微笑是一種面對生活的樂觀和豁達,是一種改變命運的強大能量。時時微笑,就能讓自己的人生時時保持快樂歡喜。
【第20句】:【圣經文案】149這殿后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該2:9)
【第21句】:人必須把心中的貢高和我相放下,才可能發展出寬容、忍辱和尊重別人的謙和,從而發展圓融的人際關系。——鄭石巖
【第22句】:“是非止于智者”,有智慧的人,能成人之美、揚他人之善,因此心量寬廣,足以包容天下眾生,普利天下皆得安樂。
【第23句】:【禪心佛語】人生無常,有得意,有失意,過好每一天,就是過好一生。人生是一種態度,心靜自然天地寬。不要因為停留在不開心的過去,而錯過了本該屬于自己的美好的明天。
【第24句】:愛語——柔聲悅色,令人聞之欣慰、見之敬愛。誠懇的愛語,可掃除一切人我煩惱,解開心結郁悶,化干戈為玉帛,轉暴戾為祥和。
【第25句】:【禪心佛語】生與死,此岸與彼岸,短暫與永恒,絕望與希望,有限與無限,都是永恒的矛盾,永恒的命題,科學永遠解不開如此終極的方程式,我們需要一個靈魂安放的地方,需要令心靈寧靜明澈的家園。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運用禪。
【第26句】:【禪心佛語】沒有心靈的歸宿,心里空蕩蕩的,總感覺干啥事都沒勁,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義和方向,也不知道自己活著干什么。
【第27句】:【佛心禪語】人的一生也是一段修行的旅程。遭遇挫折不幸的時候,不僅不應該情緒低落與喪失勇氣,更應該靜下心來調整情緒,昂起頭來增加信心,并從容坦然地面對現實與挑戰,借此來磨練自己,以取得更高的成就。
【第28句】:劫難,是安很喜歡的詞。也許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一個禪,也是無止盡的劫難,可是佛他不告訴我們,我們要經歷多少才肯放過我們,他總是高高在上,笑而不語。
【第29句】:【佛家禪語】想要幸福,首先需要先放下對幸福的執念。這需要順從自己的心意,也要松開“多就是好”的念頭。很多人會不自覺地“累積”物質,潛意識中以為,等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也許就可以從此快樂幸福了。
【第30句】:一個人不懂禮數,沒有敬畏,缺失信仰,內心只有貪欲,那么,這個人就和一般的動物區別不大,他越強大,獵物的處境就越危險,叢林就越不安寧。
【第31句】:吃飯時,我們可以選擇為嘴而吃,也可以選擇為健康而吃;被輕視時,我們可以選擇憤怒,也可以選擇自強;被冒犯時,我們可以選擇反擊,也可以選擇忘懷;財色當前,我們可以選擇去占有,也可以選擇潔身自好
【第32句】: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筋骨、勞其體膚、曾益其所不能。”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曾有不為人知的艱苦歲月。
【第33句】:因果在什么地方修?就在舉心動念之間來修。起一念善,就是種善因,就會有善的果報;起一念惡,就是種惡因,就會有惡的果報。
【第34句】:【禪語人生】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讓人所不能讓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飯,要穿人所不能穿得衣。總而言之,需要受人所不能手的。
【第35句】: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愿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若舍專修,修雜念者,一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唐)善導《觀經散善義》
【第36句】:有人說:好好愛自己。假如“愛自己”就是全心全意關注自己,那就是把憂愁請進來,把快樂趕出去。愛自己的最好方式只是愛他人,除此別無妙法。
【第37句】: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淡中交耐久,靜里壽延長。當官老得快,百姓最自在。當堂不讓父,舉手不留情。道高龍虎伏,德高鬼神欽。道院迎仙客,書堂隱相儒。稻怕午時風,人怕老來窮。得意走官場,失意寫文章。
【第38句】:一日禪:超脫于心隨性生活煩惱隨心而生,善隨心而起,罪也隨心而起。心是人們的人生中最難以突破的局限,很多人因為莫名的煩惱而耽誤了大事,因莫名的愧疚讓自己的生活處于悔恨之中。而禪,讓人們超脫于心之外,隨性生活。
【第39句】:【禪語人生】只有時時保持覺照(警覺)的人、才能遠離惡習、脫離六道輪回;只有時時保持覺照的人、才能與道心心相應;否則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
【第40句】:風險的存在是多種多樣的。如果看不見事物之間的聯系,孤立地看問題,風險來到身邊就無法躲避。看問題全面些,就能適當規避風險。
【第41句】:【禪語人生】一個人,能容忍別人的固執己見、自以為是、傲慢無禮、狂妄無知,卻很難容忍對自己的惡意誹謗和致命的傷害。但是,惟有以德報怨,把傷害留給自己,減少一些不幸,回歸仁慈、友善與祥和,才是寬容的至高境界。
【第42句】:【經典佛語】~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工夫很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第43句】:【禪語人生】在煩惱、憂慮、懷疑、妒嫉、忿怒等種種心理狀況發生時,不需要痛苦掙扎,只要告訴自己:【人生是短暫的,還有許多的事情要做,不要浪費生命。】如能這樣自我期許,煩惱心便可立時平息了。
【第44句】:人與人,人與物,人與事之間皆有緣。一花一葉,一人一物,一次機遇,一次挑戰,一個善知識。生命得以有了修行的機緣,迷茫,沉默、思考、釋然、頓悟都讓生命的長河里多一份靜緩,多一份深闊。
【第45句】:【禪心佛語】慈愛: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以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恒不變的真理。
【第46句】:了凡先生雖然精通易經數術,但他卻一再強調說術只是一種形式,而道卻能給人以真正的啟迪。他希望我們能將“了凡因語”的理論傳播四方,讓更多的人受益。
【第47句】:人生有三位好老師:一是興趣,有興趣,內心才有執著的追求。二是苦難,你遭受的每次苦難,都會助你成長。三是愛,愛像口袋,往里裝是幸福,往外拿便是成就感。成功的人生,用興趣去追求,用苦難去磨礪,用愛去生活。
【第48句】:【禪心佛語】青年朋友要學會生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懂得關愛他人,尊重勞動成果,愛惜糧食,粒米寸薪,當思來處不易。有覺悟有智慧,惜緣惜福,有信仰、講因果、有良心、講道德,為未來人生的發展,走好每一步。
【第49句】:每個人的心,都如同洋蔥一樣,被層層包裹起來;你想得到,總是要花時間,并且伴隨著眼淚和痛苦,所以啊,別相信瞬息間愛上你的人,那都是一時的情緒而已;真正愛你的人,都是為你哭過、傷過和幸福過的,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第50句】:失落身外之物,而不致失去自我的人,肯定會獲得更多的機會;不曾失落任何東西的人,卻會因為找不到自我,而終至失去一切。
【第51句】:人需要目標,但是目標不能胡亂確定,倘若選擇了一個不切實際或不適合自己的目標,那定然有百害而無一利。只有從現實情況出發,制定正確的、對自己行動有幫助的目標,才能受益。
【第52句】:【禪心佛語】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惡,佛不精進,佛不懈怠,佛是無作人。但有住著心,見佛即不許也。
【第53句】:世人總以為惡小為之并無罪,但佛祖卻將你的行徑看得一清二楚,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不到。佛要我們做個好人,其實是在為自己祈福。如果你世世都為惡,也許你連做人的機會也會失去。
【第54句】:人生在世,最難做到的就是放下。自己喜愛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愛的也放不下。因此,得失之心、憎愛之念盤踞心頭,無法得到解脫與自在。
【第55句】:【禪心佛語】微細煩惱是指執著心中最微細的智慧,也就是說他有了智慧,能知道念頭的起處,也能知道并看到那生滅的狀態,但因為有執著,所以這種還是白光中的一絲黑暗,這已經是非常微細了,但還是不正常的。
【第56句】:【禪語人生】一生之計在于勤,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事之計在于人。該珍惜的須珍惜,該抓住的須抓住,寧可錯過事情,不可錯過人生。
【第57句】:時至今日,則須依于全般佛陀真理而適應全世界人類時機,更抉擇以前各時域佛法中之精要,綜合而整理之。(民國)太虛《人生佛教》
【第58句】:太用力的愛情,讓人看不清內心。用力過度就是不自信,不信任,怕來不及表達自己的情緒,怕沒有時間耐心等待。但其實,細水長流,平靜而深刻,才更容易看到內心。
【第59句】:凡學佛之人,無論在家出家,皆不得以安受坐享為應分,務必隨位隨力,日作其資生利人事業,不得荒廢偷惰。(民國)太虛《學佛者應知行之要事》
【第60句】:佛門即空門,悟極返空,既然眾生都在苦苦求索著“空門”真諦,佛祖自然不會將門關閉,而是大開佛門,只待有緣人。
【第61句】:【禪語人生】真心不是無情之物,它明明朗朗,了然一切變化;恍如明鏡,但又比鏡子多一份靈性,如如不動,能朗照萬物;明了外界發生的一切,但它們無法擾亂你。這就是本元心,質樸、簡單,凡夫與圣人同樣擁有。
【第62句】:【禪心佛語】能讓自己快樂、自在,是真聰明、真能干;能讓自己和他人解脫煩惱與痛苦,才是真智慧、真慈悲。
【第63句】:【禪心佛語】禪心就是包容心、淡泊的心、平等的心、感恩的心,禪心就是自我要求、自我慚愧的心。一個人能用禪心去體會世間的人生,從平實生活中體驗感情和認知的樂趣,才能發現并享受生活的美好。
【第64句】:【禪心佛語】何故我們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因為我們是孤獨一人來世間旅行,雖說有親屬、朋友、同事,但并不能互相傾吐心中的一切,我們找不到真正彼此理解的心靈之友,即使是夫婦,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
【第65句】:【佛心禪語】不要忘掉別人生氣時說的話,因為往往那才是真相;不要記恨說這話的人,因為這是他用另一種方式讓你看清楚自己。
【第66句】:人一生走什么樣的路,經歷什么樣的際遇,一半取決于自己,一半取決于運氣。雖然很難左右運氣的那一半,但只要用好屬于自己的那一半,人生也就不會差到哪里去。
【第67句】:【禪心佛語】你的善良要留給那些懂得感恩的人,而不是那種將你的善良接受的理所應當且會欲求不滿得寸進尺的人。
【第68句】:富有是命運的一個獎勵,獎勵過去的勤種善因;貧窮是命運的一個提醒,提醒得果當自今天始,努力為明天耕耘。無論貧富,都值得你對命運心存感激。
【第69句】:【禪心佛語】沒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所以你認為不能失去的總是會給你帶來很多痛苦,當然也沒有誰想給你痛苦,但痛苦總是在我們錯誤的認知中席卷而來。
【第70句】:【禪心佛語】第三種情況,如果有的寺院本身就“財大氣粗”,也沒有遭受嚴厲要挾,那么更應該在取消門票的問題上做出表率。
【第71句】:有人把敲鐘只看做尋常慣例,鐘是鐘,我是我,這樣敲鐘,鐘聲也毫無生機意緒。而悟由則視鐘為佛,視鐘為己心,鐘與我,渾然一體,鐘聲即是自己心聲的自然流露,這樣敲鐘,鐘聲便也有了生命。
【第72句】:遠離五欲:五、懈怠睡眠:一切學業、事業、道業,都靠時間累積而完成,若游手好閑、懈怠貪睡,則會逐漸墮落。人生除去吃、睡之外,能做事的時間極有限,應珍惜時間,進修己德,成就一切。
【第73句】:【禪心佛語】生活的禪法,需要自我固執的克制,需要自我懦弱的鼓勵,生活所有的高低起伏,是一種對人生的成全與堅強的提攜,有時候生活有些犀利,那么就需要自己溫暖自己,溫和而寬宥,快樂而釋然。
【第74句】:【道家經典禪語】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第75句】:當今時代的人們所遇到的問題,并非是饑餓寒冷、居無定所,而是精神崩潰、心靈空虛。我們缺乏的不是物質文明,而是精神良藥。
【第76句】:隨緣不是消極等待,而是以平常之心看待。只有以平直自然的心去生活,真正地回歸到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同道唱和,無人而不自得。
【第77句】:【禪語人生】修行人既能知命,又能達觀,才能不怨天、為尤人,達成心理上的泰然和寧穆;同時,必須有十足的勇氣與毅力,才能克服自他的弱點,作向上的轉變。
【第78句】:【禪語人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只有隨和的人,才能發現周圍的真善美,才可以真正享受生活賜予我們的快樂。在隨和中,我們可以擁有寬廣的胸懷、高瞻遠矚的目光和無以倫比的智慧。
【第79句】:恒愚法師:藍天因為雨水的洗禮而更加純凈,生命會因為飽經憂患而更加厚重。生活不僅僅是一場信念,更是一場實踐。不要說眾生難度,也不要感嘆命運的折磨,走在這繁雜的世間,這場對寬厚心地的成就,才是最好的自我救度。
【第80句】:百年如同一場夢,不知生從何來,更不知道死往何去,與其思索生死課題,探知天堂地獄在何處,不如把眼前的日子過好。
【第81句】:【佛心禪語】耍一個心眼,前途一個深坑;興一念慈悲,驛道一座涼亭;輾轉一個綺思,放入一個盜賊。我們的心無時無刻不在創造著未來。>>
【第82句】:“南無阿彌陀佛”佛旗在我心中高高飄揚,阿彌陀佛以此宣示他的主權存在,閻羅、魔軍不敢進犯一步,何其安樂自在。
【第83句】:必須認清內在的心理與外在的事相,分別真偽、明辨是非,以學習明哲智慧,才能通達覺悟之理,更能反觀自性,以安樂自得。
【第84句】:【佛心禪語】不要認為生活傷害了誰,誰的誰,誰和誰,誰又是誰的誰,誰經歷得多,誰憂傷的多,都是行走在路上的誰,到頭來誰才知道世界是多么的寬闊。
【第85句】:【禪心佛語】人家說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
【第86句】: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后念離境即菩提。《六祖壇經·般若品》
【第87句】:【禪心佛語】寂然法師知道兩萬多名難民已經讓棲霞寺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而收留抗日官兵,無疑增添了更多風險。一旦日本人發現寺內有抗日官兵,所有避難民眾與僧人都將性命難保。
【第88句】:【禪語感悟】“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單純的快樂感。事實上,讓別人能感受到我們贈與的快樂,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大智的佛,告訴我們如何讓別人因為自己而快樂。
【第89句】: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人憤怒的那一個瞬間,智商是零,過一分鐘后恢復正常。人的優雅關鍵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嘴傷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
【第90句】:【禪語人生】雍正帝參與佛教事務的內容是,利用皇權調和儒、佛、道三教的關系,使三教融于一爐。他說:“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世。”三教各有其用,又有許多共同的東西。
【第91句】:人生需要平衡,幸福需要感受,平和的心態,平淡的活法,生命,有人用智慧演奏,有人用笑談面對,有人空白接受,有人無言吝嗇,一句話,一個人,面對市場,不是每句話都會改變思維的價值,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命運。
【第92句】: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間人重患,凡夫困之,致死不免。女色者,世間之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菩薩訶色欲經》
【第93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痛不在身言忍耐,錢不出家說給予。頭要冷,腳要熱,心要平,氣要通。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柳暗花明。
【第94句】:【禪心佛語】人生之所以有絕境,是因為你要突破要挑戰。身陷絕境,就不要詛咒。學會控制,學會珍惜和理解。巴爾扎克說:絕境,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之淵。
【第95句】:造身語意惡行的人,是不愛惜自己的人。。修身語意善行的人,是真正愛惜自己的人。若人自愛己,不以惡加彼,無有造作惡,得于快樂者。若人自愛己,應修諸善業,速疾能獲得,種種諸快樂。《別譯雜阿含經》卷三
【第96句】:【禪心佛語】錯誤也是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堂功課,但不能總是上同樣一堂功課。沒有過程的修煉就不會有究竟明了的果位。
【第97句】:【禪心佛語】或避縣官,依倚吾道,求作沙門,不修戒律。月半月盡,雖名誦戒,厭倦懈怠,不欲聽聞,抄略前后,不肯盡說,經不誦習。設有讀者不識字句,為強言是,不諮明者,貢高求名,虛顯雅步,以為榮冀,望人供養。
【第98句】: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梵網經》卷下
【第99句】:【佛心禪語】做事如果缺乏至誠的信念,就很難成功;既使成功,也如同建筑于沙灘上的閣樓,經不起風吹雨打,并難逃傾覆的命運。
上一篇:女裝賣點話術(女裝的銷售話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