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
(2024-2024年度第二學期)
本學期,我們語文教研組以市區教育局和學校2024年工作要點的精神,圍繞課程改革,通過主題探究活動,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研究方式。配合教導處開展各種教科研活動,發揮教研組的“教科研主陣地”作用,形成民主、開放、有效的教研機制,現就本學期教研組主要工作做如下總結。
1、、組織校本培訓,通過“教學沙龍”“教師論壇”“集體備課”等形式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
本學期,結合區教育局的“骨干教師再成長”培訓,組織教師進行略讀課文探究的學習講座,切實解決教師在教學一線中的難點困惑。長期以來,老師略讀課文的教學重點難以把握,教學中,時常產生這樣的難題,比如:整體感知、生字、詞語的學習等環節可以不要嗎?到底是哪些方面可以略學,哪些方面不可以略學呢?教學拓展可以拓展哪些方面的內容呢?本學期,在區教育區的領導下,對全校語文教師進行了這方面的培訓,教師的略讀教學課堂效率有效提高。
2、繼續組織教師填寫《鐘村小學教師科研需求調查表》,引導教師關注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教科研課題討論擬定教師們的校本教研問題,教研組緊緊圍繞這些問題開展系列教研活動。本學期,通過整理教師自身科研需求,我校教研組擬定本學期的教研專題為“閱讀教學中的隨文練筆”。結合區教研室的“隨文練筆”探究,組織教師結合課題研究,開展公開課教研活動。課后及時開展反思沙龍的活動,并推選2名教師參加校反思沙龍的交流。
3、圍繞市教育局“古詩教學的探討”開展校內古詩教學的研究課,積極組織教師反思自己在古詩教學遇到的問題。除此之外,組織全校教師參加區、市教學局開展的古詩教學研究課觀摩活動。結束后,在教研組內開展研討沙龍。本學期,我校選送艾漪老師的古詩研究課《別董大》獲區古詩教學研究課一等獎。
4、結合《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文學社團活動的實踐研究》省級課題研究,開發校本教材,探索校本課程的新模式。
(1)在教研組活動中,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緊扣課堂教學,扎實語文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采取緊扣課文,指導學生美讀、品讀,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
(2)結合主題探究形式,探索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開展隨文練筆的教學嘗試。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意識的滲透寫作方法指導,通過對課文的理解賞析,揣摩作者錘煉詞句、構思文章的方法。結合單元習作,分散的遷移運用到每課的閱讀教學中,有側重點的對學生進行習作指導。通過模仿-創作,一課一練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閱讀-仿寫-創作的系列指導,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因此得以提高,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在此基礎上,教研組及時進行交流、討論,總結教學探索中的得與失。
(3)組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各項語文活動。本學期結合我校的“科技節”活動的開展,語文組開展全?!翱苹霉适铝曌鳌?、“科技節有感”等系列習作實踐活動。老師們都認真指導學生習作,并組織教師及部分學生對百余份習作進行評選,最后將一等獎作品收編成集,作品集受全校師生一致好評。
(4)繼續完整具有我校特色的小學語文校本課程。
結合我校實際,語文組繼續編寫出語文校本教材。本學期,有《美文賞析》、《快樂學習開心習作》等一系列的語文校本教材編寫完成。貼近生活的授課拉近了文學與孩子的距離,很多孩子因此愛上語文,愛上文學。
5、開展“小學語文家庭作業設計”的比賽,讓學生精寫精練,提高語文作業的實效。
本學期,為了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我校語文組開展了“小學語文家庭作業設計”的比賽活動。吳信志、孫時剛老師設計的強化訓練本是一項有效的作業類型,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錯題本。學生在完成作業、參加考試等各項練習中,出現了許多典型的錯誤題型,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教師適時相應的編出題目,讓學生多次反復練習。這些題目量少而質優,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對重難點知識進行消化、鞏固、強化,效果較明顯。李瓊、于延英老師結合我??破战虒W特色,開展了留心觀察、趣味習作的嘗試。這樣的習作擺脫枯燥乏味的習作指導,設計趣、活、新、奇,的習作訓練實踐活動,注重孩子的親身體驗,讓孩子寫出真情實感。如:在游戲后習作、接力觀察日記得到了學生的喜愛。胡娣、艾漪老師帶領孩子開展讀書實踐活動,不僅是想通過文學的閱讀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而更多的是想在兒童文學的世界里,讓孩子們獲得更多的純真、美和幻想。他們在班級里建立了自己的圖書角,學生們自由的選擇自己愛讀的書,每讀完一本書更換的時候,上交自己的閱讀記錄卡,卡上記載著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和自己的閱讀體會。一學期下來,一張張卡片就是他們成長的足跡。結合語文綜合性學習創作畢業贈言、制作賀卡、編寫習作集,嘗試通過各種方式喚醒、激活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這些特色作業獲得了學生的一致喜愛,老師們的好的做法也在市語文沙龍中交流。
上一篇:外國語中學師德師風建設總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