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關于溫州動車事故的新聞可謂是五花八門,人人對這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也不例外,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鏡頭拉到事故之后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某鐵道部領導的一句:“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無一不是指責這位領導同志太沒有責任心。我卻認為,或許是或肯定是他沒有責任心,但我想更多是迫于無奈吧?所謂的“替罪羊”大概就是這位可憐的領導吧,他將大家的視線都聚焦了。真正的主要原因怕是中國現在許多領域普遍存在的現象,急于求成,卻頻頻發生質量不合格的事情。急功近利者往往基礎不堅實,出現錯誤也自然是在所難免的,我覺得不如腳踏實地發展,這樣效率想必也能夠有所提高,而不像風中的蠟燭,搖曳的光雖美,卻隱藏著致命的危險。
第二鏡頭鎖定賠償事件,從最開始的10萬元到20萬元,20萬元到50萬元,50萬元到90萬元,人命關天,豈能像這樣爬梯子似的兒戲呢?這明顯是對人們生命的不尊重。再者是整件事情的起因,據有關報道,中國動車的技術人員,1。2個月就能上任,雖然中國人的智慧是無限的,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吧。動車事件后一天,“和諧”二字又在一座座高架橋上留下她的魅影,相比如此,外國在發生類似事故后,至少要經過一系列的調查才能讓動車再次上路。我不禁想問問動車上的工作人員:“你們是在拿乘客的生命開玩笑還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呢?”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為什么就用“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姿態冷眼觀望呢?追求和諧,是絕對正確的,但浮躁的心能冷靜嗎?飛奔而去的背影在寒風中顫顫巍巍,為什么不披上一件風衣,一步步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