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五月的一天,身為一國總理的諸葛亮在自己的書房坐立不安,徘徊不定,手里的羽扇不停的扇動。一個仆人捧來一杯上好的龍井茶。
“總理,您就別轉悠了,還是停下來喝杯茶吧,在想。。。。。。”
“茶,也是水泡的,如今天旱人災,天下黎民百姓裂皮以待,身為國家重臣,不思民苦,還要讓我品茶。。。。。。”沒等仆人把話說完便已喝聲責來。一副又氣又焦急的神情盡顯無疑。這平時待人溫和的總理怎么會如此反常呢?
原來前幾天胡錦濤主席為了抗旱救災工作,特地召開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上所有重臣都對此搖頭嘆氣,可大家又突然大喜:諸葛總理通天地,曉地理嗎?只要他肯設壇施法,求雨降臨不就一切都解決了嗎?諸葛亮拂著一把白嘩嘩的須,一副為難的樣子:感覺自己人老了,有此心恐無此力呀。但在眾人的一致舉薦下不得不答應下來。決定在第二天晚上子時開壇做法,結果卻做法失敗了。本來對天干地旱的事就已經夠心煩的了,而做法失敗更是讓自己心有不安。回來后整天對著手中的羽扇,不是發呆就是徘徊不定。口里喃喃念到羽扇的八個字“‘治國安邦,指揮若定。’想當年,登臺揮東風,火燒赤壁戰。撫琴笑退千兵馬;血肉一身抵萬軍。是何等胸有成竹,指揮若定啊。可如今天下蒼生受苦,吾卻已老,法已殆盡,有心無力,無能無為。。。。。。”
過去了兩天他還在想抗旱的辦法,這天好心的仆人給他端茶卻碰了釘子。全府上下無一不為諸葛總理通為國而忘食甚至絕食而擔心,都紛紛為他著急起來。
又過去了一天,正是下午,諸葛亮坐在觀星臺上,設案觀象,一直愁眉不展,這時總理夫人劉氏走到他身邊。
“夫人,你怎么來了。”
“怎么求雨也是這樣求的嗎?”
“對了,我怎么忘了夫人你了呀,您可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智慧之人啊,可得給我想個法子啊”諸葛亮喜道。
“為了求雨你竟然絕食,想死啊,這事可不是你一人的事呀,可以廣招天下賢能之士呀。”
諸葛亮恍然大悟便擬稿文:今逢天干地旱,萬物不能生,糧食無顆收,國庫空無籽,天下蒼生受苦,國家受難,望天下又能之士伸與援手救天下黎民于水火,本人愿以千兩為聘,萬金為禮酬謝。
榜文—出,眾士們紛紛歸來。一日之間竟有幾十甚至上百人之多涌入總理府,這樣祭品費作法費酬勞費加在一起,僅在一日內便耗掉總理府一百萬元之多。
“總理,本人吳賢臣,自幼修道,游遍大江南北,無人不知我"舉指定乾坤"吳居士。只要我親自出馬,擔保五日之內,甘霖必至,蒼生得救。”
“總理,本人"號天居士"姓陳名良,師承太上老君之第五百二十代首席大弟子宋衡,五湖四海之內無不威震天下;海角天涯之間皆傳小家墻隅。而今知天下蒼生有難,上天有好生之德,特使吾前來相助”
這樣的人在半個多月以來,數不勝數。錢財倒是花了不少,可一點功效也沒有。想不到冒牌貨競如此之多,想我諸葛亮一世英明卻沒留下一身本領流傳后世,要是我能有半個傳人,那又何不樂哉!這天又來了一位自稱“天山居士”的道人,也一樣說了一翻奉誠虛偽的話。諸葛亮叫人設好壇,這天“天山居士”登壇施法,作弄一翻,朱書—紙:“得天之令,日曬地裂,旨于勞民筋骨,餓其體膚,空泛民身,使其增益其所不能,時止三日,甘霖大降。”話一宣完,突來狂風大作,一聲雷吼,心驚而身墜下臺,不醒人世,大雨飄飄而至,甘泉雨露,萬物生輝。
上一篇:孩子,你怎記得
下一篇: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