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消防”?作為小學生的我和“消防”又有什么關系呢?帶著這些疑問,我查了下資料,也請教了老師和父母,從中學到了不少有關消防的知識。
原來消防就是“救火和防火”。
那什么又是火災呢?火災就是因不正當的使用火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發生火災時應立刻撥打119,消防隊的叔叔們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救火,并且是不收任何費用的。但火災總是或多或少的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電視、報紙經常報道類似事件,那場面真是慘不忍睹,觸目驚心。所以我們要以“預防為主,消防為輔”。
火,時時刻刻存在于我們生活中。我們隨時都要用到火,比如:在野炊時,在冬天烤火時,做飯做菜時......火,在為我們作出巨大貢獻時,也給我們造成了不少的災難!
在生活中,人們最容易忽視的是火災隱患的預防。
平時,有些大人沒熄滅的煙頭隨處亂扔,老化的電線不及時更換,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放鞭炮煙花,長時間超負荷使用家電,用天然氣不檢查有無膠管漏氣等......其實這些都是火災的隱患呀!卻常常被人們所忽略。而一旦著火了,則悔恨交加,后悔莫及。
聽爸爸講,我們樓下的超市的消防工作可做得很好,他們就有嚴格的消防規定,而且每年都要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及消防演習。
沒有經歷過火災時,我們覺得消防好象離我們很遙遠,但現在我終于明白消防其實離我們很近。外出旅行時要注意,在樹林、草地,及一切有易燃物的地方,不能隨意玩火柴,打火機之類的東西,因為干燥的花草樹木就會因一不小心燃燒,釀成火災。另外,外出旅行盡量避免燒烤,留下火種。因為即使很小的一?;瘘c,被風一吹,也會蔓延成大火,吞噬整個森林。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我們特別注意。例如燃燒垃圾就能引起火災,垃圾里很可能有易燃易爆物品,如液化氣殘液、玻璃瓶、鞭炮、廢舊液體打火機等,一旦燃燒就有爆炸的可能性。很多人吸完香煙經常亂扔煙頭,一般煙頭的溫度在800--1000攝氏度,是最大的火災隱患,非常容易引起火災,俗話說,“一支香煙,能毀萬丈高樓”。特別是在像廚房這種易燃物質多的地方要格外注意。在家中炒菜時,油鍋如果突然起火,應該馬上用鍋蓋撲滅,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天然氣泄漏引起火災在報紙、電視新聞上已是屢見不鮮的了,一旦發現燃氣泄漏,應立即關閉氣閥爐具開關、打開門窗,此時不能使用室內任何電器或室內電話;發現鄰居家燃氣泄漏應立刻敲門通知,切勿使用門鈴。另外,每個家庭都應配備小型滅火器等,每位成員都要掌握使用方法,才能有效的防止火災的發生。
記得小時候的我,就險些親自點燃自家的床單差點發生“火災”。那時我還很小,我的玩具掉在床鋪下面去了,床鋪下面光線不好,看不到我的玩具在哪兒,于是我找來蠟燭點亮后,照著去找床鋪下的玩具,只注意到處去找玩具,沒想到點燃了床單和床墊,我嚇呆了,直叫:“媽、媽、搞糟了?。毙液脣寢屭s快端來一盆水潑上,才沒發生大的火災。我現在想起來還好后怕呀!那就是因為當時很小不懂得安全用火,險些發生一場火災,那時我們家還有許多公家的貨物呢!假如把公家的貨物燒毀了,我家就要賠很多的錢,可能我們就要傾家蕩產了。所以,我們現在是小學生了,我們都要認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火災發生后一些基本處理方法,預防火災的發生。
當你在超市購物,當你在影院欣賞電影,當你在車站、碼頭匆匆行進時,你也許沒留意有一些紅色的瓶子靜靜站立在角落里,默默無聞。它們就是火災的克星--滅火器。別看它們平時不起眼,或許已被人們遺忘,一旦真的有火災發生,就能顯示出強大的力量。由于一些公共場所對消防沒有足夠的重視,一發生火災,連滅火器都沒有,以至于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巨大。每當我在電視、報紙看到類似的報道,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要是大人們都按消防規定來做事,那這人間悲劇不知要少演多少!所以只要我們防患于未“燃”,就可以讓我們日益強盛的祖國更加祥和、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