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那本發黃的相冊,里面的照片映入我的眼簾。
第一張照片上的是爺爺,那照片由于年代久遠,表面泛黃、四角蜷曲。照片中爺爺上身穿著打了補丁的粗布衣,下身穿了一條洗得發白、打了多個補丁的長褲。
聽爺爺說,他們小時候正是日本侵略中國時期,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常常以芥菜、草籽等野菜充饑。有時沒有飯吃,就把稻谷上碾下來的糠和著面粉做糕吃。怪不得照片上爺爺如此的穿著打扮。爺爺童年時期唯一的樂趣就是去田里摸田螺,下水抓泥鰍。
第二張是爸爸。爸爸上身著一件褪色的中山裝,下身穿著一條明顯短了一截褲腿的麻布褲。
爸爸說,他們十來歲便已當家了,每天劈柴燒水,煮飯洗衣。一有空閑還得拿上簸箕去野外撿拾動物排泄物,以便到小隊里多換點工分。當時一家干一個月,也只夠買幾十斤米的。常常熬上一鍋稀粥,撒上一點玉米糊和鹽花,就吃自己腌的野菜。爸爸童年的歡樂就是跟著爺爺去山上挖筍、摘野果等。
再看后一張,那是我十歲生日那天,爸爸給我拍的。
畫面上,我一手拿著大姑給的遙控賽車,一手拿著媽媽給我的玩具熊,身上穿的衣服,褲子,鞋子全是名牌,我身前還放著一個巧克力水果大蛋糕,多幸福、多自豪啊!
在現代化,信息化,數字化,機械化的四化建設社會中,現在的兒童吃穿不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活像個小皇帝!
合上相冊,我思緒萬千。如果沒有1949年那巨人的振臂一揮,會有現在的幸福生活嗎?如果沒有1978年中國人民的兒子打開通向世界的大門,會有現在的一切嗎?不會,肯定不會有。這一切的一切都歸功于祖國的解放啊!在祖國六十華誕之際,道一聲:祖國,謝謝您,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