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區衛生考核制度5篇
在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能夠規范員工行為,培養規范意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廠區衛生考核制度,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廠區衛生考核制度篇1
1.0目的
通過對生產設備控制,提高生產效率及設備使用率,以確保品質、延長其使用壽命。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對生產設備的檢修、保養和安裝過程的控制。
3.0職責
3.1生產負責人
a)負責編制設備定期維護保養計劃。
b)監督和檢查各車間定期維護保養情況。
c)負責在用設備的統一調配管理,提出設備的購置計劃。
3.2生產車間
a)負責生產設備維護保養;
b)維護生產現場必要的工作環境。
4.0工作程序
4.1使用部門制定設備維護保養計劃:
a)操作者在使用前要驗證設備是否完好,遵守操作規程,做好日常維護保養,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
b)操作者應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生產科(車間)應檢查各車間的設備維護保養情況,并作記錄,對發現問題或有懷疑的設備,應立刻停止使用,通知技術人員及時排除故障,確保設備持續穩定的運行能力。
4.2各崗位操作人員應與所從事的活動相適應,須經培訓或采取有效措施以滿足這些要求,應經生產科(車間)門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
4.3各車間應注意工作環境,以滿足生產的`需要。
4.4各部提出購置生產/服務設備計劃,報總經理批準后實施。新購設備經安裝調試,驗收合格后交生產車間使用,并納入生產設備一覽表中受控,設備資料由生產科(車間)建檔,報辦公室備案.
4.5生產設備報廢由生產科(車間)提出,質量負責人組織確認后報總經理批準,方可辦理報廢手續,辦完報廢手續后,即從生產設備一覽表中將該設備刪除。
4.6應保存每臺設備的記錄,建立設備檔案,其內容包括
a.設備名稱
b.制造廠名稱、設備型號、測量范圍、精度等級
c.設備接收日期和投入使用日期
d.目前放置的地點
e.接收時狀態(新舊或改裝過)
g.檢定或自校記錄
h.維護的詳細情況或注意事項
i.損壞.故障或修理的記錄
廠區衛生考核制度篇2
一、目的
為了創建一個干凈整潔的工作環境,有效地維護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和企業品牌,針對本站的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合于本商品站試驗室、物理室,攪拌樓,機修以及其他崗位。
三、管理方法
實行四定方針,定人、定物、定質量、定時間,實時劃片分工包干責任制。
四、具體要求
1.進入工作廠區必須著裝公司統一配發的.工作服,安全帽,不得穿高跟鞋。在廠區內禁止吸煙,亂扔煙把廢物。
2.每天在交接班時間,必須徹底清掃所屬崗位的環境衛生及設備衛生,并且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
3.對于屬于本崗位的設備,應做到不定時清掃,擦洗,做到無油污,無積灰,設備見本色。
4.料場及拉運道路的衛生應該及時做到不定期清掃,絕對保證拉運物料沿途及料場周圍不得有灑落的砂子和物料。
5.交接班清掃衛生時為了減少粉塵污染,各崗位工應該首先在衛生場地灑水,以免造成二次粉塵污染。
6.進入工作廠區必須著裝公司統一配發的工作服,安全帽,不得穿高跟鞋。在廠區內禁止吸煙,亂扔煙把廢物。
7.車輛清洗要到規定的地點清洗,清洗完后及時徹底打掃清洗現場,不得出現物料垃圾在清洗現場。
8.按照公司規定每周星期五為衛生大檢查日,周五各個崗位人員及時徹底清掃各個環境區域及死角衛生,各部門辦公室做到窗明幾凈,辦公用品放置合理、日常用品擺放整齊。
廠區衛生考核制度篇3
一、目的為規范生產車間的現場衛生管理、人員衛生管理和生產流程衛生控制,制定本規定。
二、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生產車間的。日常衛生清理、維護和管理工作。
三、職責
(一)車間主任負責監督車間衛生工作實施情況,負責對生產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控。
(二)生產操作人員按要求做好主管區域清潔衛生工作。
(三)清潔工負責打掃區域內入口通道、洗手池、更衣室、衛生間等。
四、管理要求
(一)衛生包干制度
1、車間主任負責對衛生工作進行分區承包,車間員工對自己負責區域每天進行日常清潔、整理歸位,每周五進行一次徹底地清理和清潔,車間主任和辦公室人員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
2、清潔標準可參照本規定及其他專項規定。
整理按各設備、工具、成品、半成品、原料等車間定置規定擺放。
(二)現場衛生管理
1、地面、墻面、固定物清潔
(1)地面清潔、無灰塵、無垃圾、無污跡、無積水、無死角。
(2)墻壁(角)和天花板清潔、無污染、無蛛網、無死角。
(3)門窗明亮干凈、無積灰、無污跡、無蛛網。
(4)照明、殺菌燈具保持清潔,無灰塵積壓。
(5)桌凳保持干凈,物品堆放整齊。
(6)水池及地下水道清潔、排水暢通、無阻塞現象。
(7)現場目視牌保持清潔、無污跡。
(8)樓梯通道暢通。
(9)車間四周責任區內清潔、無垃圾、無煙蒂。
(10)廁所、洗手處、換衣房保持清潔干凈、地面無積集水、墻面無污跡。
2、設備清潔
(1)生產設備、管道在使用前須消毒,使用后進行清洗,保持清潔。
(2)設備保持干凈無油污(包括消防器材),計量器具清潔內外清潔、無污漬。
(3)不使用的設備、生產用具(包括各種計量儀器、轉運設施等)應定期清洗,無污漬和異味。
(4)設備、管路每周進行一次日常保養,含清潔清理的內容,做到表面目視無灰塵、油漬、污漬等異物。
3、工具、材料清潔、整理 (1)工具、容器、衡器、搬運工具等按指定地點擺放整齊,并保持其清潔。
(2)操作工具、容器等在使用前后均應清洗、消毒、無污漬和異味。
(3)衡器的托底(盤)、游標及砝碼在使用前、后揩拭干凈。
(4)未用的原料、輔料及時清理、堆放整齊。
(5)各種半成品用轉運箱、輸送平板及垃圾箱保持清潔。
(6)產品包裝(塑料瓶、塑料桶、產品標簽和紙板箱)保持清潔、擺放整齊。
(7)衛生潔具使用前后清洗、清理,按指定位置擺放。
(8)飲用水杯保持干凈,放在指定位置。
(9)文件資料擺放整齊、無雜物。
4、廢品、垃圾清理
(1)廢棄物、殘次品按指定地點存放整齊;不能放入垃圾箱的工業垃圾必須定時清理(二小時一次)。
(2)工作中產生的垃圾,必須放入車間內的.臨時存放袋、箱中,每天上午、下午(下班前)二次將生產區域的垃圾清理出車間。
(三)人員衛生管理
1、健康檢查及培訓新入職車間員工必須到正規的醫院進行體檢,體檢合格并經過衛生知識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在職員工必須每年定期進行體檢。
2、個人行為規范
(1)員工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澡,勤理發,勤剃須,勤剪指甲,勤換衣。
(2)員工工作期間不得佩戴手表、戒指、耳環等物品,不得化妝,不得噴香水。
(3)員工正確著裝,頭發不外露,衣帽整潔,工鞋保持干凈,做到勤洗勤換。
(4)生產人員上班前,須在更衣室換穿工作服,戴工作帽;調配人員按規定著裝和帶好其他防護用品(如粉未生產時戴口罩),然后用洗滌液和消毒液清洗雙手才能進出入生產區域。
(5)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保持工作服和雙手衛生,發現弄臟,及時清洗;到衛生間后必須重新清洗和消毒雙手。
(6)車間生產人員(外來人員)進入黃色區域(調配生產區域),必須按規定佩戴好工作服、口罩;進入紅色區域(內包裝區域)必須二次更衣、消毒,方可進入。
(7)員工外出辦事在更衣室去除帽子、口罩等防護用品,回車間時按規定穿工作服,用洗滌液和消毒液清洗雙手,并按規定帶好其他防護用品。
(8)非生產人員原則上不得進入車間;如果必須進入,有關人員(如公司領導及檢查人員、檢驗員、銷售內勤等)進入車間必須按車間著裝規定和衛生要求辦理;其他人員進入車間必須經生產副總審批。
(9)車間員工下班時,須在更衣室更換衣服,并保持工作服擺放整齊。
(10)工作期間嚴禁挖鼻孔、掏耳朵、剔牙、抓頭等不符合食品作業衛生規范的行為,在生產現場打噴嚏須背對生產線并用手遮住嘴巴和鼻孔。
(11)禁止將個人用品帶入生產場所;禁止在生產車間吸煙、吃東西。
(12)嚴禁隨地吐痰和唾液,嚴禁隨地亂扔紙巾雜物。
(四)生產流程衛生控制
1、車間領料人員在倉庫中領取原輔料時需把好原料衛生關。
2、均質機、調配釜、反應釜、攪拌缸和生產用的其它容器及管道在使用前、后進行沖洗,必要時進行消毒。
3、調香鍋加蓋防蚊蠅、防塵,使用后立即沖洗干凈,不得存有異味。
4、純凈水貯水箱每月清洗一次。
5、軟管輸出口端不接觸地面,管道和閥門清潔、無污漬。
6、經管道灌裝的產品,灌裝口不得加濾布進行灌裝,每批產品包裝完畢,必須清洗過濾器、過濾網、漏斗及墊網。
灌裝稱量后隨即蓋上塑桶蓋,以防瞬間異物落入產品。
任何原料、半成品、成品不能著地和貼墻放置。
7、標簽打印人員負責產品標簽的字跡清晰和標簽紙面清潔,外包裝工負責包裝物(瓶、桶、袋、標簽、紙箱)的清潔,確保成品在包裝過程中的干燥和清潔。
嚴禁使用模糊不清或骯臟的標簽,嚴禁使用被污染或滲漏的包裝桶和桶蓋。
8、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原輔料和加工的半成品必須加蓋;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原料空桶,可先放在暫存區內,待暫存區放滿后,在車間外垃圾箱外擺放整齊。
9、產品包裝和成品儲存等工序分開,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叉、污染。
10、生產操作區(包括操作臺面、調香鍋及相關的輔助設施)不定時清洗,保持清潔;調香鍋在產品包裝完后立即沖洗干凈;
(五)檢查與考核
1、車間主任負責對車間衛生工作進行內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員工進行糾正,并計入個人每月的工作績效考核。
2、公司辦公室每周對生產區域進行一次衛生檢查,檢查不合格的,可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分。
廠區衛生考核制度篇4
一、文明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搞好企業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保護職工的安全和健康,促進生產的有序發展,結合我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1、各級領導人員,必須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公司的相關安全規定,并把安全生產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研究各工種各崗位的安全生產情況,堅持“兩手”(抓安全、抓生產)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有計劃地布置檢查,總結評比。
2、生產科長分管安全生產工作,車間設專職或兼職安全員,各級安全成員要保持相對穩定。
3、車間安全員,協助領導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家相關勞動保護政策、條例和規定,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編制安全生產組織措施計劃,并監督按期實現。對工人積極進行安全生產教育,遇到緊急情況和不安定因素時,任何人有權制止,停止作業,并立即報告公司采取相應措施。
4、班組安全員的職責:積極開展安全教育活動,組織檢查維護措施,合理使用防護用品,制止違章作業現象,發現不安全隋況及時上報并采取預防措施。
5、安全衛生工作要充分依靠職工,公司、車間有安全組織,班組有安全員,各環節都應站在全局立場,對各自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要求盡職盡責。
6、在經常檢查和宣傳教育的基礎上,每年、每季進行一次全面性的大檢查,車間班組每日進行一次安全班前會,發現隱患及時消除。堵塞漏洞、積極防范,做到條條有著落、件件有交待,確保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
二、廠區環境清潔制度
1、目的:為了維護好廠區環境衛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廠區的衛生管理工作進行規范。
2、適用范圍:廠區公共區域、車間、辦公樓的衛生控制。
3、衛生保持。
①進入車間必須換鞋子,絕對不允許穿同―雙鞋進出車間,違反一次罰5元,并罰做清潔。
②保持工作服、鞋子的整潔,對衣著不整,經管理人員提醒后仍不改正的,管理人員有權予以處罰。
⑧對衛生要求高或者因其他原因不適合過多人同時待的特殊崗位,標注警示,嚴禁目的:為了維護好廠區環境衛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廠區的衛生管理工作進行規范。
④必須隨時保持崗位的清潔衛生,嚴格按照“8S”的要求,做到清潔、清掃、整理、整潔、整頓、素養、安全、節約,養成良好的習慣。
4、其他:
①車間公廁衛生清潔以及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所需物品(如洗手液)的配給等工作由公司指定人員予以負責。
②每天經常清理廠區內小垃圾桶內的垃圾,監督好車間員工的垃圾倒放,以確保他們把垃圾倒入廠區的大垃圾桶內,并蓋好桶蓋,.清潔工每天把垃圾運走并對所有垃圾桶進行清洗一次。
③定期對廠區下水道、溝渠的清潔,其范圍包括:全廠溝渠的日常清理工作,地下水道疏通,保持溝渠、地下水道順暢,如有阻塞現象及時上報行政部處理。
廠區衛生考核制度篇5
1.目的
對生產現場、生產過程原(輔)料和成品的衛生安全進行控制,確保最終產品的質量安全。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對生產現場、生產過程原(輔)料和成品的衛生安全控制。
3.職責
3.1經理辦負責公司總體的衛生管理。
3.2各部門負責本部門工作場所和所接觸的原(輔)料、半成品、成品的衛生管理。
4.工作程序
4.1廠區及辦公區衛生標準
4.1.1辦公樓外觀整潔、溫馨,墻面無亂涂亂劃現象,無污物、水痕,涂料無褪色、剝落。
4.1.2辦公樓外觀根據實際情況定期粉刷。
4.1.3辦公樓內干凈、整潔,內墻壁無亂涂亂劃現象,無污物、水痕、長霉,涂料無褪色、無剝落。地面潔凈,無灰塵。空氣新鮮,無異味、臭味。
4.1.4衛生間勤于清洗打掃,無異味、臭味,定期消毒除臭。
4.1.5廠區周圍清潔衛生,無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無昆蟲大量孳生的潛在場所,無垃圾、雜物、污水等不潔凈衛生的物品。
4.1.6廠區道路平坦、干凈、通暢、無積水、無灰塵飛揚現象。
4.1.7廠區裸露地面綠化科學合理,花草樹木對產品質量沒有負面影響。
4.1.8廠區排水合理有效,保持暢通,具有防止污染水源和鼠類、昆蟲通過排水管道進入生產區域的措施。
4.1.9廠區污水排放符合國家要求,保持通暢、無堵塞、淤積現象。
4.1.10廠房外觀要整潔,無亂涂亂劃、無污物、無水痕,涂料無褪色,無剝落。
4.1.11廠房內壁無污物、無水痕,無長霉現象,白色磁磚覆蓋不少于2米。
4.1.12廠房內部通風、采光、照明良好,符合要求。車間采光系數不低于標準Ⅳ級。
4.1.13廠房內排水溝設明溝,用磁磚覆蓋且有一定斜度便于廢水的排出。排水溝保持潔凈、無積水、無異味、定期殺菌。
4.1.14廠房內經常通風,室內空氣保持清潔衛生
4.1.15廠房內設施布局科學合理,合乎工藝流程,避免交叉感染和相互感染。
4.1.16廠房內設置專門的更衣、洗手、消毒等設施,設施應布局合理,合乎要求。洗手、消毒設施布置在進入生產區域的入口處,出入口不正對生產區域入口。
4.2生產設備及用具的衛生標準
4.2.1所有需要加油、潤滑的生產設備及工具,應防止潤滑油等別的物質進入產品中去。
4.2.2所有生產設備、工具、管道使用后要擺設整齊、布局合理、美觀。每次擺放一致,各種設備工具定點擺放。
4.2.3所有生產設備,工具都要定期清潔、外表潔凈,無油污、無污物,無灰塵,無鐵銹、無積垢。
4.2.4各種機械設備裝置、設施、給排水系統等均應保持良好狀態,確保正常運行和整齊潔凈,不污染產品。
4.2.5所有生產設備、裝置、設施都要定期檢查、維修,杜絕隱患,防止污染產品。
4.3原輔物料的衛生標準
4.3.1大米產品生產過程中應用到的食品添加劑、輔料等有衛生要求的均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
4.3.2包裝袋、紙箱分別符合相關要求。
4.3.3原輔料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后才能入庫。
4.3.4原輔料運輸工具等必須符合衛生要求,有防雨、防塵設施,運輸過程要防止污染,不得與有毒有害物品同時裝運。
4.3.5原輔物料貯存期間要定期檢驗,加強管理,明示檢驗狀態,只使用合格品。
4.3.6原輔物料倉庫專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定期檢查質量和衛生情況,環境衛生無灰塵,無異味、臭味,物料無受潮,無變質,無污染。
4.3.7各物料按性質分類擺放整齊,及時通風換氣,無返潮。
4.3.8相互影響的原輔料不能擺放在一起,不得與有毒、有害、有污染的物料同時貯存,不得有垃圾、雜物堆積。
4.3.9無侵害、蟲害,無昆蟲孳生現象。
4.4生產過程及半成品、成品衛生要求
4.4.1生產過程中要定期對生產場地、生產設備、設施、裝置、工具、容器等進行定期的殺菌消毒清洗。無異味、無臭、無積水、無積垢,甚至無菌無污染產品的現象。
4.4.2生產過程所有設備、工具、設施、裝置、容器使用前后按工藝要求清洗潔凈。
4.4.3生產過程應用的設備、工具、裝置、設施、容器使用前后按工藝要求清洗潔凈。
4.4.4衛生指標符合相應的衛生標準。
4.5成品衛生標準
4.5.1包裝袋結實、整潔、封裝嚴密。
4.5.2成品必須是檢驗合格的產品。檢驗用的儀器、設備定期檢查,及時維修,使其經常處于良好狀態,保證檢驗數據準確無誤。檢驗過程要嚴格遵守檢驗規程,正確操作,保證結果可信,準確無誤。
4.5.3包裝標識必須按GB7718執行,注明產品名稱、配料、凈含量、生產日期、產品執行標準、保質期、廠名、廠址、食品產地等。
4.5.4運輸貯存過程中保持廠地清潔、干燥、通風良好,嚴防日光直射,不得與潮濕的地面直接接觸,不能接觸和靠近有腐蝕或易于發霉、發潮的貨物,嚴禁與有毒、有害物質堆放在一起。
4.5.5成品要按產品性質分類貯存,建立臺帳,保證貨物卡一致。
4.5.6成品碼垛要整齊,最高不超過六層。垛與垛之間、垛與屋頂有一定間隔。垛與垛之間不少于0.3m。
4.5.7成品庫專人管理,環境清潔衛生,干燥通風,無返潮、無異味,無雜物垃圾,無不安全因素。
4.5.8成品庫無侵害、蟲害、昆蟲孳生現象。
4.6從業人員及個人衛生要求
4.6.1本廠的從業人員(包括臨時工)在上崗前必須接受健康檢查,并取得體檢合格證后才可工作。每年一次體檢。
4.6.2不準穿工作服、鞋進廁所或離開車間。車間不準存放個人物品、化妝品、衣物、食品、煙、酒等。
4.6.3工作人員要在指定的廁所、更衣室、沖洗室、消毒室自檢個人衛生。
上一篇:夏栽生菜田間管理技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