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大綱變化(最新完整版)
語文教學大綱變化這需要查閱相關資料才能解答出來,根據多年的學習經驗,如果解答出語文教學大綱變化,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語文教學大綱變化相關方法經驗,供你參考借鑒。
語文教學大綱變化
語文教學大綱,是根據語文學科的知識和能力、技能與情意三要素來制定的,是國家規定的對中等學校語文教學工作提出基本要求和指導性意見的教學指導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教育部先后于1956年、1963年、1986年、1992年、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24年、2024年先后九次修訂《中學語文教學大綱》。
2024年,教育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修訂工作的通知》,新課標必修課程學時調整為258學時,較原標準增加36學時;選修課程學時也有所增加。
古交市二中語文教學大綱
古交市第二中學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習、領會《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探討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把解決問題與學科教學結合起來,以進一步推動我市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
二、在教研活動中,要注重提升學科的教學質量,講究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此推進素質教育和中考、高考的改革,適應新時期教育改革的新形勢。
三、積極探索高中畢業班復習課的教學規律,尋求高效優質復習教學方法。通過經驗交流、方法探索、賽講等活動,不斷提升高三語文的教學水平和升學質量。在2024年高考中,再創佳績!
四、通過組織“課本劇表演”、“作文大賽”等多種活動,豐富學生生活,陶冶學生情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綜合素質。
五、為市區教師做好教學傳、幫、帶作用,加強校際交流,濃厚教師業務鉆研的氣氛,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努力提高市區教學質量。
六、堅持“唐詩宋詞鑒賞”、“傳統蒙學”的教學傳統,充實內容,提高質量。爭取在文言文教學方面及作文教學方面有所突破。
七、倡導“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念,在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
八、繼續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九、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提高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能力。
十、加強教學研究,教學評價和試題研究,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保證。
成都八年級語文教學大綱
成都市八年級語文教學大綱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課程性質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
二、課程理念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三、設計思路
1.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
2.課程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部分。
3.課程實施建議依據課程目標,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
4.課程評價有利于學生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
四、內容目標
1.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法。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
(3)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4)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2.閱讀教學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學習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樣式。
(6)聯系文化背景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課文,注重培養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
(7)在閱讀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樣式。
(8)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9)注重積累、感悟、運用和語感培養,發展整體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
(10)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對古代詩詞的欣賞能力。
(11)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背景等內容,注重積累。
(12)了解常見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背景等內容,注重積累。
(13)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背景等內容,注重積累。
(14)閱讀新聞和通訊作品,了解其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背景等內容,注重積累。
(15)閱讀科普性文章,注意領會文章的基本觀點和重要材料。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背景等內容,注重積累。
(16)閱讀文學作品,體驗和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課外閱讀。
3.寫作教學
(1)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寫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和不表達臆測之詞;做到文從字順;不東涂西抹;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文章力求有創意,語言力求有感染力。
(2)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3)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學寫讀書筆記,學寫內容梗概;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有意識的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極參加綜合性學習,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語文與寫作教學大綱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4年版)》規定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該課程標準由教育部制定,于2024年1月正式實施。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4年版)》規定,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該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課程目標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學段相互聯系,螺旋上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課程標準實驗稿將課程分為三個部分:
(一)總目標
(二)學段目標與內容
(三)實施建議。
語文教學大綱變化為本網站原創作品,不得擅自轉載!
上一篇:有難度的物理教學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