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接神容易送神難】見“請神容易送神難”。
【第2句】:【面和心不和】(慣)指表面和善,內心卻并不和善。也指表面上彼此和睦相處,內心卻不滿對方。
【第3句】:【六月里發水淹不死蛤蟆,臘月下雪餓不死麻雀】 釋義:比喻困難再大,也嚇不倒堅強的人。 例句:方才他聽了刁金貴的話,就像把蘿卜纓子灑上了水,立刻扎撒起來了,他彈起身,一拍大腿:“對,六月里發水淹不死蛤蟆,臘月下雪餓不死麻雀,天無絕人之路,就這么辦。”
【第4句】:【狗眼看人低】(諺)指狗眼看人低矮,這才敢見人就狂吠。借指見識短淺的人總是自高自大,看不起人。 也作“狗眼看人三分低”。
【第5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釋義:道:道行指僧道修行的功夫。魔:“魔羅”的簡稱,指破壞修行的惡魔。原是告誡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誘惑的一種說法。后用來比喻一種力量超過另一種力量。 例句:哼,你別臭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那手法到底騙不過咱們丁主任的眼睛。
【第6句】:【五谷不分,四體不勤】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第7句】:【孺子?!俊叭孀优!爆F在用來比喻甘愿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人。 此典出自《左傳·哀公六年》:“鮑子曰:汝忘君子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 而背之也。”這里的孺子,乃春秋時齊景公的幼子荼的名字。史載齊景公非常寵愛孺子,有一次他在后官逗孺子玩耍,自己竟趴在地上,口銜繩子,讓孺子當牛騎。孺子正玩得高興,一不小心從“?!北成系讼聛恚抢K子一下子把齊景公的牙齒給掛斷了。顯然,當年的“孺子牛”,是指齊景公對孺子的寵愛有加??梢姼笎蹮o疆。 魯迅先生的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將其點化,把父愛升華為對人民大眾的無限忠誠和熱愛。
【第8句】:【鐵嘴鋼牙,柏木舌頭】(慣)柏木:木質堅硬。形容人能說會道,嘴巴厲害。
【第9句】:【鋸子】“鋸子”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是魯班發明的。 有一天,魯班抄小路爬上山去挑選木料。天剛蒙蒙亮,魯班艱難地往山上爬,不小心腳底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一把野草,只覺得一陣刺痛。待他爬起來時,魯班才發現,他的手掌竟然讓野草劃開了一道口子,鮮血直流。 魯班十分驚訝,仔細觀察起手掌中的那把野草,發現野草的葉子兩邊都長著一排非常整齊的小細齒。魯班摘下一片葉子,在手掌上又試了一下,果然又劃開一道口子。魯班從中受到啟發,找來一段薄薄的鐵片,在鐵片邊緣上磨出像草葉上那樣的小細齒,然后就用它來鋸樹,結果,不一會兒就鋸倒了一棵樹。就這樣,魯班發明了鋸子。
【第10句】:【拿著草帽當鍋蓋——亂扣】(歇)扣:本指朝下覆蓋在鍋上,轉喻給人安上罪名或不好的名聲。 指沒有根據地給人安上某種罪名或不好的名聲。
【第11句】:【泰山壓頂不彎腰】 釋義:比喻在極大困難面前頂得住。 例句: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嚴峻地考驗了泰山壓頂不彎腰的人民公社社員!
【第12句】:【千里為官只為財】(諺)離家千里去做官,只不過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錢財。指舊時離鄉背井去做官的人,總脫不了發財求利的目的。 也作“千里求官只要財”。
【第13句】:【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歇)《西游記》第二回描寫,孫悟空從菩提祖師學成七十二般變化,念個咒語,要變什么就變成什么。形容多變,難以預測。
【第14句】:【鳥靠翅膀獸靠腿,人靠智慧魚靠尾】(諺)鳥靠翅膀飛翔,獸靠四肢奔跑,人靠智慧謀生,魚靠尾巴游動。指人和動物都要憑著自身的特有條件謀求生存。
【第15句】:【年輕的夫妻愛頂磕,年老的夫妻愛啰嗦】(諺)頂磕:頂嘴吵架。啰嗦:嘮嘮叨叨。年輕夫妻容易頂嘴吵架,年老夫妻總愛嘮嘮叨叨。指夫妻不論老少,總不免相互摩擦。
【第16句】:【東邊不養西邊養】(諺)東邊過不下去,就到西邊謀生。指到處都可找到活路,不必死守在一個地方。 也作東方不養西方養。 東頭不養西頭養。
【第17句】:【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諺)無娘子:沒有娘的孩子。 賠禮人:賠情道歉的人。指對不幸者要同情,對認錯者要寬恕,不可粗暴對待。
【第18句】:【人有七貧八富】(諺)七貧八富:窮和富反復交叉出現。指人生一世,窮和富沒有定準,富起來又會窮下去,窮下去又會富起來。
【第19句】:【人硬了傷錢,弓硬了傷弦】(諺)人過于剛強,會招災損錢,就如同弓過于強硬,容易拉斷弦一樣。指人固然不可軟弱,但也不可太強硬。
【第20句】:記住背后是強大的祖國,即使單獨一人也無比勇敢。
【第21句】:人有志,竹有節。
【第22句】:【無病一身輕,有子萬事足】(諺)人只要身體健康,無病無災,精神自然輕松愉快;再有個兒子繼承家業,一切就都感到滿足。多指在私有制社會里,有個頂門立戶的繼承人,就是最大的安慰。
【第23句】:【御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見“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修身”。
【第24句】:【籃里魚,阱中虎】(慣)阱:陷阱。 被撈在籃子里的魚,被困在陷阱里的虎。比喻陷入絕境難以脫逃的人。
【第25句】:【先生講書,屠夫講豬】(諺)先生:教書先生。屠夫:以宰殺豬羊為專業的人。教書的先生說起話來總離不了書,殺豬的屠夫說起話來總離不了豬。指人們在談話中總離不了本行的話題。
【第26句】:【眼淚泡著心】(慣)比喻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和悲傷。
【第27句】:【促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諺)促風:又急又猛的狂風。即使遇到急風暴雨,也不進寡婦人家去躲避。舊指寡婦門前是非多,必須遠避嫌疑。 也作“疾風暴雨,不過寡婦之門。
【第28句】:【地和生百草,人和萬事好】(諺)地通和,各種各樣的花草都會長得茂盛;人和睦,辦事就會順利方便。 指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都以和為貴。
【第29句】:【耳不聽,心不煩】 釋義:不愿聽的話最好不聽,以免心煩。 例句:我被她講得一顆心又提到嗓子門口,我怨我還是把心牽掛在他身上,何必再多管他的事,耳不聽,心不煩,但不知怎么回事,卻一個勁地想聽聽這樁事的結果。
【第30句】:【八哥嘴巴毒蛇心】 釋義:比喻嘴上說得好聽,心地狠毒。 例句:他真是八哥嘴巴毒蛇心,假裝來調解講和,但正是讓敵人跟來殺我們。
【第31句】:【紅皮蘿卜白心子】 釋義:比喻假裝進步,表里不一。 例句:誰他媽的要紅皮蘿卜白心子,可別怪我二光不講交情。
【第32句】:【富得快,跑買賣】(諺)要想很快富裕起來,最好是經商做生意。指經商能很快致富。
【第33句】:【費周折】(慣)指經過許多曲折。
【第34句】:【鳥惜羽毛虎惜皮】(諺)比喻人最愛惜的是自己的名聲。
【第35句】:【三人說著九頭話】(慣)指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
【第36句】:【白紙寫黑字】(慣)指有了可靠的文字憑證。 也作白紙上畫著黑字兒。 白紙黑字。
【第37句】:【捉到強盜連夜解】(慣)比喻事情緊急,要立刻動手。
【第38句】:【人各有志,不可相強】 釋義:各人有各人的志向,別人無法改變。 例句:“豈不聞語云:‘人各有志,不可相強’?便是婦人女子的志向,也有個不同?!?/p>
【第39句】:【無立足之地】(慣)立足:能站住腳或生存下去。比喻沒法生存下去。也形容非常慚愧,無地自容。
【第40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慣)比喻以對方使用的手段來回擊對方。 也作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第41句】:【靠山吃山,靠山養山】(諺)靠著山區居住,就要憑山區的資源養活自家;靠山區資源養活,就必須愛護與建設山區。指在什么環境就靠什么生活,靠什么生活就必須在這方有所投入。 也作靠山吃山,吃山養山。 靠山吃山要養山,造林成林要護林。
【第42句】:【自己塞了自己的嘴】(慣)指說話前后矛盾,不能自圓其說。
【第43句】:【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諺)比喻前人開創事業,子孫后代因之享福。 也作前人種樹,后人乘涼。 前人栽樹,后人遮陰。
【第44句】:【人生唯有別離苦】(諺)指人生在世,最令人痛苦的是生離死別。 也作人生最苦是離別。 人間最苦處,死別共生離。 人生最苦難堪事,莫過死別與生離。
【第45句】:【時髦】現在,“時髦”一詞很流行,它的意思是形容人的衣著裝飾或其他事物新穎人時。 時髦雖新穎,它卻是個古老的詞,在古代,時髦并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意思,而是指當代的俊杰?!逗鬂h書·順帝紀贊》就記有“孝順初立,時髦允集”之語?!杜f唐書》也說:“朕初臨萬邦,思弘大化,務擢非次,招納時髦。”其中的時髦都是時代英雄的意思。這個詞義直到近代還在使用。那么,為什么將英才稱為時髦呢?這與毛發有關嗎?有關。但不是指人的頭發,而是指馬頸上的長毛。這處長毛是馬的皮毛中最與眾不同的,正如郭璞所說:“士中之俊,猶毛中之髦。”因此將才俊稱為“時髦”,就不足為奇了。 “時髦”一詞到清末時才逐漸轉為如今我們所使用的意思。如20世紀80年代青少年穿的喇叭褲既流行又時髦。
【第46句】:【大處不算小處算】(慣)指大的方面下在乎,卻在小的地方精打細算。
【第47句】:【彈指】比喻時光短暫常用“彈指一揮間”。“彈指”是佛教中的一個時間量詞,出自印度的梵語。《僧祗律》上解釋說:“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闭者@樣計算,24小時是30須臾,那么一須臾就是48分鐘,48分鐘是20羅預,l羅預是204分鐘;204分鐘是20彈指,1彈指就是【第7句】:2秒。我們當然還可以繼續換算,【第7句】:2秒是20瞬,一瞬間是0.36秒;20念為一瞬,一念就應該是0.018秒。這樣算來,一晝夜就是一萬多個“彈指”,時常所說的“幾十年彈指一揮間”,將幾十年比喻為一彈指,真有滄海桑田之感覺。
【第48句】:【大雁過頂想拔翎,泥像臉上刮層金】 釋義:翎:鳥的翅膀或尾巴上的長而硬的羽毛。比喻貪得無厭,設法榨取。 例句:怪不得人說,越是有錢,越是大雁過頂想拔翎,泥像臉上刮層金呢。我看穿了你,快留下你的臭扇子扇你的臭汗吧!
【第49句】:【下鍬撅】(慣)比喻使心機害人。
【第50句】:【吃柳條拉雞籠——肚子里編】(歇)編:本指編織、編制,轉指編造、捏造。指某事是有人編造或存心捏造出來的。
【第51句】:【把死馬當活馬治】 釋義:比喻在絕望的情況下,盡最后的努力來挽救,寄希望于萬一。 例句:忠大伯上下打量了一下,看他不像個起眼的人物??墒谴蠡馃济缓冒阉礼R當活馬治,立刻請他喝酒吃飯。
【第52句】:【有志不在年高】 釋義:人不在于年紀大小,貴在有志氣。 例句:老人們含著淚說:“雨來是個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第53句】:【鳥貴有翼,人貴有志】(諺)翼:翅膀。指鳥兒可貴的是有翅膀,可以自由飛翔;人可貴的是有志氣有智慧,能夠創建事業。
【第54句】:【打了騾子馬受驚】(諺)比喻懲罰某人,旁邊的人會受到驚嚇。 也作打了騾子驚了馬。 打了騾子馬也驚。
【第55句】:【丑人多作怪,黑饃多就菜】見“黑饃多包菜,丑人多作怪”。
【第56句】:【一輩子不剃頭,也不過是個連毛僧】(慣)指不過如此,沒什么大不了。
【第57句】:【呱呱叫】(慣)形容極好或極其優秀。
【第58句】:【橫針不拈,豎線不動】(慣)形容女人十分懶惰,連針線活都不愿做。
【第59句】:【官無中人,不如歸田】(諺)中人:朝中有權勢的官員。歸田:回老家種莊稼。舊指當官沒有靠山,還不如回家種地去。 也作“仕無中人,不如歸田”。
【第60句】:【打邊鼓】見“敲邊鼓”。
【第61句】:【上天路遙,入地路近】(慣)指離死不遠了。 也作上天路遠,入地路近。 上天遠,入地近。
【第62句】:【閉塞眼睛捉麻雀】 釋義:盲目行動或自己欺騙自己。 例句:他深深地理解:熟悉情況,掌握材料,是人民解放事業,是我們共產黨的一切事業成功的基礎之一?!伴]塞眼睛捉麻雀”,結果往往家雀捉不到,還要碰破頭。
【第63句】:【百人百條心,千人千個樣】(諺)指人各有自己的思想、行為與性格,各不相同,這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相貌一樣。
【第64句】:【吃了人家的口軟,使了人家的手軟】(諺)吃了人家的東西,嘴軟說不出硬話;收了人家的財物,手軟難以秉公辦事。指貪財愛物,接受賄賂,說話辦事就必定受人牽制。 也作吃人的理短,拿人的手軟。 使人家的錢手短,吃人家的飯口軟。 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
【第65句】:【娃子不哭奶不脹】(諺)小孩子不哭著要吃奶,媽媽的奶就不發脹,想不起來喂奶。比喻沒有外界的刺激與干擾,自身樂得清靜。
【第66句】:【明保曹操,暗保劉備】 釋義:曹操: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東漢丞相,后來,其子建立魏國,追尊他為魏武帝。劉備:三國時蜀漢皇帝。明著保曹操,暗中卻保劉備。比喻人在這一方,卻暗中為另一方出力。 例句:不妨來個假投降,“明保曹操,暗保劉備?!?/p>
【第67句】:【門門都懂,樣樣不通】(諺)在學問或技藝方面,每一門都懂得點,但沒有一門是專長的。指知識面廣泛的人,往往缺乏專業特長。 也作“樣樣都通,樣樣不精”。
【第68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話的本意是桃樹李樹不會說話,從不自我宣傳,但開出的花艷麗動人,結出的果實甘甜可口,所以大家就會經常來欣賞,時間久了,樹下自然就會踏出一條小路來。它的寓意是比喻為人真誠,踏實自律,成就突出而不炫耀,自然就會贏得別人的尊敬,朋友和學生就會多起來。 此語典出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西漢名將李廣,為人謙恭謹慎但不善言辭,以驍勇善射、智謀超群著稱。因在一次戰斗中飛身奪得敵人馬匹,射殺追騎無數,被匈奴人稱為“漢之飛將軍”。李廣一生跟匈奴打過七十幾次仗,戰功卓著,雖然身居高位,但他從不居功自傲,始終和士兵同甘苦,深受廣大官兵和百姓的愛戴。他的事跡,有詩為證:“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鼻笆翘拼娙吮R綸的《塞下曲》,后是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的《出塞》,都描寫了李廣將軍的傳奇故事。 大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稱贊道:“諺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此典就來源于此。李廣雖然戰功赫赫,但命運多舛,始終未能封侯,有一成語日:李廣難封。盡管如此,他能忍辱負重,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盛贊他,非常貼切。不是嗎?朝廷不封,后人自有公論。
【第69句】:【錢過北斗,米爛陳倉】(慣)金錢堆得高過了天上的北斗星,米多得吃不完,爛在以前堆放的糧倉里。 形容極其富有。 也作“錢過北斗,米爛成倉”。
【第70句】:【雞走雞道,狗走狗道】(慣)比喻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人、辦事,互不干涉。
【第71句】:【盼星星,盼月亮】(慣)形容盼望的心情非常急切。
【第72句】:【殺頭生意有人做,虧本生意無人做】(諺)冒著生命風險去做買賣的,有的是人;賠上血本去做買賣的,誰也不干。指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無利可圖的生意沒人做。
【第73句】:【鐵公雞】“鐵公雞”形容人極其吝嗇小氣,一毛不拔。 鐵公雞的來歷,與一毛不拔有關。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興起了很多哲學流派。墨子是墨家學說的創始人,他主張“兼愛”、“非攻”,意即要兼相愛交相利??墒钱敃r另一位哲學家楊朱卻講究“貴己”,他的主張強調貴生重己,重視個人的生存與利益,人人為己但不侵犯他人。孟子對楊朱學說頗不贊同,《孟子·盡心上》記載:“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币馑际钦f如果從楊朱身上拔下一根汗毛就能有利于天下,楊朱也不會這么去做,真是一毛不拔。孟子將楊朱利己學說揭示得淋漓盡致,“一毛不拔”這一成語就源于此。 一毛不拔的行為,被后人形象地喻為“鐵公雞”。因為鐵鑄的公雞,可拔不出一根毛來。清代小說《七俠五義》中就描述了一個鐵公雞的故事。有一個人叫卞龍,他自稱是鐵公雞,生性刻薄,一毛不拔。若非怕自己餓死,連飯也是不吃的。他的兒子也是如此,真是家傳的吝嗇。這一詞語在清代已經較為流行,人們爭相傳誦,很多作品都反復提及鐵公雞。“鐵公雞”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少見,由于它形象生動,至今使用頻率頗高。
【第74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釋義:眼前又有了新的道路。比喻事情有了新的轉機,有了新的希望。這是陸游《游山西村》詩句。“山重水復”又作“山窮水盡”。 例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繞過險崖,眼前豁然開朗,寬闊的航道又伸展在眼前了。
【第75句】:【雞蛋磕在石頭上——碰不碎也叫它腥一大片】(歇)磕:碰在硬東西上。比喻以弱對硬,即使失敗了,也要叫對方受些損失。
【第76句】:【好男不吃婚時飯,好女不穿嫁時衣】(諺)好男兒不吃結婚時的現成飯,好女子不穿出嫁時的現成衣。 指有志氣的青年,貴在能獨立生活,不靠祖業,不享現成福。 也作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 女人不穿嫁時衣,男兒不吃分時飯。
【第77句】:【小鹿兒心頭撞】(慣)心咚咚地跳,像是有小鹿在亂撞。形容心里非常害怕。 也作“心頭撞小鹿”。
【第78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釋義:癩蛤蟆,極丑陋;天鵝,極美好。比喻美丑懸殊,不相配。再說癩蛤蟆跳不高,根本吃不上天鵝肉。也比喻空想,癡心妄想。 例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沒人倫的混賬東西,起這樣念頭,叫他不得好死!”
【第79句】:【貼人不富自家窮】(諺)貼:補貼,幫補。在錢財上幫補別人,往往是別人沒有幫補好,倒把自己拖垮了。指用財物扶持別人,并非救助人的好辦法。
【第80句】:【打破沙鍋問到底】 釋義:“問”與“璺”諧音,璺是瓷器、玻璃等器具上的裂痕。沙鍋打破了,裂紋直通到底。比喻刨根問底?!吧场庇肿鳌吧啊薄?例句:張金龍說:“咳,你看你這個人!打破沙鍋問到底,緊著問什么呢?”
【第81句】:【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見“不如意事常八九”。
【第82句】:【病從口人,禍從口出】這一俗語的意思是疾病是由于飲食不慎引起的,災禍是因為言語不妥招來的。典出《太平御覽·人事,口》:“福生有兆,禍來有端。情莫多妄,口莫多言。蟻孔潰河,溜沉傾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宋代太平興國二年,宋太宗(趙炅)命李昉等十四人編《太平御覽》一書。這本書引用的材料非常豐富,保存了許多原始資料。其中有一處寫道:“福氣的到來是有征兆的,禍害的到來也是有其原因的。不要放縱情感多做不適當之事,也不要放松自己的嘴巴而多說話。蟻穴的孔隙能使河堤崩潰,小股的水流能夠沖倒高山。疾病是由于飲食不慎引起的,災禍是因為言語不妥招來的?!?“病從口人,禍從口出”這個俗語現在還有很強的警示作用。
【第83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釋義:比喻女子出嫁后,不論丈夫好壞,都要順從地跟他生活下去。 這是封建建禮教對婦女的束縛。 例句:你我是有情有義,可我們是階級兄妹,咱們決不搞舊社會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那一套。
【第84句】:【擠訛頭】(慣)比喻敲詐勒索。
【第85句】:【石臼里搗水——白費力】(歇)搗:舂。指白花力氣,收不到成效。
【第86句】:【倚酒三分醉】(慣)倚仗喝了點酒就裝出醉態來。指人借酒生事。
【第87句】:觸犯眾怒的,死了都無處可埋。
【第88句】:【數黃瓜道茄子】(慣)指數落別人的不是或說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也作數東瓜道茄子。 數黃瓜道蘿卜。 數了黃瓜數茄子。
【第89句】:【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釋義:不信沒有根據,全信也沒有根據。 例句:村里有個學算卦的老頭叫徐秋的對他說:“南亭,這鬼神之事,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第90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釋義:原指下棋。比喻當事人有切身利益,容易執著一端:旁觀者置身事外,能比較全面、清醒地觀察問題,判斷是非。 例句:“從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姐姐細想;這寶硯雕弓豈不是天生地設的兩樁紅定?”
【第91句】:【饑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諺)饑餓時就顧不上飯食的精粗,寒冷時就顧不上衣服的貴賤,慌忙時就顧不上路途的安危,貧窮時就顧不上妻子的美惡。 指在人需求最急迫的時候,便談不到從容選擇。 也作饑不擇食,寒不擇衣。 饑不擇食,慌不擇路。
【第92句】:【鳥過留聲,人過留名】(諺)指人的一生,名聲很重要。 也作鳥過留聲,人活圖名。 鳥飛留影,人生留名。
【第93句】:【三寸不爛之舌】(慣)形容人能言善辯。 也作三寸不爛舌。 三寸不爛之舌,兩行伶俐之齒。
【第94句】:【玻璃罩里的蒼蠅——眼見光明,沒有出路】(歇)指雖然看到光明的前景,卻找不到現實的出路。
【第95句】:【笛子吹走了調,并不比木魚好聽】 釋義:比喻好話說過頭并不好,要實事求是。 例句:亂捧場沒啥意思。笛子吹走了調,并不比木魚好聽。表揚也要注意分寸。
【第96句】:【言語傳情不如手】(諺)用手指彈奏出的音樂,比語言更能傳達豐富的感情。指演奏器樂最能傳情。
【第97句】:【削尖了腦袋向里鉆】(慣)諷刺人不擇手段地鉆營。
【第98句】:【說的有心,聽的有意】(慣)指說話的人有意要表達某種意思,而聽的人也明白其含意。 也作“說者有心,聽者有意”。
【第99句】:【男不跟女斗】(諺)指男強女弱,以強欺弱,不是男子漢的做派。一說,舊時男尊女卑,以尊斗卑,有失男子漢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