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不怕人窮,就怕志短】只要有志氣,就能改變窮困的狀況。 李準《龍馬精神》:“常言說:不怕人窮,就怕志短。咱們是窮 隊,可是我們看到他和長水幾個沒明沒夜往前領著干,心里 總覺得有個依靠?!?/p>
【第2句】:太陽地里點燈——不增光
【第3句】:【新媳婦兒坐在花轎里——任人擺布】(歇)指自己的事情自己不能做主,由別人支配。
【第4句】:【萬事不求人】(慣)指一切靠自己,不用別人幫忙。
【第5句】:【饑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也不甜】見“餓咽糟糠甜似蜜,飽飫烹宰也無香”。
【第6句】:【飛得高,跌得重】(諺)物體上升得越高,跌下來摔得就越重。比喻貪婪的人名利地位攀升得越高,一旦失腳,受打擊受損失就越慘重。 也作“飛得高,摔得重”。
【第7句】:鵝蛋換鴨蛋——不上算;不合算
【第8句】:【上馬金,下馬銀】(慣)上馬給金子,下馬給銀子。1形容招待非常熱情或待遇十分優厚。2形容家境很富有。 也作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 上馬一錠金,下馬一錠銀。 上馬提金,下馬提銀。
【第9句】:弟弟原來很調皮,常惹老師生氣,可他改正后,老師還愛用老眼光看他。弟弟很生氣,媽媽鼓勵弟弟說:“孩子,樹要鋸開看,人要行動看。你要用實際行動來贏得老師的信任。”(廣東·龍門)
【第10句】:【六國販駱駝】釋義:比喻到處鉆營取利。例句:“這個娼婦,專管是個‘六國販駱駝’的,聽了這話,他有個不奉承去的!”
【第11句】:紅娘牽線——成人之美
【第12句】:【背后捅刀子】(慣)指暗地里害人。
【第13句】:【孽罐子滿了】作惡到頭,罪有應得。成語:惡貫滿盈。李 曉明等《平原槍聲》:“老百姓看了無不拍手稱快,都說孽罐 子滿了?!?/p>
【第14句】:【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諺)月亮圓滿了就會逐夜虧缺,水盛滿了就會溢出來。指物極必反,盛極而衰,人或事物發展到極盛時,必定要走向衰落。
【第15句】:【哪壺不開提哪壺】(慣)提:本指使東西由下往上移,轉指談起。比喻偏偏要觸到對方的痛處、短處或所忌諱的事。 也作哪一壺不開提哪一壺。 哪把壺不開提哪把壺。
【第16句】:【腰里掖副牌,誰到跟誰來】指隨時可能發生爭吵,或發生 性關系。浩然《艷陽天》:“瞧你這個人,怎么腰里掖著一副 牌,誰到跟誰來呀?我們有我們的事兒?!?/p>
【第17句】:【船頭坐得穩,不怕浪來顛】釋義:只要自己站得穩,立得正,就不怕別人的攻擊。例句:銀花道:“隨她說?她那黃口白牙,逢人便講,遇人就說,講的那些話難聽死了。”金花道:“只要船頭坐得穩,不怕浪來顛。”
【第18句】:【結發夫妻】“結發夫妻”是指原配夫妻,為什么叫結發夫妻呢? “結發”又叫“束發”。我國古代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此為孝行必須做到的基本要求。因此,男女皆要蓄留頭發。男子“二十而冠”,即到二十歲把頭發盤成發髻,再戴上冠(帽子),表示已經成年;女子“十五而笄”,即到十五歲也要把頭發盤成發髻,再插上簪子,表示長大成人。這里的“結發”即表示初成年。成年之后,男女可以建立婚姻關系,在結婚之夜,由新郎把束在新娘發髻上的絲纓解開,這是“結發”夫妻的一項重要儀式。據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記載:“凡娶婦,男女對拜畢,就床,男左女右,留少頭發,二家出匹緞、釵子、木梳、頭須之類,謂之合髻?!贝送猓禄榉蚱?,在飲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綹頭發,綰在一起表示同心。婚禮之夜,夫妻二人要“對鏡結紐”,即對著鏡子把頭發束好。唐宋時期婚禮中的這些禮儀,就是由“結發”演變而來。由此,人們稱首次結成的夫妻為“結發夫妻”。倘若再婚,就沒有資格稱為“結發夫妻”了,男方稱為續弦,娶二房稱為納妾,女方則稱再醮了。
【第19句】:【物不平則鳴】(諺)比喻人在受到不公正對待時,就會嗚叫呼冤。
【第20句】:【打狗欺主】釋義:比喻懲處某人,是針對他的主人或上司的。例句:有些領導觸犯不得,哪怕他的一條狗—打狗欺主哇!
【第21句】:高山頂上敲鼓——晌徹四方
【第22句】:吃了抄手(餛飩)吃餛飩——碼事
【第23句】:【碰翻了五昧瓶——咸酸苦辣都涌上心頭】(歇)見“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成樣樣全”。
【第24句】:【伸手三分利,不給也夠本】(諺)指困境中伸手向人求援,即使得不到,也沒有失去什么。也指戰爭中處于劣勢,奮力一爭,即使不勝,也比束手待斃強。
【第25句】:【把心放在肚子里】(慣)指心里踏實,沒有牽掛和憂慮。 也作“把心擱在肚里”。
【第26句】:【混飯吃】(慣)1指謀個職業,聊以維持生計。2指白吃飯不干活。
【第27句】:【看到繩子都是蛇】(慣)形容過分膽小謹慎。
【第28句】:【人窮窮在債里,天冷冷在風里】(諺)指天冷時刮風,會助長氣候的寒冷;人窮時借債,會加深窮人的貧窮。
【第29句】:我潦潦草草地寫完了家庭作業,媽媽看見了說:“這是什么作業呀,鴨子咯嗒泥——糊涂一片!”(河南·新野)
【第30句】:英雄永遠和自己的人民在一起,富饒的寶藏永遠同大地在一起。
【第31句】:沙鍋里煮驢頭——腦袋瓜早軟了,嘴巴骨還挺硬
【第32句】:【白事】為什么在我國把埋葬過世的人稱為“白事”,孝衣為什么只能是白色,這與古代人們信奉“五行理論”有關。白色,五行理論認為是西方之色,西方的對應物質是金屬,對應季節是秋季,秋季是收獲季節,農民用金屬工具收割莊稼時發出白光,所以,秋季是殺伐季節,甚至古代刑殺犯人也在秋季。又認為太白金星位于西方,傳說太白神的坐騎為白虎。白色有不吉之意,傳說黃昏時出現在西方天空的太白星主殺伐,所以,白色又象征殺伐,被看做與死亡相聯系的兇喪之色。辦喪事家人要穿戴白色衣帽和鞋,所以孝衣為白色。除此之外,喪家的挽聯、帳幔、登記親友捐送的份子錢上墻的紙張等都是白色的,切忌紅色和其他艷色,因此,稱埋人為“白事”。
【第33句】:【定乾坤】(慣)乾坤:乾,八卦之一,代表天;坤,八卦之一,代表地。 比喻決定大局。
【第34句】:【村無大樹,蓬蒿為林】(諺)蓬蒿:刺蓬和蒿草。村中沒有大樹,刺蓬蒿草也被視為林木。指沒高的就顯出矮的,沒大的就顯出小的。比喻沒有出眾的人才,稍有能力的人就很顯眼。
【第35句】:【不是諸葛亮,就是劉伯溫】釋義: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三國演義》把他描寫成足智多謀、能掐會算、未卜先知的人物。劉伯溫:劉基,字伯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英烈傳》小說把他描寫成一個神機妙算、未卜先知的人物,朱元璋稱帝,把他比為諸葛亮。形容人能掐會算,未卜先知。例句:哎呀!小彭嘞小彭,你不是諸葛亮就是劉伯溫,你怎么曉得我要軸承呢?
【第36句】:王麻子的剪刀——招牌響亮
【第37句】:【人逢喜事情神爽】遇到好事,心情舒暢,喜形于色。葉辛 《蹉跎歲月》:“人逢喜事情神爽,今天三喜臨門會喝的多喝, 不會喝的少喝,個個都喝一點?!?/p>
【第38句】:鄰居大嬸在和奶奶說閑話。大嬸說:“你整日操心,這兩年顯得老多了?!蹦棠陶f:“活到六十六,不死也要掉塊肉,何況我都快七十的人了?!保ńK·鹽城)
【第39句】:【買不來有錢在,賣不了有貨在】(諺)買不來東西,錢還在;賣不出東西,貨還在。指買賣成交與否,全無所謂。泛指事情的成功不成功全沒關系,不必憂心。
【第40句】: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第41句】:高梁稈做鞭桿——經不起摔打
【第42句】:布袋里裝牛鞅子——內中有彎
【第43句】:【 偷來的鑼鼓打不得】敲起來就被發現。借指不合法,見不 得人。清代《紅樓夢》:“如今把我姐姐拐了來做二房,偷來 的鑼鼓兒打不得?!?/p>
【第44句】:【發昏章第十一】(慣)仿《孝經》篇目“某章第幾”的格式?!笆弧睌的砍^“十”,表示程度很深。指發昏至深,神志不清。
【第45句】:我們家干的是白鐵活,一個集就能賣一百多元。一位朋友見了爸爸說:“你早就發了吧?”爸爸說:“你是光看見了這會兒,沒看見買鐵皮那會兒。我們這是老鼠給貓攢著呢!”(山東·無棣)
【第46句】:【開弓不放箭】(慣)比喻只造聲勢而不行動。 也作“只拉弓,不放箭”。
【第47句】:【割頭不過碗大個疤】見“砍了頭也只有碗口大的疤”。
【第48句】:【屎一把,尿一把】見“一把屎一把尿”。
【第49句】:【欲多傷神,財多累身】(諺)貪欲多損傷精神,財物多累壞身心。誡人清心寡欲。
【第50句】:長青藤搭在墻頭上一一難分難離
【第51句】:【車如流水馬如龍】(慣)車輛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馬匹首尾相接,像長龍一般。形容車輛、馬匹川流不息,非常繁華熱鬧。
【第52句】:【殺人可恕,情理難容】(諺)殺人的行為有時也可寬恕,違情悖理的事情卻實在難以容忍。指違情悖理的行為,有時比殺人還可惡。
【第53句】:【烏不三,白不四】(慣)烏:黑。 形容人不三不四,不像樣子。
【第54句】:【樹高干丈,葉落歸根】釋義:比喻人最終總希望回到故鄉;也比喻事情終究要歸結到某處。“千丈” 又作“干尺”?!叭~落”又作“落葉”。例句:兀術道:“古人有言:‘樹高干丈,葉落歸根。’卿家若然思念家鄉,某家差人送你回國?!?/p>
【第55句】:【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三七二十一”,意為不分青紅皂白,不管是非曲直,什么也不管不顧的蠻干行為。它源自戰國蘇秦。戰國時期,蘇秦主張合縱抗秦,張儀主張連橫事秦。一次,蘇秦到了齊國的都城臨淄,見了齊宣王,對他進行游說抗秦。齊宣王猶豫不決,說齊國的兵力不足。蘇秦說,都城臨淄有七萬戶,我私自計算了一下,每戶按三個男子服役,這就是三七二十一萬兵,抗秦的兵源,用不著再往別處征兵,僅臨淄一城便綽綽有余了。蘇秦確實是個游說家,后來竟掛六國相印,聯合抗秦。蘇秦的這個算法,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全城不能達到每戶都出三個男子當兵,有的人家只有女孩沒有男孩。即使有男子,也不一定都能從軍,因為還有老、幼、病殘在內。所以蘇秦的計算是即興蒙一下齊宣王,按現在流行的說法叫忽悠人,達到說服對方,鼓舞對方,使對方不再悲觀失望,看到光明的前途,達到出兵抗秦的目的。后來,人們把蘇秦的話概括為“不管三七二十一”,作為譏諷的貶義詞來相傳,并且在含義上有所擴展,形成了一味蠻干、愣頭青的同義語。
【第56句】:【穿衣戴帽,各有一好】(諺)好:愛好,喜愛。穿什么樣的衣服,戴什么樣的帽,各有各的愛好。指在穿戴方面各人的愛好不同,也泛指在生活中各有自己的喜愛與追求。 也作“穿衣戴帽,各好一套”。
【第57句】:【掉片樹葉子都怕打破頭】見“樹葉子掉下來都怕打了頭”。
【第58句】:【雞配雞,鳳配鳳】釋義:比喻什么樣人配什么樣人。例句:秦書田聽到這里,微微紅了臉:“上級莫要取笑我們了。雞配雞,鳳配鳳……大隊能不能給我們出張證明,放我們到公社去登記?”
【第59句】:我看書時,一會兒去拿餅干吃,一會兒又去吃蘋果。爸爸說:“你尖尖壇子站不穩,屁股尖尖坐不住?!蔽衣犃粟s緊認真看書,不再跑東跑西了。(江蘇·如東)
【第60句】:【打狗要用擒虎力】(諺)比喻降伏一般敵人,也要使出對付強敵的手段,絲毫不能輕敵。
【第61句】:夜貓子借雞——有去無回
【第62句】:上數學課,老師反復強調不要把被乘數與乘數弄顛倒了,結果還是有人弄顛倒了。老師說:“這就像抱起狗砸石頭,怎么行呢?”(河南·汝州)
【第63句】:馬老腿慢,人老嘴慢。
【第64句】:【水淺魚不住】(諺)水太淺的地方,魚無法生存。比喻條件太差的環境留不住人才。 也作水淺難養魚。 水淺養不住大魚。
【第65句】:【入火海,上刀山】見“上刀山,下火海”。
【第66句】:【殘燈碰上羊角風——一吹就滅】(歇)羊角風:旋風,龍卷風。指人或某種勢力行將死亡或滅亡,經受不住打擊。
【第67句】:【三年易考文武舉,十年難考田秀才】(諺)文武舉:科舉時代的文舉人和武舉人。田秀才:種莊稼的行家。三年考個舉人容易,十年成個種田行家很難。指學成種田行家實在不易。
【第68句】:【留一手】(慣)指不是全部拿出來,而是有所保留。
【第69句】:【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倆口打架不記仇】(諺)指年輕夫妻吵架很平常,彼此很快就會忘記,也作天上下雨地下流,倆口子吵架不記仇。 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打架不記仇。
【第70句】:【 打翻了五味瓶】各種滋味都有,形容復雜矛盾的心理。 類似的:搬倒了五味壇子。成語:百感交集。臺灣瓊瑤《月 朦朧鳥朦朧》:“靈珊用手托著下巴,呆望著他們兩個,一時 間,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
【第71句】:老鼠鼻子一大不了
【第72句】:【秦】“秦”字是人們很熟悉的一個字。然而,它的來歷非同一般。傳說在秦朝之前,是沒有“秦”這個字的,秦朝的國號當時寫做“菜”。據說,“秦”這個字是秦始皇造出來的。他造的“秦”字流傳千古,武則天造的“墨”字,卻是曇花一現。秦始皇滅六國之后,倨傲得意。他覺得“王”已經不能適應自己的功德,還要再找一個比“王”更高大的詞,來標榜自己,于是取三皇五帝之“皇帝”二字作為自己的稱號。國家也是一樣,他覺得國號“琹”字不好,“一塊木席上坐兩個王,這怎么行?要找一個同音的字代替‘栗’才好!”但他左思右想,也沒想出個好字。突然,他瞥見案頭的史書《春秋》,心想,《春秋》里寫的是秦朝以前的歷史,而歷史的后半截就是秦朝的天下,秦要占“春秋”的一半。想到這里,秦始皇便用“春”和“秋”的各半邊字合在一起,寫出一個“秦”字,然后傳令下去,將國號“栗”改為“秦”。從此“栗國”就成了“秦國”。然而,秦始皇雖然造出了“秦”字,想天下的春秋永遠是秦朝的,但他的“春秋”夢很快就破滅了,秦朝僅傳兩代便被起義軍滅掉了。秦朝雖短,不影響秦始皇千古一帝。
【第73句】:鋸子鋸掉爛木頭——摧枯拉朽
【第74句】:養在圈里的豬——少不了挨一刀
【第75句】:【沒碰過釘子不知道疼】(諺)比喻人沒有遭受過打擊和挫折,就不會有切實的經驗教訓。
【第76句】:【 四兩勝千斤/一兩撥千斤】用力輕巧,解決大問題,事半功 倍。如同物理學上的杠桿作用。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 “其實沒什么難的,不就是四兩撥千斤么,要領我都掌握 了?!?/p>
【第77句】:【皇帝不急,急死太監】(慣)指當事人不急,其他人卻非常著急。譏諷人瞎操心。 也作“皇帝不急太監急”。
【第78句】:【狗窩里落不下剩饅頭】(諺)比喻好吃懶做、揮霍成性的人,不會有積蓄。
【第79句】:【救人如救火】(諺)救人之命,就像救火一樣刻不容緩。指救人是十萬火急的事,絲毫不能延遲。 也作“救命如救火”。
【第80句】:【 有文事,有武備】做事要有文武兩種準備。姚雪垠《李自 成》:“古人說有文事者必有武備,何況今日是前去平亂,并 非文事。以你闖王的聲威,此去定能成功,但是也不可不防 萬一?!?/p>
【第81句】:三十畝地一頭?!簿訕窐I
【第82句】:【能站著,也能蹲下】(慣)比喻人能屈能伸。
【第83句】:【光吃進,不吐出】釋義:形容人吝嗇,只往里進,不往外拿。例句:鄉親們哭了,有的擦著眼淚,朝劉九興應著:“是??!”有的深知王武氏“光吃進,不吐出”的脾氣,暗暗搖著頭。
【第84句】:【渾濁不分鰱共鯉,水清才見兩般魚】釋義:在渾濁的水中辨不清是鰱魚還是鯉魚,水清才看得出兩種魚。比喻混亂中難辨真偽善惡。例句:娘親,孩兒此時也難以分辯,有口也難以分訴。這叫渾濁不分鰱共鯉,水清才見兩般魚。
【第85句】:【翻了五昧瓶——酸、甜、苦、辣都有】見“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咸樣樣全”。
【第86句】:【狗尿苔長在金鑾殿上——生到好地方】(歇)狗尿苔:一種生長在潮濕地方的真菌,有黏液,有臭味,不能食,被人鄙視。指人生長在優越的環境里。
【第87句】:有人說小寶那么瘦,肯定是有病。小寶媽說:“瓜好不在大小,健康不在胖瘦。我兒子的身體好著呢!”(廣東·龍川)
【第88句】:【灶王爺的橫批——一家之主】(歇)橫批:與對聯相配,貼在對聯上面的橫幅。舊時供奉灶王爺的對聯通常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為“一家之主”。指一個家庭當家做主的人。
【第89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釋義:寧肯為正義去死,也不肯茍且偷生。例句:“歹徒!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老頭子搖頭晃腦,口沫橫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無恥茍活,生不如死。”
【第90句】:地球安把——大梨一個(大梨:吹?;蛑复蹬5娜耍?/p>
【第91句】:【炮彈打麻雀】不值得做小事情。類似的:高射炮打蚊子。 成語:大材小用、小題大作、得不償失。李英儒《野火春風斗 古城》:“現在叫我出出進進送人,這不是鋼材當木材用,起 重機吊搖籃,大炮打麻雀?”
【第92句】:媽媽讓我跟她一起去拔瓜地里的雜草,我嫌天熱不想去。媽媽說:“走吧,苦干才能美吃?!保兾鳌の涔Γ?/p>
【第93句】:麥稈吹火——小氣
【第94句】:【哪壺不開提哪壺】專揀不好辦的事說。趙樹理《三里 灣》:“你小子真是茶館里不要了的伙計一一哪一壺不開你 偏要提哪一壺!我費盡一切心機來對付你,都為的是怕你 要分家,你怎么就偏提出這個來?”
【第95句】:有秤無砣——難定星(心)
【第96句】:哥哥談對象,談了吹,吹了談,總沒著落。媽媽著急地說:“你是瓜地挑瓜,挑著眼花,啥時挑到頭?。俊保ê幽稀ち种荩?/p>
【第97句】:【買賣買賣,和氣生財/買主買主,衣食父母】做生意,態度和 藹青樹林文案館網,才能招攬顧客,有顧客才能生意興隆。古華《芙蓉鎮》: “買賣買賣,和氣生財。買主買主,衣食父母。這是胡玉音 從父母那里得來的家訓?!?/p>
【第98句】:神龕上掛糞桶——糟蹋神像
【第99句】:媽媽讓我吃干凈碗底的米粒,我有點不樂意。她說:“你別小看那幾顆米,一天一口,一年一斗?!保ê幽稀つ详枺?/p>
上一篇:最新民間俗語俗話,摘抄及感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