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騎馬坐船三分險】釋義:無論做什么事都可能有一些風險。例句:“俗話說,‘騎馬坐船三分險’,何況打仗。”
【第2句】:【一言不實,百事皆虛】(諺)指說一句假話,其他事都會讓人懷疑是不真實的。
【第3句】:【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慣)才:文才。八斗:六朝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獨占八斗。見《南史·謝靈運傳》。五車:五車書,形容書很多。指人富于文才,學識淵博。 也作“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第4句】:【捉賊須捉贓,捉奸須捉雙】(諺)捉賊必須拿到他的贓物,捉奸必須抓著犯奸的男女雙方。指判處偷盜與奸情案件,重在有真憑實據。 也作捉賊見贓,捉奸見雙。 捉奸要雙,捉賊要贓。
【第5句】:【敲竹杠】(慣)據說清代販賣鴉片的人常把鴉片藏在竹杠里,官員檢查時,敲打竹杠,聽聲音查虛實,若被查出,煙販子會向官員行賄。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勒索財物。也比喻尋找借口抬高價格。
【第6句】:鄰居于大叔今年成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戶。一次他買了二十元的有獎儲蓄券,中獎得了一臺電視機。村里都說:“咳,這真是餑餑偏往肉湯里滾哪!”(山東·棲霞)
【第7句】:【騎著瞎馬撞南墻】(慣)比喻由于盲目行動而遭受挫折。
【第8句】:【龜通海底】(諺)指龜潛入水中,可以直通到海底。比喻出入衙門的有錢人,可以打通關節,買通官府,上下鉆營。
【第9句】:有人求爸爸辦事,提了些禮物來,爸爸不肯收,那人丟下禮物飛也似的跑了。媽媽對爸爸說:“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趕明兒你趕快還給他。”“是啊,做人就得身子正,腳跟硬,做個堂堂正正的人。”爸爸也贊同地說。(江西·興國)
【第10句】:【對矮人莫說矬(cu。)話】見“當著矮人,別說短話”。
【第11句】:有道數學題,我左想右想也解不出來。窗外的知了直叫得我心焦,我就出去撿個石子把它趕走了。媽媽說:“睡不著覺賴枕頭,鳧不過河賴河彎。答不出題也不能拿知了出氣啊!”(廣東·廣寧)
【第12句】:【開大口,說大話】(慣)指夸口,言過其實。 也作“開大口,講大話”。
【第13句】:【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釋義:父母在世,兒女不出遠門,如果出遠門,必須有一定的去處。例句:圣人云:“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你既有父母在堂,……怎么自家在山行走?
【第14句】:【拳頭不認人】謂要動手打人。姚雪垠《李自成》:“你們還 要擋老子的駕,休怪老子的拳頭不認人。”
【第15句】:爸爸在教育我們如何做人時常說:“身體不好是殘品,學習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險品!”(河南·輝縣)
【第16句】:【一口吃成胖子】(慣)比喻一次就取得成功或一下子發了大財。也泛指急于求成。 也作一口吃個胖子。 一嘴吃個胖子。
【第17句】:【 蝎子尾巴,有毒】也不多指危害有限,不可怕。柳青《創業 史》:“那白占魁再過二十年還是個普通社員。蝎子的尾巴, 有點毒水,也不多!”
【第18句】:沸騰的開水——響(想)得厲害
【第19句】:【 一而再,再而三】多次重復。香港金庸《笑傲江湖》:“你 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殺害良善,算是什么英雄好漢?”
【第20句】:【勿謂尺五,后且不補】(諺)不要認為裂縫只有一尺五寸,要是任其發展下去,就會無法彌補。比喻微小的問題不及時解決,釀成大禍就后悔不及。
【第21句】:數學測驗完畢,老師讓得90分以上的同學舉手,結果只有三四個人舉起了手。老師打趣說:“真是三個人兩根胡子,稀少稀少。”大家都笑了。(河南·洛陽)
【第22句】:【瘦駱駝強似象】釋義:比喻富貴人家即使衰敗了,也比一般人家有錢有勢。也比喻某種勢力雖已衰落下來,但也不能小看。例句:常言道:“瘦駱駝強似象。”桂員外今日雖然顛沛,還有些余房剩產,變賣得金銀若干。
【第23句】:【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各走各的路,互不相 干。成語:分道揚鑣。類似的:你騎你的千里馬,我騎我的 老黃牛/你上你的天堂,我下我的地獄。浩然《艷陽天》:“我 的困難解決不了,解決不了我就單干,你走你的陽關道,我 走我的獨木橋。”
【第24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見“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
【第25句】:【斬草除根,萌芽不發】見“剪草除根,萌芽不發”。
【第26句】:【膠多不黏,話多不甜】(諺)膠用得過量了,就沒有黏性;話說得噦唆了,就沒人愛聽。指說話貴在簡明扼要。
【第27句】:【無情未必真豪杰】(諺)對人冷漠、毫無熱情關愛的人,不見得就是超然物外的英豪。指真正的英雄豪杰往往是富有感情的。 也作“無情未必是英雄”。
【第28句】:拖拉機進弄堂——轉不過彎
【第29句】:【撞了一鼻子灰】見“碰了一鼻子灰”。
【第30句】:【一個毛廁里的蛆——沒有兩樣貨】(歇)比喻同是壞人,不會有兩樣。
【第31句】:【有百害而無一利】極言有害無利。反義說:有百利而無 一弊。郭沫若《洪波曲》:“他們認為政治部應該不用女職 員,以為用女職員有百害而無一利。”
【第32句】:【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還有一個一字之差的反版:“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卻截然相反,這是怎么回事呢?看看它的來龍去脈、發展變化就清楚了。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源自元代馬致遠《漢宮秋》一折:“教他受苦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無毒不丈夫”在元代用例很多。那么,它是怎樣由“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變成“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的呢?儒家認為,謙謙君子應該“溫良恭儉讓”,應該“己所不欲,先施于人”。而“無毒不丈夫”這一俗語顯然與儒家的君子標準相抵觸。產生這樣反叛儒家道德準則的俗語是需要有一定的社會思想文化基礎的,而元代平民社會中便具有這種基礎,因此“無毒不丈夫”這個俗語能夠得以生存并被廣泛使用。后來人們用正統的儒家道德觀念去改造這個俗語,結果是“毒”通過同音替換的方式被曲解為“度”,為了與“度”對偶,“恨”被換作“量”,“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訛變為“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但由于“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生命力太強大,影響太深,結果形成了流傳至今的“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應該有肚量,有志氣有作為的人該狠毒時就要狠毒,像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主題歌唱的那樣“該出手時就出手”。經過改造的“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境界雖高,使用率卻遠不如“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原因是高處不勝寒。
【第33句】:【耗子給貓捋胡子——溜須不顧命】(歇)溜須:本指捋胡須,轉指溜須拍馬。指冒險諂媚奉承人。 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耗子給貓捋胡子——舍命溜須”。
【第34句】:爸爸問爺爺,東洼那塊地可不可以種上棉花。爺爺說:“那塊地啊,旱收螞蚱,澇長蛤蟆,不澇不旱收鹽巴。連棵草也長不高,還種什么棉花?”(河北-吳橋)
【第35句】:【敲鑼賣糖,各執一行】釋義:比喻各干各的,互不干連。例句:他們見我對他們望,有一個猴子臉的人,口中自言自語道:“朋友敲鑼賣糖,各執一行。”
【第36句】:前浪;無窮無盡;一瀉千里
【第37句】:【城狐不灌,社鼠不熏】(諺)城墻上的狐貍窩不可用水灌,不然會毀壞城墻;社廟的老鼠洞不可用火熏,不然會燒毀社廟。指邪惡有所憑借便難以清除,常借指帝王左右的佞臣無法鏟除。
【第38句】:【千錘打鑼,一錘定音】(諺)敲鑼的雖多,敲打的時間雖長,但最后收尾憑的是一錘之音。比喻討論問題,不妨大家爭鳴,但最后作決定,還得主持人說了算數。 也作千聲鑼鼓,一錘定音。 千錘擊鼓,一錘定音。 千人打鼓,一錘定音。
【第39句】:【大年初一捉個兔子——有它也要過年,沒它也要過年】(歇)比喻有沒有某人或某物都不會影響事情的進展。
【第40句】:火箭加油——快上加快;飛快
【第41句】:【給個熱罐子抱著】讓人感到熱乎乎的。指假意關懷。李 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讓他去體驗,也不過是先給他 個熱罐子抱著,如他不‘改換門庭’,不拿出個積極的行動 來,提干的許諾,也僅僅為畫餅充饑而已。”
【第42句】:【畫鬼容易畫人難】釋義:鬼容易畫,人難畫。鬼本來不存在,畫鬼無所謂像不像,所以容易畫;人則不容易畫得像,所以難畫。例句:羅聘笑道:“先生過獎了,俗話說‘畫鬼容易畫人難’,我畫鬼不過信手涂來!”
【第43句】:鉆頭上加鋼針——好厲害
【第44句】:【縛虎容易放虎難】見“伏虎容易縱虎難”。
【第45句】:人打江山狗坐殿——畜生升天;翻了個個兒
【第46句】:【沒事人一大堆】(慣)指裝作局外人,把事情推得干干凈凈。
【第47句】:學戲不懂意,等于活爛泥。
【第48句】:【拔出膿來,才是好膏藥】(諺)膏藥:一種膠狀的外用中藥。指能把膿血從患處吸出的膏藥才算好膏藥。比喻能解決最棘手的問題的,才是好辦法。
【第49句】:【攪成一鍋粥】(慣)1比喻把事情搞糟搞亂,鬧得無法收拾。2指許多事情攪在一起,理不出頭緒。
【第50句】:媽媽夸我普通話講得標準,寫文章有條理,我也喜滋滋地說:“常說口里順,常寫手不笨,這是我勤奮的結果。”(廣東·龍門)
【第51句】:【 打開一個缺口】突破一處。古華《浮屠嶺》:“這一來,浮 屠嶺生產隊就露出了馬腳,就可能被打開一個缺口,一個再 也彌合不了的可怕缺口。”
【第52句】:含著冰塊說話——冷冰冰:硬邦邦
【第53句】:南瓜花炒雞蛋——對色的貨(即“一路貨色”)
【第54句】:【這手來,那手去】(慣)1指錢僅僅從手中過一下,并不花用。2指花錢沒有節制,掙多少花多少。 3指日子不富裕,沒有積蓄。
【第55句】:【摸摸筷子就算入席】謂只要沾點邊,就算有正式關系。浩 然《艷陽天》:“別胡思亂想了,只要你摸摸筷子,就算入了 席,吃,也擾了,不吃,也擾了;我看你還是領頭快沖,一沖, 麥子就算到手,別的事兒,咬著白面饅頭再說!”
【第56句】:【東扯葫蘆西扯瓢】釋義:比喻說話沒有中心,東拉西扯。“東扯”又作“東拉”、“東搭”。例句:你少東扯葫蘆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發癲,想起去查賬了?
【第57句】:垃圾堆里的畫——廢畫(話)
【第58句】:【叫化子唱戲——窮開心】(歇)指人陷入窮困境地,卻故作歡樂,自尋開心。常含譏諷意味,有時用作自嘲。 也作“叫花子唱戲——窮快活“。
【第59句】:【明鏡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諺)所以:用來。形:形貌。明鏡用來鑒照自己的容顏,往事用來鑒察當前的事理。指借鏡是為了察己,借古是為了察今。 也作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明鑒可以照形,古事可以知今。
【第60句】:【打死老虎】(慣)比喻打擊已經失勢或失去反抗能力的人。
【第61句】:【狗熊掰棒頭,掰一個丟一個】狗熊掰棒頭,不知道收藏,謂 得而復失,一無所獲。狗熊,也說:猴子。古華《芙蓉鎮》: “民政干事隱約聽人說過,區長的外甥女在縣里搞戀愛像猴 子扳苞谷,扳一個丟一個,生活太不嚴肅。”
【第62句】:【廟小供不了大佛】謂受到限制,發揮不了作用,屈才。香 港阮朗《十年一覺香港夢》:“美國太空署大炒魷魚,多少‘超 級博士’打爛了飯碗,找事做反而不容易,工廠公司學校一 看見他們的履歷就搖手,‘小池難養大魚,小廟不供大佛’ 哩,他們連月亮都上得去,就是在人間找不到飯碗,我們又 何必死讀書?”
【第63句】:【白布落在染缸里——洗不清】(歇)比喻冤情洗刷不清。 也作“白布進了染缸——漂不干凈”。
【第64句】:歪嘴和尚——念不了正經
【第65句】:【橋歸橋,路歸路】(慣)比喻二者互不相干。也比喻事情明明白白地擺在那里。 也作“橋是橋,路是路”。
【第66句】:【暗室虧心,神目如電】(諺)虧心:指對不起良心。指人即使在暗處偷偷做了昧良心的事,神靈的眼睛也會看得很清楚。勸人在任何情況下不要做壞事,不然,必將受到應有的懲處。
【第67句】:拖拉機追火箭——天差地遠
【第68句】:【水不流要臭,刀不磨要銹】(諺)比喻人必須經常運動,才能保持健康。
【第69句】:【來了龍叫它先抓我】謂出事由我負責。《小說月報》 (1980,2):“要沒有啥大變動,天明就開火。天塌下來我頂 著。來了龍叫他先抓我。咱生就的拿鞭子打牛屁股的手, 誰還能奪下咱的鞭子?”
【第70句】:【家有患難,鄰保相助】鄰里街坊,會互相幫助。明代《金瓶 梅》:“大官人沒奈何,不看僧面看佛面。常言道:家有患難, 鄰保相助。”
【第71句】:【八十歲學吹鼓手】(慣)吹鼓手:舊式婚喪禮儀中吹奏樂器的人。 指年紀大了還去學某種技藝。
【第72句】:【三杠子壓不出個響屁來】(慣)形容人非常老實、膽小,從不多說話。 也作三棒都打不出個響屁來。 三槍打不出一個悶屁來。
【第73句】:農歷三月初六的下午,我忽然看到一群大雁排著“人”字形往北飛。我對奶奶說:“奶奶,快來看,大雁!”奶奶說:“三月三,雁門關,大雁走,小燕來。”(河南·內鄉)
【第74句】:【靠邊站】(慣)1比喻失去職務或權力。2比喻受冷落。3比喻沒有機會參與。 也作“靠邊風涼”。
【第75句】:【肩膀寬】(慣)形容人能力強,能擔起重任。
【第76句】:我去給奶奶盛飯,不小心把碗碰破了。奶奶風趣地說:“你呀,做活都要工錢,下崗去吧!”(河南·滑縣)
【第77句】:星期天,我在家煮湯圓吃。煮第一遍沒熟。正準備煮第二遍,婆婆看見了說:“回鍋不熟一世生。別再煮了。”(廣西·南寧)
【第78句】:【吃慣的嘴,跑慣的腿】(諺)常吃養成了慣性,就總想去吃;常玩養成了慣性,就總想去玩。指貪吃貪玩一旦形成了習慣,就不由自主。
【第79句】:【上山打虎易,開口求人難】釋義:向人求助不容易。“打虎”又作“擒虎”。“開口求人”又作“出門告人”。例句:老梭這人死愛面子,上山打虎易,開口求人難,再說剛才你們又戳了他幾篙竿。
【第80句】:【餓鬼搶齋——不辨香臭】(歇)齋:齋飯,僧尼所吃的素食。指分辨不清香臭、好壞。
【第81句】:【移樹無時,莫教樹知】(諺)移栽樹木并沒有一定的時間,只要不讓樹木感覺到就行。指移樹最要緊的是不傷根須,不去原土。
【第82句】:暑假里,哥哥自學了漢語大專課程,我卻整天和小伙伴玩耍。爸爸戳著我腦袋說:“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你呀,得好好向你哥哥學習!”(浙江·紹興)
【第83句】:【狗窩里落不下剩饅頭】釋義:比喻人貪婪,有便宜必貪。例句:舍不得羊羔,逮不住狼;舍不得姑娘,能逮住和尚?這常二光是狗窩里落不下剩饅頭的人,他能不就范?
【第84句】:【君子不見小人過】釋義:君子不計較小人的過失。例句:“如今你要放他,正是君子不見小人過,……咱們就把他放了罷。”
【第85句】:【 天狗吃不日頭】舊時習俗,認為日蝕、月蝕是天狗要吃 太陽月亮,敲鑼以便嚇退。此語借指事情不會有危險,仍會 恢復正常。日頭,也說:月亮。李季《王貴與李香香》:“世上 有怪事,天上也一樣,天狗還能吃月亮。”
【第86句】:【疏秧大肉,疏禾大谷】(諺)疏:稀疏。秧苗稀了,能使稻米豐滿;禾苗稀了,能使谷穗碩大。指種莊稼,禾苗宜稀不宜稠,稀田的產量勝過稠田。
【第87句】:【扳到網里就是葷腥】得到的不論大小,都是利益。陳世旭 《裸體問題》:“但劉高俅的方針是廣泛聯系,薄利多做,對江 海公司來說,魚也好,蝦也好,扳到網里就是葷腥。”
【第88句】:【春風不入驢耳】指聽不進去。成語:對牛彈琴。清代《醒 世姻緣傳》:“誰知對牛彈琴,春風不入驢耳,口里陽為答應, 背后依舊打點要做滑家的新郎。”
【第89句】:我看書時,一會兒去拿餅干吃,一會兒又去吃蘋果。爸爸說:“你尖尖壇子站不穩,屁股尖尖坐不住。”我聽了趕緊認真看書,不再跑東跑西了。(江蘇·如東)
【第90句】:【褲兜子鉆蝎子——愛昨蜇咋蜇】(歇)咋:方言,怎么。蜇:蝎子用毒刺刺人,諧“著”。指任憑事態發展,結果是怎樣就怎樣。
【第91句】:小強的姐姐考上了大學,小強媽就硬逼著小強努力學習,要他也考上大學。結果小強非但沒考上學,反倒落了弱視加腦神經衰弱,氣得小強爸直埋怨:“我早就說‘手指大的云彩不下雨’。你不信,結果怎樣,這不把孩子給坑苦了?”(河南·輝縣)
【第92句】:舅舅是我們家的故事大王,講的故事非常動聽。有一天我問媽媽:“舅舅為啥那樣會講故事啊?”媽媽說:“舅舅吃進去根扁擔,屙出來個籮筐——全靠在肚子里編呢!”我覺得媽媽這句話真有意思!(重慶·巫山)
【第93句】:【天上少有,地下無雙】(慣)形容人才出眾,非常難得。也形容東西珍貴、稀有。 也作天上少有,地下難尋。 天上難找,地下難尋。
【第94句】:【待字閨中】“待字閨中”是指到了婚嫁年齡,但還沒有出嫁的女子。 “閨”,女子的臥室。 “待字閨中”源自《禮記·曲禮上》:“女子待嫁,笄而字。”“笄”是中國古代女子成年時舉行的禮儀。周代禮俗,女子年過十五,如已許嫁,便得舉行笄禮,將發辮盤至頭頂,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屬。如年過二十而未許嫁,也得舉行笄禮。女子在成年禮上通常會取字。 “待字閨中”這個詞的出現不會早于宋代。宋以后,一般家里有子女出生,必定請當地的秀才或者精通民間五術的人,來家里給孩子排出“生辰八字”,然后寫到紅紙上,收藏起來待用。這種排“八字”的做法在古代被稱為“子平術”。這個“子平術”是宋代人徐子平在前人的基礎上完善發展而成的,推算年、月、日等占卜方式,俗稱“合八字”。不論男女,到談婚論嫁時,請命師合一下“八字”。因此,當家里有未嫁的女孩,于是就要找人求“八字”或求人拿“八字”來合,如“八字”合不上,就不能結婚。故“待字閨中”,這里的“字”就解釋為“生辰八字”。古人覺得,將要結婚的人的“生辰八字”要保存得非常好才可以,因此結婚后才可以公開“生辰八字”。所以“待字閨中”也就是尚未聘娶的意思。
【第95句】:【田怕秋早,人怕老窮】(諺)指田禾最怕秋季干旱,人生最怕老來貧窮。 也作“田怕秋來旱,人怕老來貧”。
【第96句】:【舌頭長在人家嘴里】謂不能阻止別人說話。短篇小說: “閑話由人說,舌頭在人家嘴里長著,有什么辦法。”
【第97句】:【板凳沒坐熱】坐的時間極短,或匆忙離去。類似的:屁股 沒沾炕。成語:席不暇暖。沈從文《長河》:“我是來陪三哥 的,他不久又要下常德府去,板凳坐不熱,就要趕路。”
【第98句】:【不見了羊,還在羊群里尋】釋義:比喻在哪里丟的就到哪里去找。例句:如今這個老唱凈的又叫成班,說:“不見了羊,還在羊群里尋。我想府上還寄著我的箱籠,領去還弄出戲罷。”
【第99句】:【小車不倒只管推】(諺)小車:獨輪手推車,農家用的舊式小型運輸工具。比喻做事貴在堅持,只要還有最后一分力氣,就要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