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為工作而生活:“為工作而生活”,“為生活而工作”;兩句話、同樣是這些字,但其中的意義卻完全不同。
【第2句】:【禪心佛語】離俗家與出家相應,去業障與道人相應,去習氣與工夫相應,去煩惱與清凈相應,此數相應,雖然覺得,不如不相應好。
【第3句】:菩提心者,即是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大寶積經》卷三十六,菩薩藏會
【第4句】:【圣經文案】60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34:18)
【第5句】:【禪心佛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謂絕對沒有。
【第6句】:菩薩善知諸法無我已,觀察真如,修寂靜行,不久當得初歡喜地。《入楞伽經》卷三
【第7句】:【禪心佛語】命運是一種選擇,選擇不同,前景各異;命運是一種改變,能力強弱決定改變內容;命運是一種實現,你付出多少,它回饋多少。
【第8句】:【禪語人生】我的裁縫每次都幫我重新量身,但其它人總是用舊標準來看我。
【第9句】:慈悲的本意,既是如此,是因為你所給予,既是你的收獲,而你是唯一真正收獲的。
【第10句】:人有居家得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者,亦有得阿惟越致菩薩者。《惟日雜難經》
【第11句】:【禪心佛語】你認命比抱怨要好,對于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第12句】: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禪。釅茶三兩碗,意在镢頭邊。一《仰山慧寂禪師》
【第13句】:如果你每天從內心里吶喊三七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內心會霍然強大起來。
【第14句】:【禪心佛語】如果人生面對的最大苦難只是死亡,那還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呢?人生中沒有解決不了的事,也沒有無法面對的事。
【第15句】:學道須具大勇猛心,立決定志,不顧生死,不計成敗,始有相應分。(當代)夏蓮居《自警錄》
【第16句】:【禪心佛語】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懷念“過去”,就是希望“將來”,面對于“現在”這一個題目,都交了白卷,因為誰也開不出藥方。
【第17句】:【禪心佛語】對待事業,得寸進尺,才能事業有成。對待感情,粗中有細,才能和和美美。對待生活,不論短長,才能無憂無慮。
【第18句】:【佛心禪語】大海之舟因舵手而到岸,人生之舟因良師而解脫,身軀之病因良藥而治愈,精神之病因妙法而覺醒。
【第19句】:【佛家禪語】不與父母爭,不與兄妹斗,只愿家庭與睦。人的道德與為人的品格,是從善待自己的家人一開始做起。
【第20句】:知退者進:能夠檢討反思,就等于有了重新開始的基礎,這就是人的成熟的過程。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須先腳踏現實;如果你希望輝煌,那么你須腳不停步。
【第21句】:學會包容不僅有益于身心健康,且對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乃至事業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誰,都要有一顆包容的愛心。
【第22句】:一個人只有心懷感恩,才會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懂得付出,才會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常懷感恩之情,必得善念之恩澤,心境自然安寧。
【第23句】:愿生彼安樂凈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愿生,亦當不得往生也。(北魏)曇鸞《往生論注》
【第24句】:【禪心佛語】創造機會的是能人,等待機會的是常人,放棄機會的是蠢人。我們都是遠視眼,往往模糊了離我們最近的幸福。
【第25句】:【禪語人生】有的人總是喜歡把自己偽裝起來。可是越是這樣,傷的就越深。
【第26句】:日常生活中,每個人彼此難免有不同的觀念,生活習慣上也有些不一樣。所以,人與人之間相處,就可能產生煩惱。
【第27句】:【經典佛語】人活著一天就是福氣,就該珍惜,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更多的遺憾。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鉆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第28句】:一個人如果不懂得舍棄,就會執著于外物,就會在做事的時候分心,在達到目標的路上繞彎子。不舍得放棄也就是拒絕簡單的生活,這樣只會令人不堪重負,心力交瘁。
【第29句】:【禪心佛語】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這才是真正地供養上師三寶,布施父母眾生。
【第30句】:我們要在結緣中成就自他。因為人生在世,唯一能夠積極主動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結緣。
【第31句】:【禪語人生】學會付出,因為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回報,雖然付出與回報不總成比例。
【第32句】:【佛心禪語】把好東西與他人分享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生活中有多大的困難,有多大的挫折,有多深的痛苦,都將會變成一縷云煙,隨風飄去。
【第33句】:豈知有許多人過去曾顯赫過、富足過,但曾幾何時,卻淪為被救濟的對象。
【第34句】:【禪心佛語】人世間的許多事,只要想做就能做到,成功并不需要什么鋼鐵般的意志,更用不著特殊的技巧或謀略。
【第35句】:【禪心佛語】身前即是來時路,回首又是重逢人。多少事情自了了,心頭何必繞煩惱。
【第36句】:【禪心佛語】佛法,就是教導人們遠離貪愛、執著。那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貪愛執著。你行善不為人知,不求回報,就是菩薩布施,就是最高的智慧呀。
【第37句】:做事,一定要秉持“誠”與“正”的原則:而待人,則要用“寬”與“柔”的態度。要以宗教者超然的形態,寬大的心胸來容納任何人。
【第38句】:【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老子-三十六章》)☆比喻只有付出代價誘使對方放松警惕,才能伺機奪取。同“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39句】:【禪語人生】悟寂無寂,真知無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雙融之中道。無住無著,莫攝莫收,是非兩忘,能所雙絕,斯絕亦絕,般若現前。
【第40句】:【圣經文案】15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民14:8)
【第41句】:由于執著自己的角度,在文字里面做文章,所以煩惱斷不了。——慧律法師
【第42句】:忍讓安,知足樂,身外之物當施舍。兒孫有志不靠咱,后代無知財是禍。教子明德,以身作則,積什么?
【第43句】:在這人世的旅程,有聚首,有別離,相見時難別亦難,原來聚散兩艱難,心地不在困惑中迷失,那么就能活出對幸福最客觀的感知。
【第44句】:【禪心佛語】譬喻:從高樓下乘于大象,下象乘馬,下馬乘輿,下輿坐床,下床墮地,從地落坑。
【第45句】:善良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語言,是打開人們心扉的鑰匙,是抵擋仇恨之箭與憤怒之矛的盾牌。擁有善心的人,會被世人所接受;擁有惡心的人,會被世人所唾棄。
【第46句】:人生難得糊涂。所謂糊涂,不是不明事理,而是表面糊涂、內心清明的大智若愚。想得開,放得下,事事朝前看,這樣才能從瑣事的糾紛中超脫出來。
【第47句】:【禪心佛語】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煩惱以忍辱為智慧,辦事以盡力為有功,處人以真誠為品格。做人的方略是:把好自己的口,明了心中的事,干好手里的活,走好自己的路。
【第48句】:【禪心佛語】人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不是成功而是價值;不是認識多少人,而是在離開人世時,有多少人認識了他。
【第49句】:精進,看起來是辛苦,實際是安樂。禪定,看起來是刻板,實際是活潑。智慧,看起來是放下,實際是擁有全世界。
【第50句】:【禪心佛語】人有福報,自然會感召到富貴家庭。而且嫁給窮人,都會把窮人給旺成富人。這就是福報的重要性。錢別人會搶走,但福報不會被搶走。
【第51句】:人到世上來一回,權當是赴了一次宴,吃飽了,喝足了,舒舒服服地回家去。這是很自然的,有什么不好呢?
【第52句】:如果胡里胡涂地隨著過去的福延續現在的緣,生活如意順利而不再造福利人群的因,如此“享福了福”,福報享盡就沒有了,這就是不能惜福。
【第53句】:【圣經文案】200于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第54句】:【禪語人生】我是應該和星星一起數著你的心事,還是應該和你一起數著天上的星星。
【第55句】:【禪心佛語】錯誤不一定是罪惡,如果錯誤就是罪惡,那么「成功者」便是滿身罪惡的累積。
【第56句】:鄰里睦,鄉黨和,人肯吃虧善緣多。李翁鄭婆常贈果,張兄王嫂每送禾。有茶且喝,有話直說,慮什么?
【第57句】:【心靈禪語】在佛家看來,這就是人對于身體健康、物質財富、人際關系和精神追求這幾個人生基本問題應持的態度。
【第58句】:恒唯法師:青山不老,為雪白頭。綠水無憂,因風而皺。禪是解脫,不是纏縛。禪是看別人更客觀,更理解,更善意。
【第59句】:拿得起放得下的大智慧,如何經營名利場,不求名利不求榮,只幺隨緣度此生;一個幻軀能幾時,為他閑事長無明。——唐·洞山良價
【第60句】:【禪心佛語】工匠們向皇帝要了很多顏色的顏料,又要了很多的整修工具;而和尚一組只要了一些抹布和水桶等清潔的工具。
【第61句】:【禪語人生】言行:良好的心境和行為可幫助人們將來誕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脫。
【第62句】:眾生諸貪諍,皆因諸根起,若能攝諸根,疾得于解脫。《虛空藏菩薩經》
【第63句】:【佛心禪語】年輕不知好歹,把寶貴的光陰混過了,老病到來,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變為死也苦,活也苦。這就是“早不預修,年晚多諸過咎。”
【第64句】:【禪心佛語】命運加給人的不幸,還有避開的可能,但自己加給自己的不幸,卻無挽救之路。
【第65句】:【禪心佛語】菩提心發出來了,修什么法都能達到圓滿,一切佛都是一體,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第66句】:【禪心佛語】人生有兩難,一是把自己腦子里的東西放到別人腦子里,二是把別人口袋的錢裝到自己口袋,要慢慢來,你急了沒用。
【第67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蓮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飄四海,一生若能服務于大眾,那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種罪過。
【第68句】:【禪心佛語】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第69句】:【禪心佛語】光明、善良、正面的念頭會制造出快樂、安全、舒服的“產品”。
【第70句】:【禪心佛語】用心付出是為成功打下基礎,誠心待人是為自己創造機會。
【第71句】:【禪心佛語】看重了錢財,你圍著錢財轉;看淡了錢財,財神圍著你轉。
【第72句】:【禪語人生】長大后才知道,童年時純潔的心和天真的笑容是那么的自然。現在想擁有那份純潔與天真是多么的困難。
【第73句】:【經典佛語】在別人把你當英雄的時候,你千萬別把自己當英雄。如果你真把自己當英雄,那么你就真的離死亡不遠了.
【第74句】:單單愚癡只是可憐,并不可怕。愚癡加驕慢,則不僅可憐,更為可怕,而且是雙倍的可憐,雙倍的可怕。
【第75句】:夫沙門者凡有四種,何謂為四?一者形相詐現沙門,二者威儀欺誑沙門,三者求名沙門,四者實行沙門。《大乘寶云經》卷七
【第76句】: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后斷一切見,如此為善巧。(古印度)提婆《四百論》
【第77句】:【禪語人生】有些人保持沉默是因為他們無話可說,有些人保持沉默是因為他們懂得說話要適時;有些人寬容別人是因為他們胸懷寬廣,有些人寬容別人是因為他們不講原則。
【第78句】:對各種麻煩勞苦的事,安然接納,常常感到滿足。事情越麻煩、越辛苦,越能體現你的價值,沒必要厭惡排斥,安然接納就可以了。
【第79句】:心志若能守持于道,必能精深博大;否則,即使透徹千經萬論,亦如空花水月,一事無成。三心二意無定性,四處徘徊不專精,盡管條條道路通長安,卻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第80句】:【禪心佛語】忍辱修得很好的人,受到別人傷害時,他也能得到一種開心的感覺。
【第81句】:【禪語人生】一天,年輕人聽說遠方無名山上有一位得道的高僧,便瞞著母親跋涉千里去找高僧討教成佛之道。
【第82句】:【禪心佛語】觀音菩薩妙難酬,清靜莊嚴累劫修。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
【第83句】:如果前世我們是大善人,積累了足夠的善功福報,那么我們這一世就會轉世投胎成為幸福快樂的人;相反,如果我們前世作了大惡,到這一世就會遭受許多挫折和磨難。
【第84句】:【禪語人生】障礙:不要輕視小惡,以為我不會受報應,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滿的。愚笨的人不斷的做出微小的壞事,日子久了,整個人就充滿邪惡。
【第85句】:【禪語人生】我能為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為你吃東西。各人吃飯是各人飽,各死是個人了。
【第86句】:譬如凈日輪,普照十方國,如來神通力,法界悉周遍。《華嚴經》卷四,世主妙嚴品
【第87句】:【禪心佛語】如果你不能給予別人百分之百的話,你總是會懷疑別人是否給予了你百分之百。
【第88句】:一個人一生再怎么貧窮下賤,只要聽過一聲阿彌陀佛,念過一句阿彌陀佛,就算沒有白來;即使享盡榮華富貴,卻不知道有阿彌陀佛,無異白來人間走一遭,是一個可憐的人。
【第89句】:【禪心佛語】人生若能活出個自我,也就自然不和周邊環境攀比了,也不會在意別人如何評價我了,生命也就變的單純樂觀了,此時不在天堂又在哪里。
【第90句】:【禪心佛語】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不良的言行,不良的嗜好,不良的習慣,讓自己身上多一些陽光的、正能量的東西。
【第91句】:【禪心佛語】輕信他人容易招致欺騙,但若信任得不夠,自己會陷入更大的苦難。
【第92句】:【禪心佛語】逆境出奇才,百煉成精鋼。苦盡甘來,逆境是甘甜的前奏。順境時顯現惡習,逆境時凸現美德。沒有哪一個聰明人會否認痛苦與憂愁的鍛煉價值。
【第93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在世間,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完、做好,不忘與人為善,一旦走到了百年,就能坦蕩蕩,無牽無掛,自在灑脫。
【第94句】:【禪心佛語】佛說: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布施。
【第95句】:【經典佛語】~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工夫很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第96句】:【禪心佛語】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田也空,屋也空,換了多少主人翁。愛也空,恨也空,人生陌路不相逢。
【第97句】:無量諸眾生,悉發菩提心,彼心令剎海,住劫恒清凈。《華嚴經》卷七,世界成就品
【第98句】: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正智,回顧視瞻、屈伸俯仰,執持衣缽,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是正智。《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22經
【第99句】:【禪語人生】一切美的基礎在于一顆和善而樂于助人的心,這種善良的心理,使你的容貌顯示出來,就是如此美麗。
上一篇:禪語禪語的微博-經典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