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常人怕見煩惱,總被困于煩惱,迷也;圣人不懼煩惱,轉煩惱為菩提,悟也。所謂福田心耕,心為田疇,煩惱為種,以智慧澆灌培育,則開菩提花,成大道果。智慧何來?自身具足。然須明師指點路徑,或慧根自得鑰匙,信愿行堅固可也。一闡提不為之說。
【第2句】: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凈。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古印度)馬鳴《大乘起信論》
【第3句】:【禪心佛語】如果感到此時的自己很辛苦,那告訴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堅持住,因為你正在走上坡路,走過去,你就一定會有進步。如果你正在埋怨命運不眷顧,那開導自己:命,是失敗者的借口;運,是成功者的謙詞。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埋怨,只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努力,才是人生應有的態度。
【第4句】:【禪語人生】這位風水大師感到很憤恨,他認為是這家主人故意刁難他。但因為實在口渴得厲害,他只能忍氣吞聲,一邊吹散米糠,一吹冷水溫,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水。
【第5句】:【禪心佛語】外邊有電腦,我們每一個人自性里,也有一個電腦,叫做神腦,也可以稱為圣腦或佛腦,即是大智慧?,F在的科學,雖然日新月異,但都是往外馳求,越找越遠。科學家們在皮毛上轉來轉去,好像有所得,其實都把本有的智慧遺忘了,這就叫舍本逐末。
【第6句】:【佛心禪語】佛經中告訴我們,所有的修行方法以及為修行所做的付出與努力,重點都在于斷除煩惱、降伏自心與破除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發揮內在的潛能——愛心與智慧。這樣修行才會有實質性進展,修行才會對成就起到重大作用。無論身處逆緣還是順緣,只要我們具足正確的見地,生活中的一切都會成為增長修行的助緣。
【第7句】:【佛家禪語】《三乘佛教如何同步修持》——(顯密圓融)我們的行為,要做到小乘的行為:少欲知足、謹慎取舍。們的思想,要符合大乘的思想:毫不利己、普度眾生。們的見地,要達到金剛乘的見地:悲智雙運、輪涅不二。
【第8句】:一段文字,喚起了一段記憶;一杯清茶,溫暖了一種心情;讀懂了時光,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原來,千般跋涉,萬種找尋,不過是找到一條回歸內心的路,識得進退,懂得回歸。以平常心對待生活,生活,無處不是坦途。以平常心看待人生,人生,無處不是勝境。
【第9句】:水在瓶中,亦如云在天上,物性無別。認清本心,擺正自己的位置,則云之瀟灑,水之恬靜。在天上就做瀟灑的云,在瓶中就做恬靜的水,把握住現量,就能得到自在??葱念^開了蓮花一朵朵。
【第10句】:【知足歌】人生盡是福,惟人不知足;思量肩擔苦,步行便是福;思量走路苦,騎驢便是福;思量饑寒苦,飽暖便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便是福;思量露宿苦,藏頭便是福;思量荒亂苦,平安便是福;思量無業苦,傭工便是福;人生能幾時,不要不知足!
【第11句】:【禪心佛語】平心四法: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沒有用,有能力遲早會成就一番事業;當天上掉下餡餅時,小心地上也有個陷阱,機會和危機往往是共存的;人們有時所犯的最大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對親密的人太苛刻,要知道兄弟相愛可撼山;不必好奇別人怎樣評價你,想想你是怎樣評價他的,將心比心,自然心平氣和。
【第12句】:俗話說,禍從口出,言多必失。言語多了,失誤的可能性就大了,話不在多,而在精。講話之前應該先考慮說話的環境,能不能說,該不該說,如何去說,都是要慎重的。說話得多積口福,切莫惡語中傷,勿須陰奉陽違,多點真誠的話語,得到的也是相應的善果,你善意的與人溝通,別人回報給你的是一片誠心。
【第13句】:【佛心禪語】追求精神良藥的智者就像獅子一樣偉大,追逐物質享受的愚人好比狗一般愚昧。當一塊石頭丟過來時,獅子根本不理會石頭,但會觀察石頭是誰丟的;狗根本不會觀察石頭的來源,卻盲目地去追石頭。心,是諸法之根,萬物之源。掌控了心,等于掌控了諸法;通達了心,等于通達了萬物;降伏了心,等于戰勝了一切。
【第14句】:人生的境界,是心靈的境界。若心亂神迷,無論我們走多遠,都是難以捕捉人生的真象,難以領略雅韻的風景。唯有我們心靈的安靜,才能鑄就人性的優雅。這種安靜,是得失后的平和,是誘惑時的淡定,是困苦中的從容,是微笑地面對娑婆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個漫長的過程。
【第15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把握了當下的一切,也就無須擔憂未來怎么樣了。禪者的心態,就是要有一個無憂之心,活得坦然,活得從容,活得灑脫,活得自在。無憂是指我們心里面沒有對未來的牽掛,也可以說放下了對未來的擔憂。因為,每一個當下都直指未來,當我們對每一個當下能放下的時候,對未來也就放下了。
【第16句】:【禪心佛語】感情上的懺悔與修持上的懺悔:在感情生活上,如果我們常保持“愛人如已”的心態,性情胸襟會自然開朗,生活的品質也會自然提升;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真誠懺悔者常蒙三寶加被,長養無邊諸善根,洗滌一切煩惱垢,就能消除業障,廣植福田。
【第17句】:【禪語人生】我們的痛苦來自于看不透、舍不得、輸不起、放不下??床煌溉穗H中的糾結、爭斗后的隱傷,看不透喧囂中的平淡、繁華后的寧靜;舍不得曾經的精彩、流逝的歲月,舍不得居高時的虛榮、得意時的掌聲;輸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輸不起一次人生之?。环挪幌乱呀涀哌h的人與事,放不下早已塵封的是與非。
【第18句】:生活中常有這種現象:當我們一心想得到什么的時候,苦苦追求反而適得其反。當我們不再執著于一念時,就會從內心的糾纏中解脫。重要的是應該用心去生活,在生活中慢慢積累,自然能水到渠成。
【第19句】:【禪心佛語】懺悔,第一就是要發露,將罪公之于眾。發露是很難為情的事情,自己做了一些罪,很丟臉的,你要發露給大家聽到。但你真正要懺悔的話,不發露是懺不了的。不敢發露,覺得臉沒有地方放,難為情,不好意思,還保留了一些東西在里邊,這樣的懺悔是不徹底的。真正要徹底的懺悔非發露不可。
【第20句】:【禪心佛語】說到安全感,這個東西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一件事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我們越想要安全感,我們的心就越強調不安全,而智者發現,放下安全感的欲望,能夠徹底活在不抓取的狀態,我們立刻就安全了,因為抓取本身是不安全感的緣由,不抓取也即禪宗里無有規則的境界。
【第21句】:【禪語人生】悅納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態的生命。不管遇到怎樣的人生挫折,不管處于什么樣的人生階段,都能享受到屬于自己生命的樂趣。
【第22句】:【禪語人生】我曾經說過:“修行就是以智慧給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無論是看人,還是看事,都要學會換角度。這樣,你最討厭的人,也會變成最可愛的人;你最煩惱的事,也會變成最快樂的事。這就是修行。
【第23句】:眾生念念在虛妄之相上分別執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難知是假,任復念念不停,使虛妄相于心紛擾,故名曰妄念,言其虛妄之相隨念而起也。
【第24句】:活著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多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第25句】:參透寂寞,便是參透了人生。人作為一個群體,彼此聯系,卻又彼此孤獨著。大多數時候,你走不進我的心,我也走不進你的世界。人與人尚且如此,何況紛繁復雜的世間萬物。人,就是一個寂寞的靈魂。因為寂寞,緣才隨心而起。緣起必有緣滅,歡樂與痛苦遂隨之生滅。守得住寂寞,是人生最深的寧靜。
【第26句】:【佛心禪語】作為凡夫的我們,雖然從無始輪回以來到現在,從來沒有休止過,一直在為自己的利益而繁忙奔波,然而很可惜,一點也沒有往覺悟的方向發展,反而更加陷于迷亂的輪回苦海之中。就好比廣闊的河流并沒有休止,但它從來沒有往雪山的方向上流,而是距離大海越來越近一般。
【第27句】:有些人,沒信佛以前不信有天堂地獄,一直為貪圖欲念享受,做了很多損人不利己的事;一旦信了佛,又迷于有天堂地獄而貪圖功德,這麗者都是“迷”?!C嚴法師
【第28句】:我不驚嘆生命給予的磨難,也不抱怨生活賦予的艱苦;也許,實實在在,才是做人的本分;也許,風風雨雨,才是光陰的插曲;我們這一生,一直想追求的安安穩穩,或許再等下個十年,健健康康的就能輕松實現。與其年輕時揮霍身體去換取金錢,不如順其自然沒病沒痛的過完整個人生。
【第29句】:【禪語人生】喜歡在飄雪的午后,盈一眸恬靜,書一抹情懷,看那雪花落入紅塵最深處。暫離塵世喧囂,將心靈放空,盡情的體會那份曠達與純凈。生命的旅途中,會有不期而遇的欣喜,也會有痛徹心扉的清醒,一地落紅,氤氳了冷暖;一樹梅開,繾綣了浮華,雪如拂塵,能撣去俗世的無奈,也能讓靈魂凈化。
【第30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去面對、坦然地去承擔。如果我們時時能用感恩的心來看這個世間,用慈悲的心來待人接物,那么,這個世界無處不是美好。還是那句話說得好,滅卻心頭火,勝點佛前燈。
【第31句】:【禪語人生每日一禪】別讓命運太平凡,云淡風輕中我們再努力,也難以挽留什么;莫使人生太激蕩,波瀾起伏中我們再強求,亦居久常失方向。不懼過去,不憚未來;曾經無畏,當下無爭。時光始終鋒利若刀,我們終歸平靜似水,不如愉悅接受現狀,踏實向前挪步,連綴看過的風景,便是人生;連接走過的腳印,就是歷史。
【第32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春天有花更美麗,人生無愛最慘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阿二不曾偷。聰明過露者德薄,才華太盛者福淺。從來好事天生險,自古瓜兒苦后甜。
【第33句】:男女戀愛結婚,生兒育女,相互扶持,共同創造家庭的幸福。當生活的重擔落下來時,也許當初的激情會慢慢減退,然而作為夫妻,應知緣隨分,彼此珍惜這千年修來的緣分,然后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妻子體貼丈夫,丈夫顧家愛妻。那么,和和美美、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就在你眼前。
【第34句】:【禪語人生】修心當以凈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何必勞心。
【第35句】:【佛心禪語】時間沒有盡頭,生命有其長短。在無限的時光隧道里,計較太多就是對有限的生命的一種褻瀆。因為計較,我們缺失了寬容,從而錯過了幸福。人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修行,人生的大智慧就是修養出一份寬容。#評論古今#
【第36句】:【佛家禪語】放下應從修持布施、奉獻愛心做起。施能放下對物質的貪執;奉獻愛心能放下自私。施分為三種:一、財物布施;二、無畏布施;三、法教布施。
【第37句】:【禪心佛語】外在的人,事,物都是您的“果”,是您自己“奉獻”的一部分,這一部分不過發生了方向的改變,好比力的作用,好比是回聲,出發點的“因”都是您自己。無論外在的佛也好,鬼也罷,實際上都是您一個人的靈魂,所以不要畏懼外在的一切,他們是您的內在精神。
【第38句】:三不能:佛有三不能:一、不能度無緣眾生:有人見佛不起歡喜心,或敬而遠之,不肯也不敢接近。也有人不喜聞法,或聞而不解,于法不能受用。總之,無緣見、無緣聞、無緣接近佛法。這都是眾生自障礙,佛也嘆不能度。
【第39句】:【禪語人生】云居山的地都是泥巴土,經常下雨,一般人走了一趟回來,鞋子自然沾了好多泥巴??墒抢虾蜕械男訌膩聿灰娪心喟?。奇怪的是,當我們走在他后面,留心注意他走路時,明明是見到他的鞋子踩在泥巴土上。但是回來后,我們再看他的鞋子,就是沒有沾上半點泥巴。這其中的奧妙,我們至今還搞不清楚。
【第40句】:【禪心佛語】樹立太多的目標,有時會讓我們感覺不知所措,只有刪繁就簡,從最近的目標開始,才會一步步走向成功。萬事掛懷,只會半途而廢。另外,我們只有不斷地撿拾“柴”,才能使人生不斷加溫,最終讓生命沸騰起來。
【第41句】:自能調伏,能調伏人;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脫,能解脫人;自得滅度,能滅度人?!堕L阿含經》卷八,《散陀那經》
【第42句】:【禪心佛語】練腿子的同時,也在練我們這個心。沒有打坐經驗、不懂打坐的人有了妄想啊、妄想紛飛啊、煩惱啊,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煩惱來了就摔摔杯子、摔摔手機、吵一架等等,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們打坐的人知道煩惱、知道妄想,這證明我們的心呢,比一般的人細了一步,這個是好的,是自己的優勢。
【第43句】:就算全世界都是壞人,我們也要做個好人,因為在社會上精進,是不能沒有勇氣和堅持的。不管是出家眾或在家眾,都要記住永遠要保持對世界的尊重、關愛和信心,“不管這世界多昏暗,都要堅持做一盞明燈?!?/p>
【第44句】:世間的一切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就是無常,能這樣想會幫助你看開一點,放下一點,不要太執著,什么事都不要太硬碰硬,對自己沒有好處,對眾生也沒有好處,假使能忍一時之氣,當時好像是被人欺負了,可是一個學佛的人知道,那是消災免難!
【第45句】:【禪語人生】文案基地禪語經典【人生三得?!俊赋恋米狻?、「彎得下腰」、「抬得起頭」?!镜?句】:沉得住氣,是睿智的彰顯,是理智的沉淀,是成熟的標志?!镜?句】:彎得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調謙卑,海納百川,能屈能伸。
【第46句】:善于調整自己心態,是人生的最大財富。人生是一樹繁花,要擁有良好的心境,才會有沉淀的寧靜,才會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漫漫的人生之旅,學會和春天約會,盡情擁抱夏的濃綠,不用為秋的枯黃惆悵,常蘸一抹綠給心情,孕育一片心綠,讓心明媚。
【第47句】:【佛心禪語】不要把真正的愛和愛戀攪混了,在理想的狀況下,前者是不求回報,而且不會因狀況而改變;而后者,只會跟著各式各樣的事件和情緒而改變。
【第48句】:【禪語人生】擁有財物而不用,和「沒有」有什么差別呢?擁有財物而不會用,和「無用」有什么不同呢?一心想要「擁有」,不如提倡「用有」。
【第49句】:【禪心佛語】人生的意義不僅是身份的疊加。人活在世界上,頂天立地,身份對人只是一種裝飾。內心對身份超越,能讓人在現實生活中更灑脫,不為眼前利益所限制,多一份寬容,多一份清明,多一份智慧。更重要的是,這種超越能讓我們完成生命的回歸,生命的覺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