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理論觀后感
01
無論是作為一個傳記,還是一個愛情主題的電影,都把霍金的一生應有的震撼刻畫的淋漓盡致,也把愛情本來的樣子還原的非常真實。能夠設身處地的站在每個角色上思考問題,并且體會到他們的無奈,和最終抉擇的煎熬。
小雀斑演的真的是無愧于小金人,是電影能恰當傳達感情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
除卻大眾對霍金一生的了解外,即其在科學上和醫學上的奇跡,電影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幾點。一個是關于霍金研究本身的,本科研究的是證明時間是有起點的,即霍金輻射;但其phd論文又是證明之前的觀點是錯誤的,即證明宇宙是無限的。可能人在前進的途中,就是一個不斷打臉的過程,要勇于推翻自己,才能不斷向前。另外兩個印象深刻的地方,大都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是在請喬納森幫忙照顧之前,霍金靠在床上對簡說“如果需要幫忙,又恰好有人愿意幫忙,我不反對”,此時的霍金已經看出妻子簡和喬納森之間有感情,作為無能為力的他,也在想成全妻子,讓其他人給她自己所不能帶給她的一切。還有一句是簡在霍金表示想讓護士伊蓮陪同前往美國旅游后,蹲在他面前對他說“我愛過你,但是我盡力了”,最終結束了兩人的婚姻。兩句是彼此對現實的妥協,哪怕是偉大的科學家,也有內心深深的無奈。
影片以回放的鏡頭,把霍金和簡的一生回放到了他們最初相遇的party,短短幾分鐘,心里只會止不住的嘆息。但是被診斷只有兩年壽命,最終享年76歲,也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愿安詳。
02
有時候就是那么巧合。
之前看了《萬物理論》,關于史蒂芬·霍金和簡·王爾德的愛情故事。我們還在感慨,朋友圈和微博就被霍金先生的去世刷屏了。
那就來聊一聊《萬物理論》
我愛他,他也愛我
互相喜歡的人是不用費力氣追的,比如史蒂芬·霍金和簡·王爾德。霍金送的第一份禮物是洗衣粉,簡一樣很開心。
這世界太大,變數也很多,能找到互相喜歡的人并且走到一起,真是一件非常美妙而難得的事情。
正是因為“我愛他,他也愛我”,當得知霍金只有兩年的壽命時,簡義無反顧決定陪他一起戰斗。
這份愛讓簡變得堅強,也給了霍金極大的信心和
奇跡眷顧了他們,在這份偉大的感情面前,科學讓步了。
霍金活了十多個兩年,順利拿到博士學位,有愛人和孩子,并且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也許是霍金覺得,和簡結了婚,就需要考慮養家,養家就要有工作,有工作就得先畢業,要畢業就必須寫完論文。
“哇,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這大概讓他覺得生活還有意義,以頑強的意志和病魔作抗爭。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個小小猜想。但顯而易見,簡確實是創造這個奇跡的重要原因。不過她的堅強,是以失去為代價的。
我愛過你,我盡力了
也許,簡起初的義無反顧,是想陪伴霍金走完人生最后的兩年。換句話說,她預見的是兩年的戰斗。后來,這個兩年變成了五年,十年,二十年及更久。于是,在電影的中后期,簡會抱怨,會崩潰,她需要幫助。
后來,喬納森出現了。很愛簡的喬納森,以朋友的身份,幫助簡一起照顧霍金。我相信,簡也是愛喬納森的,但是她很清楚,霍金需要她。在知乎上看過一個答案,“劈腿是一種本能,而忠誠是一種選擇”。私以為,精神出軌是難以控制的,身體出軌可以選擇。
簡,霍金,喬納森的三人同居生活,和諧也別扭。這個畫面請大家自行想象一下,應該沒有幾個人可以接受吧,特別是自尊心作祟的時候。
然后,護士伊萊恩上線。她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和簡不一樣但又有點像。霍金的靈魂大概很有趣,在第一接觸中,伊萊恩就毫不遮掩地表達了對霍金的欣賞。伊萊恩的出現讓簡感受到了危險。事實也正是如此。后來,霍金和簡分開,和伊萊恩一起生活。
關于霍金為什么選擇離開簡,我認為有三種可能:
他想成全簡和喬納森。可能霍金覺得,伊萊恩可以代替簡照顧他了,現在提出來,簡可以放心地離開。
他感到新鮮。伊萊恩和簡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在長期的生活中,簡更多地將霍金當做病人,小孩一樣在照顧,而不是男人;而伊萊恩,她把霍金當做一個正常的男人看待。她肯定霍金的能力,并時常讓霍金意識到她對他的崇拜,她還會和他一起看小黃書。這些體驗,霍金在簡那里是缺失的。畢竟霍金的內心,一直是渴望大家將他視為正常人。
我還有一種更黑暗的猜想。喬納森確實幫簡減輕了負擔,也給霍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甚至彌補了孩子們缺失的父愛。但是,驕傲如霍金,被妻子和愛慕妻子的人當做小孩照顧,還得感激人家,這種感覺挺憋屈的吧。當伊萊恩出現,帶著對他的崇拜,還有女人對男人的欣賞。也許,這讓霍金獲得缺失的滿足感,覺得自己扳回了一局;又或許他覺得終有一天,簡會先離開他,干脆先驕傲地放手吧。
需要注明一點的是,以上猜想僅針對電影,而不是現實的霍金先生。
簡確實是一個有智慧的女人。當聽到霍金的選擇,她只是含淚說了一句:“我愛過你,但盡力了”他們之間已經不是簡單的愛情了,而是摻雜了親情,包容,責任以及更多的一種復雜的感情。我愛過你,有無奈,有釋然,或許還有解脫。但應該沒有遺憾,畢竟她盡力了,很熱烈地愛過。
這里讓我想起了《一代宗師》里宮二說的“葉先生,我心里有過你”。
都是很令人動容的臺詞。
我喜歡過你,也許沒有盡力,但也就到此為止了。
若說人生無悔,都是賭氣的話。可人生若沒有遺憾,那該多無趣啊。
這是我該學習的智慧,一直提著垃圾,會錯過禮物的。
影片的結尾,應該可以戳中很多人的淚點。
霍金寫信給簡,邀請她一起去覲見女王陛下。在他心里,能夠陪他接受這份榮譽的只有簡。重逢,她仍舊用自己的衣服輕輕擦拭好霍金的眼鏡,一如當年。
所以,感情里別分對錯。
他對簡對,就是對伊萊恩錯;他對伊萊恩對,對簡就是錯。
最后,影片以時光倒流的方式結束。
劍橋舞會,他和她,人生初相見。
03
被劇中stephen的聰明所驚艷、更為他在如此大的苦難面前的樂觀、堅持甚至還有幽默所感動。
愛情和生活中的選擇有時候很難分對錯吧,像劇中的簡是選擇天才霍金但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還是選擇彼此有好感、可以互相陪伴的普通教堂音樂教師喬納森呢?
過程中斯蒂芬大氣包容理解地讓喬納森幫助簡,因為知道有的喬納森能給到簡和孩子們的東西,他給不了。斯蒂芬帶上2瓶酒獨自去教堂找喬納森、在電腦上打上“邀請Elaine陪他去美國旅行、她會照顧我”眼中含著淚光、猶豫了一會才摁下鍵、在接到女王邀請授予爵士時邀請了已經和喬納森在一起的簡…真是一位偉大、愛著包容理解自己妻子的的男性。
“我愛過你、我盡力了”聽完簡說這句話,斯蒂芬哭得像個孩子。
不僅是天才物理學家,在人格上的樂觀、堅強和堅持也能深深地感染人。
另外想說一句小雀斑演得太好了,演什么像什么。最后《時間簡史》必須要去看的了。
04
Part1:
“一見傾心,二見傾情”
初次相遇在party,霍金與簡一見鐘情。她聽他聊癡迷的宇宙,他聽她說西班牙的詩歌。他們互相愛慕,彼此崇拜,凝視對方時,眼里的光足夠讓身邊的萬物都黯淡。
害羞而又曖昧的眼神,鼓起勇氣伸出的手,煙花下笨拙的初吻,一切都顯得那么可愛。
Part2:
“哪怕只剩一秒鐘,我也想與你相擁”
霍金和簡陷入熱戀,事業上也處于上升期。他不知道,不懷好意的命運正在等著他們。一天,霍金忽然失去控制摔倒,送醫后被確診為”漸凍人“,預估壽命只剩兩年。巨大的打擊讓霍金無法面對自己,更無法面對簡,他深知無法給予簡未來,所以選擇了逃避。霍金的父親甚至很直白的告訴簡,她不清楚她面臨的是什么。簡非常堅定又正式的回答:”我愛他,他也愛我,這就夠了“。
這就夠了,即使有再多的不確定,再多的困難,只要相愛,我就有勇氣去面對。我們的結束只能死別,不能生離。
Part3:
“我愛過你,我盡力了”
霍金與簡在親友的祝福下,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倆人笑的很甜,而此時,也預示著真正的考驗開始了。霍金的病越發嚴重,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無法離開簡一分鐘。
有一個畫面我記得很清楚,霍金的好友在把霍金和輪椅搬上臺階時,說了一句”天哪,這么重,真不知道簡是怎么做到的.“。女子本弱,為愛則強。
有了孩子之后,簡已經完全失去自我時間,她甚至無法為心愛的詩歌留一分鐘空閑,而這樣的狀態,也讓她接近崩潰。簡的母親察覺到她的焦慮,建議她每周參加一次唱詩班,也就在這里簡遇到了同為可憐人的喬納森。喬納森的妻子一年前死于白血病,來唱詩班也是為了緩解喪妻之痛。
很快,喬納森成為了簡的幫手,她總算松了一口氣,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許多。也許是同為可憐人的遭遇,也許是日久生情,倆人滋生了情愫,但都選擇了默默埋在心里。可旁人的閑話越來越多,在簡生下小女兒后,喬納森無意撞見了簡的婆婆正在質疑孩子是否為霍金血脈。為了不讓一切更難堪,喬納森選擇了離開。霍金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愛簡,更心疼她的不易,于是主動創造條件讓簡與喬納森相處。那一次,霍金倒在了沒有簡陪伴的活動現場。簡接到電話后,趕去了醫院,在這之前,她和喬納森含淚說再見,他們都明白,需要去放下感情做正確的事了。到了醫院后,醫生給了倆個方案:一是可以讓霍金沒有痛苦的離開已經捆綁了他許多年的人間,同時簡也能得到解脫;二是需要開刀,這樣會有存活概率,但是之后再也無法說話了。簡渾身發抖,但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讓他活下去,她的眼神和當時回答霍金父親時一樣堅定。
霍金活下來了,他的第二任妻子伊蓮也以護工身份出場。她熱情、幽默,沒有過分的”照顧“霍金,而是把他當成一個正常的成年人對待,這恰巧是霍金需要的。不知不覺中,霍金對她的依戀超過了對簡。一次活動,霍金選擇了伊蓮陪他參加而不是簡,簡此時意識到,霍金已經不在需要她了,她含著淚,蹲下身認真的看著霍金說了一句:“我愛過你,我盡力了”,然后彼此痛哭,奔向各自生活。霍金有了伊蓮,而簡也與喬納森過上了平凡小日子。
整部電影看下來,其實是很壓抑的。霍金在我們心里的定位是一個偉大的人,偉大到當初聽聞他去世我無比震驚,因為在我潛意識里覺得死亡這件事不會降臨到他身上。而這部電影恰恰告訴我,他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會因為看到別人能正常吃飯而難過,會因為被孩子看到自己摔倒無法爬起來而羞愧,他每天都要與無數的小事做斗爭,而這些小事無非是穿衣服,上廁所,陪孩子玩這些我們旁人壓根不會放在心上的事,但這里面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壓垮他。而簡也讓我覺得非常佩服,她的堅定,她的勇敢,她的成全,都讓我心疼她。她也是有夢想的人,但她為心愛的人放棄了夢想,選擇了做一個坐在講臺下鼓掌的人,這一坐就是20多年,人生能有幾個二十年呢?
電影的最后,一切倒放,畫面停在了霍金與簡最初相遇的時刻,人生若只如初見,回眸瞬間,一切注定
電影萬物理論觀后感
我對真實的霍金、他的學術和生活都不了解,所以這篇萬物理論觀后感只針對電影里所呈現的霍金和他的生活。
影片的花絮中有對Eddie的采訪,他說自己以前從來不知道霍金年輕時是很健康、很強壯的。影片里,青年霍金騎車、劃艇,意氣風發,像所有真正的物理學家一樣,有孩子般純真而自信的笑容:那是對科學的執著,對自己天賦的信心,對未來的憧憬,和對投身研究宇宙萬物奧秘的虔誠。
劍橋真美啊!禮堂里,“Science”,“arts”的邂逅,各懷驕傲矜持,還有心照不宣的默契,讓人想起費曼自傳《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中費曼與阿蓮的相遇。科學與文學本就是理性與感性的兩級,學科學的男生與學文學的女生邂逅相戀便也帶些天定的浪漫。之后,小酒館中直接又笨拙的追求,舞會上的星光燦爛,康河邊充滿柔情的旋轉,他們像一對普通戀人一樣約會、接吻與熱戀。
Eddie對沒生病前霍金的精氣神的把握是極好的.。除卻外形的相像,他只需一個斜睨的眼神、動一動嘴角,或是眼珠狡黠地一轉,就能演繹出年輕霍金的自信、自負、純真和專注。那是物理學家獨有的純粹而動人的氣質。他站在那里,腦袋一偏,嘴角一揚,就是一幅又學院又不馴的模樣。
當疾病的征兆開始愈來愈多地顯現,當霍金終于重重地摔倒在地,他的世界里,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到他坐在浴缸里,看著自己慢慢僵硬的手;看到他故作鎮定地笑著對不知情的室友說:“我得病了,醫生說我還有兩年壽命”,看著他決絕地推開來看望的簡,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學生休息室里看電視,此時,無需刻意渲染,你也能感受到他刻骨的孤獨和難過。看到他僵硬又顫抖地提著球桿草坪上打球,賭氣一般咬著牙把一個個球努力推進小門里面,旁邊的簡咬著嘴唇發抖,我終于忍不住在影院黑暗的角落默默流淚。很難想象霍金面臨的是怎樣一種痛苦與絕望:慢慢失所有的活動能力,頭腦卻異常清醒。苦難可以預見,自己卻別無選擇。后來他們結了婚,孩子接連出生,霍金喪失了越來越多的行為能力,生活中有更多尷尬和不堪。通過博士論文答辯的那天,他和簡宴請朋友們來家里聚餐,本該是值得慶祝的開心一天,他卻發現自己的手已經不聽使喚,以后再無法做到自己喂自己吃飯了。朋友們文案笑笑,屋里的燈光溫暖明亮,霍金強顏歡笑,禮貌地離開餐廳。他試著爬上樓,卻卡在樓梯上不能動彈,孩子在頂樓透過隔離網看他,霍金哭了。淚水從臉上無聲地劃過,他的面部肌肉抽動,眼神里都是委屈、無奈和辛酸,這個片刻Eddie詮釋得太到位了,我坐在黑暗的角落里,也只覺得一陣陣心疼。
還有一幕,霍金坐在桌前,背駝得像蝦米,低頭艱難地從杯中喝水,那場面,很像一只低頭飲水的駱駝。而長桌對面,簡坐得筆直,端莊,優雅,堅韌。這殘酷的對比看得人心中刺痛。后來簡遇到Johnson,霍金一定也感覺到了那種危險的曖昧,可是他什么都不能要求,因為Johnson所能帶給孩子和簡的歡樂,他都做不到。看著自己的妻子與另一個男人帶著孩子和自己一起其樂融融地玩耍,這對心高氣傲的霍金來說,也一定很難接受吧。可是他表現出的只是平靜與克制。霍金也曾玉樹臨風,也曾風度翩翩,如果沒有生病,他會繼續著自己的驕傲,毫無拘束地揮灑自己的聰明才智;他也會坐姿筆挺,和簡在一起,如同一對金童玉女;他也許會成為一個合格甚至優秀的丈夫和父親,為妻子分擔家務,帶孩子奔跑劃船……如果不是因為生病,他本可以擁有一個其樂融融的家庭,一段完美的人生。
我不知道現實生活中的霍金是什么樣的,但影片里的霍金是一個紳士。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他的自由(至少是身體上的自由)與尊嚴,可是因著他的善良、體面與教養,他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自己的尊嚴。當簡身心交瘁、情緒崩壞時,霍金轉過頭對孩子說:“Yourmotherisveryangrywithme.”眼神像做錯了事的小孩。看到這里,我很心疼這對夫妻。簡的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但霍金其實也很有理由感到委屈,疾病帶給他的改變,他自己也無能為力。在這樣壓抑的時刻,他也可以選擇憤怒,可他卻選擇了抱歉。自始至終,在影片里,他都沒有抱怨過。他只是默默地承受,默默地努力適應因為疾病的進展而帶來的身體上的改變。生病后他最大的一次情緒爆發,大概是做了喉管手術后再也說不出話來的時候,簡拿來拼字板教他時,他的倔強與傷心伴著淚水噴涌出來。每次看到他哭泣,我都跟著心碎,那不是一個弱者面對病痛的呻吟,而是一個戰士面對命運悲壯的淚水。
即便后來,他們生活里又各自有了別人,不再那么相愛了,他們也都沒有刻意傷害彼此。其實他們本不是一對普通的夫妻,他們的結合也一開始就不被人看好,就像霍金的父親說的:“Thisisnotabattle.Thisisadefeat.”霍金對簡在起初是愛情,到后來,因為生活起居的依賴,也許慢慢轉化為孩子對母親般的依戀;而簡對霍金也從熱戀升華為沉重的責任。即使是多年平凡的生活也足以磨蝕最深摯的愛情,何況是多年非同常人的艱難生活。當簡的身心需要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被滿足,當簡在最無助的時候無法感應到來自霍金的幫助與支持(即使他并非無意,而是有心無力),當簡甚至都無法與霍金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當霍金不得不把自己最尷尬最脆弱的一面暴露在愛人面前,當霍金不得不在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事中一次次被傷及尊嚴,當霍金不得不接受簡的外遇,卻又無從責備,也許這段感情就注定會走到盡頭。
后來看到霍金搬出他和簡一起生活的住所,心里還是有點難受。可是當簡流著淚說出:“Ihavelovedyou.IhavedonethebestIcan”,我便釋然了。我猜,在說出和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他們大概也都釋然了吧。不是沒有愛過,只是再偉大的愛,都被命運的車輪碾碎,消逝在瑣碎、尷尬、乃至不堪的小事中。如果不是生病,他何嘗不是個萬人仰慕的翩翩少年,盡到一個丈夫的義務,成為妻子兒女的驕傲和保護傘。他們不是輸給了彼此,也不是輸給了自己,只是輸給命運。而當他們被女王授勛歸來,坐在自家庭院里,看著眼前三個孩子笑鬧著跑過的時候,霍金說:“Lookatthethingsweproduced”,語氣里仍然飽含幸福,這是與命運的和解,與相濡以沫的愛人的和解。
命運待他如此殘酷,可是他卻依舊善良溫柔如初。
不愛了又有什么要緊,愛上別人又有什么關系,誰說愛一定要完美。就算眼前柔情蜜意不再,過的美好并沒有消逝,他們人性中的美好都沒有消散。經過這一切,他們彼此成就,也彼此成全,很難講,他們有沒有真正分開,因為過幾十年的生活里,他們都把自己刻進了對方的生命,就算分開了,他們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乃至思維方式,都帶著對方的烙印。如果能各自懷著對對方美好的回憶與感激,開始一段新的旅途,又何嘗不是美好的結局,說不定,更勝過繼續在生活的一地雞毛里撕扯和彼此傷害。
最后分開的時候,霍金問簡:“Howmanyyears?”簡說:“Thedoctorsaidyouhadtwo,butnowwehadsomany…”。
我想,這一刻,面對死亡,他們都是勝利者。這是愛的勝利。
包容萬物作文
寫彌勒佛的一副對聯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真為妙語。
成大業者必將天下歸心,天下歸于心者必先包容萬物。
寬容可以化解錯誤。就像一望無際的大海可以讓江中的泥沙沉淀,并漸漸積成一座座生機盎然的綠洲。
法正隨劉備重回蜀地,“一飯之德必酬,睚眥之怨必報”,想方設法讓有仇于自己的`人受到報應,于是招來怨恨。有人向諸葛亮控訴,希望能以諸葛亮的權勢與威望,遏制法正的狂氣。可在規劃蜀國刑罰時一絲不茍的諸葛亮,卻以寬容對待法正的狂傲。稱法正輔佐劉備,“令翻然翱翔,不可復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當法正聽聞此事后,也愧而收斂。后來陳壽評價此兩人:“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試看一下,這與廉頗、藺相如二人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是因為心胸狹窄,法正與蜀人的關系才劍拔弩張,也正是因為寬宏大量,諸葛亮才用寥寥數語化干戈為玉帛。寬容可以化解錯誤,由此可見一斑。
寬容可以化解矛盾。就像一望無垠的土地可以輕松包容一粒種子的入侵,并讓其長成一株綠苗。
當張家與吳家為了家族地產而糾紛不斷時,身為朝廷高官的張英給自家寫了一封千古留名的信:“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自慚,將墻退后三尺。豈知吳家人也為張家的寬宥而感動至深,亦退后三尺,留下了一條象征著寬容與和諧的六尺巷。不禁讓人想起名臣林則徐的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張英也確實智慧,現在無論是張英顯赫的官職,還是兩家大院的氣派,都已經無人憶起。人們所記住的,是張英“宰相肚里能撐船”的氣質,以及那帶有無限深意的六尺巷。
包容萬物,不需要大海一般的深度,也不需要土地一般的肥沃,只需要一顆能夠在時時刻刻掛念別人,接納別人,包容別人的心,便是包容萬物之人!
包容萬物700字作文
寫彌勒佛的一副對聯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真為妙語。
成大業者必將天下歸心,天下歸于心者必先包容萬物。
寬容可以化解錯誤。就像一望無際的大海可以讓江中的泥沙沉淀,并漸漸積成一座座生機盎然的綠洲。
法正隨劉備重回蜀地,“一飯之德必酬,睚眥之怨必報”,想方設法讓有仇于自己的人受到報應,于是招來怨恨。有人向諸葛亮控訴,希望能以諸葛亮的權勢與威望,遏制法正的狂氣。可在規劃蜀國刑罰時一絲不茍的諸葛亮,卻以寬容對待法正的狂傲。稱法正輔佐劉備,“令翻然翱翔,不可復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當法正聽聞此事后,也愧而收斂。后來陳壽評價此兩人:“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試看一下,這與廉頗、藺相如二人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是因為心胸狹窄,法正與蜀人的關系才劍拔弩張,也正是因為寬宏大量,諸葛亮才用寥寥數語化干戈為玉帛。寬容可以化解錯誤,由此可見一斑。
寬容可以化解矛盾。就像一望無垠的`土地可以輕松包容一粒種子的入侵,并讓其長成一株綠苗。
當張家與吳家為了家族地產而糾紛不斷時,身為朝廷高官的張英給自家寫了一封千古留名的信:“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自慚,將墻退后三尺。豈知吳家人也為張家的寬宥而感動至深,亦退后三尺,留下了一條象征著寬容與和諧的六尺巷。不禁讓人想起名臣林則徐的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張英也確實智慧,現在無論是張英顯赫的官職,還是兩家大院的氣派,都已經無人憶起。人們所記住的,是張英“宰相肚里能撐船”的氣質,以及那帶有無限深意的六尺巷。
包容萬物,不需要大海一般的深度,也不需要土地一般的肥沃,只需要一顆能夠在時時刻刻掛念別人,接納別人,包容別人的心,便是包容萬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