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耳聞是虛,眼見是實】(諺)靠耳朵聽來的是虛的,憑眼睛看到的才是實的。指聽來的信息不可靠,親眼看到才是真實可靠的。 也作耳聞是假,目見始真。 耳聞未可信,眼見方為真。
【第2句】:【嘴里念彌陀,心里賽毒蛇】(慣)彌陀:即阿彌陀佛,信佛的人用作口頭誦念的佛號,表示祈禱或感謝神靈。指人嘴上說的是慈悲的話,內(nèi)心卻非常狠毒。
【第3句】:光底鞋走冰道——滑得厲害
【第4句】:【 水清不養(yǎng)魚】條件太嚴格,會適得其反。語出《漢書》,原 句為: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或說:水越清,魚越 少。姚雪垠《李自成》:“也有些弟兄不是老八隊的老底子, 紀律就差些。有不少人勸我睜只眼,合只眼,說是水清不養(yǎng) 魚。”
【第5句】:【白豆腐也能說出血來】善于說話,或善于詭辯。成語:伶 牙俐齒。語文圖書:“有的人拙嘴笨舌,有理說不清;有的人 能說會道,白豆腐也能說出血來。”
【第6句】:小軍平日很驕傲。這次考差了,神態(tài)沮喪極了,他爸爸說他“就像老綿羊的尾巴——翹不起來了”。(河南·浚縣)
【第7句】:【半老徐娘】“半老徐娘,風(fēng)韻猶存”。典出唐·李延壽《南史,元徐妃》。 “徐娘”歷史上真有其人,她的名字叫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蕭繹的妃子。蕭繹是一個很有生活情趣的多情之人,他喜歡的是“媛女”,就是“美少女”,所以,當(dāng)徐昭佩為蕭繹生下一男一女后,大概發(fā)胖變丑,不再光顧。她試圖挽回皇帝對她的愛,競走極端給丈夫下了劑“猛藥”——蕭繹是歷史上有名的獨眼皇帝,對自己瞎眼的事很忌諱。徐昭佩對自己的獨眼龍老公,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她竟別出心裁地弄出一種“半面妝”來對付他。你不是一只眼嗎,我只在半面臉上化妝。蕭繹明知徐昭佩的刻薄用意,當(dāng)場拂袖而去,更加不來了。徐昭佩深宮寂寞,芳華虛度,這時她已經(jīng)年近不惑了。她終于按捺不住,找到一位眉清目秀、舉止風(fēng)雅的美少年暨季江。由于蕭繹眼睛不好,又喜歡讀書,所以常令左右侍臣輪流讀給他聽,暨季江就是其中之一。一開始二人還是偷偷摸摸,后來索性公開來往。暨季江膽子也大,不但敢給皇上戴“綠帽子”,有人問他感受如何,他就說:“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尚多情。”意思是說柏直這個地方的狗,老了還能狩獵;溧陽這個地方的馬,老了卻還有神韻;徐妃,雖然老了卻仍然多情。 “徐娘半老,風(fēng)韻猶存”便此而來。當(dāng)然,徐昭佩淫性不改,落得個被皇上踢死的可悲下場。
【第8句】:【臘月里的花子賽如馬】釋義:花子:乞丐。窮人冬天因衣單怕冷要不停地動,像馬一樣,總干活。例句:老套子說:“咳!冷死人了,拾把柴禾都伸不出手去!”老驢頭說:“臘月里的花子賽如馬嘛!”
【第9句】:【大戶湊囤,小戶湊頓】(諺)大戶:富家。小戶:窮家。富家的糧食是一囤一囤積的,窮家的糧食是一頓一頓湊的。指舊時貧富懸殊,不能相比。
【第10句】:打不著狐貍——反惹一身臊
【第11句】:【老牛拉破車】(慣)比喻做事磨蹭,節(jié)奏慢、效率低。 也作老牛拖破車。 老牛破車。
【第12句】:鄰居于大叔今年成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戶。一次他買了二十元的有獎儲蓄券,中獎得了一臺電視機。村里都說:“咳,這真是餑餑偏往肉湯里滾哪!”(山東·棲霞)
【第13句】:【三十六計走為上】此語指事態(tài)無法挽回,別無妙計,只有一走了事。常言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走為上”確實是三十六計之一,排在最后一計。那么,是誰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組合成一句俗語呢?據(jù)《南史·王敬則傳》,南朝齊代,明帝蕭鸞病情嚴重,生命垂危,輔國將軍王敬則趁機謀反。明帝的二兒子蕭寶卷當(dāng)時正在東宮議事,派人上屋觀望,見征虜亭大火沖天,王敬則大兵將至,蕭寶卷嚇得趕緊收拾行裝準備逃走。有人報告了王敬則,王敬則自言自語,像是對著明帝父子說:“過去檀道濟三十六策,走是上計,就讓你們父子趕快逃命去吧!”看來王敬則雖然謀反,但沒把事做絕。
【第14句】:【閉門羹】“閉門羹”指被主人拒之門外,或故意不見,掃興而歸。這是怎么回事呢?這個說法源自唐代馮贄《云仙雜記·迷香洞》:唐代宣城(今屬安徽)名妓史鳳,待客以等差:第一等客,用迷香洞、神雞枕、鎖蓮燈來招待。有一個闊客馮垂,竟將身邊所有的十三萬文,全數(shù)給了妓女史風(fēng),才夠資格在迷香洞銷魂一宵。第二等客,只用鮫紅被、傳香枕,八分羊款待。再下一等客,史風(fēng)便拒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使人致語日‘請公夢中來’。”以羹拒客就是拒絕會見的意思,天長日久,客人見到羹,就心領(lǐng)神會,主動告辭。《全唐詩》錄有史風(fēng)《閉門羹》詩:“一豆(燈)聊供游冶郎,去時忙喚鎖倉瑯。入門獨慕相如侶,欲撥瑤琴彈鳳凰。”這就是“閉門羹”的出典。能人全唐詩,可見史鳳確實才女,只可惜墮入風(fēng)塵。自此,“閉門羹”便成為拒絕的代名詞。據(jù)說,史鳳的“閉門羹”是用豆腐和鴨腸子做原料的,之所以用這些不值一提的原料來做這道菜,就是為了表示主人對客的輕視。不過,大概史鳳也沒有想到,正因為她的拒客方式之奇,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專門來嘗閉門羹的人還真不少。如今,“閉門羹”成了安徽沿江一帶的傳統(tǒng)名菜了。這大概是因為“名人”效應(yīng)的結(jié)果。不過,“閉門羹”的滋味再美,恐怕也是酸溜溜的。
【第15句】:【一遭情,兩遭例】(諺)第一次行賞是恩情,第二次就會認為是定例了。指賞不宜多,獎賞如果被受賞人看作是慣例,就失去了意義。
【第16句】:大雪落在海里頭——看得見,摸不著
【第17句】:岸上的螺螄——有嘴難開
【第18句】:【偷得爺錢沒處使】(諺)指暗地里偷來的財物,不敢公開使用。也指發(fā)了橫財卻苦于沒有發(fā)落處。
【第19句】:【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釋義:劉阿斗:三國蜀后主劉禪,小名阿斗。劉禪不思進取,庸祿無為,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未能振興蜀漢。比喻沒有出息,沒有作為的人。例句:皮金狗還想推脫,皮二媽開口了:“狗伢,大伙這是瞧得起你,你別做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不許作怪了!”
【第20句】:【數(shù)核桃打棗】(慣)比喻責(zé)罵這個,訓(xùn)斥那個。
【第21句】:【 一竿子插到底】一次徹底完成,或堅持到底。插,也說: 扎、捅。成語:一勞永逸。浩然《艷陽天》:“什么事情只要讓 他想通了,他就熱起來,一竿子扎到底兒,不干好了不罷 休。”
【第22句】:【不以成敗論英雄】釋義:不以成功或失敗來評論英雄人物的得失。例句:“梵梵,古人說,不以成敗論英雄。我最佩服越王勾踐,當(dāng)了夫差的階下囚,仍不失其志,臥薪嘗膽,終成復(fù)國之大業(yè)。”
【第23句】:【十七十八無丑女】(諺)女子長到十七八歲,正值青春妙齡,即使是長相丑的,也會顯得很美。指十七八歲的少女沒有一個是丑的。
【第24句】:【大富由命,小富由勤】(諺)指發(fā)大財要靠有好的命運,好的機遇;能過上小康生活則憑的是自身的勤勞苦干。 也作“大富由天,小富由人”。
【第25句】:觀棋不語真君子,舉手無悔大丈夫。
【第26句】:走進雜貨店——樣樣俱全
【第27句】:【螞蟻戴籠頭】(慣)籠頭:套在騾馬等大牲畜頭上系韁繩的用具。 比喻擔(dān)不起來,頂不了事。
【第28句】:【傀儡會跳動,自有提線人】(諺)傀儡:木偶戲里的木頭人。 指傀儡在幕前舞動,是幕后有人提著線在操縱。比喻出面搗亂的人,受幕后主謀指使。
【第29句】:王母娘娘走親戚——騰云駕霧
【第30句】:【人生何處不相逢】今后仍有相逢的可能,應(yīng)保持友好關(guān) 系。明代《醒世恒言》:“彼此睜眼一認,雖然隔了六年,面貌 依然。正是昔年還銀義士。正是: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 處不相逢。”
【第31句】:久病床前無孝子。
【第32句】:【牛皮燈籠肚里亮】指心里明白。又指里頭好,外表看不 出。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哼,牛皮燈籠肚里亮,你心 里還不明白?”
【第33句】:賣面具的被人搶了——丟臉
【第34句】:【百樣雀鳥百樣音】釋義:不同的鳥叫出不同的聲音。比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張。例句:兄妹倆唾沫說干,余家富全然不聽,忽而跳下床來比手畫腳說理,忽而又上床去躺著嘮叨:“百樣雀鳥百樣音,青草發(fā)芽不離舊根。”
【第35句】:懶牛耕田——不打不走
【第36句】:【軸承脖子彈簧腰,頭上插著風(fēng)向標】指人看風(fēng)使舵,油滑沒 有骨氣。劉紹棠《含羞草》:“卞長亨是有名的軸承脖子彈簧 腰,腦袋上插著風(fēng)向標;為了做官、保官、升官,他把自個兒 的良心一片一片喂狗了,把過去的戰(zhàn)友一個一個出賣了。”
【第37句】:【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慣)比喻原來是干什么的還干什么去,各人做自己該做的事。
【第38句】:一天,我在外婆那里,見一女人為分魚和別人發(fā)生糾紛。這位女人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他哪怕貼我一分錢醫(yī)藥費,我這口痰也能咽下去。”(江蘇·海安)
【第39句】:【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酷熱難熬的日子。那么,三伏天這個名稱是怎么來的呢?三伏天得名較早,早在漢代以前就已創(chuàng)立。顏師古注解《漢書·郊祀志》時曾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于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 這段話告訴我們“伏日”得名是因為當(dāng)時陰冷之氣潛伏,還沒有進入冷天,所以叫“伏日”。伏日有三個,所以叫“三伏天”。這每一伏各占十天。即:初伏(頭伏),夏至后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中伏(二伏),夏至后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末伏(三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有的年份中伏二十天。“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干支紀日法”確定的。
【第40句】:【你開你的順風(fēng)船,我行我的逆浪舟】釋義:比喻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干。例句:大哥,潘字號的家規(guī)可是你立的。你再這樣干,咱們就散伙!你開你的順風(fēng)船,我行我的逆浪舟。
【第41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釋義:在天下人擔(dān)憂之前就擔(dān)憂,在天下人安樂之后才安樂。比喻吃苦在前,享樂在后。、例句:劉志丹再也忍不下去,他常聽爺爺說,人生在世,應(yīng)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第42句】:【天要落雨,娘要嫁人】(諺)娘:寡婦。就像天要下雨一樣,寡婦決意要嫁人,是誰也阻攔不住的。多泛指鐵了心要干某事的人很難勸阻。 也作“天要下雨娘要嫁”。
【第43句】:鼓樓上吹嗩吶——調(diào)子太高
【第44句】:按路標走——沒錯
【第45句】:【劉備關(guān)公,各有秉性】釋義:劉備、關(guān)公:《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劉備是蜀漢政權(quán)的建立者,性情溫和大度;關(guān)公即關(guān)羽,劉備的結(jié)義兄弟,蜀漢大將,性格剛強,有膽力。比喻人的性情各不相同。例句:唁,劉備關(guān)公,各有秉性,對待不同脾氣的人,說話的方式就得靈活點兒哪。
【第46句】:【用時不當(dāng)】當(dāng)時不用該用時沒有,有了又不一定用得上。 言外之意:還是有準備的好。成語:備而不用。孫犁《風(fēng)云 初記》:“用時不當(dāng),當(dāng)時不用,多學(xué)一樁本領(lǐng),又不擔(dān)什么沉 重。”
【第47句】:【千招要會,一招要值】(諺)指武術(shù)方面的一般招數(shù)不但要會,其中還必須有一招是絕招,能使對方無法招架。也泛指一般技藝都應(yīng)掌握,但必須有一門特長。 也作“千招要會,一招要好”。
【第48句】:【狗皮上墻不像畫】釋義:“畫”與“話”諧音。比喻人言行不好,不合適。例句:我這幾天不在家,不知老娘們把她兄弟弄來穿場干活,我把她臭罵一頓!叫她兄弟回家!真是“狗皮上墻不像畫(話)”,怎么能不通過穿場同意就來干活呢?
【第49句】:八十老公公挑擔(dān)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50句】:【從狼嘴里掏出來喂狗】釋義:比喻未能徹底挽救出來。例句:馮登龍氣昂昂地說:“我說的是真正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并不是把國家的權(quán)柄從狼嘴里掏出來喂狗。”
【第51句】:【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見“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第52句】:上吐下瀉——兩頭忙
【第53句】:每逢我出去忘記關(guān)門時,媽媽總會說:“怕把尾巴夾住了啊?”(四川·遂寧)
【第54句】:【老母豬擠在墻角上,還哼哼三哼哼】釋義:比喻不能任人欺負,要做出反應(yīng)。例句:百人百性嘛!老母豬擠在墻角上,還哼哼三哼哼哩!干別的我舍不得,一說和馮老蘭打官司,我鬻兒賣女也得干!
【第55句】:【笨烏先飛早入林,小船早開先到岸】釋義:比喻能力差的人只要勤奮,遇事提前行動,肯下功夫,可以收到比其他人還好的效果。例句:文化低怕什么?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高的,學(xué)嘛!咱漁家有句俗話:笨鳥先飛早入林,小船早開先到岸。不會就學(xué),就練。
【第56句】:臘月三十吃年飯——團圓
【第57句】:【光吃進,不吐出】釋義:形容人吝嗇,只往里進,不往外拿。例句:鄉(xiāng)親們哭了,有的擦著眼淚,朝劉九興應(yīng)著:“是啊!”有的深知王武氏“光吃進,不吐出”的脾氣,暗暗搖著頭。
【第58句】:大風(fēng)里滾出的雷聲——白猖狂(鄂倫春族)
【第59句】:【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諺)百病:各種各樣的弊端。人要是勤勞,什么技巧都可掌握;人要是懶惰,什么弊端都會發(fā)生。指巧從勤中生,弊從懶中來。
【第60句】:紅娘挨打——為別人擔(dān)不是
【第61句】:一口吞了二十五只小老鼠——百爪撓心
【第62句】:【一點水一個泡】(慣)形容人說話不夸大也不縮小,誠實可靠。
【第63句】:【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諺)官場的人見了面,都說不當(dāng)官是最好的,可在山林間沒見到過一個由官場退下來的人。指官場的人不愿為官是假,貪婪權(quán)勢惟恐丟官是真。
【第64句】:穿皮襖喝燒酒——里外發(fā)燒;里外熱乎
【第65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諺)成人:成就有用的人材。自在:舒適安逸。指人要想成材,就不可貪圖安逸享樂;貪圖安逸享樂,就不能成材。 也作成人的不自由。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第66句】:【君子報仇,直待三年;小人報仇,只在眼前】(諺)指君子報仇要深思熟慮等待時機,小人報仇往往會操之過急。
【第67句】:妹妹吃飯時,常是碗里留飯根,吃饃剩饃頭。奶奶心疼地說:“一塊饃,半碗飯,都是農(nóng)民的血汗換。萬萬不能隨意亂扔啊!”(河南·鹿邑)
【第68句】:【和氣致祥,乖氣致戾】(諺)致:招致。乖:不和。戾:災(zāi)禍。和和氣氣,自然會引來安詳;彼此怨怒,必定招致災(zāi)禍。 也作“乖氣致戾,和氣致祥”。
【第69句】:【駱駝擱在橋板上,兩頭無著落】釋義:駱駝背有駝峰,仰臥橋板上,頭和尾沒有著落處。比喻兩方面都無著落,處境困難。例句:陶子堯一聽這話,臉上一紅,知道各事瞞他不過,不妨同他實說,或者有個商量。便說:“我現(xiàn)在好比駱駝擱在橋板上,兩頭無著落。你總得替我想個方法才好。”
【第70句】:【惡言傷心,惡行傷身】(諺)惡毒的話會傷害人心,惡毒的行為會傷害人體。指惡言惡行是野蠻的,是文明社會絕不容許的。
【第71句】:一吊錢分四開一二百五
【第72句】:【皇上的旨,將軍的令——一口說了算】(歇)旨:圣旨。指一人說了就算數(shù)。
【第73句】:【入火海,上刀山】見“上刀山,下火海”。
【第74句】:背后捅刀子一暗傷人;暗里傷人
【第75句】:【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諺)親:親戚。鄰:鄰里。指親戚、鄰里關(guān)系親密,縱然有時發(fā)生矛盾,但很快就會和解,不會結(jié)成冤仇。 也作“割不斷的親,打不斷的鄰”。
【第76句】:【行有行風(fēng),幫有幫俗】(諺)行:行業(yè)。幫:幫派。指行業(yè)也好,幫派也好,都各自有著一套習(xí)俗和講究。
【第77句】:【酒斟滿,茶倒淺】(諺)酒席上,給客人斟酒要滿杯,以示敬重;給客人倒茶不要滿,以示文雅。指酒滿杯、茶淺盞,是酒席茶桌上的規(guī)矩,也是禮數(shù)。
【第78句】:我和爸爸都喜歡看電視劇《天下糧倉》,于是,我們約定晚上一起看。晚飯后,我想先小睡一會兒,便告訴爸爸等開演了就叫醒我。可是,我睡得太香了,任爸爸怎樣叫也不想出被窩。第二天,爸爸對我說:“說到要做到,做人才可靠;說到做不到,等于放空炮。以后,你的言行要一致啊!”(河南·林州)
【第79句】:水仙不開花——裝蒜(裝糊涂的意思)
【第80句】:【柴無一根,米無一粒】(慣)沒有一點兒柴草和糧食。形容生活貧困得柴米不繼。
【第81句】:【靠山吃山,靠山養(yǎng)山】(諺)靠著山區(qū)居住,就要憑山區(qū)的資源養(yǎng)活自家;靠山區(qū)資源養(yǎng)活,就必須愛護與建設(shè)山區(qū)。指在什么環(huán)境就靠什么生活,靠什么生活就必須在這方有所投入。 也作靠山吃山,吃山養(yǎng)山。 靠山吃山要養(yǎng)山,造林成林要護林。
【第82句】:【前車覆,后車誡】(諺)覆:翻倒,傾覆。指前邊的車翻倒了,后邊的車就要引以為戒。比喻前人失敗了,后人就要吸取教訓(xùn),以免重蹈覆轍。 也作前車既覆,后車當(dāng)戒。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
【第83句】:【水深不響,水響不深】(諺)水深的地方東西掉下去沒響聲,東西掉下去有聲響的地方水不會深。比喻品德厚重、學(xué)識淵博的人絕不淺露,好自我炫耀的人往往缺德少才。
【第84句】:【穿草鞋游西湖——忘了自己身份】(歇)譏諷人忘記了自己的卑賤地位,過高估計自己的身份。
【第85句】:【破表——沒準兒】(歇)本指鐘表走時不準,轉(zhuǎn)指做事沒有把握,不確定。
【第86句】:【千滾豆腐萬滾魚】(諺)指豆腐和魚多煮些時間才能入味。
【第87句】:【罵人無好口,打人無好手】見“打起來沒好拳,罵起來沒好言”。
【第88句】:【一日不書,百事荒蕪】(諺)荒蕪:荒廢。本指朝廷大事一天不記錄,以后很多事就無法考證。也泛指凡緊要的事都必須筆記下來,不可中斷。
【第89句】:【當(dāng)墊腳石】(慣)比喻充當(dāng)別人借以向上爬的工具。
【第90句】:【亂世出英雄】(諺)戰(zhàn)亂的年代,往往會涌現(xiàn)出收拾局面的英雄人物。
【第91句】:刀剜黃連木——刻苦
【第92句】:【軟繩可以捆硬柴】(諺)柴是硬的,繩是軟的,軟的繩能捆住硬的柴。比喻人使用柔軟的手段,往往能制服強硬的敵手,或性情溫和的人往往能迫使性情剛烈的人就范。
【第93句】:【 不登大雅之堂】謂粗俗之物,不能與高雅的并列。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我們看慣了繪畫史的插圖上,沒有連環(huán)圖 畫……便以為那是一種下等物事,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
【第94句】:【字三寫,魚成魯,帝成虎】見“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
【第95句】:鴨子吃蝸牛——食而不知其味;全不知味
【第96句】:【不到長安辜負眼,不到兩湖辜負口】釋義:長安:唐國都長安城,后作為京城的通稱。兩湖:湖南、湖北,泛指南方。不到京城看看,辜負了眼神;不到兩湖走走,辜負了口福。指旅游勝地,不可錯過。例句:九福:天下有九福,京師錢福、限福、屏帷福,吳趙口福,洛陽花福、蜀川藥福,秦籠鞍馬福,蘇趙衣裳福、美女福。《珍珠船》云:“不到長安辜負眼,不到兩湖辜負口。”
【第97句】:【炕上養(yǎng)虎,家中養(yǎng)盜】(慣)比喻養(yǎng)育與自己為敵的壞人。
【第98句】:【肚里沒冷病,不怕吃西瓜】釋義:自己光明正大,不怕別人指責(zé)議論。例句:“肚里沒冷病,不怕吃西瓜。就算我這話是罵人的,為啥你康地保聽了就不好受?”
【第99句】:【衣是人之威,錢是人之膽】(諺)衣服能表現(xiàn)人的莊重,錢財能使人膽大、自信。指衣服與錢財,是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上一篇:搜狐視頻年度最好的座右銘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