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長輩的名言(精選40句)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名言警句作為一種引導、激活、推動教學的手段,具有釋疑解惑、點撥誘導、強化聯系、深化認識的功能。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名言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孝敬長輩的名言(精選40句),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1句】: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第2句】: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第3句】: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第4句】: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于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第5句】: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第6句】: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
【第7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第8句】: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第9句】: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第10句】: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意大利·亞米契斯
【第11句】: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第12句】: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池田大作
【第13句】: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第14句】: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第15句】:互相贈送禮物的家庭習慣有助于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誠摯的友誼。其主要意義并不在于禮物的本身,而在于對親人的關心,在于希望感謝親人的關心。——伊林娜
【第16句】: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德萊塞
【第17句】: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第18句】:有的兒女使我們感到此生不虛,有的兒女為我們留下了終身遺憾。——紀伯倫
【第19句】: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狄更斯
【第20句】: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第21句】: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第22句】: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第23句】: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第24句】: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第25句】: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第26句】: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第27句】: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第28句】: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第29句】: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第30句】: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法·羅曼·羅蘭
【第31句】: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蒙田
【第32句】:親人不睦家必敗。——美·林肯
【第33句】: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第34句】: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第35句】:真不公平,原諒青年人尋歡作樂,卻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第36句】: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第37句】: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第38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子
【第39句】: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蘇霍姆林斯基
【第40句】: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小路實篤
孝敬長輩的節日小報
百善孝為先,大家需要尊重和孝敬自己的父母長輩,以下是孝敬長輩的節日小報,希望大家喜歡!
孝敬長輩的節日小報1
孝敬長輩的節日小報2
孝敬長輩的節日小報3
孝敬長輩的格言
【第1句】: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第2句】: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第3句】: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增廣賢文》
【第4句】: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第5句】: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勸報親恩篇》
【第6句】: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第一》
【第7句】: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第8句】: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第9句】: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勸報親恩篇》
【第10句】: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第11句】: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第12句】: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第13句】: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第14句】: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第15句】: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第16句】: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第17句】: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第18句】: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
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
【第20句】: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孝敬長輩的作文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年輕的人們離開自己的家鄉到城市去發展,時間一長,卻不想再回到農村的家,家中只剩下孤獨的父母又有誰來照顧呢
“社會實踐”為了響應學校的號召,我組織了一個小隊,目的:去敬老院服務。我們懷著童真純潔的心來到了敬老院,因為院長不在,所以接待我們的'是一個科長,在她的指引下,我們干了些力所能及的活,專門拍了幾張干活時的特寫鏡頭,又給老人們買了點東西。我們并不清楚老人們在物質和心邊的廢話。
到老人們打飯的時間了,我們也跟著去幫老人們打飯。看著那不知名的菜,聞著那難聞的味兒,我就懷疑那菜到底能不能吃,雖然我們這樣想,但是并沒有體此刻語言行動中。
第二天,我把但是又不見院長的影子,只能先去上學。到校后,又把報告們又請假來到敬老院,這天但是工作日,但是一個領導的影子也沒有,只見到幾位老人。沒辦法,我們只好去了當地鎮政府民政科找到相關負責人,請她審核我們的報告。在報告里我寫到這樣一段事實:到老人們打飯的時間了,我們幫老人打飯時,看到他們的飯菜不夠營養、豐富你(含照片):老人們到食堂群眾就餐改了絲喜悅感,反之,卻有些難受。
老人們年紀大了,本應享受天倫之樂,任他們僅留的時光悄悄逝去。聽著鐘表的指針“滴答滴答”的聲響,我真的感到很內疚。雖然我們只是未成年人,但我們想盡自己最大的潛力來給他們一些心靈的慰藉,好讓他們感受到這世間還有愛,還有人在關心他們!
二十一世紀已到來,為以前的社會披上華麗的外衣,人人心知,平和之下卻波濤暗涌。在那些偏離城區的鄉鎮,還有很多需要社會關注的地方。在關注這些地方的時候,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而要徹底的、真心實意的為他們服務。
孝敬長輩傳統美德作文
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同樣也要孝敬長輩,我就是這樣去做的。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職”。雖然這個年代冬季都有電熱毯了,用不著孩子去替媽媽暖被窩了。但這種孝敬長輩的美德時時鼓勵著我,讓我在平常的生活中關心和關愛著自己的長輩。
一次,吃完晚飯,媽媽的腰酸背痛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二話沒說,就把媽媽扶到床上,讓她先躺著休息一下。接著,我把碗收拾到廚房,用熱水洗刷碗、筷。雖然有點油膩,看上去有點惡心,但我還是把它們洗得干干凈凈的。最好還把餐桌擦了,把地上我不小心掉下的飯粒也揀起來了。哎,這時我才發現,也許就是我平時太愛掉飯在地板上,媽媽彎腰次數多了,才腰疼了呢,我心里一陣內疚。干完家務事后,我就到房間給媽媽捶腰和背了,我先用雙拳捶媽媽的`腰部,然后用雙掌重疊在一起慢而有力地揉著,直到媽媽感覺疼痛有所緩解。捶完腰以后,我又開始給媽媽捶背了,這下我拿出我的拿手好戲――用腳后跟捶背,這可是我媽媽最覺得舒服的捶背方法。我的腳像打小鼓似的不停地捶動,雖然有的累人,但看見媽媽的病疼有所好轉,我的心卻是甜滋滋的。
還有一次就是今年去二爺爺家過年,晚上要睡覺時,看見我的祖母顫顫踮踮地拿著盆子去打水洗腳,她可是已經89歲高齡的人了。我趕緊去幫她端水,然后坐在小凳子上給她洗腳,我先把祖母的腳丫子洗干凈,然后又給她搓腳心,還一邊一洗,一邊給她講我們學校發生的趣事,樂得我的祖母合不上嘴,直夸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呢。
雖然這些只不過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但我希望孝敬長輩這個傳統美德能繼續發揚光大,并且以身作則,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孝敬長輩作文800字
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這種傳統一代一代地傳承著。小編收集了孝敬長輩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孝敬長輩
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長輩,養育了后代晚輩,自然應受到晚輩的孝順尊敬。一個對父母長輩出言不遜、舉止不雅的人,能成為愛國成才、奉獻力量的人物嗎?古今往來的名人賢士,多是忠孝雙全,值得稱道的杰出人物。請聽下面兩則故事。一則是“方觀承千里探親”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間,安徽桐城的方觀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親的故事,至今被人們傳為美談。
方觀承的祖父、父親都曾做過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獄使其祖父、父親因朋友寫了一書而被株連,流放到黑龍江充軍服役,其家產也被沒收充公。年幼的方觀承兄弟無依無靠,只能到寺廟中暫棲其身。
在寺廟中,方觀承兄弟含淚度日,備嘗艱辛,但方觀承最想念的還是祖父和父親。他鼓足勇氣,向長老提出請求,允許他倆前往邊疆探望長輩。長老念及二人年幼,盡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極力勸阻。方觀承則懇求說:“祖父、父親遙在天涯,對家中親人望眼欲穿,我們若能前往,定會給二老一點安慰,即使受點折磨,遭受點艱難,也在所不辭。請長老恩準,讓我們啟程。”
方家兄弟的義舉,感動了長老,長老送其路費,含淚送他們踏上探親之路。
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饑挨餓,攙扶相行,衣破成條,腳生老繭。幾個月后,他們終于見到了二老。四人抱頭痛哭之后,祖父、父親心中為自己有這樣的孝順后代頓生歡快,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倫之樂之中。
另一則是“馮玉祥買肉孝父”的故事。馮玉祥將軍不僅是個著名的愛國將領,還是個遠近聞名的孝子。舊社會當兵是個苦差事,當兵的經常發不上軍餉,逢五排十還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親念其年幼身弱,總想方設法給兒子湊幾個小錢,讓他買個燒餅充饑。可懂事的小玉祥看到家里日子艱難,父親又傷了腿,正需補補身子。但如果不要這錢,父親會生氣。于是他就把父親給的錢一個不花,攢了起來,過些天再把自己平時省下的一點餉錢湊在一起,到肉店買了二斤豬肉,請假回家給父親燒了鍋燜豬肉。父親見后頓時生疑,便質問這肉的來歷。馮玉祥深知父親的嚴厲,只好如實道來。老父親聽后一把拉過懂事的孩子,一句話也說不出,眼淚撲籟籟地掉了下來。
像這樣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數不勝數,當今許多有高尚情操的青少年,也是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好楷模。這種把孝心獻給長輩,把愛心送給別人的好人好事,匯成了一首首人間完美溫馨的愛的樂章,奏出了時代的強音。
第二篇:孝敬長輩
常聽爸爸媽媽說﹕“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這種傳統一代一代地傳承著。”受他們的影響,在我的日常行為上就已經表現出了對長輩的孝敬。
記得去年暑假,我的爺爺病了,住在鎮醫院。一天,我隨著一直精心護理爺爺的爸爸去醫院看望了他老人家。當時我就想﹕“我要是能用自己的零花錢給爺爺買一些他愛吃的東西該多好呀。”
我一回到家便奔到了自己的房間,拿出存錢罐,把里面所有的錢全部都倒了出來,反復數了數,可惜只有32元,這可急壞我了,只有這么一點錢,能夠給爺爺買些什么東西呢?急得我在屋里團團轉,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便三步變作兩步奔到爸爸跟前,對爸爸說:“爸爸,我可不可以多做家務來領取零花錢。”爸爸不解地問:“你怎么會有這種想法,多要錢干什么?”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如實地告訴了爸爸。爸爸聽了很高興地說:“哈…我的小虎頭兒子懂事了,知道怎么孝敬長輩了,行!爸爸把錢給你就是了!”我連忙問爸爸:“爸爸,您一天給我幾元錢!”爸爸想了想說道:“一天給你10塊,干得好就再加幾塊。”我聽了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可從來沒有這么大方過啊!
從此,我便拼命地干了起來,每件家務都干得利索干凈,而且經常和爸爸媽媽搶事做。沒幾天,我的零花錢就越來越多了。我數了數,哇!一共有一百多了。于是,我要求爸爸下午同我一起去超市買東西了。那天中午我怎么也睡不著午覺,終于等到下午2點了。我便和爸爸一起去超市買東西。一進超市我就四處巡摸起來,火腿腸﹑蛋黃派﹑精果粉﹑藕粉﹑牛奶……看得我眼花繚亂。最后,在爸爸的幫助下,我給爺爺買了餅干﹑藕粉﹑牛奶﹑蛋黃派、面包等。我平身第一次以小主人身份付了錢同爸爸一起回到了家。我對爸爸說:“明天早上我和您去看望爺爺。這一下爺爺一定會夸獎我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和爸爸拎著買的東西去醫院看望爺爺了,到了醫院,爺爺見我們買了這么多西,吃驚地問:“這是誰買的?”爸爸接過話頭說:“這都是你寶貝孫子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買的。”爺爺聽了,便把我叫到了他的跟前,聲音都有些顫抖了,對我說:“謝謝你,小虎乖乖,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我聽了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對爺爺說:“這是孫子我應盡的一份孝心,祝爺爺早日康復!”
回到家,我的心仍平靜不下來,因為我終于了卻了我的心愿!當時我還想:我要從孝敬爺爺開始,不斷地去孝敬更多的長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