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樂于助人獲獎感言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我叫xxx,是勸業場街靜園社區的一名普通居民。
今天能夠來到這里和大家共聚一堂我感到非常高興,也非常激動。
今年能夠獲得天津市道德模范的提名,是黨和政府給我的榮譽,是大家對我的信任。
也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和最高的獎勵。
我為能生活在和平區感到自豪,我為我是和平人感到驕傲。
我1980年隨返城知青的丈夫來到天津落戶,1997年當上了一名“的姐”,十四年來,我遇到過很多遭遇困難的朋友,我了解到有的農村大學生生活貧困,求學之路非常艱辛,于是就省吃儉用每月資助他們。
現在他們回到家鄉還不忘逢年過節給我打電話,親切的喊我“天津媽媽”;今年我和丈夫簽署了角膜和遺體捐獻志愿書,希望身故后還能為國家的醫學事業做出貢獻。
不久前我遇到一位江西母親,為了給身患白血病的兒子治病,花光身上所有積蓄。
同為母親,我怎能體會不到一位母親的苦心,這樣的事我必須得管。
雖然我沒有讀過很多的書,但是人家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啊,我知道只要能幫到別人,這事兒呀就不分大小。
盡管我也是工薪階層,但是我還有一個溫暖的家,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正在經歷坎坷和挫折,用我微薄的力量拉他們一把,幫他們走出困境,還有什么能比這更讓人感到快樂的呢?一想到他們臉上重新燃起的笑容,我的心里就很欣慰。
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夠為他人、為社會貢獻自己綿薄的力量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道德模范的提名獎對我來說是榮譽,更是責任。
領導和同志們對我的肯定和支持讓我深深感到用自己的行動影響他人是多么光榮的事。
今后我會繼續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踐行“用愛心傳遞溫暖,用奉獻書寫人生”這句話,為和平區的精神文明建設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謝謝大家。
甘于奉獻的模范人物
焦裕祿,王進喜,李四光,鄧稼先,林巧稚,孔繁森,李素麗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甘于奉獻的模范人物
現代:焦裕祿,王進喜,李四光,鄧稼先,林巧稚,孔繁森,李素麗,雷鋒,袁隆平古代:隋文帝揚堅 ,諸葛亮……隋文帝揚堅:隋朝統一了四分五裂的中國,當時經濟蕭條,隋文帝以身作則,雖貴為帝王但經常是粗茶淡飯,只穿布衣。
日以繼夜勵精圖治終于使隋朝強大起來,出現了“開皇之治”。
他不僅對自己要求節儉而且還對后宮人員的穿著要求盡量樸素;一次一位大臣送給太子一張玉床,他聽說后嚴厲斥責了太子并讓太子當面將玉床雜碎。
甘于奉獻的模范人物及事例十個,如葉欣
焦裕祿,王進喜,李四光,鄧稼先,林巧稚,孔繁森,李素麗,雷鋒,袁隆平,王進喜望采納
甘于奉獻讀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奉獻,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業的前提。
沒有奉獻,就沒有人類社會的今天。
人類從洪荒時代走來,進入現代文明,沒有一步離開過奮斗、離開過奉獻。
小學生樂于奉獻的事跡
小學生個人先進事跡材料XXX,女,現年九歲,XX縣城關小學三(1)班學生,學校少先隊副大隊長,班級班長。
她品學兼優、樂于助人、熱愛集體、積極爭章。
她小小年紀,卻以良好的思想品質,優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成為同學中的名人,校園里的風景線。
勤奮學習,開闊視野在學習上,她刻苦好學,勤于動腦。
從一年級到現在,各科成績一直在年級名列前茅,年年獲得學習獎章。
讀書是她課余的一大樂事,從童話故事到歷史讀本,從自然科學到天文知識,她都讀的津津有味。
廣泛的閱讀開闊了她的眼界,同時也提高了她的寫作水平,她的每次作文都被當作范文在同學中傳閱,還經常在校園櫥窗展覽。
勇擔重任,勤于創新作為學校的副大隊長,她不僅是輔導員的得力助手而且是大隊部的小當家。
她積極獻計獻策,勇于創新,將大隊部的工作開展的紅紅火火。
她向輔導員老師提出“人人種植一盆花”活動構想,并詳細策劃、組織,在老師的幫助下,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不僅美化了校園,還培養了隊員熱愛勞動的習慣;她和其他大隊長共同商榷,組織開展“講文明,改陋習”活動,使得校園處處洋溢著文明新風;在“新世紀我能行”才藝展示比賽、“我為雙創做貢獻”演講比賽、“‘學習八榮八恥,做優秀小公民’的倡議”等活動中,她都是重要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事前精心設計,全面準備,積極號召全校隊員參與,每次都搞得轟轟烈烈,取得圓滿成功。
尤其是在“做環保小衛士,為雙創作貢獻”活動中,她發動全體隊員行動起來,使得學校及周邊環境衛生有了很大的改觀。
作為少先隊紀律監督委員,每個周一到周末,無論刮風下雨,她都堅持提早到校,最后離開,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對待班級的活動,她同樣一絲不茍,主題班會、打掃衛生、演講比賽、故事會等班級活動每次都搞得紅紅火火,成了老師有力的好幫手。
傳遞愛心,助人為樂她還是同學的好伙伴。
同學生病了,她總是設法補上拉下的課程,輔導好作業;她主動要求和班上學習成績最差的同學同桌,給予幫助。
后來同學們誰有了困難,都去找她,最后都能得到幫助。
走出校園,她同樣把自己的愛心獻給需要幫助的人,尊老愛幼,助人為樂,曾先后發動全校同學為災區、貧困兒童捐款捐物,她自己捐贈款物共計兩百多元。
全面發展,多才多藝從紅領巾廣播站播音員到學校各種活動的主持人,從國旗下講話的演講者到各種演講比賽的獲獎者,從悅耳動聽的歌聲到婀娜多姿的拉丁舞姿,從櫥窗里篇篇習作的作者到體育考試的全優,她成了同學們最佩服、最感動的榜樣,她用自己的言行向同學們昭示,全面發展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近年來她連續獲雛鷹獎章學習章5枚、藝術章3枚、勞動章2枚、寫作章兩枚;2004年在學?!皯c國慶”詩文朗誦大賽中獲“最佳領誦”獎;2004年在學?!靶率兰o我能行”才藝展示比賽中獲二等獎;2005年在學校種花比賽中獲優秀獎;2005年在學校歌詠比賽中獲得“最佳指揮獎”;2005年被評為學校首屆“十佳少年”。
講奉獻,比質量比作為比貢獻,做服務患者的模范。
發言稿
奉獻是一種責任。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之中,不管他的能力大小,也不管職位高低,都要積極為社會做出貢獻。
人生的價值并不以時間地點為砝碼,而是看他是否有過奉獻,是否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
近年來,志愿服務活動作為一項崇高的事業被世人所推崇,就在于志愿者通過志愿服務所凝結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上,其中奉獻更是志愿服務精神的精髓。
這些志愿者在不計回報、不求名利、不要特權的前提下,把奉獻當作自己至高無上的追求,勇擔責任,滿懷熱情地為他人服務、為社會獻力。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可敬,為社會匯聚溫暖的陽光和向上的正能量。
中華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時時刻刻都上演著關于奉獻的感人故事。
從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式的真誠關愛,到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式的回報,無不顯示人們把奉獻當作一種責任來追求。
當前,受經濟利益的影響,社會上一些人對奉獻精神嗤之以鼻,失去了做人應擔的責任。
從面對跌倒的老人無人去扶,到湖北荊州“天價撈尸”事件……雖然是個別現象,但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國涌現出許多奉獻愛心的模范,從“積善成德鑄大愛,涓滴匯海灑真情”的郭明義、為愛留在新疆的“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周麗娜,到“那一刻,我只想著救人”的潛水員官東、車輪下勇救三歲幼童的周美玲……他們的行為激發了社會向善的力量,讓生活變得溫暖明亮。
責任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奉獻一是種崇高的道德情操。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奉獻呢?首先要有一顆友愛之心。
一個人不管對社會、對他人奉獻的是什么,歸根結底是出自于他的愛心。
我們每個人不可能都做到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也不可能復制和郭明義、周麗娜等模范同樣的人生軌跡。
古人云,“上善如水”。
最高尚的行為莫過于能處于平凡位置而不平凡。
只要我們能擁有一顆愛心,做一個把奉獻當責任的志愿者,你就能塑造自己的無悔人生。
其次奉獻要有甘于犧牲的勇氣。
奉獻是不求回報的無私給予,不管是對社會還是對他人,志愿服務中的奉獻都是無償的。
這就需要我們犧牲自己的財力、物力、時間,甚至自己的生命,為他人帶來幸福。
再次要有一種傳承的精神。
奉獻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由我們拿著的火炬。
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
只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才能讓獻精神永遠熠熠生輝。
實現偉大中國民族復興夢需要全心全意的奉獻意識。
只有通過弘揚志愿者精神,把奉獻作為一種責任,積極帶動更多的人投身到志愿者奉獻服務之中,才能讓每個人都共享人生的精彩時刻,從而凝聚起追夢圓夢的巨大力量。
優秀家長獲獎感言。
關于表彰“服務十年功勛獎” 獲得者的決定 2xxx年,經過廣大員工的努力進取,奮力拼搏,超額完成全年各項既定目標。
在過去的十年中,廣大員工團結奮進,勇攀高峰,涌現出以公司為家,一批忘我工作、樂于奉獻、業績突出的個人,為推動公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促進公司快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為表彰他們的突出貢獻,學習他們的先進思想和模范事跡,弘揚愛崗敬業的道德風尚,經公司研究決定,對服務十年的員工進行隆重表彰和獎勵。
名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