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庭美德的感言
個體戶談話
小學生家庭美德表感想怎么寫
上網查,網上有很多
簡述家庭美德中勤儉持家的含義
---- 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傳美德,家庭和睦萬事興。
給老人多一點尊重,給孩子多一點愛護。
老人最需要的是體貼,孩子最需要的是愛護。
---- 男女平等 ----男女平等家風好,夫妻恩愛幸福長。
家庭要幸福,國家要興旺,全靠他和她。
創文明城市,促協調發展,須男女平等。
---- 夫妻和睦 ----和風細雨謀家事,坦誠相待家平安。
夫妻猶如鐵路雙軌,共同支撐事業家庭。
只有相濡以沫的愛,才有天長地久的福。
---- 勤儉持家 ----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
居家不可不儉,創業不可不勤。
勤儉持家般般有,好吃懶做樣樣無。
---- 鄰里團結 ----鄰居關系相處好,居家生活無煩惱。
互禮互讓團結緊,和睦鄰居勝親戚。
平時和睦似一家,遇事互相幫一把。
如果一定要20字 可以自行組合。
急求,我要一份五好家庭的范文加感言,不要復制的。
首先我要說的是:能夠獲得“五好家庭”榮譽稱號,我感到非常榮幸,同時也覺得很慚愧。
因為在我的周圍,有太多優秀的姐妹們,她們的家庭都非常完美,非常幸福。
現在讓我作為代表發言,我真的覺得有點為難,當著這么多領導,這么多女同胞的面,自己真的不知道說什么好。
但為了支持我們工會委員的工作,也只有硬著頭皮來說幾句了,說的不好,耽誤大家時間,還請諸位姐姐妹妹們諒解。
很多人羨慕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夫妻和睦,孩子爭氣。
其實,每個幸福的家庭也都是需要用心來經營的。
我與丈夫從相識到結婚已經快30年了。
說實在的,30年風風雨雨,倆人能夠攜手一起走過來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生活中也有過磕磕碰碰,坎坎坷坷。
作為一個女人,在家里所要承擔的責任和付出的辛勞遠比想象的要重、要多。
遇到困難,發生矛盾時,自己也曾苦惱過,痛苦過。
甚至也曾有過要逃出圍城的念頭。
但是,我們夫妻有一個共同的優點:那就是對工作、對父母、對子女、對家庭都有比較強的責任心。
因為這個責任心,我們自己在單位爭做優秀職工,在家庭做稱職一員,在社會做文明公民,追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統一。
我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任勞任怨、認認真真地作好每一件事,不求自己有多少功名利祿,只求能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
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文明和諧家庭,為和諧社會創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已經過去的2007年,對于我的家庭來說,可以說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是一個多事之年。
年初,公公突然查出患惡性骨腫瘤,從發病到病逝,住了半年多時間的醫院。
其時正趕上兒子備戰高考,也是關鍵時期。
讓我覺得慶幸的是,在這段艱難的日子里,我們夫妻二人能夠同心協力,比較好地處理了家庭、工作與生活的關系,沒有因為家里的這些事而影響工作。
一向被認為身體很健康的父親突患絕癥,好比當頭一棒,丈夫難以接受這一事實,一時間情緒變得非常低落,性情也變的很憂郁。
我很理解他當時的心情,唯有盡心盡力地操持好家務,照顧好老人和孩子,用行動替他分憂。
在老人住院期間,我們請了兩位護理人員,日夜陪護在公公身邊,我們夫妻二人也利用休息時間輪流陪伴老人,說些開心的事,替他按摩腿腳,鼓勵他與病魔斗爭;同時也不忘每周讓兒子從緊張的學習時間中抽出一點時間去醫院探望爺爺,激勵孩子發奮努力備戰高考,用自己的行動為爺爺加油。
最后,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他理想的大學,爺爺也以他頑強的毅力與癌癥抗爭,直到看到他的孫兒完成高考。
百善孝為先。
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從古至今我國流傳的“孝事”有很多,都成為千古美談。
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讓老年人安享幸福,頤養天年,不僅是中華孝道文化的傳承,家庭和睦的源泉,更是社會和諧的紐帶。
在我們這個家,孝敬父母是我們夫妻共同的愿望。
平時在家里,我們都主動盡可能多地承擔起孝敬父母、贍養老人的責任,因為丈夫是家里的獨子,公公婆婆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生活也全靠子女負擔,婚后幾十年來,我們對雙方的老人從來都是相敬如賓,從沒有因為家里的瑣事與老人紅個一次臉,絆個半句嘴。
作為媳婦,我對公公婆婆的好在親戚朋友中那是有口皆碑的。
我總想,老人辛苦一生,晚年理應享受生活,而我本人因為離家遠,因為工作忙,卻總是少有時間回家陪伴自己的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從內心里覺得自己虧欠父母太多,總想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好好地盡點自己的孝心。
自從去年公公突然發病離開我們之后,我的內心觸動很深。
丈夫也看出的我的心思,主動提出要把我父母接到武漢我們身邊居住,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我們還承擔起照顧6歲小侄子的重任。
現在,家里的人多了,事多了,勢必會更辛苦,更勞累,可我感覺充實,感覺幸福。
同時因為老公的理解和支持,我心里也非常感動,自己付出了辛勞,卻收獲了家庭的和諧與幸福,看到老人身體健康,孩子快樂成長,我覺得自己的辛勞與付出是值得。
幾十年的共同生活,我深切地體會出和諧對一個家庭的重要,這種和諧不單單是三口之家的小家,還包含雙方的大家,就像一部電視劇里所說的:“你嫁給了他,也就等于嫁給了他的家庭,連同他的社會關系的總和。
”家庭生活需要夫妻雙方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
還包括對彼此的父母、兄弟姐妹,對雙方大家庭成員的包容和尊重。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常言說:家和萬事興。
和為貴,諧為美。
我相信,只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努力,千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我們這個充滿友愛溫情的社會一定會更加和諧、進步。
傳統美德故事對我的感悟是
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范文1 近日,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部好書,它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勝,它既增長了我的歷史知識,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啟發,《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浩翰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可圈可點的歷史人物。
這部書通過一個個歷史人物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勤奮好學、熱愛祖國、自強不息、誠信不渝、勤勞節儉、尊師敬老等種種中華傳統美德。
書中《勤奮好學》篇講述了一些歷史人物勤學苦練、刻苦讀書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個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學生。
他向師襄子學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練呀練呀,連續幾個月,從清晨練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終于領悟到樂曲的深奧之處,連老師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讀后感《《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戰國時代的縱橫家蘇秦每次讀書到深夜,倦意襲來時,就拿起錐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發奮苦讀,使學業大進,終于成功地說服六國君主,合縱攻秦。
還有西漢大學者匡衡鑿壁借光、元代大畫家王冕癡狂學畫、明朝文學家宋濂抄書苦讀,等等。
這些故事我很喜歡,也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只有勤學苦練,付出艱辛的汗水,才能獲得成功。
歷史上那些很有學問、事業輝煌的人,都具有勤奮好學的優良品德。
他們在生活很困難、條件很惡劣的情況下,能夠咬緊了牙關,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讀書,這難道不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學習和發揚的傳統美德嗎? 勤奮好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品德。
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的過程中,要發揚孜孜不倦、勤學好問的精神,才能讀好書,才能自強、自立,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書山有路勤為徑”,我們只有艱苦跋涉,奮勇攀登,才能到達一個又一個知識和品德的高峰! 傳統文化讀后感范文2 原以為《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只適合小學生閱讀,翻了幾頁后,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
縱覽全書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淵博,能看到中華文化的縮影,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
他的閱讀對象不應只是中小學生,應該是所有的中華兒女。
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稱贊《老子》 “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諾貝爾文學獎得者、作家赫爾曼。
赫塞說:“我們現在急需的智慧,都存在老子的書中。
”是的,《老子》是經典的,但《墨子》、《管子》、《左轉》、《荀子》……也同樣值得我們去一一品味。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把我們帶到千年前的古代盡情翱翔,在傳統文化的星空中漫步。
輕叩中華傳統的大門,我們應該做到“自知”、“自勝”、“自省”,自然的規律就像拉弓射箭,要射中目標,箭頭高時就壓低一些,箭頭低時就太高一些,老師稱它為“損有余而補不足”。
里面有很多我們熟悉的故事,《老子》(二)中的第七十八章寫到:“水不斷地滴到石頭上,時間長了就可以把石頭滴穿”。
這是 “水滴石出”的故事的出處。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讓我們共享經典,引導我們要堅持不懈、任人唯賢、持之以恒,讓我們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我們學會“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樣一種積極的向上的思想境界應成為我們的人生態度。
可惜的是現在喪失傳統文化教養的人越來越多,一個喪失傳統文化教養的人,同時會喪失其理性的反省力與創造力,如不及時解救,我們的社會將漸漸成為“沒有文化而不適合人居住的社會”。
愿中華傳統文化成為每一個人永遠的精神食糧。
傳統文化讀后感范文3 讀了中華傳統文化這本書我的震撼很大,更深的了解到中華傳統文化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之瑰寶,是中華民族的根。
這書介紹了剪紙藝術、戲曲、皮影等內容。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最喜愛手工剪紙了,記得在我很小的時侯,奶奶就教過我剪紙,剪花,剪四瓣花、五瓣花……奶奶還夸我心靈手巧。
每當手工課上剪紙時,我都興奮不已,在手工課上我和同學們認真地學習剪窗花,剪燕子,做風車,這些在我的手上一點也不難,手工課的王老師經常獎勵我一顆顆紅星……當看了這本書我的剪紙興趣更濃了,加上我有學畫畫的功底,剪的花樣就更多了。
今年過年的時侯我剪了各式各樣漂亮的窗花,貼在奶奶家的窗戶上,全家喜慶多了,過年的味更足了。
中國的戲曲品種繁多,曲調優美,具有地方色彩。
比如中國的京劇,河南的豫劇,浙江的越劇等等,作為一個安徽人,我不得不說說黃梅戲,他深受從們的喜愛,大街小巷的人們都能哼唱上幾句黃梅戲。
去年學校藝術節,我們代表學校排演的節目《黃梅小花》,我還是領唱的主要演員呢!老師一點一點的教,我們一板一眼的學,每一個唱音,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我覺得中國古代流傳文化,深入淺出的引導著我們后人,引領著我們新一代。
我們將尋根溯源,繼承中華民族傳統而又優良的文化! 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范文4 翻開《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一個個故事映入眼簾。
里面有許多愛國人士,有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有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還有愛國愛民的詩人屈原……文武雙全的岳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岳飛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由于父親早死,他從小在師父周侗的教誨下學習文學、武藝。
他天資聰穎、刻苦,就如他所說:“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一生出入疆場,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在牛頭山、愛華山戰果優異。
他的母親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字,岳飛知道這四個字不僅留在自己背上,更應該銘記在自己心里。
可這樣的愛國之人卻被奸臣秦檜陷害,被迫背上了“莫須有”的罪名,可憐他的一世清白。
岳飛這樣的愛國英雄被人們千古流傳。
現今也有許多愛國的人,有戰斗英雄黃繼光,有為中華之崛起的周恩來,還有為國爭光的徐悲鴻……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生,我更應該好好學習,掌握科學知識。
梁啟超曾經說過:“少年強,則中國強。
”我們現在不需要接受戰火的洗禮,但要認真學習。
以前的貧苦生活能出奇才,我們何不認真學習呢?請接過前輩的接力棒,為建設更美好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吧! 成為祖國的棟梁,這顆種子在我心中悄悄地萌發。
聽了美德少年的感言
從懂事起,爸爸媽媽就我要做一個誠實道德、有責任心。
上小學以后,我一直要求自己。
在老師眼里,我是一個遵守紀律、勤奮學習、尊敬師長、懂文明、懂禮貌、愛集體、求上進的好學生。
在同學眼里,我是一個團結同學、樂于助人、勇敢活潑、與人為善的好伙伴。
在爸媽眼里,我是一個尊敬長輩、有愛心、會做家務、懂孝道、會體貼、不亂花錢、懂事省心的孩子。
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將來做國家的棟梁,就需要有更多的本領,其次我還要學習上毫不馬虎,平時還能廣泛的閱讀。
我要為今后自己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將來一定會收獲很多。
“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我一定會讓“美德之心”在我們心里扎根。
讓我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
從小事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在家做作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
道德會使我們終身受益
關于美德少年信守家庭美德,在家庭做個好孩子。
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學會自理,常做家務勤儉節約的作文~~~
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父母長輩,養育了后代晚輩,自然應受到后代晚輩的孝順尊敬。
試設想,一個對父母長輩出言不遜、舉止不雅的人,能成為愛國成才、奉獻力量的人物嗎
古今往來的名人賢士,多是忠孝雙全,值得稱道的杰出人物。
請聽下面兩則故事。
一則是“方觀承千里探親”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間,安徽桐城的方觀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親的故事,至今被人們傳為美談。
方觀承的祖父、父親都曾做過朝廷命官。
清朝的文字獄使其祖父、父親因一朋友寫了一書而被株連,流放到黑龍江充軍服役,其家產也被沒收充公。
年幼的方觀承兄弟無依無靠,只得到寺廟中暫棲其身。
在寺廟中,方觀承兄弟含淚度日,備嘗艱辛,但方觀承最想念的還是祖父和父親。
他鼓足勇氣,向長老提出請求,允許他倆前往邊疆探望長輩。
長老念及二人年幼,盡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極力勸阻。
方觀承則懇求說:“祖父、父親遙在天涯,對家中親人望眼欲穿,我們若能前往,定會增添些許慰藉。
為給二老一點安慰,我們即使受點折磨,遭受點艱難,也在所不辭。
請長老思準,讓我們啟程。
” 方家兄弟的義舉,感動了長老,長老送其路費,含淚目送他們踏上探親路程。
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饑挨餓,攙扶相行,衣破成條,腳生老繭。
幾個月后,他們終于見到了二老。
四人抱頭痛哭之后,祖父、父親心中為自己有這樣的孝順后代頓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倫之樂之中。
另一則是“馮玉祥買肉孝父”的故事。
馮玉祥將軍不僅是個著名的愛國將領,還是個遠近聞名的孝子。
舊社會當兵是個苦差事,當兵的經常發不上軍餉,逢五排十還要打靶。
每到打靶的日子,父親念其年幼身弱,總想方設法給兒子湊幾個小錢,讓他買個燒餅充饑。
可懂事的小玉祥看到家里日子艱難,父親又傷了腿,正需補補身子。
但如果不要這錢,父親會生氣。
于是他就把父親給的錢一個不花,攢了起來,過些天再把自己平時省下的一點餉錢湊在一起,到肉店買了二斤豬肉,請假回家給父親燒了鍋燜豬肉。
父親見后頓時生疑,便質問這肉的來歷。
馮玉祥深知父親的嚴厲,只好如實道來。
聽后老父親一把拉過懂事的孩子,一句話也說不出,眼淚撲籟籟地掉了下來。
像這樣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不勝枚舉,當今許多有高尚情操的青少年,也是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好楷模。
這種把孝心獻給長輩,把愛心送給別人的好人好事,匯成了一首首人間完美溫馨的愛的樂章,奏出了時代的強音。
社會公德心得體會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學習心得為響應縣委縣政府關于在全縣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學習活動的通知,我委組織全體同志集體觀看了縣電視臺播放的“走進萊州手文明”系列專題節目。
通過這次學習教育活動,讓我感受一次心靈的洗禮,獲得了許多心得體會。
一、加強社會公德教育,樹立良好的公德意識。
社會公德是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約定俗成的一種共同的社會準則。
它對于規范人們的日常行為,促進一個社會和企業的良性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因此,我們必須樹立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
同時社會的發展又與個人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范仲淹曾經在岳陽樓上把酒臨風留下一名流傳千古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之樂而樂。
”大到國家、小到集體,都與個人的發展惺惺相惜,人人確立了良好的社會道德水平,才能使社會整體道德水平提高,從而樹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反過來,我們整體道德水平的提高,又會起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影響作用,從而帶動每個人道德水平的發展,增強每個人的積極性和自豪感,反過來又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
二、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加強執規執紀建設的前提。
【第1句】:加強學習以明德。
學習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不斷豐富頭腦,增強修養,樹立浩然正氣。
因此,每個同志都應該自覺地把學習視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思想境界。
在學習中,要緊密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從而用科學理論凈化思想、陶冶情操、純潔靈魂,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為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基礎。
要知道“是非明于知書,腐敗止于達理”。
【第2句】:樹立“三觀”以立德。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做人之本,做事之魂。
有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堅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確的人生方向,才能樹立相應的地位觀和利益觀,只有這樣,工作中才會有團結合作意識、優質服務意識和安全防案意識。
因此,我們要堅持以高尚的思想陶冶道德情操,鍛煉道德意志,確立道德信念,進而不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要確信“奉獻大于索取生命就燦爛,索取大于奉獻生命就暗淡”。
【第3句】:牢記宗旨以守德。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的根本宗旨。
只有人人都樂于幫助他人,我們這個社會才會更加和諧
我們崗位雖然不同,但共建和諧社會、創造美好生活的道德要求卻是相同的。
因此,我們必須深懷愛人之心,把人民的需要時刻掛在心上,堅持
上一篇:家風家訓家長感言內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