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的心得體會
我了解到了一位剪紙老藝術家,他叫關云德。
他有一雙神奇的手那是一雙粗糙、生滿老繭的大手,右手中指,因為一次在山里干活的意外,還被截掉了一節。
當關云德伸出雙手給現場的人觀看的時候,誰能想象這樣一雙粗糙生繭的手,能剪出融和了文化意味的精美剪紙。
受傷的一瞬間,關云德本以為再也不能剪紙了,非常傷心。
后來,他發現受的傷一點沒有妨礙他的摯愛,他對自己的雙手充滿了驕傲。
有九位外國學者曾到家鄉考察…有人通知了關云德,讓他帶著剪紙做為紀念品送給外國學者。
當時關云德剛從地里回來時,褲子壞了,露著膝蓋,還有泥。
當時關云德連衣服也沒來得及換,就騎著車去了。
九位外國學者看到老關帶過去的剪紙,聽完翻譯的介紹,他們無法相信剪紙是一個大老爺們,而不是小媳婦、小姑娘剪出來的,表情之間充滿了無比的驚奇,不約而同的用生硬的漢話說,中國農民了不起。
外國學者驚異的舉著關云德的兩個手,拿著精巧的剪紙,合了影。
那一刻,關云德確實感到了感動。
我真想說:那雙神奇的手,創造出來的是整個藝術的精華,留下來的是中華藝術的瑰寶,感謝他,讓這遺失的文化重新展開笑臉,再次迸發年輕的活力.” 鄉村里的人,對剪紙一直是喜歡的,現在卻沒有人學了。
老關出于對民族文化的本能熱愛,就一舉兩得的想用剪紙傳播日漸被很多人疏忽的民族文化。
關云德的技藝是家傳,兒子、孫子現在都會。
“因為家里有這個氛圍,自然而然。
全國剪紙展覽,年年都參加。
兒子、孫子都獲過獎。
” 他們是說著質樸的話、帶著天然微笑的農者,這是一些從山里、從田里走出來的最為純樸的民間藝人。
他們的身上流淌著一個民族日漸稀薄的文化血液,這血液曾經澆灌過整個中華民族多樣的豐富與輝煌。
他們走來了,帶著那樣簡單而又那么容易被滿足的愿望和理想,在民族文化傳承的道路上,艱難地行走著。
面對他們我們沒有理由忽視,沒有理由拒絕本應該就有的責任。
對于一個包括自己在內的民族的未來,對于一個不朽文化族群的重生璀璨的未來,我們必須將跟他們一起,主動、樂觀的面對一個共有的民族文化多樣萬彩的夢想。
一個民族的光榮,只能來自這個民族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來自一種與時俱進的勇氣。
我們的文化在現代化,但是曾經滋養過整個民族輝煌歷史的傳統文化卻以我們無法想象的速度流失著。
這樣的流失,形成了拯救于瀕危的痛心之余的關注、嘆息之后的決心。
感謝,感謝他,用一雙勤勞的手,拯救著我們時刻擔心的藝術.謝謝.
關于剪紙感想的作文
剪紙心得體會剪紙藝術來自民間,產生于老百姓的心靈和日常生活中,在我國不少地區都有著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
在童年的記憶中,逢年過節,婚嫁吉日,祖母、母親、姑姑總要拿一把剪刀,隨心所欲地剪窗花、禮花、門箋等,動剪成形的人物、動物、花卉盡情地表達了她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
盡管現代各種裝飾藝術琳瑯滿目,但是剪紙之鄉的風俗依舊。
結婚吉日,逢年過節,人們總還是習慣貼上幾幅剪紙。
首先,老師從材料、用具、剪紙的形式一一講解,課件的每一個環節都比較細致。
其次,又進行了剪紙基本形的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老師進行了耐心的指導,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
作為一名學生和一名剪紙愛好者,有弘揚民族文化的義務和責任,應當去傳承它、發揚光大它。
可以說帶動一個人,就能帶動一個家庭;帶動一個家庭就能帶動了一個群體。
讓更多的人去體味其中之美吧
鄉村里的人,對剪紙一直是喜歡的,現在卻沒有人學了。
老關出于對民族文化的本能熱愛,就一舉兩得的想用剪紙傳播日漸被很多人疏忽的民族文化。
他們是說著質樸的話、帶著天然微笑的農者,這是一些從山里、從田里走出來的最為純樸的民間藝人。
他們的身上流淌著一個民族日漸稀薄的文化血液,這血液曾經澆灌過整個中華民族多樣的豐富與輝煌。
他們走來了,帶著那樣簡單而又那么容易被滿足的愿望和理想,在民族文化傳承的道路上,艱難地行走著。
面對他們我們沒有理由忽視
剪紙的體會感想收獲
剪紙心得體會剪紙藝術來自民間,產生于老百姓的心靈和日常生活中,在我國不少地區都有著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
在童年的記憶中,逢年過節,婚嫁吉日,祖母、母親、姑姑總要拿一把剪刀,隨心所欲地剪窗花、禮花、門箋等,動剪成形的人物、動物、花卉盡情地表達了她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
盡管現代各種裝飾藝術琳瑯滿目,但是剪紙之鄉的風俗依舊。
結婚吉日,逢年過節,人們總還是習慣貼上幾幅剪紙。
首先,老師從材料、用具、剪紙的形式一一講解,課件的每一個環節都比較細致。
其次,又進行了剪紙基本形的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老師進行了耐心的指導,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
作為一名學生和一名剪紙愛好者,有弘揚民族文化的義務和責任,應當去傳承它、發揚光大它。
可以說帶動一個人,就能帶動一個家庭;帶動一個家庭就能帶動了一個群體。
讓更多的人去體味其中之美吧
鄉村里的人,對剪紙一直是喜歡的,現在卻沒有人學了。
老關出于對民族文化的本能熱愛,就一舉兩得的想用剪紙傳播日漸被很多人疏忽的民族文化。
他們是說著質樸的話、帶著天然微笑的農者,這是一些從山里、從田里走出來的最為純樸的民間藝人。
他們的身上流淌著一個民族日漸稀薄的文化血液,這血液曾經澆灌過整個中華民族多樣的豐富與輝煌。
他們走來了,帶著那樣簡單而又那么容易被滿足的愿望和理想,在民族文化傳承的道路上,艱難地行走著。
面對他們我們沒有理由忽視
家長的育兒心得怎么寫
網友,給你一篇參考一下:賀今年4歲了。
這幾年也積累了一些育兒心得,以下我就從五方面談談自己幾年來的育兒心得:一、先傾聽再出主意孩子會經歷很多“危急時刻”,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無憂無慮。
不僅要幫孩子走過這段時刻,而且幫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氣、失望、尷尬、傷心這些情緒,對于父母來說是很關鍵的。
先是應該多傾聽孩子,確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當軍師,這樣孩子會學會在困境中和他人溝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會跟孩子說一次“我愛你”,每天都會給孩子一個擁抱我跟好好爸爸約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說一次“我愛你”,無論是什么時候都行,有時候是她剛睡醒,有時候是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是去接她放學的路上。
這時候,孩子也會笑瞇瞇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說“我也愛你”。
我們總認為愛是應該用行動來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應該要常常虛實結合一下。
三、善用表揚和鼓勵由于好好吃飯有包飯的習慣,而且吃一口飯要非常久的時間,以至于吃頓飯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我每次喂飯都催她要吃快點,不能慢吞吞的,再后來我就只有夸獎她了,她吃進一口我就表揚一下。
可是到現在已經夸成了習慣,她也不以為然,無所謂了。
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濫用表揚,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該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類)都拿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它當做謀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要挾家長的資本。
好好的膽子不夠大,很多時候很多事都不敢嘗試。
在家的時候什么事都依賴我們給她做,這樣什么事都指望我們怎么行呢
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時候試著鼓勵她,她平時在家也喜歡畫圖畫剪紙,可她拿著筆又不知怎么畫,于是就老叫“媽媽你給我畫”,我就把筆拿在她手上,鼓勵她說“你一定會畫得比媽媽好”就聽了這句話,她會很快的畫好。
現在她已經會拿著筆沒事就畫,畫圓呀,三角形,還會一一把畫的圖案剪出來。
四、避免批評和指責過多的批評和指責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沒有好處的。
特別是當已經有人對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評的時候,再在旁邊橫加指責,我認為是非常錯誤的,那樣會很傷孩子的自尊,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這種時候,就應該心平氣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她自己對故事中的行為進行評判,然后將故事中的行為與他的行為進行對比,讓她知道自己的過錯,最后表揚一番她的長處,告訴她這件事雖然做錯了,但是沒關系,只要能改正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棒,是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
那樣不僅使她找回自信,還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后一定會改正的。
五、讓孩子幫忙做事平時在家我總是讓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擺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雜事,有時在我洗東西時,就會讓她幫我端只小凳子。
這些事可能在我們家長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這種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養出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只要我們多留心這種小事,就會讓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點初淺的育兒心得,相信各位家長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兒方法。
當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個家庭齊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時還要配合幼兒園老師,做到家園共育,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
幼兒園剪紙課上要注意的教案怎么寫
二、活動重點與難點 活動重點:激發孩子對剪紙作品的興趣。
活動難點:能夠掌握剪紙的技能。
三、活動目標 ① 初步掌握剪紙的技能。
② 進一步了解剪紙的各種風格和種類 四、活動準備 ① 幼兒收集的剪紙作品或者圖片 ② 各種顏色的蠟光紙,蠟筆,剪刀,膠水。
五、活動過程
【第1句】: 欣賞: 幼兒欣賞大家帶來的剪紙作品。
【第2句】: 談話: 引發幼兒談話:我最喜歡的剪紙,引導幼兒說出剪紙作品的名稱、用途,以及為什么喜歡這個作品。
【第3句】: 教師參與: 教師介紹自己帶來的剪紙作品《武松打虎》,引發更多的幼兒參加談話的熱情。
【第4句】: 教師示范剪紙《武松打虎》
【第5句】: 教師講解剪紙步驟:(1)拓印 請幼兒把《武松打虎》的剪紙平整的放在紙的下面,然后用蠟筆在書頁上均勻涂色,把剪紙的圖案拓印下來。
(2)剪紙 請幼兒把拓印下來的圖案用剪刀剪下來。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學習心得體會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刻
夜深人靜的時候,看著孩子熟睡的臉,憧憬他或者她的未來。
你希望他將來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想象他已經二十多歲或者三十多歲,你看到的他是什么樣子t他的工作好嗎,事業成功嗎
他結婚生子了嗎
他喜歡他的工作和生活嗎
他過得快樂和幸福嗎
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
請你把你對孩子的希望寫下來,任何方面都可以,但是只能寫五個。
好,看著這5個詞,仿佛它們已經成為現實。
好好感受這美好的感覺。
現在,拿起你的筆,刪掉一個詞。
刪掉這個詞,就好像你的孩子永遠失去了它,不會再擁有。
想一想這是什么感覺……然后再刪掉一個,把節奏放慢一點兒,好好思量一下……再刪掉一個……直到最后只剩下最后一個詞。
記住,每刪掉一個,就好像你的孩子會損失掉那個方面,永遠不會再擁有。
你的手里只剩下最后一個詞了。
剩下的是什幺
你刪掉的順序又是什么
現在,你知道你最在意的是什么了嗎
請你再想一想,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你做的事情,主要是圍繞你剛才的選擇嗎
讓我們設想一下,為人父母者一般都有哪些期望:成功,誰不希望孩子出人頭地,上名牌大學,有財富,有名望……為了這些,我們從孩子還沒有出生就開始忙活,稍大一些,上各種輔導班,為的是“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幸福,我們希望孩子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幸福的人生;健康,這是一切的根基……我們希望得到所有的一切,為此我們投入金錢,精力,傾盡全力。
但是好像事與愿違。
有多少孩子在小學階段就感覺到壓抑和痛苦,一些北京中關村名小的學生寧愿自己變成一條狗,以擺脫寫作業的壓力;有多少孩子考上大學后開始變得無所事事,追求多年的奮斗目標終于完成,此后的人生年華不知道該干些什么,一個個青春年少的生命變得老氣橫秋:有多少人功成名就但是活得并不開心,他們在年輕的時候為了掙錢養家,證明自己,奮力拼搏,但是一旦夢想實現,就開始迷惘,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生命的價值在哪里……成功不等于幸福,對嗎
如果成功和幸福只能選擇一個,你選擇哪一個
如果孩子事業成功卻生活痛苦,做父母的會不會心痛
所以,什么是培養孩子最重要的品質
我們認為,是幸福的能力。
什么是幸福
有人把幸福跟擁有什么聯系在一起,認為,如果我擁有“……”我就會幸福,例如,如果我有房有車,我就會幸福;如果我有丈夫和孩子,我就會幸福……可是這樣想的人,往往在得到這些的時候,只有短暫的幸福感覺,或者根本感覺不到幸福。
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和外在的客觀事情無關。
面對同樣的環境,有的人會感覺幸福,有的人感覺不幸。
幸福大概和內心的喜悅相等,如果說所謂“快樂”需要外在情境,外在情境變化了,快樂就會變化或消失,但是喜悅不同,它是內心生發出來的,不依賴外在情境而存在。
如同顏回所謂“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所以,幸福是一種能力
很多人在成長中,失去了感覺幸福的能力。
不過,成功和幸福之間一定要做出選擇嗎
在做上面實驗的時候,一定有人開始埋怨我的殘酷,為什么要一個個劃掉,難道成功和幸福是相矛盾的嗎,為什么不能兩者兼得
是啊,你希望你的孩子當乞丐嗎,你希望他吃了上頓沒下頓嗎
幸福是什么,能當飯吃當衣穿嗎?人不首先得吃飽穿暖嗎
……如果能兩者兼得,該多好啊
那么我告訴你,可以兼得,答案就是:讓他成為他自己。
如果孩子做最好的自己,他一定會感覺幸福,并且一定會獲得成功。
這樣的人,也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夠承受挫折,也能創造自己的生活和感覺幸福。
一次聚會,大人們一起燒烤聊天,孩子們在廣闊的草地里自由奔跑玩耍,我們常在一起聚會的幾個家庭的孩子,都在四歲以下,那次,正好一個朋友帶來了他的朋友一家,有個8歲的男孩,從中國過來旅游的。
我想,有大哥哥帶著玩,孩子們肯定會開心,確實,孩子們這下可興奮了,都用崇拜的眼神看著哥哥,他玩什么都覺得很好奇。
可是,這個哥哥并沒有要帶他們一起玩的意思,而是一個一個地對其他孩子說:這個都不會,真笨
你是倒數第一名,你是倒數第二名
這是我的,你們休想玩
孩子們一個個被說得一頭霧水,而做家長的在一旁聽得也心驚膽戰。
平常在家里都是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孩子們從來沒聽過這樣的話,雖然說,以后的社會可能會充滿各種各樣的聲音,孩子們要學會去承受委屈和打擊,但是這種莫名其妙的打擊和委屈,讓我趕緊走過去,帶著孩子走開了。
在后來的餐桌上,聽朋友說起,這個小男孩可是個小名人,練一手好書法,彈一首好鋼琴,學習成績也總是全校前幾名,還經常上電視,做訪談。
我心想,難怪了,這么厲害的孩子,這么多人寵著捧著,不驕傲才怪。
孩子的爸爸是國內名校教授,看上去對他的學習確實花了不少功夫,哪怕是在吃飯的空隙,也找出一個時間來和他在練英語。
孩子也好像很習慣這樣無時無刻的學習。
我想,在孩子爸爸的眼里,是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學習優秀,事業成功的人。
但是,對于孩子的驕傲,他似乎視而不見,當孩子對其他小孩很不友好的時候,他也只是很有口無心的說上兩句。
如果是我,最起碼我會把孩子拉到一邊去教育,因為在我的觀點中,是不能容忍孩子這么傲慢和無禮的。
我一直在想,我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
曾經我也想過,希望孩子學習優秀,事業有成,曾經我也希望,孩子能成為各種明星,生活在光環中。
曾經我也盤算,以后讓孩子當醫生當律師,有地位有錢那也很不錯。
。
。
可是,我覺得如果孩子不是一個好人,不勤勞,不善良,不禮貌,不分享,不遵紀守法,那他無論多成功,到最后,都沒人和他一起分享。
如果孩子不是一個快樂的人,不滿足,不高興,不樂觀,不積極向上,不腳踏實地,那他永遠也不知道怎么享受生活。
前不久“北京市理科狀元申美11所大學,都被拒絕”的熱點新聞,相信讓很多人都反思,雖然我們不知道具體原因是什么,但是在美國招生綜合素質占很大比重的規定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的也是招聘的事,最后,在眾多博士生和碩士生中,一個只有本科背景的小女孩脫穎而出,原因只是,在招聘之前,只有她扶起了倒在門口的掃帚。
這是主辦方特意設置的一道考題,簡單的一個舉動,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懂得給予,是否有一顆善良細致的心。
一天和朋友去逛街,趕上商場大促銷,兩人樂呵樂呵地買回來很多東西,然后相視大笑,說: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的幸福,一點小恩小惠就可以讓我們快樂。
當時我就想,或許,將來我的孩子也和我一樣,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學業平平,工作普通,賺錢不多,地位也很一般。
但是,我希望,我能培養他成為一個好人和一個快樂的人。
他善良,樂意幫助別人;他勤勞,不會想著不勞而獲;他禮貌,懂得分享和謙讓;他快樂,懂得享受生活與創造樂趣;他樂觀,對生活充滿希望;他灑脫,看得開人世間一切不公平與不順利;他智慧,思想與行動都能屈能伸;他堅強,懂得忍耐與等待。
。
。
這世間,有多少父母希望孩子成為英雄,明星,名人,成功人士,決策者,有錢人。
。
。
可是最終,有多少孩子犧牲掉了童年的快樂和愉快的親子時光,卻還只是凡塵中眾多普通人眾多的一員。
而那些所謂的“成功人”當中,又有多少不快樂,不幸福,最終拋棄掉擁有的一切,過凡夫俗子的生活,甚至絕塵而去
什么是父母最偉大的夢想,可能到最后還是回歸到最簡單的期待:只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普通人。
無論什么,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快樂,才是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感受與幸福。
而做為父母的,用盡一輩子的努力與祈求,不就是為了孩子能快樂與幸福
(最后,我想以一篇文章,來結束本篇。
這是我看了又看的一篇文章。
《家人》轉載)我女兒的同學都管她叫二十三號。
她的班里總共有五十個人,而每每考試,女兒都排名二十三。
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
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贊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
唯有我們家的二十三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里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羨慕得兩眼放光。
后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道,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你怎么就不是個神童呢
女兒說,因為你不是神父啊。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
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
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么。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央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贊嘆。
十二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
人們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
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當幼兒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愿。
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當貓的圍裙,在廚房里做晚餐,然后,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
回家后,他嘆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兒園老師
咱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
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
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周末的懶覺放棄了。
像一只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沓沓地做。
可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
輸著液體,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后引發了肺炎。
病好后,孩子的臉小了一圈。
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二十三名。
后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
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三十三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
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
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周末,一群同事結伴郊游。
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兒沒什么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時跑到后面,照看著那些食物。
把傾斜的飯盒擺好,松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凈。
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兩個小男孩,一個奧數尖子,一個英語高手,同時夾住盤子里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
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
大人們又笑又嘆,連勸帶哄,可怎么都不管用。
最后,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松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
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
她手底下也沒閑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贊嘆不已。
至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
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后,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
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
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里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
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
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
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他感嘆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一般,可為人,實在很優秀啊。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
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
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
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里,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
我心里,竟是驀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里的平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長大成人后,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
在那些漫長的歲月里,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為父母,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好的未來呢
關于春節貼對聯,剪窗花活動的感想感言
剪窗花的心得體會剪紙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
剪紙藝術不僅有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還反映了農民那種樸實無華的民風。
窗花是剪紙內容之一,它代表著幸福、吉祥、喜慶之意。
窗花的內容豐富、色彩明亮。
今天,我和爸爸還有我的好朋友高美芹一起剪窗花。
剪窗花需要三個步驟:折紙、畫圖、裁剪。
折紙就是把一張正方形的紙斜著放,然后向上對折,就折成了一個大大的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左邊的一角向右折,最后再把折過去的那個角對齊折一遍,轉到后面,把多出來的那個大角向右折,就完成了。
折的時候高美芹睜著大大的眼睛看著折紙圖,突然,她拉著長聲說:“哦,我明白了
”然后拿著手里的彩紙,折了一遍又一遍,紙都被她折爛胡了,可還是不行,她急得跺腳。
這時,我心里不禁想:明明不會還裝懂,哎
可她并沒有放棄,耐住性子,又把紙圖看了一遍,從她的眼神中能看出來她已經完全投入在折紙圖里了。
最后,她盡了最大的努力,終于慢慢疊好了。
雖然不是很板正,可我知道她盡力了。
爸爸疊的很快,他仔細地看了一遍紙圖,然后飛快的疊好了。
我疊的很快,手一動一動的就疊完了。
畫的時候高美芹專注地看著書上的畫,用著黃色的鉛筆,將上面的畫完美地畫了下來,簡直和上面的一模一樣,她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爸爸他笨手笨腳的,畫了好幾遍,自己也沒滿意,然后她把畫的紙放在了折紙的書上,睜著兩只大大的眼睛,重新認真地畫了一遍,終于像了點。
我慢慢的畫,所以畫的很漂亮,很細致。
剪的時候高美芹慢慢地、小心地圍著畫的線剪,看她的樣子,真是全身投入。
爸爸拿著剪刀,一點都不細心,剪得亂七八糟。
我在件的過程中剪壞了一點,那時候,我皺著眉頭,望著剪壞的窗花,心里想:要是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好好剪。
可是,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剪窗花是一種藝術,是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其實藝術就在我們身邊,人們的一舉手、一投足、一段生活場景,都是藝術,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身邊都是美的源泉。
上一篇:敦煌遇見盧浮宮觀看后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