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區旁的路上布滿了小餐館,每到飯點,就停滿了出租車。總能看見三三兩兩的司機師傅圍坐在一起,吃盒飯、抽煙、看電視,還有一些躺在車里打瞌睡。我平時很少乘出租車,也從沒想過對這些人的生活作些了解。不過這個暑假由于補習的緣故常常打車,或多或少地看到了這個車廂里的世界和其中的人們。
想不到有“個性”的司機還真不少。印象最深的那個司機是因為他留給我的“印象”實在不咋的。衣服穿得亂糟糟不說,而且脾氣太糟糕。不長的一段路,七拐八彎讓我越來越糊涂。剛小聲表示疑惑,他就一迭聲地怒道:“你一個小孩子懂什么?!這一帶我熟得不得了!”可到了目的地,車費比平時多了好幾塊,而且走遠路還耽擱了我上課的時間。想和他理論幾句,他卻以在路口不能久停為由匆匆趕我下車。真是豈有此理!
“被兜路”的情況還不止一次,可是遭受的態度卻大相徑庭。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師傅看來也不大認路,不過我剛一提醒,他竟然紅著臉不停地向我道歉,而且不一會兒就撳停了計價器讓我先結賬。等送我到了目的地,還一再地向我打招呼,弄得我倒不好意思了。
還有一位性急的小師傅,看上去才二十來歲。明顯也是個“路盲”,在我的指揮下一路開得是風風火火。到了小區門口,隨即報出價錢,不待我張口“叭”一下掀起蓋板。這可怎么辦?那天我剛好只帶了交通卡,身上沒有分文現金。待我說明情況,小伙子立馬干脆地說:“那就重新刷一個起步價吧!剩下的不用付了!不怪你!”三下五除二刷完卡,“吱”的一聲車沒影了。
我把這些“個性”出租車司機的故事講給爸爸聽。爸爸沉默了一會兒,對我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這些司機師傅們就在狹小的車廂里演繹著他們的人生。那個脾氣暴躁的師傅,有可能已經連續開了十多個小時;那位老師傅說不定剛剛從某個不景氣的工廠下崗轉行;那個小伙子那天可是虧了,少問一句話,損失了好幾塊錢呢。
是啊,小小的車廂就是他們的生活世界,又與這個城市中人們的生活空間相互交融。他們用自己的辛勞和汗水贏得了自己的生活,又為我們帶來便利和快捷。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看著飛馳而過的出租車,我對司機們多了一份理解,添了一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