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總是把電燈開上個徹夜到明,有時,水從晚上滴到明早,冰箱塞滿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樣,既浪費水,又浪費電……
現在,我常聽到了城市在宣傳倡導低碳生活,我漸漸有些懂了。我開始了“低碳生活”。
走進我家,你再也看不到以前那樣“燈火通明”的景象了,在書房里,往往只有一個節能燈亮著,另外一個耗電的白熾燈似乎已經從我們身邊消失了,在我的房間里,只有我書桌上的臺燈還亮著,其他的呢,全都消失了。
再去看看我們的冰箱,被塞得滿滿當當,別人都說這樣費電,于是我決定來個大清理,嘿嘿,別說,這一清理,還真清理出好多垃圾來,然后又把這些東西歸類放好,這樣一看,干凈多了。
你知道嗎,就因為這個“低碳生活”,老爸老媽還鬧過矛盾呢。
那天,媽媽說天氣這么好,想去西湖邊散步,于是讓老爸開車送她過去。可是老爸不答應了,于是把各種各樣的理論都搬出來了,還說現在的環境狀況極差,要是再這樣下去,我們會永遠也呼吸不到新鮮空氣的。他們兩個人就這樣吵著,最后還是老媽妥協,自己一個人走到西湖邊去散步了。
炎炎夏日,學校里放暑假,我也成了一個“宅女”,天天窩在空調房里,享受著陰涼,卻不知因此耗費了多少電,還增加了碳排量,如果開開電風扇,不一樣也能涼快嗎?為什么要選擇這樣費電又破壞環境的方法呢?
低碳生活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
淘米水可以用來洗臉洗手,茶葉渣可以曬干做茶葉枕頭,用傳統的發條鬧鐘取代電子鬧鐘,隨手拔下電器插頭……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舉動,都是在為地球減碳。市環保局的專家說,“低碳生活”實際上就是節水、省電、省氣和回收四大要素,具體到市民生活中來說,都是些舉手之勞的小事。
低碳生活,從你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