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外婆,她是那么的平凡。稀疏的銀發,一根根好象都可以數得清;眼睛深陷,歲月的年輪早在她臉上密密地刻滿。她沒有文化,在家里為我做飯,早晚接送我上下學。她跟不上時代,總帶著一副老式眼睛,業余愛好只是為我洗洗衣服、縫縫扣子。她和我生活在不同的空間,她講著她老掉牙的故事,我聽著我的流行歌,在網上看小說;她只會給我買水果糖,而我現在只吃巧克力。我倆從沒有太多的語言,閑時也搭不上一兩句話。
我媽媽給我報了許多補習班,去補課很遠,需要家長接送,接送我就落在了外婆身上。送我去補習時,她總要提上那個油亮的小板凳;每次一走出補習班的大門,總會看見她在不遠處那棵樹下,坐在自帶的那個小板凳等著我;回來時,她總是提著那個小板凳,不遠也不近地跟在我身后。我從沒注意過她,因為她少言寡語,太過平凡。
就這樣,我補習了兩年,她提著小板凳送了我兩年,提著小板凳接了我兩年。每一次十分準時,從沒誤過。對她的接送,我早以習慣,從不在意。
直到那個冬日的雨天。那一天,我快樂地上課。過了一會兒,老天突然變了臉,狂風大作,一會兒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我聽著那“嘩——嘩——”的雨聲,心里莫然緊張起來。由于雨太大了,老師讓我們提前回家。
一出門,我驚呆了。外婆在屋檐下,蜷縮著身子坐在小板凳上。風呼呼地刮著,她稀疏的銀發在風中飛舞。我發現她的背駝了,瘦弱的身子在風中縮成一團,顯得那么孤獨無助。我的心像是被什么揪了一下,眼淚如斷線的珠子簌簌落下。我沖了上去,抱著外婆。外婆很吃驚,“桐桐,你怎么了?這么早放學了?”她慌忙地站起,搓著雙手。“外婆,這么大的風和雨,你怎么不進來等我?”我大聲地問,“別的家長都在教室走廊邊的長凳上坐著等,你為什么不進來啊?”外婆靜靜地看著我,遲疑了一會兒,她說:“外婆丑,讓你老師、同學看見,多丟你面子。其實,我坐在外面等你也沒什么。”雨下得更大了,像潑、像倒,路邊跑著一條條小河流。轟隆隆的雷聲,不停地從頭頂滾過。我哭著說:“外婆不丑,外婆一點也不丑!外婆不會給我丟面子!”我終于知道那小板凳的用處。風雨中,外婆一手提著那個小板凳,一手擁著我。那是我第一次依偎在外婆懷里,挨得是那么近……
感謝那場冬雨,讓我讀懂了我的外婆,讀懂了她無言的愛,讀懂了她用那沉默而特殊的方式呵護著我小小的自尊。愛,無聲無息,不離不棄!
稀疏的銀發,深陷的眼睛,深溝淺壑的臉,油亮的小板凳,這就是我的外婆。
外婆,用她沉默而無言的愛把她的空間與我的空間緊緊相連,在緊緊相連的兩個空間中,我成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