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玫瑰迎著朝陽,驕傲地屹立在書堆之上,它含苞欲放,像它的主人一樣,嬌嫩而美麗。(用詞妥帖。)
這一“不同尋常”的事物,很快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風波起因——一支玫瑰,一個美麗的女生,引發人無窮的聯想。)
“這花真漂亮,不過,不知是誰送她的?”一位前排仁兄扶了扶眼鏡,意味深長地說道。
“那還用說,肯定是鄰班的男生,前幾天我還看見他們放學一起回家的呢!”另一男生作賊似的壓低了聲音道。
“瞎說,肯定是樓上的那個帥氣男生,他們經常有說有笑的,還有……”(“點”的描寫,側重寫語言。)
教室里炸開了鍋,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就連幾個最不愛講話的“書呆子”都參與其中,雖所說的對象不同,且都亮出了自己的證據,但結論是一致的:這花是男生送的,她早戀了。(此段是“面”的描寫。)
混亂隨著她的到來而停止,疑惑隨著她的舉動而增加。(漂亮的整句,精彩的議論。)
在全班的注目禮中,她到了自己的位置,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埋頭讀書,而是拿著那朵嬌艷欲滴的玫瑰花在欣賞,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點”的描寫,側重寫神情。)
大家心照不宣,但幾個男生還是通過手勢互通了消息,證明自己的英明與睿智。
(風波繼續——同學們的種種猜疑。)
突然,所有的人都埋下了頭,老班那鷹一樣的眼神正在搜尋,每個人都在祈禱,希望災難不要降落在自己的頭上。(面的描寫,側重于寫心理活動。)
人影從窗口移進教室,一排,兩排,三排……教室里只回蕩著老班的腳步聲。五排,四排,三排,兩排,老班停在了她的面前,臉色難堪而嚴肅,淡淡的眉毛打了一個結,粗糙的手撫摸著他那少得可憐的頭發。空氣里彌漫著火藥味。(點的描寫,側重于寫神情動作。)
“啪”前面仁兄的筆落在地上,打破了這可怕的沉寂。
“花是對你很好的人送的吧?”老班終于開了金口,而且還很有深度和啟發性。
“對,對呀!”她很不好意思,臉都紅了。
教室里一陣騷動,書海中探出了一個一個腦袋,靜待事態的發展。(面的描寫,“探”字見功力。)
“學生就應該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對吧?”老班語重心長,卻切中要害,這是他一貫作風。
她先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她看看老師,又看到同學們的目光,她終于明白了……
(風波的高潮——老師的盤問與訓導。)
她突然站起來,上牙齒緊緊咬住了下嘴唇,眼中溢滿淚水,手中緊緊攥著那朵花,半天才顫抖著從齒縫間擠出一句話:“這是我媽媽送我的生日禮物……”教室里一片啞然,只有她在啜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