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心提到嗓子眼兒】里擔驚受怕。王朔《私人律師》:“我這 可是第一次干這種勾當,我的心都快從嗓子眼兒里跳出來 了?!?/p>
【第2句】:小弟生病了,不想吃飯。奶奶勸他:“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心發(fā)慌。人是旱地飯是水,人是爐子飯是煤;無水旱地渴,無煤爐子餓。人不吃飯怎么活呢?”(河南·南陽)
【第3句】:一分錢買十一個杏子——分文不值
【第4句】:鍛煉不刻苦,紙上畫老虎。
【第5句】:鴨子的嘴巴——煮不爛
【第6句】:因家里貧窮,小亮媽媽想讓小亮輟學,小亮爸不同意,說:“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咱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小亮上學?!保ń鳌づd國)
【第7句】: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媽媽說西院的劉奶奶一天打麻將能贏七八十元。奶奶說:“只見賭博賣莊賣地,不見賭博買房娶妻。人老幾輩子,沒見過賭博成大事、立大業(yè)的,倒是聽說為賭博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不少。”(河南·郟縣)
【第8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俗語用來比喻人事的盛衰興替變化無常,有時候會向反面轉(zhuǎn)化,難以預料。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一句民間諺語。在古代,由于黃河河床較高,泥沙淤積嚴重,河道不固定,經(jīng)常泛濫成災,所以黃河經(jīng)常改道,改道后,某個地方原來在河的東面,很可能就變到河西去了,所以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标P(guān)于這個說法還有個小故事。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之孫由于揮霍無度,到中年時便將家產(chǎn)敗盡,以沿街乞討為生。某日,他來到河西莊,想起了自己的奶媽,便一邊打聽一邊找。當問到一個農(nóng)夫時,恰巧這農(nóng)夫正是奶媽的兒子,郭孫到他家里一看,糧囤座座,牛馬成群,很是驚訝,就問他:“你家里已經(jīng)很有錢了,為什么你自己還要勞作呢?”奶媽的兒子就說:“家母在世時,領(lǐng)我們創(chuàng)業(yè),才有了現(xiàn)在的家業(yè)。我們也得勤儉持家,否則金山也會吃空的?!惫鶎O聽后很慚愧。農(nóng)夫不忘舊情,給郭孫在家里找了活計,無奈他什么也不會做,處境非常尷尬。農(nóng)夫見狀不禁嘆息到:“真是三十年河東享不盡榮華富貴,三十年河西寄人籬下。”
【第9句】:舞臺上的燈光一引人注目
【第10句】:【鐵公雞,一毛不拔】一毛,雙關(guān),也指一毛錢。借指吝嗇, 小氣?!断愀坌≌f選》:“還有,他盡管鐵公雞一毛不拔,但是 喜歡那些有禮及會講話拍馬的人,有時興致一來,也會大發(fā) 慈悲哩。”
【第11句】:【纏麻頭,續(xù)麻尾】(慣)麻:這里指麻類植物的纖維,是紡織麻類織物的原料。比喻說話東拉西扯繞彎子,不直截了當。
【第12句】:【打破鐵飯碗】改變職業(yè)的終身制。相關(guān)的:吃大鍋飯。 古華《相思樹女子客家》:“店主和店員之間,要簽訂工作合 同,半年一訂,實行招聘制,打破鐵飯碗?!?/p>
【第13句】:【狗坐轎子——不識抬舉】(歇)本指不識抬和舉,轉(zhuǎn)指不懂得被人重視、贊譽或推崇。多用來責罵人不知好歹,不懂得接受別人的好意。 也作“狗坐轎子——不識人抬”。
【第14句】:手指下的算盤珠——撥一下動一下;不撥不動;隨你撥弄
【第15句】:【拿孩子喂狼】(慣)比喻討好仇人,把好處拱手相讓。
【第16句】:【馬有轉(zhuǎn)綆之病,人有旦夕禍?!浚ㄖV)轉(zhuǎn)綆(geng):騾馬拴在樁上的韁繩纏繞住脖子,造成呼吸道阻塞。禍福:偏指災禍。指健壯的馬會轉(zhuǎn)綆得病,好好的人會大禍臨頭。 也作馬有轉(zhuǎn)韁之病,人有當時之災。 人有駕日之災,馬有轉(zhuǎn)韁之癥。
【第17句】:【 一人拼命,萬夫莫當】人把生死置之度外,則能勇猛異常, 不可抵擋?;蛘f:一人拼命,眾人莫敵。清代《紅樓夢》:“地 下的人雖多,哪里擋得住。自古說的:一人拼命,萬夫莫 當。”
【第18句】:屬推土機的——嘴利心硬
【第19句】:【大亂住城,小亂住鄉(xiāng)】(諺)指世道荒亂不安定時,大局動蕩避在城里比較安全,局部騷動避在鄉(xiāng)里比較安定。 也作“大亂避城,小亂避鄉(xiāng)”。
【第20句】:姥姥搟面皮,媽媽包餃子。我說:“媽媽,您包的餃子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豬?!崩牙颜f:“餃子看餡兒,看戲看旦兒?!保ê幽稀らL葛)
【第21句】:【雞孵鴨子,白忙活】為別人白忙一陣。特指為別人撫養(yǎng)子 女。成語:為人作嫁。電視?。骸敖o別人看孩子,看一個喜歡 一個,雞孵鴨子,白忙活!”
【第22句】:【吃力不討好】(慣)指出了很大的力,卻得不到別人的稱贊。 也作出力不討好。 費力不討好。
【第23句】:【家丑不可外揚】釋義:家里的丑事不可對外宣揚。也指集體單位內(nèi)部的丑,事不可讓外人知道?!安豢赏鈸P”又作“不外揚”、“不可外談”。例句:你們看什么?俺是吵家務,家丑不可外揚,你們倒來看笑話。一個個給我滾出去!
【第24句】:我和媽媽打羽毛球。媽媽給我發(fā)了一個很好的球,我卻沒接住,還埋怨媽媽沒把球發(fā)好。媽媽笑笑說:“你這個臭小子,別手不溜怨襖袖了,多找一找自己的原因吧!”(河南·南陽)
【第25句】:去年種麥子的時候,我們這里遇上了大旱。村里人都忙著挑水抗旱,可有幾家卻不見動靜。偏巧,兩天之后下起傾盆大雨,結(jié)果澆過的田太濕無法播種,而沒澆過的田墑情正好,反倒先種上了麥子。奶奶說:“這就應了一句話,‘適一早,適一晚;適一勤,適一懶’?!保ê幽稀むP縣)
【第26句】:【沒喝過墨水沒念過書,沒有文化】成語:胸無點墨。姚 雪垠《李自成》:“我自幼沒喝過墨汁兒,拙口笨舌,說不好什 么話。”
【第27句】:【急中有失】(諺)指人在匆忙中,往往頭腦不冷靜,考慮不周到,出現(xiàn)失誤。
【第28句】:【光吃炒豆不炸鍋】釋義:比喻只得到好處,不花一點代價,不受一點損失。例句:我一句話給你點透吧,馬主任又想來一個光吃炒豆不炸鍋,光奪城池不損兵,對不不寸?
【第29句】:【膽大能有將軍做】有決心,有勇氣,能夠做大事。反義 說:膽小不得將軍做。清代《何典》:“你只長他人志氣,滅自 己威風……豈不聞膽大有將軍做?若如此膽門小,怎做得 將軍?”
【第30句】:【人直有人和,路直有人行】(諺)為人正直,自有人來親近你,擁護你;道路平直,人就樂于在上面行走。指正直的人,總是人們樂見的。
【第31句】:【死水不藏龍】釋義:蛟龍不在死水里藏身。比喻有雄心壯志的人,不愿在安閑舒適中生活。例句:梁山緣觀禪師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日:“識得不為冤。”日:“識得后如何?”師日:“貶向無生國里?!比眨骸澳撬采砹⒚幰矡o?”師日:“死水不藏龍?!?/p>
【第32句】:我平時淘氣,穿衣穿鞋都很費。媽媽生氣地說:“你這個費韁繩的驢,我啥時候才能把你拾掇好?”(陜西·延長)
【第33句】:【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人不可輕信。姚雪 垠《李自成》:“走的好,走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無。萬一有一個料不到,連老本兒就賠上了?!?/p>
【第34句】:【老老實實,終須乞食人】太老實,不能競爭,無法生存。香 港阮朗《十年一覺香港夢》:“別太老實,老老實實,終須乞 食!”
【第35句】:白娘子哭斷橋——想起舊情
【第36句】:鸚鵡學舌——人云亦云
【第37句】:【狐貍精問路——沒有好道道兒】(歇)道道:本指道路,轉(zhuǎn)指主意、心計。指不安好心。
【第38句】:【聽傳言,失江山】(諺)傳言:毫無根據(jù)的流言蜚語。江山:國家大業(yè)。指輕信流言蜚語,會失掉江山。多泛指輕易相信傳言,必定會誤大事。 也作聽傳言,失落江山。 聽信閑言,失落江山。
【第39句】:【江山易改,稟性難移】(諺)江山:江河山川。稟性:也作秉性,先天秉賦的性格。指江山的面貌容易改變,人的本性卻難改。 也作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山河容易改,秉性最難移。
【第40句】:【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里】(慣)形容美女嫁給了丑陋無能的丈夫。含諷刺意。
【第41句】:【半天云里吹嗩吶——九州十府都聞鳴】(歇)九州十府:言地域廣闊。鳴:諧“名”。指名聲很大,遠近皆知。
【第42句】:【說一句,是一句】(慣)指說出來的話實在、有分量、算數(shù)。 也作說一句,算一句。 說一句話,算一句話。
【第43句】:綁倒的肥豬——只等死
【第44句】:罐頭食品——吃得開
【第45句】:【山有百草,人有百性】(諺)山上長著各式各樣的花草,人也有著各自不同的個性。指人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志趣與個性,不可強求一致。
【第46句】:腳底長瘡,頭頂流膿——壞透了
【第47句】:【自己的夢自己圓】釋義:圓:圓夢,指推測吉兇。比喻自己的事自己辦,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一例句:“老王,自己的夢自己圓。你好好想想,你和黨一個心眼么?和老鐵一個心眼么?要說是一個心眼,為啥你離老鐵那么遠,可又離那些不清不白的那么近?”
【第48句】:【針眼里過牛】謂辦不到的事。類似西方國家諺語:駱駝 穿過針孔。沙汀《淘金記》:“因為現(xiàn)在的事,真也真得,假也 假得。假的時候,針眼里過得牛!”
【第49句】:【羊毛搓的繩子,又抽在羊身上】(慣)比喻自作自受。
【第50句】:【拿著黃牛便當馬】(慣)比喻隨便拉人來替罪。也比喻拿不合格的來頂替。 也作“拿了黃牛當馬騎”。
【第51句】:吃了蒙汗藥——動彈不得
【第52句】:【務名不務實】追求外表,不務實際,浮夸。清代《儒林外 史》:“看你這樣務名而不務實,那正務自然荒廢,都是些粗 心浮氣的說話,看不得了?!?/p>
【第53句】:【繩打細處斷】釋義:繩子的細處容易斷,比喻薄弱的地方容易出問題。例句:才才那時長得瘦貓兒似的,病鬧個不停,人都說:“怕要繩打細處斷”。
【第54句】:【燒高香】(慣)1指求神佛保佑。 2指心存感激之情。3指送禮。
【第55句】:【叫化子比神仙】(慣)指二者相差太大。
【第56句】:【橫插一杠子】橫加阻攔、干涉。浩然《艷陽天》:“馬連福 覺著,搞好這件事兒,又露臉,又得利,正在積極籌辦,想不 到蕭長春回來橫插一杠子來反對?!?/p>
【第57句】:耍大刀的唱小生——改行了
【第58句】:鞭打千里駒——快馬加鞭
【第59句】:【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諺)疾病往往是由于飲食無節(jié)制、不衛(wèi)生引起的,災禍往往是由于出口傷人或泄漏機密引起的。指人必須節(jié)食慎言,以免生病惹禍。
【第60句】:【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兩口打架不記仇】釋義:年輕夫妻眇架,很快就會忘掉。例句:“唉呀,嫂子,別生氣了。你沒聽人家說嗎,‘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兩口打架不記仇’。”
【第61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人們久別重逢,有時會用老眼光看人,一旦發(fā)現(xiàn)此人進步很大,便會感慨地說:“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蹦敲矗@個“士”最早是說誰呢?呂蒙是三國時期東吳著名的大將。但自當兵以來,不愛讀書學習。有一天,孫權(quán)對呂蒙說:“你從十五歲起,一年到頭打仗,沒有時間讀書,現(xiàn)在做了將軍了,不能再不學習啦!”呂蒙說:“我實在因為軍務太忙,沒有時間讀書啊?!睂O權(quán)擺擺手說:“你雖然很忙,但能有我忙嗎?我每天還能抽去點時間讀書,覺得大有好處?!?呂蒙聽了大受啟發(fā),開始發(fā)奮讀書,知識大有長進。后來魯肅做都督的時候,以為呂蒙還是那么無知。有一日,魯肅路過呂蒙的駐地,同呂蒙聊天。呂蒙十分誠懇地向魯肅闡述了吳、蜀兩國的形勢,提出了五點建議。魯肅聽了,非常佩服,不禁走到呂蒙身邊,拍著他的肩膀贊揚道:“我一直認為老弟只會帶兵打仗,今天同你談話,才知道你還是有學問、有見識的人,真是文武全才呀,已不是當年的阿蒙了?!眳蚊梢残χf:“人們離別三天,便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咱們兩個人隔了這么久的日子沒見面,老兄怎么能再用老眼光來看我呢?” 呂蒙果然不負眾望,用計巧取荊州,逼迫關(guān)羽敗走麥城。魯肅、呂蒙二人的對話,便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源頭。
【第62句】:【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指想做大事,應該肚量大,心狠 毒。浩然《艷陽天》:“我告訴你吧,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 夫,千萬不要為小事毀了自己的前途。你就先忍下這口氣。 沒別的路,你得跟我走。”
【第63句】:【鍋不熱,餅不靠】對人不熱情,團結(jié)不了人。陳登科《移 山記》:“鍋不熱,餅不靠,父不疼,子不孝?!?/p>
【第64句】:【遠觀不如近睹】(諺)指遠距離觀望不如近處觀察認識得更全面。
【第65句】:【老佛爺】現(xiàn)在,清代的影視劇泛濫,將慈禧太后稱為“老佛爺”,誤導大家一提到“老佛爺”就認為是慈禧太后。其實,“老佛爺”并不是慈禧太后所獨有的,甚至不應她所有,是她強加于自己的。 “老佛爺”源于清初。清朝是由滿族(先初稱為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女真族首領(lǐng)被稱為“滿柱”,“滿柱”是佛爺“曼珠”的轉(zhuǎn)音,是佛爺吉祥的意思。以后代代相傳,清朝建立后,將滿語的“滿柱”譯為漢語的“佛爺”,于是“佛爺”就成了皇帝的特稱。慈禧太后雖獨斷朝政,但她沒有做過女皇,何來“老佛爺”之稱。慈禧太后為什么被稱為“老佛爺”呢?其中有一個故事。光緒初年,慈禧為了再度垂簾聽政,使用種種手段為自己大造聲勢。心腹太監(jiān)李蓮英明白主子的心意,令人依照慈禧的模樣在萬壽寺大雄寶殿后面新建了一座觀世音像,接著向太后謊稱萬壽寺大雄寶殿有雙佛顯光。慈禧去之后發(fā)現(xiàn)大雄寶殿還是原來的三世佛,勃然大怒。李蓮英請?zhí)蟮胶蟮钣[,慈禧轉(zhuǎn)到三世佛后,果然看到一尊觀世音像,李蓮英大喊“老佛爺?shù)健?,在場的大臣們立刻跪下高呼“恭迎老佛爺。”慈禧太后故作不解地問道是哪個老佛爺啊,大臣們立刻回答道:“就是太后您老佛爺?。 薄澳褪蔷瓤嗑入y的觀音!”“請您再度垂簾聽政,解救萬民。”這一席話讓慈禧太后心花怒放,很快“太后老佛爺”之稱就舉國上下無人不知了。慈禧太后強奸民意稱她“老佛爺”,給中國帶來了無盡的災難。
【第66句】:【窗戶紙——一點就透】(歇)指稍一指點就明白。
【第67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
【第68句】:【砂子地里放屁——不害你那口磣】(歇)砂:同“沙”??诖~:即牙磣,因食物中有沙子,嚼時硌牙。 指說話不知羞恥。含責罵意。
【第69句】:【一正敵千邪】(諺)正:正氣。 邪:邪氣。只要有一派正氣,就能鎮(zhèn)壓住各種各樣的邪氣。指任何邪惡總是懼怕正氣的。 也作“一正壓百邪”。
【第70句】:小明的爸爸把白菜收回家后,自語道:“這菜都被凍壞了?!毙∶鲖屄犚姾舐裨拐f:“誰叫你不早收呢?立冬不起菜,凍了不要怪!”(河北·獻縣)
【第71句】:【滑天下之大稽】(慣)滑稽:逗人發(fā)笑。指天下最可笑而荒唐的事情。含譏諷意。
【第72句】:【抬頭老婆低頭漢】(諺)老婆:已婚婦女的俗稱。走路昂揚著頭的婦女,性格往往強悍;走路低著頭的漢子,處事往往多疑。指仰頭女性和低頭漢子大多是強悍有心計的人。 也作抬頭的女人低頭的漢。 仰臉的女子低頭的漢。
【第73句】:【紗帽底下無窮漢】(諺)紗帽:烏紗帽,舊時官員的帽子。指只要當上官,自然就有錢。也指一人當上官,家屬、親友就都沾光發(fā)財。
【第74句】:【軸承脖子彈簧腰,頭上插著風向標】指人看風使舵,油滑沒 有骨氣。劉紹棠《含羞草》:“卞長亨是有名的軸承脖子彈簧 腰,腦袋上插著風向標;為了做官、保官、升官,他把自個兒 的良心一片一片喂狗了,把過去的戰(zhàn)友一個一個出賣了?!?/p>
【第75句】:【光請客不上菜】(慣)比喻只是嘴上說得好,沒有實際行動。
【第76句】:【窮漢妻,半張犁】(諺)窮漢的妻子,干起活來要頂半張牛拉的犁。 指舊時窮人的妻子要干很重的勞力活,生活負擔十分大。
【第77句】:【八個金剛抬不動一個禮字】釋義:金剛:佛教稱佛的侍從力士,因手拿金剛杵而得名。形容“禮”重,要講“禮”。例句:大尹道:“一個官要拶就拶,管你什么根基不根基!”高氏道:“這也難說,八個金剛拾不動一個‘禮’字哩!”
【第78句】:【雞鳴狗盜】“雞鳴狗盜”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或低下卑微的行為。它源自戰(zhàn)國時期的《孟子》一書?!睹献印分杏涊d了個“雞鳴狗盜”的故事。說的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被秦昭王扣留在秦國,孟嘗君派人去見秦王的愛姬,請她幫忙。這個愛姬說她想要孟嘗君的銀色狐皮袍子。孟嘗君有一件銀色狐皮袍子,價值千金,天下無雙,可是到秦國時已經(jīng)把它獻給秦昭王了,哪兒還能要回來呢。正當孟嘗君愁眉不展的時候,他的一個門客說:“我有辦法?!碑斕焱砩?,這個門客從狗洞潛入秦宮,“汪汪”學了幾聲狗叫,蒙蔽了守衛(wèi),偷出了皮袍子,將它獻給了愛姬,孟嘗君才得以釋放。孟嘗君怕秦王反悔,就更名改姓,連夜逃跑。半夜,他們到了函谷關(guān),只見城門緊閉。要等到雞叫的時候才能開關(guān)放行。大家正發(fā)愁,有個門客捏著鼻子學起了公雞打鳴,緊跟著,關(guān)里的公雞全都打起鳴來。守關(guān)的人聽見雞叫就開了城門,孟嘗君順利出關(guān),終得脫險,逃回了齊國。后來人們使用“雞鳴狗叫”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或低下卑微的行為。直到現(xiàn)在,“雞鳴狗叫”仍舊被人們引用。原來“半夜雞叫”不是周扒皮的發(fā)明,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
【第79句】:自從我們學校開展了“家庭小任務”活動,我在家再也不當小公主了,一放學就幫媽媽干許多小活兒。媽媽高興極了,親著我的臉蛋說:“小娃兒勤,愛死人;小娃兒懶,扎人眼?!保ê幽稀?nèi)鄉(xiāng))
【第80句】:【天字第一號】“天字第一號”是人們十分熟悉的一個俗語,當要表達最高、最強的意思時,往往會用到它??墒侨藗儗λ睦斫鈪s常常望文生義,認為古人崇拜天,天是最大的,因此,“天字第一號”就是最大的。實際上,在古代“天字第一號”并不是代表最大的,而是排在最前邊的,位置在第一號。那么,這“天字第一號”的說法是如何來的呢? “天字第一號”源自《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玄黃”,“天”字是整篇《千字文》的第一個字。《千字文》是用來教兒童讀書識字的一篇韻文(可參看三畫《千字文》的來歷),它由一千個不重復的漢字組成,合轍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蒙學讀物。自從《千字文》產(chǎn)生后,因為它的普及率和知名度極高,古代若用較大數(shù)字排列編號時,往往采用《千字文》,因為它沒有重復的字。宋真宗崇信道教,命人編成了一部4359卷的《道藏》,分裝在四百多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順序編號,起于“天地玄黃”的“天”字,終于“宮”字。所以人們又稱其為《大宋天宮道藏》。另外,明朝的“大明寶鈔”上的編號也是以《千字文》來排序的。還有,明清時期舉行科舉考試的貢院的考棚也用《千字文》來排列,第一排是天字號排,天字號排的第一個號房就是天字第一號。原來如此。
【第81句】:春天剛到,我就急著脫棉衣,奶奶在一旁說:“春寒四十五,三月還下桃花雪。春捂秋凍。你別這么急著換衣服?!保ê幽稀そ棺鳎?/p>
【第82句】:【人心似鐵,官法如爐】人心再硬,也敵不過法律無情。心, 也說:情。清代《兒女英雄傳》:“從來說:人情似鐵,官法如 爐。況且隨帶的那些司員,又都是些精明強干,久經(jīng)參案的 能員;那消幾日,早問出許多贓款來。”
【第83句】:【一根腸子閑半截】(慣)形容人吃不飽。
【第84句】:【吊死鬼說媒——白繞一番舌】(歇)繞舌:迷信傳說吊死鬼的舌頭伸出嘴外很長,說話時要把舌頭繞起來。繞:諧“饒”。指白費一番口舌。
【第85句】:【無心人說話,只怕有心人來聽】(諺)說話人是無心說的,聽話人卻是有心聽的。指無意中說的話,到有心人的耳里,卻當作了真實。
【第86句】:【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諺)指凡事有它有利的一面,也就必定有它有害的一面。
【第87句】:小剛被人打了,他準備找?guī)讉€同學一起去報復。媽媽勸他:“氣量要大些。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浙江·余姚)
【第88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一俗語比喻觀察人要看他的實質(zhì),不能以貌取人。典出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賣油翁獨占花魁》。古時候,一個年輕人叫秦重,他癡情一個叫花魁娘子的妓女,她本是一個苦命人,卻被妓院視為搖錢樹,要十兩銀子才能宿一夜。秦重是個賣油郎,本錢只有三兩銀子,有什么辦法才能接近她呢?只有拼命攢錢。一年有余,他便有了一大包銀子,于是走到對門銀鋪里,借天平對銀。他的銀成錠的很少,散碎的就很多。銀匠是小輩,沒見過什么世面,見了這么多銀子,心中很是吃驚,想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琶芷鹛炱揭环Q,不多不少,剛剛十六兩。秦重如愿以償,花魁娘子感激他的癡情,跳出火坑,嫁給了秦重,成了一對恩愛夫妻。
【第89句】:【心急繡不出好花】(諺)指從容耐心才能把細活做好。
【第90句】:拿針眼當煙筒——小氣
【第91句】:【架舌頭】(慣)比喻翻閑話,搬弄是非。
【第92句】:【樹林大了,什么鳥都有】見“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
【第93句】:兒童節(jié)這天,學校要舉行講故事比賽。由于我平時沒抓緊練習,沒記牢,心里很急,就求媽媽中午不休息陪我練講故事。媽媽說:“你呀,真是水到屋檐才開溝?!保◤V西·貴港)
【第94句】:【僧不僧,俗不俗】(慣)俗:俗人,一般人。既不像和尚,也不像俗人。形容不倫不類,不像個樣子。
【第95句】:許仙碰著白娘子一天降良緣
【第96句】:【守著搖錢樹喝西北風】極好條件不會利用,不會生財。類 似的:守著大河無水澆,守著青山無柴燒。王蒙《湖光》:“可 過去咱們腦筋怎么那么死呢?專拉硬屎,守著搖錢樹喝西 北風,這不是,還來了個‘破四舊’,把祖宗留下來的佛像古 墳也給砸了?!?/p>
【第97句】:雞叫趕路——越走越明
【第98句】:【糊涂蟲】“糊涂蟲”喻指那些不明事理,對事情的認識模糊或混亂的人。它源自古代的一個傳說。據(jù)說從前有個縣官,審判案子不明是非,老百姓都很怨恨他,把他叫做糊涂蟲,并且作了打油詩來諷到他??h官不知道這是諷刺自己,反而下令捉拿糊涂蟲,而且下令務必在三日之內(nèi)捉到三個糊涂蟲,少一個也不行。公差們發(fā)現(xiàn)一個頭頂包袱、騎在馬背上的人,感到很奇怪,就問:“你為什么不把包袱放在馬身上?”那人回答說:“我擔心馬馱得太重,頂在我頭上,可以節(jié)省馬力?!惫钜宦犨@話,就說:“這個人可以算一個糊涂蟲了,帶他去見官!”公差們走到城門口,見一個手拿竹竿的人想進城,豎著拿城門太低,橫著拿誠門太窄,就是進不去。公差只好先拿他們兩個去交差??h官聽了公差的報告,對拿竹竿的說“你為什么不把竹竿鋸成兩截拿進城來?”公差們一聽,說:“報告老爺,第三個糊涂蟲查到了?!笨h官忙問:“是誰,快給我拿來!”公差們說:“等下一任縣太爺來了,我們就把他抓起來?!?“糊涂蟲”縣官能當下去,清醒的鄭板橋卻當不下去,難怪鄭板橋說“難得糊涂”。
【第99句】:【三個不開口,神仙難下手】(諺)對于抵死不開口的人,連神仙也拿他沒辦法。指求取證詞,最怕的是死活不吭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