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我小聲對奶奶說:“前天我把咱家的大花碗打碎了,一直沒敢對媽媽說。”不巧,這話被媽媽聽見了,她笑著說:“我說碗咋會不見了,真是‘賊不打,三年自招’啊!”(河南·新野)
【第2句】:【耍死狗】(慣)指使用無賴手段,放刁、撒潑,故意搗亂。 也作耍無賴。 耍賴皮。
【第3句】:【要想前臺顯貴,必須后臺受罪】人前的成功,來自人后的苦 練。相關(guān)的:只見人前富貴,不見人后受罪。《新鳳霞回憶 錄》:“要想前臺顯貴,必須后臺受罪呀!小鳳就是偷著看戲 學(xué)的本事。”
【第4句】:【邪不干正】(諺)干:沖犯。指邪氣敵不過正氣。 也作邪不勝正,妖不勝德。 邪不壓正,假不敵真。 邪不壓正,正能克邪。
【第5句】:【黃連拌苦瓜——苦上加苦】(歇)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味苦,可入藥。苦瓜:本義味苦,轉(zhuǎn)指痛苦、苦難。形容苦難極其深重。 也作“苦膽拌黃連——苦上加苦”。
【第6句】:【手把著頭稍——自領(lǐng)】(歇)頭稍:即頭梢,指頭發(fā)。指自己愿意接受。
【第7句】:【吃人不見血】見“殺人不見血”。
【第8句】:【幡桿燈籠,照遠(yuǎn)不照近】釋義:幡桿:垂直懸掛一種窄長旗子的旗桿。比喻做事照顧遠(yuǎn)客,不照顧近親近鄰。例句:他心里倒是挺高興的,可是還有點(diǎn)埋怨侄兒不照顧他,就嘰嘰咕咕道:“阿堅(jiān)這孩子真是個幡桿燈籠,照遠(yuǎn)不照近!”
【第9句】:【老馬蹄下不迷路】釋義:老馬認(rèn)識道,不迷路。比喻情況熟悉、經(jīng)驗(yàn)豐富的人心中有數(shù),不會被迷惑。例句:嗯,老馬蹄下不迷路,哪怕野草深。這樣看來,我們明天去,只怕是名為赴宴,實(shí)為斗智。
【第10句】:【生娘小于邊,養(yǎng)娘大于天】(諺)生娘:生身的母親。邊:事物的邊沿。指養(yǎng)娘要比生娘恩情重得多。
【第11句】:【時勢造英雄】(諺)時勢:時局發(fā)展的形勢。指時代的風(fēng)云會把普通人造就成英雄人物。 也作時勢造英雄,亂世出豪杰。 時勢造英雄,亂世好做官。
【第12句】:【說出大天十九點(diǎn)來】意即不管怎么說,無論如何。類似 的:說出大天來/說下黃天表來。浩然《艷陽天》:“還討論什 么呀?今年要地五勞五分紅,這是堅(jiān)決性的,說出大天十九 點(diǎn)來,也得這么辦!”
【第13句】:【吐口唾沫在河里毒死魚】形容人狠毒。沙汀《淘金記》: “不過,你們應(yīng)該趕快想個辦法!那些人么,哈哈,吐口唾沫 在河里面,魚都會毒死的,你們說這話對不?”
【第14句】:【腳踩兩只船】兩者都不愿意放棄。比喻猶豫不決,或投 機(jī)取巧。臺灣瓊瑤《心有千千結(jié)》:“愛情是那樣的自私,他 怎能容忍她腳踩兩只船?”
【第15句】:【兜肚斷了帶子——沒得絆】(歇)兜肚:護(hù)肚子的內(nèi)衣,上下都有帶子束在身上。絆:纏束。指人不受約束了。一說“絆”諧“盼”,指沒有盼頭了。
【第16句】:【挨著大樹不長苗】(諺)植物的幼苗在大樹之下,上缺陽光,下缺水分,自然難以生長。比喻在強(qiáng)大勢力的壓制之下,弱勢的人難以生存與發(fā)展。
【第17句】:【實(shí)話好說,謊話難編】(諺)指實(shí)話實(shí)說,自然流利,毫不費(fèi)力,而編造謊話,生拉硬扯,往往難以自圓其說。 也作“真話好說,謊話難編”。
【第18句】:三歲小孩貼對聯(lián)——不知上下
【第19句】:當(dāng)我拿著獎狀在家人面前炫耀時,哥哥勸我說:“不可花開一時紅,但愿葉綠四季青。千萬不要因?yàn)橐淮蝿倮麤_昏了頭,你的路還長著哩!”(河南·西平)
【第20句】:嚼著甘蔗上樓梯——節(jié)節(jié)甜,步步高
【第21句】:【有懶人,無懶地】(諺)人勤苦地就勤出產(chǎn),人懶惰地就不打糧。指地的肥沃與貧瘠,是由人的勤與懶決定的。
【第22句】:剪開蠶繭貼在眼睛上——滿眼都是絲(私)
【第23句】:我放學(xué)回到家里,什么事都不想做,媽媽批評我說:“就是等老鴰往嘴里屙,人也得張張嘴啊!”(河北·磁縣)
【第24句】:媽媽往樓上搬煤球,我也要搬,媽媽不讓。趁媽媽不注意,我抱了十塊就往樓上跑,剛跑了幾步就跌倒摔破了煤球。媽媽拉起我說:“你這是捉老鼠的貓硬要拉車,自不量力!”(山西·平陸)
【第25句】:不知為什么,李叔叔這幾天滿臉的不高興,說起話來火藥味十足。爸爸說:“這人是怎么搞的,像是人人借了他的米,還給他糠似的!”(安徽·宣州)
【第26句】:螃蟹斷腿——橫行不了
【第27句】:飛機(jī)上裝話筒——空喊
【第28句】:【杏林】在醫(yī)院常常看到病人送給醫(yī)生的錦旗或匾額上,除了“妙手回春”一類題詞外,還有“杏林春暖”、“譽(yù)滿杏林”等贊語。那么,“杏林”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它源起何處?據(jù)說,董奉是三國東吳的名醫(yī),他與北方魏國的華佗幾乎齊名。董奉醫(yī)術(shù)精湛,行善樂施,治愈無數(shù)疑難病癥,口碑甚好。董奉到了老年,移居江西廬山。他身處山林,卻心系患者,仍舊熱心為百姓看病。遠(yuǎn)近的人們紛紛前來求醫(yī),他看到求醫(yī)者大多是貧苦的鄉(xiāng)民,決定不收任何報酬,甚至連藥費(fèi)也由自己倒貼。只要求病人一旦康復(fù)痊愈,要種植杏樹,小病種一棵,大病種四五棵。病人感恩戴德,爭相種樹。數(shù)年后,董奉居住的院落周圍杏林疊翠,蔚然成林。“杏林”承載了董奉行醫(yī)的佳話,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稱頌,他不僅是醫(yī)術(shù)醫(yī)德的楷模,也是植樹造林保護(hù)環(huán)境的模范。“杏林”也成了夸贊醫(yī)生的美稱了,醫(yī)藥行業(yè)也稱為“杏壇”。
【第29句】:【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財(cái)不富】釋義:人得了額外收入才能富起來。例句:懶蟲瞇著眼,打量楚世杰的表情,嬉皮笑臉地說:“常言道,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財(cái)不富呀!”
【第30句】:傷寒加痢疾——大傷元?dú)?/p>
【第31句】:【 水火不相容】互相沖突,無法調(diào)和。臺灣林語堂《京華煙 云》:“你知道,他們鬧的水火不相容,就是為了新文學(xué)運(yùn) 動。”
【第32句】:【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釋義:劉阿斗:三國蜀后主劉禪,小名阿斗。劉禪不思進(jìn)取,庸祿無為,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未能振興蜀漢。比喻沒有出息,沒有作為的人。例句:皮金狗還想推脫,皮二媽開口了:“狗伢,大伙這是瞧得起你,你別做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不許作怪了!”
【第33句】:河水倒流——反了
【第34句】:【人生唯有別離苦】(諺)指人生在世,最令人痛苦的是生離死別。 也作人生最苦是離別。 人間最苦處,死別共生離。 人生最苦難堪事,莫過死別與生離。
【第35句】:吃了胡椒啃甘蔗——嘴甜心辣
【第36句】:【裝龍似龍,裝虎似虎】(慣)指善于模仿或表演,裝扮什么像什么。
【第37句】:【 搶棺材奔命】埋怨人搶先。明代《金瓶梅》:“只落下蘭香 在后邊了,別了鞋,趕不上,罵道:你們都搶棺材奔命哩!把 人的鞋都別了,自穿不上。”
【第38句】:【 雙拳難敵四手】兩只手打不過四只手。成語:寡不敵眾。 明代《西游記》:“行者見兩個兄弟遭擒,他自家獨(dú)立難撐,正 是好手不敵雙拳,雙拳難敵四手。”
【第39句】:【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根據(jù)具體情況辦理。西戎《燈心 絨》:“老馬,人常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你是管銀錢的,咱 的家底有多厚,你比我清楚,不能看見人家干啥,咱也干 啥。”
【第40句】:玻璃瓶里裝王八——原(圓)形畢露
【第41句】:【二踢腳上天——兩頭晌】(歇)二踢腳:雙響的爆竹,點(diǎn)燃下端的藥捻子后響一聲,升到空中后上截爆炸,又響一聲。比喻兩件事情同時進(jìn)行。一說,響諧“想”,指兩件事情都想做。
【第42句】:【水流千里歸大海】釋義:比喻遲早要?dú)w到某處去或要走某一條路。“千里”又作“干遭”、“千轉(zhuǎn)”。例句:莊稼人離不開土地家屋啊,這里藏藏,那里躲躲,像那沒娘的孩子。水流千里歸大海,樹葉落在樹底下,飄來飄去,還得飄回去,守著田園才能過日子。
【第43句】:鎖頭守門——家無閑人
【第44句】:【鐵杓子碰鍋沿】見“馬勺碰鍋沿”。
【第45句】:【饑荒年餓不死手藝人】見“荒年餓不死手藝人”。
【第46句】:【打談的掉眼淚——替古人擔(dān)憂】(歇)打談的:宋元時稱在街市上演唱或說書的人。本指替古時候的人憂傷,轉(zhuǎn)指作虛假的或多余的擔(dān)憂。
【第47句】:百年大樹風(fēng)刮不倒一一根深蒂固
【第48句】:【快馬加鞭,永不下鞍】釋義:比喻快速前進(jìn),永不停止。例句:你們看,現(xiàn)在像一片綠色的湖水,看著它,你就有信心,有力量,在繼續(xù)革命的征途中快馬加鞭,永不下鞍!
【第49句】:【久病床前無孝子】釋義:兒女對長期生病的父母照顧不好,不孝順。例句:開始時,他的兩個兒子還過來侍候他,可是久病床前無孝子,漸漸地也都不管他了。
【第50句】:【對牛彈琴】(慣)比喻對著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譏笑人聽不懂別人的話,或譏諷人說話不看對象。
【第51句】:長江里的流水——川流不息;后浪推
【第52句】:【事要多知,酒要少吃】(諺)指事理要知道得越多越好,以增添識辨是非的能力,飲酒卻是越少越好,以免傷身滋事。
【第53句】:猴兒臉——說變就變
【第54句】:六月的梨疙瘩——有點(diǎn)酸
【第55句】:管家婆的雞蛋——有數(shù)
【第56句】:【拉大旗作虎皮】以莊嚴(yán)的名目嚇人。魯迅《且介亭雜文 末編》:“首先應(yīng)該掃蕩的,倒是拉大旗作為虎皮,包著自己, 去嚇唬別人;小不如意,就倚勢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的 橫暴者。”
【第57句】:【三貧三富才到老】(諺)三貧三富:多次的貧富變化。指人生一世,往往會經(jīng)歷多次的貧富變化,不會一帆風(fēng)順,一成不變。
【第58句】:也不知爸爸在干什么,媽媽連叫幾聲都不見他答應(yīng)。媽媽生氣地說:“叫你幾聲連動都不動,就跟叫墻頭一樣,就是墻頭也落落土啊!”(河南·長葛)
【第59句】:【一步一個腳印】(慣)形容做事扎實(shí)、穩(wěn)妥。
【第60句】:我和妹妹經(jīng)常吵架,都說對方不好。奶奶聽見了說:“行了,行了,你們倆別吵了,一個碗不響,兩個碗叮當(dāng)。”(江蘇·無錫)
【第61句】:【傷筋動骨一百天】(諺)指凡是筋骨折損的病痛,治養(yǎng)沒有一百天,就無法康復(fù)。 也作傷筋斷骨一百天。 傷筋害骨一百天。
【第62句】:【 萬事從一開始】事情發(fā)展由少到多。醫(yī)藥圖書:“俗語 說:萬事從一開始。堅(jiān)決不抽第一支煙,也就不會上癮了。” 萬丈高樓平地起表示事物由小到大,逐漸發(fā)展。古語: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見《老子》)。西戎《燈心絨》:“你呀,人 常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創(chuàng)立集體的家業(yè),不是件容易的事 情呀!”
【第63句】:【 吃一行,怨一行】吃,指以之為生。對于從事的職業(yè),總 覺得不好,老是埋怨。臺灣梁實(shí)秋《雅舍散文二集》:“造出 ‘吃一行,恨一行’這句話的人,其用心可能是勸勉大家安分 守己,但是這句話也道出了無數(shù)人的無可奈何的心情。”
【第64句】:【一失足成千古恨】釋義:犯了嚴(yán)重錯誤,終身悔恨。例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年輕時候的一次并不十分看重的失誤,卻沒想到竟會改變自己一輩子的感情生活,乃至一生的命運(yùn)……
【第65句】:我拿起一捆菜,嫌上邊的水太多,小商販說:“你小孩子家懂個啥?賣菜的不灑水,買菜的噘著嘴。”(河北·冀州)
【第66句】:【河里淹死會水的】(諺)被河水淹死的,往往是自恃善于泅水的人。 比喻精通某一方面道術(shù)的人,常常會由于精通而疏忽大意,鑄成大錯。
【第67句】:【 人心齊,泰山移】謂團(tuán)結(jié)一致,能夠完成艱巨的任務(wù)。 《小說月報》(1980,3):“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十來年功夫, 我們村就撲騰起來了!人多了,地多了,房多了,牲口多了。”
【第68句】:【人嘴兩張皮】(諺)人的嘴不過是兩張皮,怎樣說都由你。指話是由人說的,只要講出道理就行。也指無論什么話,都能從嘴里說出,不能當(dāng)真。 也作人嘴兩張皮,反正都是理。 人嘴兩片皮,各說各的理。
【第69句】:【—床錦被遮蓋】原指以結(jié)婚來掩蓋男女在婚前的性行 為,借指掩蓋丑聞、真相。明代《古今小說》:“雖然如此,也 虧陳小姐后來守志,一床錦被遮蓋了,至今河南府傳為佳 話。”
【第70句】:嬸嬸不愛做家務(wù)。這不,天都冷了,被子還沒有拆洗,整天忙著打麻將。奶奶說:“燒火需根好火棍,當(dāng)家需個好女人。”(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71句】:【媳婦多了吃冷飯,頭頭多了事難辦】(諺)指媳婦一多,你推我靠,不肯上廚房做飯,沒得熱飯吃;頭頭一多,互相扯皮,不肯擔(dān)當(dāng)責(zé)任,辦事效率差。
【第72句】:人打江山狗坐殿——畜生升天;翻了個個兒
【第73句】:【典當(dāng)】“典當(dāng)”亦稱當(dāng)鋪或稱質(zhì)庫,是專門收取抵押品以獲利潤的行業(yè)。典當(dāng)源于我國南朝寺院的僧庫。典當(dāng)何以和寺院有關(guān)?大概是南朝歷代帝王大都信佛,給寺院的賞賜甚高,寺院經(jīng)濟(jì)發(fā)達(dá),僧侶地主成為社會最富有的階層之一。寺院所有的財(cái)富除他們揮霍外,便用于放債生息。加上寺院建筑規(guī)模巨大,往往成為南北商人貿(mào)易場所。商人一時資金周轉(zhuǎn)不靈,可將貨物抵押給寺院,向寺院借高利貸,久而久之,寺院“僧庫輒作質(zhì)取利”,典當(dāng)由此產(chǎn)生。
【第74句】:【開不了張】(慣)做買賣的賣不出貨物。比喻事情無法開頭。 也作“開不了臺”。
【第75句】:掏火棍子——越來越短
【第76句】:四川馬——小秧兒(身軀不大)
【第77句】:【如入寶山空手回】(慣)比喻本來可以有很大收獲,結(jié)果卻什么也沒得到。
【第78句】:【栽刺不如栽花】(諺)栽種帶刺的植物會刺傷人,栽種開花的草不可供人欣賞。比喻傷害、得罪別人,不如施恩、結(jié)好別人。
【第79句】:【秤砣雖小壓千斤】我國的秤是利用杠桿原理制成的,調(diào) 節(jié)秤砣的位置,能與不同的重量保持平衡。謂不很顯眼,但 很重要。馬烽《劉胡蘭傳》:“歲數(shù)小怕什么,只要能干。秤 砣雖小,還能壓千斤哩!”
【第80句】:【龍居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諺)戲:戲弄。指龍一旦離開大海落入淺水灘,就要遭受蝦的戲弄;虎一旦離開深山跑到平川地,就會遭受狗的欺侮。比喻強(qiáng)者失勢,會受小人的凌辱。 也作龍離滄海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龍游溝壑遭蝦戲,鳳入牢籠受鳥欺。
【第81句】:【坐山觀虎斗】(慣)比喻冷眼旁觀別人爭斗,等到兩敗俱傷時從中取利。
【第82句】:【鐵嘴鋼牙,柏木舌頭】(慣)柏木:木質(zhì)堅(jiān)硬。形容人能說會道,嘴巴厲害。
【第83句】:跛腳馬上戰(zhàn)場——有死無活
【第84句】:【鬼也怕惡人】(諺)惡人:兇狠惡毒、天不怕地不怕的愣漢。指惡人誰也招惹不起。
【第85句】:【珍珠瑪瑙都出在鱉身上】(諺)珍珠、瑪瑙:兩種寶物,貴族婦女常用作首飾。比喻不論花錢多少,都算在主人名下。
【第86句】:【大姐做鞋,二姐有樣】(諺)大姐做好鞋,二姐就有樣可學(xué)著去做。 指前人做出榜樣,后人跟著學(xué)。也指前人取得經(jīng)驗(yàn)教訓(xùn),可供后人借鑒。 也作“大姐做鞋,二姐照樣”。
【第87句】:【深山出俊鷂,十字街頭出餓殍】(諺)鷂(ya。):-種猛禽,捕食鼠類等。殍(pia。):餓死倒地的尸體。 深山野林里會出俊美的人才,繁華鬧市里會有無力生存的人。指人才不擇地而生。 也作深山出俊鳥。 深林出俊鳥,山溝出鳳凰。 深山出俊鳥,大海出珍奇。
【第88句】:【 一回生,二回熟】開始生疏,以后會逐漸熟悉。回,也說: 次。老舍《四世同堂》:“以后我就曉得怎么留神,怎么見機(jī) 而作了!一次生,二次熟!”
【第89句】:【吃官飯放私駱駝】(慣)比喻拿著公家的工資,背地里做自己的事情。
【第90句】:大慶的深井——油水多
【第91句】:【走桃花運(yùn)】見“交桃花運(yùn)”。
【第92句】:【 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技藝要經(jīng)常練習(xí)。不堅(jiān)持練習(xí),感 到手生,容易荒廢。類似的: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清代《紅樓夢》:“我在揚(yáng)州,也聽得講究過,也曾學(xué)過,只是 不弄了,就沒有了,這果真是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第93句】:【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釋義:比喻長壽,用于開玩笑。例句:“大伙都愿意你多活幾年,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好給我們多發(fā)展幾頭壯牲口。”
【第94句】:【捂蓋子】(慣)比喻掩蓋真相,不許別人揭露矛盾或揭發(fā)壞人壞事。
【第95句】:【人錯一次,不能錯百次】人應(yīng)該不斷吸取經(jīng)驗(yàn)教訓(xùn),改正 錯誤。劉澍德《橋》:“告訴你們,人錯一次,不能錯百次,對 我來搞怪名堂,有個啥意思啊!”
【第96句】:表哥初中畢業(yè),嫌自己家窮,想出外打工。舅母說:“人勤,窮不久;人懶,富不長。只要你腳踏實(shí)地地干,在哪都會過上好日子。”(廣東·龍門)
【第97句】:【一口吃成胖子】(慣)比喻一次就取得成功或一下子發(fā)了大財(cái)。也泛指急于求成。 也作一口吃個胖子。 一嘴吃個胖子。
【第98句】:【下雪不冷消雪冷】(諺)指下雪會吸收冷氣,因而不覺得冷;消雪要吸收熱量,自然覺得冷。 也作下雪不冷化雪冷。 下雪不寒化雪寒。
【第99句】:【鼻子長,礙了嘴】拉不開情面,不好說話。劉澍德《橋》: “不錯,他開了工錢,可是別人割地開七千,他給大家開五 千,鼻子長,礙了嘴,大家誰也不好意思爭。”
上一篇:歇后語文案看一眼就忍不住收藏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