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以退為進(jìn)”就是以出世的思想,來開創(chuàng)入世的事業(yè);如果我們能夠具備“對人生有無常的警覺,對物質(zhì)有遠(yuǎn)離的看法,對情愛有淡化的觀念,對自己有不滿的要求”,那么,遇到一些挫折、困難,就可以無動于心,所以說:一個人若想成就入世的事業(yè),端宜培養(yǎng)出世的思想;先有出世的思想,再做入世的事業(yè)。
【第2句】:【禪心佛語】收獲大,再艱苦的工作也會變得愜意。收獲可以使人忘卻不快的往事,對前景充滿信心。從失敗的經(jīng)驗(yàn)中吸取教訓(xùn),因而獲得最寶貴的經(jīng)驗(yàn),這亦是工作——即勞動帶來的一種收獲。沒有付出,便沒有收獲可言。世上收獲最多的人,往往是付出最多的人。記住: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第3句】:汲取井小時,不管汲取多少,井中之水依然不減;但是,井水也不會因不汲取而增高水位。布施就好比汲取井水,惟有不斷地布施,才能造福、增福:否則,福亦不增。
【第4句】:淡是一種至美的境界。高山無語,深水無波。絢爛至極歸于平淡,不是平庸之平,也非淡而無味之淡。而是素凈質(zhì)樸,寧靜深沉。是深邃的執(zhí)著,內(nèi)心的祥和,是深入的淡定,是物我兩忘的境界。
【第5句】:【禪語人生】這位風(fēng)水大師感到很憤恨,他認(rèn)為是這家主人故意刁難他。但因?yàn)閷?shí)在口渴得厲害,他只能忍氣吞聲,一邊吹散米糠,一吹冷水溫,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水。
【第6句】:房子雖小,卻有家的感覺;幫助的行為雖小,運(yùn)用合適的方法卻能發(fā)揮巨大的作用。施人余蔭只能讓人感覺這是施舍,讓受施者感覺有仰人鼻息的自卑感,就成了敵對。慈善也要以合適的方式出現(xiàn),讓受施者維持自己的尊嚴(yán),才能夠達(dá)到恩惠別人、讓別人接受你的慈善并且感恩。
【第7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是我在念佛嗎?還是佛在念我?或者是佛在念佛?還是佛性在念佛,佛念佛性。這一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第8句】:【佛心禪語】做企業(yè)要把死而不亡的精神搞清楚,才能做到基業(yè)常青。最沒有文化的人說的就是:人死如燈滅。人要做到死而不亡,才是境界。
【第9句】:【禪語人生】一是善良。做人不一定要轟轟烈烈,頂天立地,但一定要善良真誠。二是快樂。世上沒有絕對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樂的心。三是踏實(shí)。踏踏實(shí)實(shí)做人,實(shí)實(shí)在在辦事,多一些努力就多一些成功的機(jī)會。四是正直。為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坐得端、走的直、行得正,堂堂正正才是立世之基。
【第10句】:【禪語人生】我可以在,很痛的時候說沒關(guān)系。我可以在,難過的時候說無所謂。我可以在,寂寞的時候哈哈大笑。我可以在,絕望的時候說世界依然美好。我只是希望在,我開始抱怨上天吝嗇的時候,有個人可以對我說,別太在意,我心疼你。
【第11句】:【禪心佛語】人生很多時候都是在一念之間,一念執(zhí)著,一念放下。放下該放下的,執(zhí)著該執(zhí)著的。人生可以微笑著流淚,也可以流著淚微笑。真正懂得生活的人,總是堅(jiān)守心中的那份平靜。懂得適時的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容得下所有,也能放得下所有。生活如水,懂得拈花淺笑。人淡如蓮,方能安然向暖。
【第12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沒有誰的人生會一帆風(fēng)順,成長的過程總會磕磕碰碰。一路走過,我們可以痛,可以悲傷,可以大哭。但別沉溺悲傷太久,別縱容眼淚哭傷了雙目。記得,一定要站起來,更堅(jiān)強(qiáng)的面對人生。因?yàn)樯钊栽诶^續(xù),生命還未終結(jié),只有內(nèi)心強(qiáng)大的人才能更好的保護(hù)你想要保護(hù)的人。
【第13句】:心從哪里走過,花朵就在哪里綻放。快樂的秘密在于:珍惜你此刻所擁有的,遺忘你所沒有的。心若看開,風(fēng)輕云淡;心若執(zhí)拗,苦的不僅是當(dāng)下,還有未來。花開自有花落時,人生最大的障礙,不是困難,而是自己的內(nèi)心。只有放下過去,才能成全現(xiàn)在;只有放下牽絆,才能圓夢明天。
【第14句】:【佛心禪語】坦山和尚聽了小沙彌的問話,訝異地回答道:“我背那位女施主過河后,就把她放下了,沒想到你卻把她緊緊背著,到現(xiàn)在都還沒放下來。”
【第15句】:欲動,則心動;心動,自然煩惱叢生。得與失、榮與辱、起與落,這些東西,你在乎得越多,心里就會越痛苦;你舍棄得越多,內(nèi)心就會越清靜。
【第16句】:【禪心佛語】佛說,懷善念,行善舉,必得福報。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做個好人,身正、心安、魂夢穩(wěn),修菩提心,做好人,說好話,行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一念之慈,萬物皆善;一心之慈,萬物皆慶。心懷慈悲,是度人也是度己。遠(yuǎn)離邪惡,心存善念做善事,必能改命、修福、避禍。
【第17句】:【禪語人生】有時候幸福就像花間的蝴蝶,你追著不放,她會害怕地躲閃。你追得累,她也逃得累。把心放平,放寬,靜靜地流連于花間,陶醉在花的海洋,她也情不自禁悄悄向你靠近,停在你的指尖,停在你溫馨的笑容里。世間事,過猶不及。心寬了,想開了,看淡了,也就釋然了。
【第18句】:【禪心佛語】客觀的對待生活,沒有什么力量能傷害你的命運(yùn),就算你當(dāng)初心似生鐵,生活一場教化,也足以讓你柔軟的活下去。生命就是一場自我的激勵。風(fēng)雨一場想催,要活一場灑脫,首先要搞明白你那些緊緊不放的偏激和固執(zhí)。百年光陰,富在心,窮在哪里?窮在計較。
【第19句】:我們無須艷羨他人的幸福,幸福如空氣,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失望是一種幸福,因?yàn)槲覀冞€有期待;失戀是一種幸福,因?yàn)槲覀冞€在追尋;失意是一種幸福,因?yàn)槲覀兛梢哉褡鳎皇∈且环N幸福,因?yàn)槲覀円呀?jīng)努力。只要我們雙手還能創(chuàng)造,脈搏還在跳動,我們就不懼風(fēng)雨,就沒有理由當(dāng)生命的看客。
【第20句】:【禪心佛語】那釋迦牟尼佛沒有在有福報的天上去成佛,卻竟然在地球的人道成佛,這也反映我們雖然福報很淺,煩惱很重,但是我們生命的本質(zhì)卻有超勝天人的地方。在哪個地方超勝呢?就是在我們的智慧和意志力方面。天人雖然福報大,但他有一個弊端,就是太享樂了,太享樂了就容易放逸,就生起不了修道的心。
【第21句】:【佛心禪語】做善事是無條件的,就同孝養(yǎng)父母一樣沒有任何條件;我們孝養(yǎng)父母并不是想得到父母的表揚(yáng)和回報。我們做好事做善事也同樣如此,要從發(fā)自內(nèi)心的意樂去做好事做善事,我們就心地坦蕩,輕松快樂。
【第22句】:【佛心禪語】自古以來功名成就的人,都離不開一個“勤”字。人的一生在于勤,勤能補(bǔ)拙,不勞無獲,勤勞可得,不勤則饑,不勤則愚。人生之路上,以勤為勁,焉得幸福,還須苦行舟。勤勞一日,可得一夜之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之長眠。
【第23句】:【佛曰靜心禪語】人生如酒,飽含著酸甜苦辣;人生如歌,吟唱著悲喜交加;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演繹不同的角色;人生如線,總有解不開的小疙瘩;人生如藤,總結(jié)著幾個苦澀的瓜;人生如路,怎能沒有一段坑坑洼洼呢;人生如茶,不會苦一輩子,但會苦一陣子;人生如夢,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人活著是一種心情。
【第24句】:【禪心佛語】從一受胎開始,我們就必須依賴他人。從我們這個世界的幸福和未來來看,我們享有的一切設(shè)施,使用的大小物件,一直到最簡單的日常生活,莫不是許多人努力的結(jié)果。雖然祈禱和一些靈修之道也會產(chǎn)生某種作用,但是主要還是人類的所作所為在造就這個世界。
【第25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為人處世,一團(tuán)和氣最好,要像寺院山門殿供的布袋和尚一樣,每天都“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微笑可以釋放煩惱,釋放焦慮。我們要學(xué)布袋和尚量等虛空,笑口常開,少煩少惱,安樂自在。
【第26句】:【禪心佛語】了解生活的本來,壓根也沒有一帆風(fēng)順,生命的滋味,難免有曲折和苦澀,不管怎么活,能應(yīng)付過去就是上策,彎腰又如何,忘記又如何,低低頭又如何,世界還是那個世界,艱難只是人生的插曲,永遠(yuǎn)不是生活的主旋律。人生許多事,不想八九,常想一二。
【第27句】:【佛心禪語】不管你有多么真誠,遇到懷疑你的人,你就是謊言。不管你有多么單純,遇到復(fù)雜的人,你就是有心計。不管你有多么天真,遇到現(xiàn)實(shí)的人,你就是笑話。不管你多么專業(yè),遇到不懂的人,你就是空白。——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你沒有遇對人。別太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你只需做最好的自己。
【第28句】:【心靈禪語】塵埃落定,功過得失,誰人評說?其實(shí),人生論得失,唯有寸心知。在一顆寬廣的心靈里,沒有所謂的得失,一個人到了忘懷得失的時候,才是真正地有所得。
【第29句】:有些事,不明不白,讓人猜不透;有些路,坎坷難走,讓人行不通。有些話,能不說就沉默,藏在心里更適合;有些傷,能不揭就不放下,無聲忘記更明智;有些事,可以看透,但不要看破;有些人,可以看穿,但不要戳穿;給事留一個機(jī)會;給人留一個空間,給己留一份尊嚴(yán)。
【第30句】:當(dāng)生活中我們遭遇到不好的事件和違緣時,我們都要去正面思維,都要心存感恩,同時在生活中保持一分警醒,隨時觀察,隨時覺知,看見好的事物、好的物象,要學(xué)會隨喜,給他人一份鼓勵,給自己一份認(rèn)定;看見不好的場景和人事,馬上要覺知那是自我內(nèi)心的投射,要生慚愧心。
【第31句】:人的內(nèi)心都有某種空缺期待填補(bǔ),因?yàn)橛芏唷]錢的想錢,有錢的思權(quán),有權(quán)的要名,有錢有權(quán)也有名了又能怎樣?空缺的還是空缺,不滿的還是不滿。故此,窮人有窮人的寂寞,名人有名人的寂寞,權(quán)貴更有權(quán)貴的寂寞。我也有缺,但我不寂寞,因?yàn)橄矚g發(fā)呆,再多的缺我往往也看不見。
【第32句】:【無我的心】人間苦海的源泉是煩惱,煩惱的根源是執(zhí)著,執(zhí)著的來源是我執(zhí),我執(zhí)的源頭是無明。有“我”的思想,一定會有我執(zhí)和自私自利的心,自私心帶來你和我的分別,有了分別心一定會有貪心和嗔恨心等煩惱。若你沒有我執(zhí),了知無我,你就不會有煩惱,沒煩惱沒痛苦是無我空性,便自得心開。@蓮心禪
【第33句】:在人際交往中,競爭不能阻止競爭,仇恨不能平息仇恨,以怨報怨只會使矛盾進(jìn)一步激化,導(dǎo)致更大的仇怨。反之,忍之、耐之,以不爭息爭,以德報怨,使人不能與之爭,使人無法與之恨,就能很好地緩解人際關(guān)系的緊張,進(jìn)而使問題得以順利解決。
【第34句】:曲人中行于直心,敗壞人中行真正心,諛諂人中行無諂心,不知恩中行于知恩,不知作中而行知作,無利益中能行利益,邪眾生中行于正行,僑慢人中行無慢行,不隨教中而不慍恚,罪眾生中常作守護(hù),眾生所有過,不見其失。(古印度)龍樹《十住毗婆沙論》卷二,入初地品
【第35句】:知足常樂,內(nèi)心平靜,胸懷豁達(dá),氣如百川。就會體驗(yàn)到一種真愛,一種平凡,一種幸福,一種感覺,一份禪意。讓生命如詩如畫,清純?nèi)缰椋瑑?nèi)涵豐盈,濃郁芳香。
【第36句】:【禪語悟道】人生,無非就是笑笑別人,順便再讓別人笑笑;不管舞臺上怎么走馬燈式上演勝王敗寇連場戲,演員們最后都會被漸漸遺忘,沒有什么能敵得過時光。也許連時間也抵擋不過人們的善變,塵世太亂,但我們?nèi)砸θ松隽藨驁@子老百姓還得過日子。千年文明傳承的做人底線仍不能變,心沉靜,你的時間也就恒遠(yuǎn)。
【第37句】:【禪心佛語】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學(xué)會自我溫暖和慰藉,給自己多一點(diǎn)欣賞和鼓勵。我們的生存背景大多是冷色的,逼迫著我們在危機(jī)中奮進(jìn),在兩難中抉擇,在困惑中放棄。那些斑斑血淚與傷痕,部分是自我賦予的,本來活著就很難,何必在意那些身外的阻撓與非議?要懂得對自己好些,讓自己的精神有一方暖色的棲息地。
【第38句】:【禪語人生】這匆匆忙忙的日子,本來就是生活的客觀現(xiàn)實(shí),人生是在經(jīng)歷風(fēng)景,所以更需要提醒自己抱定一份欣賞的態(tài)度,在這紛紛擾擾的日常生活,不要讓那些灰暗情緒無限制地擴(kuò)散,把人生變得更加復(fù)雜,一個人的心境決定著幸福,那么更不必要責(zé)怪生活,需要思考的是自己不愿意接受嶄新的事物。
【第39句】:【心靈禪語】生活里不要苛求自己十分完美,不管自己是生活的棟梁,還是歲月的稻草,你的脊梁支撐了你的命運(yùn),累了歇一會兒,不算懶惰,天黑看不見不怨自己眼光短,如果遭遇煩惱,裝作看不見,恭喜你,修煉不錯。
【第40句】:換位思考是人類經(jīng)過長期博弈,付出慘重代價后總結(jié)出的黃金法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社會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傷右手,我們是同一棵樹上的葉和果。
【第41句】:【禪心佛語】關(guān)于想:想是思念,是反思,是回顧,是總結(jié),也是仰望。我們不能停止想,生命之所以貧瘠,往往不是因?yàn)榉艞壛斯ぷ鳎且蚬ぷ鞣艞壛怂寂c想;人生路漫漫,需要想來點(diǎn)亮一盞燈,照亮前行的路,人生如旅程,需要想的火把,點(diǎn)燃全程。
【第42句】:【佛心禪語】我在佛教的環(huán)境中出生成長,除累積佛教知識與形式上的修行外,內(nèi)心的貪嗔癡及習(xí)氣并沒有減少。遇到我的恩德上師后,他老人家對我針對性地引導(dǎo),竅訣性地指點(diǎn),在他的慈悲與加持下我被自然降伏。上師調(diào)伏了剛強(qiáng)的我,度化了難化的我,我堅(jiān)定地相信:上師是佛,上師是法,上師是僧,上師是三寶的根本。
【第43句】:【經(jīng)典禪語】要戰(zhàn)勝自己很不簡單,一般人得意時忘形,失意時自棄;被人家看得起時覺得很成功,落魄時又覺得自己最倒霉。戰(zhàn)勝自己要有不受成敗得失左右、不受生死存亡影響的定力,縱然身不自在,心卻能得自在,才算戰(zhàn)勝自己;若能隨時隨地安心安身,便是真正戰(zhàn)勝了自己。
【第44句】:【禪語人生】有一個佛經(jīng)故事,說的是:一個人被老虎追趕,他拼命地跑,一不小心掉下懸崖,他眼疾手快抓住了一根藤條,身體懸掛在空中。
【第45句】:仔細(xì)算來,人生不過短短七十余年,除了十年懵懂,十年老弱,就只剩下五十年了。這五十年又要除去一半的黑夜,便只留二十五年。再想想吃飯飲茶,沐浴更衣,工作生病,東奔西跑,又耗費(fèi)了多少時日?真正剩下屬于我們?nèi)ハ硎苌睿ノ拷遄约盒撵`的日子還有多少呢?
【第46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有著“無為”的思想,我們的人生就不會在舍與得之間徘徊奔波,就不會向往輝煌以后還要體會繁華過后的沒落了。我們順應(yīng)我們的心情,順應(yīng)世間萬物所賦予我們的思想,只愿歲月靜好,塵世安穩(wěn)。不讓貪欲膨脹、不讓爭奪占有我們的生活。堅(jiān)持著“無為”的有為著。
【第47句】:【禪心佛語】但是外覓佛者,盡是不識自心是佛。亦不得將佛禮佛,不得將心念佛。佛不誦經(jīng),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無持犯,亦不造善惡。
【第48句】:【禪心佛語】行于塵世,不染塵埃,做一朵小花,暗自芬芳;在時光的花蕊里,觸摸陽光,這世上,總有一片土地可以滋養(yǎng)生根,總有一滴雨露可以潤澤生命,給自己一份希望,許心靈一份安暖,既便不能一笑傾城,也要保持清心淡雅;既便無法與百花爭春,也要以微笑的姿態(tài),在屬于自己的那米陽光中,開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第49句】:【心念改變,法界轉(zhuǎn)變】因?yàn)闊o始劫來的習(xí)氣,放縱惡念,所以在處理事情時,會遇到層出不窮的障礙。唯有透過不斷地覺察、覺照,轉(zhuǎn)變心念,才可改變這樣的命運(yùn);而改變要從日常生活做起,學(xué)習(xí)用佛法的道理來應(yīng)對一切。
【第50句】:【禪心佛語】佛說:善者為師,不善為資。善友順境固然都是我們成就菩提道的善知識;惡敵不善逆境挫折一樣是我們的上師,是它們的顯現(xiàn)令我們珍惜佛法、生起出離、修持忍辱、心生慈悲、尊重因果、勵力斷惡、放下掛礙,迅速增上資糧。當(dāng)深刻觀察并思維,會發(fā)現(xiàn)時光世事、人心無常、耳聞目睹、心念起滅,無一不是佛法。
【第51句】:【禪心佛語】面對著無常的世間,我是如此的渺小,愿我投歸藥師如來的懷抱,享受智慧光芒的洗禮。面對著長劫的輪回,我是如此的疲憊,愿我投歸藥師如來的懷抱,享受定慧帶來的安詳。面對著佛道的長遠(yuǎn),我是如此的怯懦,愿我投歸藥師如來的懷抱,享受無盡愿力的攝受。愿用我生命的全部,紹隆慈父的慧光。
【第52句】:【禪心佛語】情緒可以是幼稚的。舉例來說,你可能會因?yàn)檎J(rèn)為別人應(yīng)該生氣卻不生氣,而感到生氣。或者某日,你可能會因?yàn)榘閭H的占有欲太強(qiáng)而不悅;但是隔天你又因?yàn)樗恼加杏粔驈?qiáng)而不快。有些情緒展現(xiàn)為傲慢自大,把個人的觀點(diǎn)通過威力、勒索、詐欺或隱微的操控,強(qiáng)加于他人身上,也是我們的情緒活動的一部分。
【第53句】:世人無數(shù),可分三品:時常損人利己者,心靈落滿灰塵,眼中多有丑惡,此乃人中下品;偶爾損人利己者,心靈稍有微塵,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輝,此乃人中中品;終生不損人利己者,心如明鏡,純凈潔白,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體,容不得半點(diǎn)塵埃。
【第54句】:由來富貴三更夢,何必楚楚苦用心。識破人情驚破膽,看穿世間心膽寒。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世人結(jié)交需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佛法浩瀚廣無邊,度盡人間苦和難。開啟自性真智慧,笑游清秀山水間。
【第55句】:失敗雖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結(jié)果,但有時卻能激發(fā)人們堅(jiān)韌的毅力;貧困雖然是人人不愿過的生活,但有時卻能成為人們奮斗的動力;痛苦雖然是人人不愿經(jīng)受的情感,但有時卻能造就人們剛強(qiáng)的性格。
【第56句】:【禪心佛語】大家要思惟,過去的祖師圣眾,他們是如何開示的?他們是如何去修持的?我們皆應(yīng)當(dāng)依止去修持。同時,切記不可讓一己與修持分離,也就是說不只在座上時才稱修持,在一般生活時要將佛法融入,讓佛法真正不斷地去調(diào)伏我們的身心,幫助我們?nèi)コ磺形宥緹溃@才是最重要。
【第57句】:【佛心禪語】給心靈一個假期,才是真正的放假;放下一切煩惱,才是真正的休息;打開被我執(zhí)束縛的結(jié),才是真正的自由;從痛苦中徹底解脫,才是真正的享受。
【第58句】:恒榮法師:放下需要勇氣,但是放不下卻是一種懦弱;放下需要智慧,但是放不下卻是一種不明智。生活里有很多東西我們很喜歡,它們也的確很美好,可它們也許就是不太適合自己。因?yàn)椴缓线m,而我們自己卻要去強(qiáng)求,結(jié)果只是給自己帶來了許多的煩惱。
【第59句】:【禪語人生】有的人問,“我修加行這么多年了,現(xiàn)在應(yīng)該修更高深的法了吧?”這個你不應(yīng)該問我,應(yīng)該問你自己。自己最了解自己。你的相續(xù)中生起出離心了嗎?是不是對輪回、對世間的福報沒有絲毫留戀?是不是日日夜夜希求解脫?如果不是這樣,而依然是懈怠、懶惰、散亂,說明四外加行修得還是不夠。不要好高騖遠(yuǎn)哦。
【第60句】:高朋滿座,不會昏眩;曲終人散,不會孤獨(dú)。成功,不會欣喜若狂;失敗,不會心灰意冷。坦然迎接生活的鮮花美酒,灑脫面對生活的風(fēng)霜雨雪,還心靈以本色。
【第61句】: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dāng)知是人名為習(xí)慈。若彼怨家,設(shè)遇痛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須,當(dāng)知是人能善修慈。《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卷七,禪波羅蜜品
【第62句】:【一日一禪文案集錦】當(dāng)最絕望的時候來臨,你還是有選擇的機(jī)會,你可以選擇變得浮躁,也可以選擇想辦法改變現(xiàn)狀。我們可以選擇互相鼓勵嘗試走出困境,也可以選擇一起抱怨、摧毀旁人的希望,讓大家一起毀滅。
【第63句】:【禪心佛語】盡管我們生長在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模式里,如果能將佛法點(diǎn)點(diǎn)滴滴融入生活,在每個細(xì)微之處盡量做到如理如法。正念經(jīng)過長時間串習(xí),同樣能內(nèi)化在我們心底深處;慈悲、善良與智慧會一直在我們生命里流動不息,為我們帶來歡喜怡悅、清凈圓滿。
【第64句】:人生能有幾時?電光眨眼便過!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撥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凈業(yè);由他命終,我之盤纏預(yù)辦,前程穩(wěn)當(dāng)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難追!——天如禪師
【第65句】:【佛心禪語】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來越寬容涵蓋,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覺得那應(yīng)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么,而后,做一個純簡的人。——《阿甘正傳》
【第66句】:【禪心佛語】人生的優(yōu)雅并非訓(xùn)練或裝扮出來的,而是百千閱歷后的坦然,飽受滄桑后的睿智,無數(shù)沉浮后的淡泊。是把塵事看輕些,生活溝壑縱橫,學(xué)會舍得與放下,輕裝才可疾行;是把人際看淺些,少些傾軋與爭斗,最大的珍惜莫過珍惜易逝的時光;是把得失看淡些,寵辱不驚,來去無意,此心寧靜,優(yōu)雅隨之。
【第67句】:【禪語人生】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tài)就是你的主人。”現(xiàn)實(shí)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tài);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其實(shí),人與人之間并無太大區(qū)別,真正的區(qū)別在于心態(tài)。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他的心態(tài)。
【第68句】:生活,就要樂觀地去面對,笑著去生活,簡單而明快,悲觀只會讓希望沉淪,樂觀才能使自己在苦難中看到希望,不要拒絕苦難,拒絕苦難就是在拒絕希望,有了希望生活就會快樂愜意。
【第69句】:【禪語人生】我們執(zhí)著什么,就會被什么所騙。我們執(zhí)著誰,就會被誰所傷害。所以我們要學(xué)會放下,凡事看淡一些,不牽掛,不計較,是是非非無所謂。無論失去什么,都不要失去好心情。心是工畫師,把握住自己的心,讓心境清凈,潔白,安靜。
【第70句】:人活一世,其實(shí)吃苦沒什么不好的,其成長的過程是復(fù)雜又充滿樂趣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盡人意,更無法維護(hù)一個盡善盡美,也無法給緣起緣滅一個合理的解釋,既然都做不到,那就要給生命一個淺釋,還心靈一份淡泊。
【第71句】:【禪心佛語】如果你半夜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好長時間沒讀書,而且沒有任何負(fù)罪感,你就要知道,你已經(jīng)墮落了。不是說書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讀書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rèn)同于這個現(xiàn)世和現(xiàn)實(shí),你還有追求還在奮斗還有不滿,你還在尋找另一種可能性,另一種生活方式。
【第72句】:【禪心佛語】親情友情是我的財富。我是一朵白云,親情是包容我的藍(lán)天;我是一棵綠樹,親情便是滋養(yǎng)我的土地;我是一只飛鳥,親情便是庇護(hù)我的森林;我是一泓清泉,親情便是擁抱我的山巒。
【第73句】:江南的初夏,山更翠了些,水更碧了些。一些花在結(jié)果,一些花在盛開。還有一些花化作蜂蝶,以另一種方式裝點(diǎn)大地。江南的初夏,心思變得熱烈,目光變得游離,一場無人發(fā)起也無人組織的人間party開始上演。
【第74句】:用凈土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才美。如同陽光照耀大地,大地一片金色。念佛人的世界是美好的;但這并不會讓我們貪著這個世間,反而更加向往凈土。
【第75句】: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靜簡單,越膚淺單薄的人越浮躁不安。真正的強(qiáng)者,不是沒有眼淚的人,而是含著眼淚依然奔跑的人。耐心點(diǎn),堅(jiān)強(qiáng)點(diǎn),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依然相信自己。我們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不顧一切的闖勁。真的努力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要比想象的優(yōu)秀很多。
【第76句】:【禪心佛語】豁達(dá)也是一種歷練后的成熟。人生如旅途跋涉,難免會有凄風(fēng)苦雨相伴。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僅二三。對于人生的不如意,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接受方式。有的人會自哀自憐,怨天尤人。豁達(dá)的人則會把它當(dāng)成鍛煉自己的機(jī)會,并能換個角度去考慮。所有的不開心便會一笑而過。
【第77句】:膚淺的羨慕,無聊的攀比,笨拙的效仿,只會讓自己整天活在他人的影子里面;盲目的攀比,不會帶來快樂,只會帶來煩惱;不會帶來幸福,只會帶來痛苦。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當(dāng)認(rèn)清目前的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走自己的道路;我們努力了,珍惜了,問心無愧,其他的交給命運(yùn)。
【第78句】:【禪語人生】延佛大師:因果就是讓我們掌握自己的命運(yùn);輪回就是讓我們明白自己的命運(yùn)。人一生中,有快樂的,也有痛苦的,有順利的,也有不順利的。遇見問題了,能夠從因果輪回的角度看待,知道怎么面對事情,怎么解決問題,這時就不會患得患失、提心吊膽,心就穩(wěn)定下來了。能正確地認(rèn)識這一切,才能掌握這一切。
【第79句】:丹增志美仁波切-慈愛基金:在世俗的監(jiān)獄里,人生已失去了自由,有了財富,財富束縛了你的價值,財庫便是你的監(jiān)獄。有了才情,才情束縛了你的情感,感情便是你的監(jiān)獄。有了名聲,名聲束縛了你的地位,名望利養(yǎng)便是你的監(jiān)獄。其實(shí),我們都生活在自己欲求的人生監(jiān)獄里!
【第80句】:【禪語人生】我們關(guān)心的,遠(yuǎn)比我們知道的少;我們知道的,遠(yuǎn)比我們所愛的少;我們所愛的,遠(yuǎn)比我們能愛的少;我們所表現(xiàn)的,遠(yuǎn)比真正的我們少。
【第81句】: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離魅魍魎四小鬼,各有肚腸。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杖量地面,地長杖短短量長。冬夜燈前,夏候氏讀春秋傳;車門樓上,南京人唱北西廂。一個半斤,一個八兩。拌倒不響,爬起不長。拿起千金,放倒四兩。小人有罪,罪坐家長。
【第82句】:【禪語人生】與人為善。在當(dāng)今社會中,處處充滿搏斗與競爭,呈現(xiàn)錯綜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這時,更要把握自己,善待他人。我始終恪守一條處事原則:別人對我好,我會對他好。別人對我不好,我也要對他好。別人反對我,但證明是錯的,我更要對他好。
【第83句】:【佛心禪語】不要暗淡你生命的光輝。我們所有的勤奮和努力,都是為了人類生命更好地存在,為了人類的和平進(jìn)步。信仰是和平的種子,所謂菩薩,就是那些為了所有生命的幸福而奉獻(xiàn)自己光芒的人。
【第84句】:【禪心佛語】人生,并非所有人,睜大眼睛,都能看到事情的真實(shí);也不是所有人,看了就能看見。對人生所看到的萬事萬物,既需要睜大眼睛觀察,也需要閉上眼睛思索,只有這樣才能智慧的透過假相,看到真實(shí)。靜可通靈,能提升美妙人生的智慧,這就是涅槃寂靜——即:參禪與坐禪。
【第85句】:【禪語人生】擁抱恬淡,讓人生幸福而安詳。有一顆淡然的心,一切都會變得如此美好,心靈沒有了往昔的風(fēng)暴,沒有了哀怨,沒有了嫉妒,沒有了紛爭,沒有了勾心斗角,沒有了爾虞我詐,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淡恬,是一份平和,猶如一片寧靜的湖面雖有細(xì)細(xì)的漣漪,但依然保持水波不興的平靜和溫馨。淡然,一切靜好。
【第86句】:六和文化: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無常便是有常,無知便可以無畏。萬法皆空,皆系緣份,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注定彼此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緣起即滅,緣生已空。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漲落,浮浮沉沉方為太平。
【第87句】:【禪心佛語】看到好的東西就想得到,甚至寢食難安,這是我們的貪心在作怪;碰到自己不愿看到的人,心里就會忐忑不安、躲著走,這是因?yàn)樾睦镉欣ⅰ?/p>
【第88句】:【禪語感悟】小無名有了寶盒就不想勞動,想過飯來張口、錢來伸手的日子,結(jié)果失去了寶盒。坐享其成是人性的弱點(diǎn),更是人的劣根性,很多人在取得一點(diǎn)成就后,不是乘勝追擊,更上一層樓,而是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jìn)取,直到將自身的優(yōu)勢消失殆盡,最終失敗。
【第89句】:別為失去什么而煩憂,因?yàn)槟銜r刻都在失去;別為擁有什么而得意,任何的擁有都是如此的短暫。那些陪伴你的,哪怕再不起眼,你都要心存感激,都應(yīng)該為自己的付出和收獲而驕傲。如果對自己都不認(rèn)可,你又憑什么來贏得這個世界呢?
【第90句】:【食素亦是放生】放生有15種功德與利益:1.放生合天心。2.放生順佛意。3.放生免三災(zāi)。4.放生離九橫。5.放生壽命長。6.放生官祿盛。7.放生子孫昌。8.放生家門慶。9.放生無憂惱。10.放生少疾病。11.放生解冤結(jié)。12.放生罪垢凈。13.放生觀音慈。14.放生普賢行。15.放生結(jié)善緣。
【第91句】:有人尋找最好的生活,找來找去找不著。哦!原來最好的生活總是在生活之外。生活中的局限,無處不在;生活中的不完美,隨處可見,生活中的無奈,你無路可尋。生活之外的生活呢?就全憑你的體會、體驗(yàn)、體悟了。有了體會、體驗(yàn)、體悟,最好的生活原不在生活之外,而是在你自己的心中。一覺真法師
【第92句】:【佛家經(jīng)典禪語】一個人最怕的,就是把自己當(dāng)成一件物品,按照別人的喜好和要求來改造自己,盼望著別人的認(rèn)可和珍惜。你一定要清楚,你是自己,而不是一件物品,盲目地遷就別人,最后失去了自身的價值,別人也只會一腳踢開。只有自己修煉好了,才會有別人來親附。
【第93句】:【禪心佛語】煩惱由心起,凡境皆心造。如果你駕馭不了命運(yùn),命運(yùn)就來支配你;如果你擺正不了心態(tài),你的人生勢必傾斜。把握自己的命運(yùn),重在修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看不到的,不要過分地探究,沒必要什么都知道;看不透的,無須為之神傷,能夠看穿世態(tài)萬相的,唯有圣人;看不開的,那就換一個視角,或許一切都會柳暗花明。
【第94句】:讓你成熟的,是經(jīng)歷與磨難。讓你幸福的,是寬容與博愛。讓你心安的,是理解與信任。拋棄了不必要的包袱,生活才會更美好。人生如此短暫,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生活吶。有太多的事情要你去做,有很重要的人等著你去珍惜。不要回頭看,前面的世界更精彩。
【第95句】:修形養(yǎng)性和施善積德,既要點(diǎn)滴做起更要日積月累。自愛是一已之愛,博愛是眾生之愛;不棄自愛,弘揚(yáng)博愛,才是真愛。一已之愛,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眾生之愛,有益于社會的和諧。一顆愛心便是一縷春風(fēng),一片陽光,便是一生快樂,一世美好。
【第96句】:【放下感情的禪語】有種承諾叫人生誠信,有種約定叫頂峰相見,有種幸福叫結(jié)緣惜緣,有種信念叫必定成功!人生最大的平安是:心安理得、俯仰無愧;人生最大的危機(jī)是:心高氣傲、剛愎自用。
【第97句】:【禪語人生】我們中有些人認(rèn)為自己是菩薩,認(rèn)為真實(shí)存在的眾生,承受著真實(shí)存在的痛苦,需要我們的幫助。不過,如果一名菩薩執(zhí)著或固化于認(rèn)定“眾生”是一個實(shí)體,那么這位菩薩只不過是在積聚痛苦的因。
【第98句】:世態(tài)炎涼,無需迎合,人情冷暖,勿去在意。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靜聽大海潮起潮落,笑看天邊雁去雁回。寵辱不驚,去留無意,以平常心對待無常事,淡然看待人生的得失,榮辱與成敗。在紛擾喧囂的紅塵,亦能簡單明約,空靜安然地享受生命與生活。
【第99句】:【禪語人生】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xiàn)于世,那就是令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陀真是偉大,他沒有想著:我成佛了,你們只能成阿羅漢,低我一等。而是苦口婆心地叮囑我們:你們都有成佛的潛力,都應(yīng)該成佛,開啟并圓滿和諸佛同樣的智慧。這才是佛陀真正的本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