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禮儀的名言
禮者,人道之極也。荀況,戰國末期思想家荀子
頭銜越多,禮儀越繁。英國詩人丁尼生
禮貴從宜,事難泥古。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
禮之大本,以防亂也。唐朝文學家柳宗元
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法國詩人儒貝爾
非禮不動,非禮不言。清代滿族小說家曹雪芹《紅樓夢》
安上治民,莫善于禮。西漢學者戴圣《禮記》
人之有禮,憂魚之有水矣。東晉醫學家,道教學者,煉丹家葛洪
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春秋時期史學家,盲人左丘明《左傳》
貴族重權利,百姓重禮儀。阿奧斯汀
禮義生于富足,盜竊起于貧窮。東漢政論家、文學家王符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春秋時期史學家,盲人左丘明《左傳》
無論如何,一個人應永遠保持有禮和穿著整齊。瑞典詩人、小說家海登斯坦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荀況,戰國末期思想家荀子
禮之于人,猶酒之有蘗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禮儀對于人來說,就象釀酒用的酒曲,君子看重禮儀,小人輕視禮儀。蘗:酒曲,類似釀酒用的米。
西漢學者戴圣《禮記曲禮》
禮致敬,不見好,跡不招尤,所謂淡而可久是也。清代文學家陳道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美國作家愛默生
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哲學家培根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春秋孔子《論語》不懂得客觀自然規律,就不可以成為君子;不懂的禮義禮節,就不能立足于社會;不懂得分辯言語明辨是非,不能了解別人。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論語》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不難有恩,而難有禮。清代醫家史典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春秋孔子《論語顏淵》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于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難道還在于別人嗎?克己,克制自己。復禮,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禮的要求。歸仁:歸,歸順。仁,即仁道。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論語顏淵》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況,戰國末期思想家荀子
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
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英國哲學家洛克
如果兒童任意地讓自己不論去做什么而不去勞動,他們就既學不會文學,也學不會音樂,也學不會體育,也學不會那保證道德達到最高峰的'禮儀。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
一切禮儀,都是為了文飾那些虛應故事的行為,言不由衷的歡迎,出爾反爾的殷勤而設立的;如果有真實的友誼,這些虛偽的形式就該一律擯棄。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莎士比亞
舊籍于禮儀特重,記述甚繁,由今日觀之,其制度大抵僅為紙上之空文,或其影響所屆,止限于少數特殊階級,似可不必討論,此意昔賢亦有論及者矣。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禮儀不良有兩種:第一種是忸怩羞怯;第二種是行為不檢點和輕慢;要避免這兩種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這條規則,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別人。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
很多人會說很得體的話,卻不會說有真情實感的話。這就像是很多女人握手的時候,只把幾個冰冷的手指伸過去,表面上完成了一個禮儀,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傳達出熱情。中國當代女作家畢淑敏
禮儀又稱教養,其本質不過是在交往中對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輕視或侮蔑而已,誰能理解并接受了這點,又能同意以上所談的規則和準則并努力去實行它們,他一定會成為一個有教養的紳士。英國哲學家洛克
關于禮儀的名言語句
【第1句】:文明的最重要任務之一,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范圍內成為審美的人?!?/p>
【第2句】: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薩迪
【第3句】: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蹇?/p>
【第4句】: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隊?/p>
【第5句】:頭銜愈大,禮儀愈繁?!∧嵘?/p>
【第6句】: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喔?/p>
【第8句】: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系滤锅F
【第9句】: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第10句】: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髯?/p>
【第11句】: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約翰·洛克
【第12句】: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第13句】: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T葛亮
【第14句】: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岡察爾
【第15句】:人們最看重的是特權,哪怕是主持葬禮的特權?!病だぢ逋?/p>
【第16句】: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第17句】:講禮貌不會失去什么,卻能得到一切?!?。沃。蒙塔古
【第18句】:使一個人偉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門第,而在于可貴的行為和高尚的品性。——奧維
【第19句】:禮貌是一個人自己的真實思想中進行選擇的藝術?!ⅰJ返傥乃?/p>
【第20句】:生命是短促的,然而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獝郢I生
【第21句】:舉行盛大的葬禮,與其說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說是為了滿足生者的虛榮?!_什富科
【第22句】:人間的面孔從未像在葬禮中看上去那么世俗?!獑獭ぐ麂姿?/p>
【第23句】:一個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觀察的活動,我相信,他一定會在靈車上發現最愉快的表情?!獑獭に雇蛱?/p>
【第24句】:禮節是所有規范中最微小卻最穩定的規范?!_什福科
【第25句】:禮貌經??梢蕴娲罡哔F的感情?!防锩?/p>
【第26句】: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蘇軾
【第27句】:禮貌是博愛的花朵。不講禮貌的人談不上有博愛思想?!阖悹?/p>
【第28句】: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窈?/p>
【第29句】: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儒貝爾
【第30句】:禮義生于富足,盜竊起于貧窮?!獫h·王符
【第31句】: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第32句】:衣食以厚民生,禮義以養其心?!ぴS衡
摘選關于禮儀的名言
【第1句】: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第2句】:利益,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保持距離的一種策略。——愛默生
【第3句】: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獝勰?/p>
【第4句】: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馬克
【第5句】: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們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過于計較的?!喔?/p>
【第6句】: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第7句】: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遑悹?/p>
【第8句】: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民,政之大節也?!髠?/p>
【第9句】: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豆茏印?/p>
【第10句】:禮義生于富足,盜竊起于貧窮?!獫h·王符
【第11句】: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s翰·洛克
【第12句】: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泰戈爾
【第13句】:謙恭有禮,人人歡迎。——托馬斯。福特
關于禮儀的名言文案
勿迷于容貌,信用不在外表。——拉丁諺語
發亮者不一定是黃金?!V語
貌美而無清明之心,無異發亮的玻璃眼珠,難辨世事的真假。——布拉基
我們總要喜愛那些言論舉止都能順乎自然的人,理由很簡單,因為一個人要是不想故意給人一個好印象,便不會裝腔做勢?!獎P倫
儀容不修,舉止浪漫;如此親近你的人只是假意而已,遠離你的人倒是正直坦率者?!?/p>
態度之粗俗,更甚于污染美服之泥土?!t斶_司
華貴的農服穿在心腸污濁的人的身上,顯得更丑惡。——富蘭克林
人的舉止應該象他們的衣服,不要太窄或設計太特異,但必須不拘束或妨礙行動?!喔?/p>
除真摯之心靈外,再沒有高貴的儀容?!?拉斯金
風度是我們天性的微小沖動。——席勒
我的風度是貴族的,但我的行為卻是民主的?!旯?/p>
觀人莫惑于服裝,我們該養成無視于服裝的習慣?!ㄈR爾
無德而靠衣裳,有什么好欣賞?——德國諺語
美麗的鳥之所以美麗,不一定由于它有美麗的羽毛?!了?/p>
豈可金衣玉食就奉若君王,敝衣破帽就鄙視如賤民?!善蕉ㄐ?/p>
破爛衣服如果為了德行而披在身上,它就成了王者之衣?!守悹?/p>
道德心中有衣食,衣食之中無道德心?!畛?/p>
一副善良的相貌就是一封推薦書。——菲爾丁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歌德
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嫉?/p>
人們的舉止應當象他們的衣服,不可太緊或過于講究,應當寬舒一點,以便于工作和運動?!喔?/p>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曹操
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譬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髯?/p>
禮之與人,猶酒之有蘗也?!鬃?/p>
一個人若有好的儀容,那是于他的名聲大有裨益的,并且,正如女王伊薩伯拉所說,那就“好象一封永久的'薦書一樣”——培根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鬃?/p>
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卉髯?/p>
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髯?/p>
古之小兒,便能敬事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問之,掩口而對。蓋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兒,且先安詳恭敬。——張載
禮即理也?!熳?/p>
懷著善意的人,是不難于表達他對人的禮貌的?!R梭
火氣甚大,容易引起憤怒底煩擾,是一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那不正當的事情,那是一時沖動而沒有理性的行動?!说谩ぐ乩?/p>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系滤锅F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鬃?/p>
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髯?/p>
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敬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蹇?/p>
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防锩?/p>
上無禮,下無學,賤民興,喪無日矣?!献?/p>
千里敬鵝毛,禮輕人意重?!ρ┷?/p>
古者小學,教人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愛師、敬長、隆師、親友之道,皆所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朱子
學人不實用養性之功,皆因不理會夫子兩“習”字之義。“學而時習”之“習”,是教人習善也;“習相遠也”之“習”,是戒人惡習也?!佋?/p>
圣人之道,莫大于禮。……君子尊道全功,歸結處亦曰以崇禮。視禮為興衰而己矣。故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有禮則身修;心有禮則心泰。——顏元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鬃?/p>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