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門門都懂,樣樣不通】(諺)在學問或技藝方面,每一門都懂得點,但沒有一門是專長的。指知識面廣泛的人,往往缺乏專業特長。 也作“樣樣都通,樣樣不精”。
【第2句】:【救急不救窮】對于緊急的困難,應該幫助;對于貧窮,無 力幫助。《天怒》:“再說,救急不救窮,你光著屁股跑,在人 屋檐下,怎能不低頭?”
【第3句】:【捉虎容易放虎難】見“伏虎容易縱虎難”。
【第4句】:立足摘星——眼高手低
【第5句】:【不做網的蜘蛛捉不到蟲】(諺)比喻人付出辛勤的勞動自然就有收獲。也比喻要想逮住對手,必須做好周密的安排。
【第6句】:【一鎬頭刨出個金窖】(慣)比喻一下子獲得大量錢財。
【第7句】:【饑時一口,勝過飽時一斗】在需要的時候,幫助別人最有 效。強調救急的重要。或說:飽給一斗,不如餓給一口。成 語:雪中送炭。西戎《老好干部》:“老哥,這是救濟糧,一顆 要頂一顆用,人常說,缺時給一口,勝過有時給一斗,咱應當 大公無私,為缺糧的人想想!”
【第8句】:【急人一難,勝造七級浮屠】(諺)浮屠:也作浮圖,梵語,即佛塔。別人有了災難,能盡力救助,這比建造七層佛塔的功德還高。指急人之難,是功德無量的事。
【第9句】:有道數學題,我左想右想也解不出來。窗外的知了直叫得我心焦,我就出去撿個石子把它趕走了。媽媽說:“睡不著覺賴枕頭,鳧不過河賴河彎。答不出題也不能拿知了出氣啊!”(廣東·廣寧)
【第10句】:【 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原為商店謹防假冒的用語,引申為 唯一的意思。成語:獨一無二、絕無僅有。老舍《四世同 堂》:“說真的,她的咖啡,點心,和招待的殷勤,到底是只此 一家,并無分號,在咱們這條胡同里!”
【第11句】:【刀對刀,槍對槍】(慣)比喻針鋒相對。 也作“槍對槍,刀對刀”。
【第12句】:【維吾爾族姑娘,辮子多】維吾爾族少女發型多辮。借指把 柄多,容易被人抓住。《短暫的春秋》:“你們辮子也確實有 一點,比我強一點。我說過我是維吾爾族的姑娘,辮子多。”
【第13句】:【船過大悲口,鹽方是你的】釋義:大悲口:在四川省巫溪縣境內,溪心有兩巨石相對,水流湍急,船只經常遇險沉沒。船過得大悲口,船上裝的鹽才算是貨主的。形容大悲口水情險惡,航行艱難。例句:大悲口:在郡西十六里,溪心兩巨石相對峙,上廣下狹,故名,行人乞靈之祠也。諺云:“船過大悲口,鹽方是你的。”
【第14句】:【放屁砸了腳后跟】倒霉透頂。類似的:放屁扭了腰。賈 平凹《廢都》:“但出門時,頭卻在門框上碰了,打一個趔趄, 又撞翻了墻角痰盂,臟水流了一地。他罵道:人晦氣了,放 屁都砸腳后跟!”
【第15句】:【苦瓜纏上黃連——一樣是苦】(歇)后一個“苦”字,本指味道苦,轉指痛苦。指兩人的經歷都一樣苦。
【第16句】:老鼠跳到油鍋里老鼠偷芝麻——吃香
【第17句】:【雛鳳清于老鳳聲】釋義:雛鳳:小鳳凰。比喻年輕人勝過老年人,后一代勝過前一代。例句:水溶見他語言清楚,談吐有致,一面又向賈政笑道:“令郎真乃龍駒鳳雛,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將來‘雛鳳清于老鳳聲’,未司量也。”
【第18句】:釣上來的魚——自己上鉤
【第19句】:【搖錢樹,人人有,就是自己兩只手】(諺)搖錢樹:傳說中的寶樹,用手一搖,就會落下錢來。指人的兩手就和搖錢樹一樣,只要肯出力氣,就不會缺少錢財。
【第20句】:【丁是丁,卯是卯】(慣)丁:天干的第四位。卯:地支的第四位。丁卯不能混為一談。一說丁卯諧工藝制作中的“釘鉚”。釘,榫頭;鉚,鉚眼兒。釘和鉚的尺寸錯了,器物便安裝不成。形容對事認真,一絲不茍,毫不含糊。 也作“釘是釘,鉚是鉚”。
【第21句】:【窮寇勿追】(諺)指對走投無路的殘兵敗將,不可窮追,以免其死命反撲。 也作窮寇莫追。 窮寇不可深追。 窮獸勿逐,窮寇勿追。窮獸勿逐:對于被趕得無路可走的猛獸,不可再窮追。
【第22句】:【瘦驢屙硬屎】(慣)比喻內里軟弱、空虛,卻偏要裝得很有實力、很厲害。
【第23句】:【老虎頭上抓虱子——好大的膽】(歇)指膽量太大,不知危險。常含責罵意。
【第24句】:狗打哈欠——不喘人氣;出出臭氣;妄張臭嘴;一張臭口
【第25句】:小明想出風頭,到朋友家借了輛摩托,剛騎到馬路上就摔倒了,結果傷了腿。鄰居大媽說:“看來風頭、霉頭兩隔壁啊!”(浙江·溫州)
【第26句】:叔叔老愛吹他本領高,爸爸一聽就不耐煩,說:“你吃一個豆子,屙兩個豆瓣,也叫本事?”(河南·湯陰)
【第27句】:【 三過家門而不入】古代傳說,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 入。借指公而忘私,或不回家。語出《孟子》。李英儒《還我 河山》:“老蔫并不懂得‘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掌故,但在行動 上超過了古人。”
【第28句】: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第29句】:【一路榮華到白頭】(慣)指一生官運亨通,富貴顯達。多用作祝福之語。
【第30句】:菜園里長狗尿苔(一種有毒的真菌)——不是好苗頭
【第31句】:銀鑼敲金鐘——響當當
【第32句】:秋播時,爸爸主張留點地來年種經濟作物,媽媽主張多種糧食作物。奶奶偏向媽媽,對爸爸說:“寧穿十天爛,不挨一頓餓;還是多種糧食好。”(河南·鄢陵)
【第33句】:【快牛門前臥,蔫牛不下套】見“蔫牛不下磨,快牛門前臥”。
【第34句】:【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釋義:鏡:指照鏡。不必在水里去照自己面容,而要從別人的反映里去真切了解自己。例句:古者有語日:“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
【第35句】:【餓出來的見識,窮出來的聰明】(諺)饑餓能使人增長見識,窮困能使人變得聰明。指忍饑受餓的貧困生活往往迫使人明察是非,升華智慧。
【第36句】:【滑天下之大稽】(慣)滑稽:逗人發笑。指天下最可笑而荒唐的事情。含譏諷意。
【第37句】:【燈草欄桿——靠不住】(歇)本指燈草做的欄桿不能倚靠,轉指人不可靠,不能信賴。
【第38句】:【向火坑里推】見“往火坑里推”。
【第39句】:【翅膀硬了】(慣)形容人長大或成熟,長本事了。多含貶義。 也作翅膀長硬了。 翅膀管兒硬了。
【第40句】:【 橋是橋,路是路】謂區別明顯,分清楚,不混淆。是,也 說:歸。葉辛《蹉跎歲月》:“我們橋歸橋,路歸路,不許你拿 我的東西!”
【第41句】:崖頭上睡覺——死也不怕
【第42句】:我們班有些同學常常是玩夠了再寫作業,總要忙到半夜三更。老師半是生氣半是心疼地說:“你們啊,早不忙,夜心慌,半夜還要爬起來補褲襠。日子長了,學習搞不好,身體也要垮呀!”(四川·德陽)
【第43句】:【鍋里有了米,不愁碗里沒有飯】(諺)比喻全局生活富裕了,個人就不愁沒好日子過。
【第44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見“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第45句】:【壓不住定盤星】(慣)定盤星:秤桿上的第一顆星,為秤錘和秤盤成平衡狀態時的懸點。比喻鎮不住人。
【第46句】:鴨子吃黃鱔——吞吞吐吐
【第47句】:半云空上長草——破天荒
【第48句】: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第49句】:【君子不跟牛致氣】釋義:品格高尚的人不同莽撞粗野的人斗氣。致氣:又作“治氣”。例句:“算了算了!君子不跟牛致氣!”常景春白了辛鳳鳴一眼,忙掏出一包撕破口的大雞牌香煙,只抽出一支來,送到賈正手里。
【第50句】:矮梯上高房——搭不上檐(言)
【第51句】:班上開展學雷鋒活動后,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可有位吹得最兇的同學卻一直未見行動。班長笑著對他說:“你是光打雷不下雨——虛張聲勢啊!”(江蘇·海安)
【第52句】:【青菜豆腐保平安】(諺)指青菜和豆腐既富有營養,又不增多脂肪,常吃能保持身體健康。
【第53句】:【敢走黑路就不怕鬼】(諺)迷信說走黑路容易碰見鬼。既然敢走黑路,就不怕遇到鬼。比喻人既然敢干,就無所畏懼。
【第54句】:【做文章】(慣)比喻抓住某件事借題發揮或在上面打主意。
【第55句】:【 一塊香餑餑八下搶】到處被喜愛,受歡迎。鄧剛《陣痛》: “車間工段請他下去畫決心欄、批判欄、學習欄,真是一塊香 餑餑八下搶,郭大柱紅遍全廠。”
【第56句】:十個指頭生瘡——沒有一個好的
【第57句】:【水借魚,魚借水】(諺)水靠著魚的活力,才免得成為一潭死水;魚靠著水的浮力,才得以自由活動,得以競爭生存。比喻利害相關的人,誰也離不開誰。
【第58句】:【手長衣袖短】(慣)衣服袖子遮不住手臂。形容生活貧困。也指能力達不到。 也作“手長衫袖短”。
【第59句】:忘記祖國的人,好比離開森林的鳥。
【第60句】:凳子上抹石灰——白挨
【第61句】:【飛不上天,入不了地】(慣)比喻跑不掉。 也作“飛不上天,鉆不進地”。
【第62句】:【酒醉心不醉】(諺)指有經驗的人往往看上去喝醉了酒,但心里卻還是明白的。 也作酒醉心里明。 酒醉三分醒。
【第63句】:【拍馬挨了踢,上勁崩了弦】(慣)比喻想討好人卻遭人冷待,想干好事卻辦成了壞事。
【第64句】:茶杯里放塊糖——壽命不長
【第65句】:駱駝撒歡——沒個正經樣兒
【第66句】:砍斷了的毛竹——直著身子倒下去
【第67句】:【沙龍】“沙龍”泛指文學、藝術等方面人士的小型聚會。近幾年,“沙龍”一詞風靡全國。那么,它來自哪里呢?它是一個外來語,是法語的音譯。 17世紀末18世紀初法國巴黎的文人和藝術家常接受貴族婦女的招待,在客廳集會,談論文學藝術,互相誘發靈感,無拘無束,生動活潑,促進創作質量。 “沙龍”遂成為社會交往中的高雅的活動場所的稱呼。西風東漸,前幾年傳人中國,風靡一時,如“藝術沙龍”、“青春詩派沙龍”等。后來向其他領域擴展,如“企業家沙龍”、“攝影沙龍”、“美術書法沙龍”。大學生里的“英語角”為了趕時髦,改稱“英語沙龍”,公園里的“戲曲沙龍”等,不一而足。
【第68句】:十月眼看就要過去了,因雨水太多,我家稻田的麥子還沒種上,天卻又下起了雨。媽媽看看天,無可奈何地對爸爸說:“這真是十月天后娘臉,越怕難看越難看。”(河南·濟源)
【第69句】:【沒把你孩子丟到井里】沒做過對不起人的事,沒有冤仇。 李準《龍馬精神》:“芒種,我又沒把你孩子丟到井里邊,你怎 么和我這么大冤仇!你小大是個干部,說話不能血口噴人 啊。”
【第70句】:【一人作罪一人當】(諺)自己犯下的罪行,由他自己承擔。指刑罰只處分直接犯罪的人,不得株連他人。 也作一人有罪一人當。 一人犯法一人當。
【第71句】:【參謀一群,當家一人】(諺)對問題出謀劃策的人可以有很多,但歸納意見、作出決斷還要靠一人做主。指遇事需要集思廣益,但最后必須主事人拿定主意。
【第72句】:【卜一手穿針,一手捻線】(慣)比喻在雙方之間聯絡,為雙方接通關系。
【第73句】:【山高有攀頭,路遠有奔頭】(諺)不要怕山高,山越高越有攀頭;不要嫌路遠,路越遠越有奔頭。指目標越是高遠,越能磨煉意志,成就大的事業。
【第74句】:【不敢說半個不字】絕對不敢反對,不敢違拗。《臺灣鄉土 作家選集》:“這樣干,無論是怎樣壞的家伙,也要被你弄得 不敢說一個不字。”
【第75句】:我學習怕吃苦,不愿意下力氣。爸爸說:“舍不得金彈子,打不著鳳凰鳥。干什么事不愿意下本錢都不行。”(湖北·武漢)
【第76句】:買菜的等賣菜的說了胡亂要的高價,順口說道:“你真是寧要跑了,不要少了!”(山東·萊西)
【第77句】:【阿母愛郎,脫褲換糖】(諺)郎:兒郎。阿母愛兒,不惜脫下褲子換糖給兒子吃。指母親疼愛子女,往往到了不顧一切的程度。
【第78句】:大火警報———鳴驚人
【第79句】:【良言難勸該死鬼】(諺)好話勸不轉非死不可的鬼。指對那些死心塌地不肯回頭的人,用多少好話也都沒有用,只能任其自然。 也作良言勸不醒該死的鬼。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第80句】:【叫化子也有三個窮朋友】(諺)指不管什么樣的人都會有些朋友。
【第81句】:【揮淚斬馬謖】諸葛亮自責用人不當,痛心地將馬謖斬首。 借指為了顧全大局,挽回失誤,只好犧牲局部。尤鳳偉《中 國一九五七》:“都知道袁是張多年的戰友,張不念舊情揮淚 斬馬謖。”
【第82句】:【說嘴的大夫沒好藥】夸夸其談的人往往沒有真才實學。 清代《何典》:“村東頭有個試藥郎中,他自己夸口手到病除 的,但只怕說嘴的郎中無好藥。”
【第83句】:在異國做皇帝,不如在家鄉耕地。
【第84句】:【魂飛天外,魄散九霄】(慣)1形容看見美色而不能自持。2形容驚恐萬分。 也作“魂飛天外,魄散九州”。
【第85句】:三橫加一豎——想稱王了
【第86句】:閻王爺貼告示——鬼話連篇
【第87句】:毛驢下騾子——變了種
【第88句】:【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諺)百病:各種各樣的弊端。人要是勤勞,什么技巧都可掌握;人要是懶惰,什么弊端都會發生。指巧從勤中生,弊從懶中來。
【第89句】:【染房里的捶布石——經過大家伙的】(歇)比喻人見過大世面,經歷過大場面。
【第90句】:觀世音下凡——有救
【第91句】:病人拍皮球——有氣無力;少氣無力
【第92句】:野花樹長在石崖上——盤根錯節
【第93句】:【勿謂尺五,后且不補】(諺)不要認為裂縫只有一尺五寸,要是任其發展下去,就會無法彌補。比喻微小的問題不及時解決,釀成大禍就后悔不及。
【第94句】:我沒聽清媽媽說的啥,結果把東西拿錯了。媽媽笑著說:“聽三不聽四,叫你砍柴你砍刺。”(湖北·武漢)
【第95句】:【挨悶棍】(慣)悶棍: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狠狠打出的一棍。比喻突然遭到沉重打擊。 也作“挨悶棒”。
【第96句】:【做夢娶媳婦盡想好事,想得怪美。】成語:胡思亂想、想 人非非。浩然《艷陽天》:“真是做夢娶媳婦,光想好事兒;他 越想越美,腰也挺起來了,頭也仰起來了。”
【第97句】:【臥土打井,立土打穿】(諺)臥土:土層是臥茬的。立土:土層是豎茬的。指臥土層打井,井壁堅實,不會塌方;立土層打穿,穿洞密實,經久耐住。
【第98句】:【漏風信】見“露風聲”。
【第99句】:四川馬——小秧兒(身軀不大)
上一篇:俗語經典歇后語,快收起來備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