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閻王催命不催食】(諺)即使是閻王來討命,也得讓人把飯吃飽。指吃飯是人生的頭號大事,任何事都不能阻止人吃飯。 也作“閻王催命不催糧”。
【第2句】:【占鰲頭】(慣)鰲頭:皇宮大殿前石階上鐫刻的巨鰲的頭,科舉時代進(jìn)土復(fù)榜時第一名(狀元),要在此站立迎榜,故稱中狀元為占鰲頭。 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也作“獨占鰲頭”。
【第3句】:【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漏】(歇)馬蹄刀:馬蹄形的刀。木勺:木制的舀東西用具。本指用馬蹄刀在木勺里切菜,汁水不會漏掉,轉(zhuǎn)以形容人極其吝嗇,舍不得拿出錢來。也形容人言行嚴(yán)密周到,毫無漏洞。 也作“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
【第4句】:【民不舉,官不究】(諺)舉:告發(fā)。 指舊時的訴訟案件,受害人如果不提出訴訟,官府絕不主動審理。 也作民不告,官不究。 民不催,官不理。 民不告狀,官難過問。
【第5句】:【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歇)原為禪家語。傳說羚羊夜宿時,角掛在樹上,四肢不著地,使獵狗無從找到。形容詩藝精湛,無疵可尋。今也指人或物銷聲匿跡,無法尋找。 也作“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第6句】:好茶不怕細(xì)品,好事不怕細(xì)論.
【第7句】:黃金不為貴,安樂值千金
【第8句】:【叫花子】乞丐俗稱“叫花子”,那么乞丐為什么被稱為“叫花子”呢? 有兩個出處。 一是古時候天津的職業(yè)乞丐上街討飯時,手中都拿著一根花棍,一路乞討,一路舞動,碰上惡狗當(dāng)?shù)溃蜇ぞ陀盟鼇泶蚬贩郎怼S捎诠髯由厦胬p著花紙條,系著小鈴鐺,耍起來會“叮當(dāng)”作響,所以俗稱打花棍,是天津職業(yè)乞丐行乞的象征。這乞丐是夠花哨的,故稱“叫花子”。 二是如同化齋一樣,“叫化”也是一個動詞,叫化剩湯殘飯的人被稱為“叫化子”。這在元代的文學(xué)作品中較為常見。比如元代戲劇家張國賓的《合汗衫》:“我繞著他后巷前街,叫化些剩湯和這殘菜。”因為“化”同“花”諧音,后來,人們就將“叫化子”俗稱“叫花子”。這就是“謂乞兒為花子”的由來。
【第9句】:【多兒多女多冤家】(諺)生的兒女多了,就像還不完的債一樣遭災(zāi)受罪。指多生不如少生,少生不如優(yōu)生。
【第10句】:【親戚明算賬,父子錢財清】(諺)親戚之間在經(jīng)濟上要算清賬,父子之間在錢財方面也要有透明度。 指即使關(guān)系再親近,在錢財上也要一清二楚。
【第11句】:【業(yè)罐子滿了】(慣)業(yè):同“孽”,罪孽。指作惡極多,死期已到。
【第12句】:【鋸子】“鋸子”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是魯班發(fā)明的。 有一天,魯班抄小路爬上山去挑選木料。天剛蒙蒙亮,魯班艱難地往山上爬,不小心腳底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一把野草,只覺得一陣刺痛。待他爬起來時,魯班才發(fā)現(xiàn),他的手掌竟然讓野草劃開了一道口子,鮮血直流。 魯班十分驚訝,仔細(xì)觀察起手掌中的那把野草,發(fā)現(xiàn)野草的葉子兩邊都長著一排非常整齊的小細(xì)齒。魯班摘下一片葉子,在手掌上又試了一下,果然又劃開一道口子。魯班從中受到啟發(fā),找來一段薄薄的鐵片,在鐵片邊緣上磨出像草葉上那樣的小細(xì)齒,然后就用它來鋸樹,結(jié)果,不一會兒就鋸倒了一棵樹。就這樣,魯班發(fā)明了鋸子。
【第13句】:【龍生龍,鳳生鳳】 釋義:比喻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會有什么樣的子女。 例句:“自古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養(yǎng)兒會打洞。沒有好家道,還能出了好兒女?”
【第14句】:【執(zhí)牛耳】(慣)古代諸侯歃血為盟時,主盟者親手割牛耳取血。比喻在某一方面居領(lǐng)導(dǎo)地位。
【第15句】:【撩虎須】見“捋虎須”。
【第16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17句】:【腦袋砍了碗大個疤】見“砍了頭也只有碗口大的疤”。
【第18句】:【一個牛頭向東,一個馬面向西】(慣)形容雙方不和,嚴(yán)重對立。
【第19句】: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第20句】:【吉人自有天相】 釋義:相:幫助,保佑。指人有好運氣,遇到危險也能平安無事。 例句:陶洪濱接過嘴也勸李二嫂:“你回去吧!心放寬些,吉人自有天相,傷會醫(yī)好的。”
【第21句】:【一腦門子官司】(慣)形容人氣不順,想吵架。
【第22句】:【交桃花運】(慣)比喻被異性喜歡或看重。 也作“走桃花運”。
【第23句】:【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諺)三九:冬至節(jié)后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的一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三伏:夏至節(jié)后的頭伏、二伏、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指練習(xí)武功,貴在堅持,冷不避三九,熱不避三伏。 也作冷練三九,熱練三伏。 熱練三伏,冷練三九。
【第24句】:【閻羅王做生意,鬼也沒得上門】閻羅王為地獄主,連鬼都怕他。此俗語比喻沒有一個主顧敢登門。如明·吾丘瑞《運甓記》第二三出:“今日早間坐到這個時候,并無一個主顧與我發(fā)市。正是:閻羅王做生意,鬼也沒得上門。”或作“閻王老子開飯店,鬼都不上門”。多比喻惡人當(dāng)?shù)溃季炊h(yuǎn)之,無人敢惹。如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十一章三:“因為聽講的人,尤其下級軍官,一次比一次多,不像以前‘閻王老子開飯店,鬼都不上門’。”(李明權(quán))
【第25句】:【護(hù)犢子】(慣)犢子:小牛。指偏愛自己的孩子,不許外人欺負(fù)。
【第26句】:【見人挑擔(dān)不吃力】(諺)吃力:費力。比喻凡事不經(jīng)過親身實踐,就不知其中的甘苦。 也作“見人挑擔(dān)不吃力,自家挑擔(dān)重千斤”。
【第27句】:【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見“煩惱皆因強出頭”。
【第28句】:棋逢敵手難藏身。
【第29句】:【百萬豪家一焰窮】(諺)豪家:富豪之家。任你是百萬富豪人家,一場火災(zāi)會燒得精光。指水火無情,必須謹(jǐn)慎防范。
【第30句】:【在城隨城,在鄉(xiāng)隨鄉(xiāng)】(諺)到了城里,就遵循城里的習(xí)俗;到了鄉(xiāng)里,就過鄉(xiāng)里的生活。指到什么地方就要遵循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習(xí)慣。
【第31句】:在古印度摩竭陀國王舍城東北。佛教認(rèn)為,靈山是釋迦牟尼佛報身凈土。釋迦牟尼佛曾在靈山舉行法會.宣說《妙法蓮華經(jīng)》。我佛,指教主釋迦牟尼佛。“既到靈山,豈可不朝我佛”,謂到了靈山凈土,就應(yīng)該朝拜佛祖。俗語比喻到了一個地方,不能不去拜見主人。如《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同:“到了那里,才知他就住在吾兄的寶莊上。我想,既到靈山,豈可不朝我佛?倒把打聽華忠消息這樁事擱起,徑投寶莊,拜識尊顏。”
【第32句】:【吃紂王俸祿,不肯說紂王無道】 釋義:紂王:商朝末代君主,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俸祿:薪水,工資。比喻袒護(hù)自己的主人、靠山。 例句:許多人只是因為吃紂王俸祿,不肯說紂王無道,將百姓造反看成罪不容誅,而誰逼百姓造反倒不問了。
【第33句】:凈財指來路正當(dāng)、用于供養(yǎng)佛、法、僧這三寶的錢財。如修寺、建殿、造像、印經(jīng)、齋僧等:舉兩個例子,唐白居易《繡兩方幀贊序》:“(弘農(nóng)郡君)舍凈財,繡西方阿彌陀佛像及本國土眷屬一部,奉為故李氏長姊楊夫人滅宿殃,追冥佑也、”此系為造像而舍凈財。又如龔自珍《助刊(圓覺經(jīng)略疏)愿文》:“佛弟子仁和龔白珍同妻山陰何氏敬舍凈財,助刊《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疏》成。”此系為印經(jīng)而舍凈財。佛教徒為供養(yǎng)三寶而施舍凈財,是修習(xí)布施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屬于“功德行”。然而,正信的佛教徒不可白恃功德而希冀“人天福報”,而應(yīng)將此功德回向一切眾生,回向“兩方極樂世界”。
【第34句】:【趁熱打鐵,趁早治病】見“打鐵要趁熱,治病要趁早”。
【第35句】:【閨女是狼,吃塌她娘】(諺)閨女出嫁后會像狼一樣,無休止地把娘家的財物吃個精光。指女兒嫁后一心向著丈夫。
【第36句】:詭計需要偽裝,真理喜歡陽光
【第37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諺)山再高,總有人走的路;水再深,總有渡人的船。指上山有山路,渡水有水路,世上沒有人走不通的路。
【第38句】:【吃眼前虧】(慣)指立刻就受到傷害。
【第39句】:師傅引進(jìn)門,巧笨在各人
【第40句】:【云往東,一場空;云往西,馬濺泥;云往南,水潭潭;云往北,好曬麥】(諺)指從云的走向上可判斷是否有雨:云往東走,無雨;云往西走,馬足濺泥;云往南走,暴雨來臨;云往北走,天晴。
【第41句】:【各人腳下都有一條路】(諺)每個人的腳下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借指人的生命歷程,要靠自我選擇,自我奮進(jìn)。
【第42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第43句】:三天吃一只羊, 不如洗腳再上床。
【第44句】:【刀靶付與外人】(慣)刀靶:即刀把,比喻把柄。指給別人提供把柄或口實。
【第45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第46句】:【閻王好做,小鬼難當(dāng)】(諺)指當(dāng)個閻王發(fā)號施令容易,當(dāng)個小鬼跑腿應(yīng)差卻十分難。比喻上司頭目好當(dāng),下級辦事人員難做。
【第47句】:心花怒放佛教以清凈的本心譬為蓮花,故名“心花”。《圓覺經(jīng)》:“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成就正覺,心華發(fā)明,照十方剎。”唐譯《華嚴(yán)經(jīng)》卷六六:“又如滿月出現(xiàn)虛空,令可化者心華開敷。”南朝梁簡文帝《又啟請御講》:“俾茲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樹,共轉(zhuǎn)六塵。”后來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開朗愉快。怒放:盛開。清代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時喜得心花怒放,連說:‘難為他了,難為他了。”
【第48句】:【雜種】“雜種”是罵人的話。它起初是指東漢到北朝時的少數(shù)民族混血兒,并非罵人之語,如同現(xiàn)在的混血兒一樣。后來逐漸轉(zhuǎn)為罵人的話兒。如南梁人庾肩吾《亂后行經(jīng)吳御亭詩》有“雜種亂軒轅”之語;杜甫詩也有“雜種雖高壘”之句。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老百姓看來,“種類禽獸也,禽獸交配,多不避親,且產(chǎn)生雜種。”用以罵人,解恨,既狠且傷。
【第49句】:【麻繩單從細(xì)處斷】(諺)指麻繩的細(xì)處最容易裂斷。比喻在最緊要的環(huán)節(jié)上往往容易出問題。也比喻最關(guān)鍵的人往往容易傷損。 也作毛草繩先從細(xì)處斷。 繩從細(xì)處斷。
【第50句】:刀山火海刀山,佛教語,地獄中的酷刑之一。《三昧海經(jīng)·觀佛心品》:“刀輪地獄者,四面刀山。……獄卒羅剎驅(qū)蹙罪人令登刀山,未至山頂,刀傷足下,乃至于心。畏獄卒故,匍匐而上。既至山頂,獄卒手執(zhí)一切刀樹,撲殺罪人。”《千手經(jīng)》:“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唐代陳集源《龍龕道場銘》:“六趣輪回,劍葉與刀山競起。”《西游記》第十回:“油鍋獄、黑暗獄、刀山獄,戰(zhàn)戰(zhàn)兢兢,悲悲切切,皆因強暴欺良善,藏頭縮頸苦伶仃。”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續(xù)黃粱》:“倚勢凌人,合受刀山獄!”比喻極為險惡的境地。宋代周紫芝《竹坡詩話》:“議者謂子厚南遷,不得為無罪,蓋未死而身已在刀山矣。”于敏《老杜和助手》:“服從性強,說一不二,叫他上刀山也不打趔趄。”后世又與火海合稱刀山火海,“火海”又稱呼“火湯”,即是“鑊湯地獄”。又有“上刀山,下火海”等語,比喻極其危險的境地。賀敬之《放歌集·雷鋒之歌》:“上刀山!下火海!”
【第51句】:【農(nóng)民觀天氣,商人觀市場】(諺)農(nóng)民關(guān)心的是天氣變化,商人關(guān)心的是市場行情。指不同行業(yè)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敏感問題。
【第52句】: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第53句】:【吹牛皮不貼印花】 釋義:比喻說大話不費力,不花錢。 例句:嫂子說:哼!說兩句大話壯壯膽吧!吹牛皮不貼印花,你能考上,我頭朝下走三年!
【第54句】:【王八吃西瓜——滾的滾爬的爬】(歇)滾:本指西瓜滾動,轉(zhuǎn)指人翻滾。爬:本指王八爬行,轉(zhuǎn)指人亂爬。形容狼狽敗退,抱頭鼠竄的樣子。 也作“王八啃西瓜——連滾帶爬”。
【第55句】:【豆芽哪怕長得天那樣高,總是一棵小菜】 釋義:豆芽長得再高,仍舊不過是小菜。表示蔑觀、看不起人。 例句:“我偏要管!你不要兇,豆芽哪怕長得天那樣高,總是一棵小菜!”王氏頓著腳回罵道。
【第56句】:【無佛處稱尊】比喻在沒有高人、人才處逞強。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圣者”。佛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偈頌中也說:“天上天下無如佛,一切無有如佛者。”佛教認(rèn)為:佛為一切眾生所敬仰,故稱“世尊”、“無上尊”。俗語如宋·黃庭堅《跋東坡書寒食詩》:“使蘇子贍見此,應(yīng)笑我于無佛處稱尊也。”(李明權(quán))
【第57句】:【合唱一臺戲】(慣)比喻勾結(jié)在一起做某事。
【第58句】:【眼皮子淺】(慣)形容人見識淺薄或目光短淺。 也作“眼窩子淺”。
【第59句】:【馬路】“馬路”一詞本出于中國,結(jié)果被外國人搶注了商標(biāo)。早在戰(zhàn)國時代,我國就出現(xiàn)了“馬路”一詞。《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衛(wèi)靈公聽到動亂的消息,坐上馬車,從閱門進(jìn)入國都,到達(dá)王官,裝載了寶物由寓室出來,“褚?guī)熥由暧龉隈R路之衢,遂從”。就是褚?guī)熥由暝隈R路的_f.字路口遇到靈公,就跟隨著靈公一起去了。從卜文看,“馬路”是指由馬拉著車子所行駛的大路。自古以來,馬路多是公路,這就是“馬路”的最早出處,可惜卻沒有流傳下來。相反,“馬路”一詞卻成了舶來品。 據(jù)說,英格蘭人約翰·馬卡丹發(fā)明了用碎石鋪路,在英國格蘭沼澤地區(qū)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公路,為世界交通運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xiàn)。 英國人為了紀(jì)念馬路的發(fā)明者而把“公路”叫做“馬路”,并風(fēng)靡世界。
【第60句】:智慧是穿不破的衣裳,知識是取不盡的寶藏
【第61句】:【神怕敬,鬼怕送】(諺)舊指神怕對它敬奉,受到敬奉便不好降災(zāi);鬼怕對它祝送,得到祝送便不能作祟。比喻對邪惡的人,消極的態(tài)度便是敬而遠(yuǎn)之。
【第62句】:【屬猴筋的——能伸能縮】(歇)猴筋:猴皮筋兒,有彈性。指具有伸縮性。
【第63句】:【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諺)能寬恕人的地方盡量寬恕,能饒恕人的地方盡量饒恕。指為人處世不宜太苛刻,要有大度量,對己嚴(yán),對人寬。 也作“好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第64句】:【海闊天空】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詩話》謂:唐代大歷年間,禪僧元覽在竹上題詩:“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這句詩表達(dá)出禪僧自由自在的廣闊胸襟和活潑潑的禪機。后改變?yōu)椤昂i煈{魚躍,天空任鳥飛”,比喻可以充分自由地行動,或無拘無束地施展才能。如《西游記》第八四回:“老菩薩,古人云: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怎么西進(jìn)便沒路了?”又如于逢《金沙洲》第三部九:“啊!海闊任魚躍,天空任鳥飛,誰還愿意待在一個村子里呢!”亦縮為“海闊天空”。如清·蔣士銓《一片石·宴閣》:“共記滕王閣下時,海闊天空任所之。”今亦比喻話說得漫無邊際。如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過一會兒姓林的走過來,話又會講不完啦,海闊天空的。”(李明權(quán))
【第65句】:【一法通,百法通】(諺)指精通了某一方面的方法、技巧,其他相關(guān)方面的技術(shù)也就融會貫通了。
【第66句】:【各打各的算盤】 釋義:各人作各人的打算。 例句:擾你們五十四個大包子,就算手工錢。哎,倒也罷了,各有各的想法,各打各的算盤。
【第67句】:藥醫(y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眾生要得道度化,出離生死苦海,必須要同佛法“有緣”,才能“感應(yīng)道交”。這個“緣”,包括善根、慧根、慕道向善之心、勇猛精進(jìn)的精神以及有機會聽聞佛法等。什么人同佛法“無緣”呢?這就是經(jīng)上常說的“八難”。“八難”可以分作四類:一是苦障之難,包括地獄、餓鬼、畜生和盲聾喑啞。二是樂障之難,包括北洲和長壽天。該兩處的眾生壽長樂多,但缺乏智慧,甚至誤以為已入“涅檗”。二:是惡增之難,即“世智辯聰”,自以為是,妄執(zhí)堅同。四是善微之難,即生在“佛前佛后”,不知佛法。值此“八難”者,便與佛法無緣。靈丹妙藥,只能醫(yī)治命不該絕的病癥;同樣,佛法廣大,只能度化有緣的人。這就是俗語“藥醫(y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的含義?如《醒世恒言》第十回:“先生,常言道:‘藥醫(y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盡著自家意思,大了膽醫(yī)去,或者他命不該絕,就好了也未可知。”
【第68句】:【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諺)指長期窗下苦讀無人過問,一旦取得功名便名揚天下。
【第69句】:驕傲跌在門口,謙虛走遍天下
【第70句】:【伸手不打垂尾狗】(諺)指對于失勢與失意者,應(yīng)當(dāng)有憐憫心,不可無情撻伐。
【第71句】:【八月十五云遮月,來歲元宵雪打燈】(諺)元宵:農(nóng)歷正月十五晚為元宵節(jié),也稱燈節(jié)。今年的農(nóng)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要是云層遮住月亮,明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就要下雪。指中秋節(jié)和元宵節(jié)的云雨天氣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
【第72句】:【狗嘴吐不出象牙來】 釋義: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嘴”又作“口”。“吐”又作“掏”、“長”等。 例句:孫桂英用手撩著水潑馬鳳蘭,說:“狗嘴吐不出象牙來!一句正經(jīng)的都沒有。你這一套都是跟馬主任學(xué)的吧?”
【第73句】:【病老虎的爪子還能搭死健牛呢】 釋義:比喻任何時候不能小看、輕視強大者。 例句:哦,哦,老弟,八路總歸是八路,莫看他們?nèi)松伲质莻枺±匣⒌淖ψ舆€能搭死健牛呢!
【第74句】:【年好過,月好過,日子難過】(諺)指年節(jié)的交接,月份的交接,好在都是短暫的一天,容易混過;只有這一天接一天無盡頭的困苦日子,最是難熬。
【第75句】:【既到靈山,豈可不朝我佛】靈山,即靈鷲山,又稱鷲峰。山形如鷲,故名。在古印度摩竭陀國王舍城東北。佛教認(rèn)為,靈山是釋迦牟尼佛報身凈土。釋迦牟尼佛曾在靈山舉行法會,宣說《妙法蓮華經(jīng)》。我佛,指教主釋迦牟尼佛。“既到靈山,豈可不朝我佛”,謂到了靈山凈土,就應(yīng)該朝拜佛祖。比喻到了一個地方,不能不去拜見主人。如《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到了那里,才知他就住在吾兄的寶莊上。我想,既到靈山,豈可不朝我佛?倒把打聽華忠消息這樁事擱起,逕投寶莊,拜識尊顏。”(李明權(quán))
【第76句】:【乘興而來,敗興而去】(慣)乘興:趁著一時高興。敗興:因遇到不順心的事而情緒低落。指高高興興地來,掃興地回去。
【第77句】:【出風(fēng)頭】(慣)指出頭露面,顯示或炫耀自己的才能。
【第78句】:過硬的本領(lǐng)是練出來的
【第79句】:能吃能睡,長命百歲。
【第80句】:【打死閻王,嚇煞小鬼】(諺)閻王:迷信傳說中陰曹地府掌管生死簿的主子。指只要打死了閻王,自然就鎮(zhèn)住了小鬼。比喻鎮(zhèn)壓住頭領(lǐng),依附的人便不敢輕舉妄動。
【第81句】:【寧舍千金獻(xiàn)真佛,不拔一毛插豬身】 釋義:該花的錢再多也要花,不該花的錢再少也不花。 例句:劉閣梅還怕王佑山老婆嫌“寒酸”。她認(rèn)為“寧舍干金獻(xiàn)真佛,不拔一毛插豬身”,有錢使在刀刃上!所以臨出門,又給田貴發(fā)的包里塞了兩瓶老白干。
【第82句】:【寧當(dāng)有日籌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見“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
【第83句】:【沒病攬傷寒】(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傷寒: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指沒病找病。比喻沒事找事,自討苦吃。
【第84句】:【肥豬撞門,送上門的財氣】 釋義:比喻好處自己送上門來。 例句:見鬼啦!哪有什么敵人出動?走!能打還鄉(xiāng)團(tuán),就不能打遭殃軍?來,正是肥豬撞門,送上門的財氣。
【第85句】:割愛在佛教中,“愛”是“貪欲”的別名,位列貪、嗔、癡“j毒”之首。有“愛”便有“嗔”,愛嗔相激,增長惑亂。因此,《楞伽經(jīng)》卷三指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諸患,皆從愛起。”“愛”實為生死輪回中的“惑因”。《大集經(jīng)》卷三說:“離愛恚故,一切世間供養(yǎng)恭敬。”《大智度論》卷二八說:“斷諸愛系,直趨涅粲。”佛教認(rèn)為,世俗的愛,只是虛妄、不凈、自私的“貪愛”,只有斷愛、離愛、割愛,才能興起真實、清凈、無私的慈悲,去普度一切眾生。正如明代宋濂《報恩說》所說:“汝能割愛,即可破妄;汝能破妄,即是返真,直人菩提(覺悟)之路。”俗語用“割愛”指舍棄自己所喜愛的東西,如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連瑣》:“今愿割愛相贈,見刀如見妾也。”又如郭沫若《我怎樣寫五幕史劇(屈原)》:“這個故事在初也想寫在劇本里面的,但結(jié)果是割愛了。”
【第86句】:【赤手攥空拳】(慣)形容人一無所有,孤苦無依。
【第87句】:【釘頭碰著鐵頭】(慣)形容厲害人碰上了厲害人,雙方態(tài)度都很強硬。
【第88句】:兵隨將領(lǐng)草隨風(fēng)。
【第89句】:游僧?dāng)f住持游方僧?dāng)f走住持僧。游僧,指在外云游參學(xué)、到別的寺院去掛單暫時居住的和尚。住持,主持一個寺院的大和尚。比喻反客為主,外人攆走主人。如《兒女英雄傳》第七回:“那婦人也要挨著他坐。他喝聲道:‘你另找地方坐去!’那婦人道:‘這可是新樣兒的!游僧?dāng)f住持,我們的屋子,我倒沒了座了!”’裝一佛像一佛安裝一尊佛像,就像一尊佛像。意為手藝高。比喻學(xué)一行像一行,十一行會一行。如《醒世恒言》卷三八:“直豎起一面大牌,寫著‘李氏專醫(yī)小兒疑難雜癥’十個字。鋪內(nèi)一應(yīng)什物家伙,無不完備。真?zhèn)€裝一佛像一佛,自然像個專門的太醫(yī)起來。”
【第90句】:【順竿兒爬】(慣)比喻順著別人的意思說話、行事。 也作順桿子往上爬。 順梯子往上爬。
【第91句】:【開口不罵笑臉人】(諺)對賠著笑臉的入絕不應(yīng)張口謾罵。指人不可用粗暴的態(tài)度對待謙恭有禮或誠心賠禮的人。
【第92句】:【遠(yuǎn)水不救近火】(諺)遠(yuǎn)處的水再多,也救不滅眼下的火災(zāi)。比喻緩慢的措施再好,也解除不了當(dāng)前的困境。 也作“遠(yuǎn)水救不得近火”。
【第93句】:【開山】佛家多選擇名山創(chuàng)建寺院,謂之“開山”。因此稱寺院的第一代住持為“開山祖”。《佛祖統(tǒng)紀(jì)》卷八《擇卿傳》:“建壽圣院,請師開山。”《續(xù)傳燈錄·龍翔士圭禪師》:“屢遷名剎,紹興間奉詔,開山雁蕩能仁(寺)。”宋·劉克莊《送日老住九座山》詩:“守土親為大檀越,開山留下廢砧基。”后常泛指一宗一派的創(chuàng)始人為“開山祖師”。宋·劉克莊《詩話》:“歐公(歐陽修)詩如昌黎(韓愈),不當(dāng)以詩論,本朝詩惟宛陵(梅堯臣)為開山祖師。”(常正)
【第94句】:【銀樣镴槍頭】(慣)镴(la):錫和鉛的合金,質(zhì)軟。形容中看不中用。
【第95句】:【砍不倒大樹,弄不多柴禾】 釋義:比喻做事不花大氣力,不能獲得更多的成果。 例句:他們見姚士杰和郭世富兩家大戶都叫不到會場,只靠每年往出周借幾斗糧的小莊稼戶兒,去做什么呢?砍不倒大樹,弄不多柴禾!細(xì)枝碎草,抵得什么?
【第96句】: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第97句】:【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翼】 釋義:比喻人心難測,要真正了解很不容易。 例句:現(xiàn)在是革命時代,只講干革命不講打天下,但是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翼,真正的革命派當(dāng)然很多,假革命準(zhǔn)又能保其無?
【第98句】:路不平,眾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第99句】:【見了火的蠟——軟了】(歇)本指蠟熔化后變軟,轉(zhuǎn)指人遇到強手,態(tài)度由硬變軟。
上一篇:網(wǎng)上流行的歇后語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