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啟開元,治宏貞觀。”這句郭沫若的詩句,描述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她發展了貞觀之治,又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武則天出身貧寒,但自幼好學,所以很有才氣。她的父親因去從軍,與李淵結識,后來升為三品工部尚書,但她12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武則天14歲入宮成為才人,12年后,唐太宗去世,她又升為唐高祖的昭儀。
我國封建社會自古就有“男尊女卑”一說,所以,女子在古代的地位是很低的,而武則天卻是一個先例,在她身上體現了女子也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價值,而她,的確是一位巾幗英雄。她不像花木蘭那樣偽裝自己,在茫茫的戰場上殺敵,而是用女子的真實面目,在后宮的戰場上擊敗對手,在朝堂的戰場上展示自己的魅力。所以,我敬佩武則天的勇氣,她是一個可歌可泣的人。武則天這個歷史人物表明女子并非一無是處,女子也有自己的能力,是可以獨當一面的。武則天,在當時那個年代,雖身為女性的她,卻不惜和當時的封建思想做出自己的斗爭,這種勇敢不是誰都可以有的。不因為自己是女性而放棄自己的理想,舍棄自己的大業,她是天下最美麗的戰士。很多人評論說武則天的過大于功,可我不這么認為。武則天執政約五十年之久,上乘“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好像一座連接歷史的大橋,又怎能說她過大于功呢?貞觀年間,農民占有一定土地,賦役負擔減輕,有了安定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社會經濟出現了繁榮景象。那時候,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而“開元之治”是唐朝唐玄宗統治前期所出現的盛世。唐玄宗治國初期,以開元作為年號,那時玄宗勵精圖治,并且任用賢能,發展經濟,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
這些,無不是武則天為百姓做出的貢獻。武則天,我喜歡你的勇敢,你的堅強,你的不服輸。你的這些精神深深感動著我。謝謝你為女性創造的魅力,為人民創造的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