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一個為日本人深深銘記的日子。其地震之強,海嘯10米之高,前所未見,千年一遇。為“百米”這個板塊帝國史添上了悲壯的一筆。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日本是個不行的國家,縱使它有領先的電子產業,豐富的漁產;但這并不影響其名民眾所需經受的地震,火山噴發自然災害,而此次的大地震也帶來了核泄漏這個眾所畏懼的人文災害。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機組發生爆炸,導致了接連幾次的核泄漏,事態愈發嚴重。核電站內800多名員工離開、撤退,而卻有50人自愿留下,被稱為“福島50死士”為什么這樣稱呼呢?因為,參與此項活動后他們會有很大的后遺癥并為其所相伴,并活不過3年,這些全都是因為他們長期工作在強烈的核輻射之下。可他們無怨無悔,甘愿用自己的肉身替國家、國名筑起一道保護膜,冒死進行注水工作。他們的舉動無疑是宣告了人生的盡頭,他們每時每刻的舉動語句都可能是人生的句號。目前“福島50死士”已有5人殉職,20人受傷,這一個個數據都讓我為之震撼!
這些都是一些大無畏的精神,讓我動容,甚至忘卻了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也許這本不是現日本人民的錯,但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后也有丑惡的一面。我曾在網絡上了解到日本人民的感人事跡,但一個在重創偷別人廢墟中保險柜的一幕仍記憶猶新。
日本大地震,給人帶來的不是一個個深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