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我們到外校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會去哪里呢?去哪里做什么呢?種種的疑惑圍繞著我們,使我們既期待,又興奮。第二天到了,我們排好隊,背上了書包,乘車去那所學校,去了一個我們完全可以不行的地方,好像叫烹飪學校,我們走進學校,走進教室,看見一張張干凈的桌子上放著面粉,木棒,一塊墊板和一塊抹布。帶領我們的是一位叫陳珺的老師,當我們得知我們做的是餃子時,我們十分地興奮,我想:哼,不就是包餃子嗎?
我在家里經常做餃子,大簡單了!我要大展我的身手了!哈哈哈。。。。。。她先教我們把面粉變成一個面團。然后,用手把它變成圓柱形的面團。我們十分的認真,看清楚后。我和樊鳴人開始分工,我們先把面粉全倒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把它挖一個坑,接下來,往里面注入三分之一的水,結果,正當把它“包圍”的時候,水溢了出來。“呀!小樊,水流出來了!怎么辦啊!快點拿抹布來!快!”我們擦了好一會兒,才把水給擦干凈。還好,面粉算給我們面子,沒有出現老師所說的:太干,水加的不夠:或太濕,弄得濕答答的,經過我和小樊的努力,終于把它弄成了老師所說的“雪花狀”,我們把“雪花”一根根分開,再把它揉成一團,用手搓,差不多搓成一個面餅子時,我們已經離成功差一步路了,我們把長方形的面餅子從上往下折三分之一,再用手一搓,以此類推。
最后,做成一個“大餅”形狀時,大功告成了!用上和下往里慢慢的卷,做成一個魚卷時,就可以了,再用塑料帶包在里面。我們休息了一會兒之后,在開工。老師教我們,先用墊板,把魚卷中間的一條縫,對半切,一半放餡,一半做面皮。我和小樊先把做面餅子的,切成十一等分,再用手捏成圓柱形,用手一壓,一塊比較厚的面餅子出現了,再用木棒在上面滾,使它們做成面皮,再往里放餡,做成各是各樣的餃子,小樊的手十分精巧,不僅把老師做的學會了,而且還自創了一些餃子,有“蟾蜍餃,飛魚餃。。。。。。”上午的學習在快樂中過去了,下午老師向我們講解了,三無食品的危害,我們聽了都嚇了一跳,沒想到好吃的食物中,放了許多對人體不利的東西。
今天,我們的學習對我們實在是太有意義了,學會了手工,知道食物中的秘密。。。。。。輕松,快樂的學習,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