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學習了《烏塔》這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位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游歐洲的真實故事。由于我對這篇文章很感興趣,所以上課的時候,我聽得格外認真。
當我學到:“羅馬很熱,街上的冰淇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買。”這句話時,我頗有同感。記得2002年暑假,我們參加了“益陽市教育局北京小作家夏令營”活動,在游故宮時,由于沒有經驗,事先沒有帶水,口渴了,嗓子直冒煙,不管三七二十一,買瓶水解解渴再說。結果,平時超級市場賣2元的礦泉水在那里賣到了8元,我心里直喊虧。有了前車之鑒,在登長城時,我們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去超級市場買了許多水,有5升的、2升的、500毫升的……雖說累是累點,可想想能節省那么多的錢,心里還是挺樂意的。現在,我明白了,去旅游勝地觀光,吃的盡量自備。
“烏塔說在家設計好了旅行路程和日程……寄張明信片。”讀到這兒,我又再次感嘆,要是我別說自己設計線路和日程了,就連自己敢不敢一人去長沙都還是問題。
我想,我也要像烏塔那樣,從小自己做什么事都要有計劃,培養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做獨立自主,熱愛生活的人。
上一篇: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