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學一直都為一件事兒——作文而困擾、頭疼,有的人一寫作文就“俯首干啃鋼筆頭”。即使好不容易編出一段來,還是枯燥無味,語句不通順,其實我原本也是這類同學的“死黨”,不過,現在我“叛變”了。
剛上三年級的時候,我整天為寫作文而發愁,不管是寫什么題材的,我寫的都不超過二百字,其實本來腦子里有幾個好詞,可寫出來就變了樣,詞語在我的腦子里飛來飛去,好不容易捕捉到一個,可位置放在這里不合適,放在那里也不合適,等可以用這個詞語了,它又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最后絞盡腦汁,寫出來的文章還是像一車斷藕——不知哪節對哪節。不過,按等級排的話,我的作文每次得“良”,當時,感覺這個成績還可以,于是,我也就甘于現狀,不思進取了。
上了六年級后,我的語文老師——劉老師說讀書可以提高寫作水平,這無疑是給我當頭一棒,平時我連課文都讀不了幾遍,更別說讀課外書了。每次望著媽媽給我買的那磚塊厚的書,感覺好像被五行山壓著一樣,渾身不自在。即使看,也是媽媽拿著雞毛撣子,聲嘶力竭地逼著我看,為了應付媽媽,我只得囫圇吞棗地讀下去,但我感覺像看天書一樣,而媽媽一問我講了什么道理,我只好亂說一氣。因為這,我的屁股上可是傷痕累累啊!看到身邊許多同學的作文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而我的呢?卻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一落千丈。我終于體會到了“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每次看到媽媽期盼的眼神,看到老師失望的眼神,我再也不能無動于衷了。從此,我下決心強迫自己好好讀書。起初我半個小時看一篇短文,然后通過同學的幫助,老師地指導,我漸漸地喜歡上了讀書,讀書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漸漸地發現書中的世界并不蒼白,它五彩繽紛。當我第一次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知心朋友;當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故地重逢。讀書是一種情趣,在單調的冬天,讀一本厚厚的書,聞著墨水和紙的芳香,仿佛置身于一望無際的森林中,使人心曠神怡,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
現在我在寫作文時,不再感覺發愁,而是得心應手,頭腦中的詞語源源不斷地涌出來,我也終于體會到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句話的意思。自從嘗到了讀書的甜頭后,我更加喜歡讀書,每次一拿起書,我就愛不釋手,津津有味的讀。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書籍是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讓我們熱愛讀書吧!你一定會受益終生的。